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彩色多普勒检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远端血流储备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永胜 张军 +4 位作者 George Athanassopoulos 周晓东 钱蕴秋 George Karadasakis 朱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1-805,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DE)检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PDA)血流储备和开放程度的可行性。方法65例(男48例,女17例)连续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8±14)岁,左室射血分数(49±8)%,用TTD... 目的评价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DE)检测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和右冠状动脉后降支(PDA)血流储备和开放程度的可行性。方法65例(男48例,女17例)连续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58±14)岁,左室射血分数(49±8)%,用TTDE冠状动脉显像方