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进丰富多彩的早春三月——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系列音乐文化活动
1
作者 刘志远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音乐文化活动 早春 教学课程 塞纳河
原文传递
敦煌石窟龛楣(梁)上双首一身龙纹与商代青铜器龙纹图像形态及甲骨文虹/霓字的渊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中耀 李晓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9,共13页
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比较分析,把敦煌石窟自北朝至隋代的龛楣或龛梁中的同类龙纹形象溯源到商代青铜器双首一身(龙头蛇身)以及甲骨文虹/霓字,并与法国卢浮宫展品,伊朗(前2600—前2200)、埃及古代龙纹(或双首一身牛纹)形态(雕塑)等作比较... 通过对文字和图像的比较分析,把敦煌石窟自北朝至隋代的龛楣或龛梁中的同类龙纹形象溯源到商代青铜器双首一身(龙头蛇身)以及甲骨文虹/霓字,并与法国卢浮宫展品,伊朗(前2600—前2200)、埃及古代龙纹(或双首一身牛纹)形态(雕塑)等作比较探讨,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纹崇拜的最初形象与受西域影响的莫高窟中的双首一身龙纹的图像演变及其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首一身龙纹 龙头蛇身 龙首龛楣 甲骨文虹/霓字 图像演变
下载PDF
中国戏曲通往世界的桥梁 记巴黎中国戏曲节
3
作者 吴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第四届巴黎中国戏曲节2009年11月底在巴黎的Monfort剧场圆满落幕,七个中国戏曲剧团到巴黎参演。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巴黎 桥梁 世界
原文传递
巴黎再次奏响春之旋律
4
作者 刘志远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24,共2页
继2003年、 2005年“春之旋律”系列音乐会成功举办之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于今年3月16 日至20日再次推出这一品牌的五场精彩的音乐会。与前两届不同的是,这一次系列音乐会参加人数多,专业性强,内容更加丰富。
关键词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大江东去》 艺术歌曲 中国青年 音乐学院 中国早期 《思乡》 音乐会 女高音
原文传递
汉语教学中的中法语言文化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明 《孔子学院》 2011年第5期41-42,共2页
这从语言角度解释了法国文化中强调自我,追求个性的现象。相比之下,中国注重一致,强调统一。今年7月,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倡导并推动的中法语言年正式启动,这对我们多年在法国从事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在向法国... 这从语言角度解释了法国文化中强调自我,追求个性的现象。相比之下,中国注重一致,强调统一。今年7月,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倡导并推动的中法语言年正式启动,这对我们多年在法国从事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个福音。在向法国友人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于不经意间用第三只眼睛去观察中国语言和文化,并梳理一些有趣的现象,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探讨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语言教学 法兰西共和国 分科教学法 学习汉语 中文 中法
原文传递
中国戏曲如何走出国门
6
作者 吴钢 《戏友》 2018年第A01期97-101,共5页
9月3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邀请到刚回国的摄影家、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文化活动部负责人吴钢先生为2018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西部地方戏曲评论人才培养”的学员们作了专题学术讲座。上午吴先生凭借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实践,生动... 9月3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邀请到刚回国的摄影家、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文化活动部负责人吴钢先生为2018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西部地方戏曲评论人才培养”的学员们作了专题学术讲座。上午吴先生凭借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实践,生动有趣地为学员做了《中国戏曲如何走出国门》专题讲座。吴钢先生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1979年至198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 专题讲座 艺术 中国 中国戏曲 文化 学员 先生 国门
原文传递
传奇武丑张春华
7
作者 吴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6-57,共2页
著名武丑演员张春华学艺于天津稽古社科班,后来拜叶盛章为师,得到名师悉心传授,艺术上大有长进,活跃于京、津、沪等地,声名鹊起。张春华先生在1946年与著名武生张云溪先生合作成立了云华社,这期间,他们两位武丑与武生的对手戏演过不少,... 著名武丑演员张春华学艺于天津稽古社科班,后来拜叶盛章为师,得到名师悉心传授,艺术上大有长进,活跃于京、津、沪等地,声名鹊起。张春华先生在1946年与著名武生张云溪先生合作成立了云华社,这期间,他们两位武丑与武生的对手戏演过不少,最为著名的就是武戏《三岔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春 传奇 《三岔口》 张云溪 武生 演员 艺术 武戏
原文传递
《四郎探母》复出四十年记(四)
8
作者 吴钢(文/图)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75,共2页
20世纪80年代的《四郎探母》演出改革开放之后,《四郎探母》逐渐"解禁",开始公演,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一位因为演出《四郎探母》而引起北京观众关注的,就是京剧老生演员安云武。安云武是马连良先生收的最后一位学生,得到了... 20世纪80年代的《四郎探母》演出改革开放之后,《四郎探母》逐渐"解禁",开始公演,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一位因为演出《四郎探母》而引起北京观众关注的,就是京剧老生演员安云武。安云武是马连良先生收的最后一位学生,得到了马连良先生的亲授。安云武在“文革”之中流落到了河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 老生演员 “文革” 马连良 演出 观众 公演
原文传递
第一部法国人拍摄的京剧纪录片
9
作者 吴钢(文/图)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3,共2页
法国汉学家、中国电影和戏曲研究专家纪可梅女士,热爱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就在巴黎接待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我的父亲吴祖光幼年时在北京东华门法国人创办的孔德学校上中学,后来又在中法大学上大学。因此在1980年他第一次出国,就是随同... 法国汉学家、中国电影和戏曲研究专家纪可梅女士,热爱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就在巴黎接待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我的父亲吴祖光幼年时在北京东华门法国人创办的孔德学校上中学,后来又在中法大学上大学。因此在1980年他第一次出国,就是随同中国作家代表团到法国访问,认识了纪可梅女士。纪可梅与父亲成为了要好的朋友,她一直希望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戏曲的纪录片,把戏曲艺术介绍给欧洲的观众,于是父亲就把我介绍给了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团 父亲 戏曲 法国 中国 法国人 纪录片
原文传递
张继青在法国的深远影响
10
作者 吴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9-70,共2页
张继青老师是1986年到法国参加秋季艺术节的,9月18日至22日在莫嘉多尔剧院演出了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五折戏。这是《牡丹亭》第一次在法国演出,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巴黎大小剧院遍布大街小巷,每天晚上有几... 张继青老师是1986年到法国参加秋季艺术节的,9月18日至22日在莫嘉多尔剧院演出了昆曲《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五折戏。这是《牡丹亭》第一次在法国演出,引起了轰动。要知道,巴黎大小剧院遍布大街小巷,每天晚上有几十个艺术团体的演出,全世界的顶尖艺术家都以在巴黎的舞台上演出为至高荣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继青 演出 《牡丹亭》 昆曲 剧院 深远影响
原文传递
手眼身“发”步
11
作者 吴钢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9-51,共3页
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这其中"五法"中的"法"字,值得商榷。因为其他的手、眼、身、步,都是身体的四个部位。用这四个部位的表演来表现人物、塑造人物... 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讲究"四功五法"。"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这其中"五法"中的"法"字,值得商榷。因为其他的手、眼、身、步,都是身体的四个部位。用这四个部位的表演来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很容易理解。那么"法"是什么呢?据说"法"是指这四个身体部位的表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功五法 甩发 身体部位 中国传统戏曲 《四郎探母》 口功 厉慧良 长锤 洗浮山 李宝春
原文传递
徐璟 万物有灵 天人一体
12
作者 殷福 《东方艺术》 2015年第13期34-35,共2页
古老的中国文明经过五千年的凝练与沉淀,形成了大美中国独特的魅力和灵魂。行走山水,沉于自然,洞察社会,升华人生,呼吸世界——把真正的精神、灵魂、情感、心念融入于艺术,由内心完美地绽放,给世界带来无限的智慧与感悟,徐璟一直在寻找... 古老的中国文明经过五千年的凝练与沉淀,形成了大美中国独特的魅力和灵魂。行走山水,沉于自然,洞察社会,升华人生,呼吸世界——把真正的精神、灵魂、情感、心念融入于艺术,由内心完美地绽放,给世界带来无限的智慧与感悟,徐璟一直在寻找一种绘画语言,自由抒情而直指本心,淋漓尽致的画出内心的情感和思索。她的作品有生命的悸动,因为她相信万物有灵,一花一世界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一体 万物有灵 绘画语言 中国文明 女性艺术家 静雅 具象 一缕清风 藤蔓 可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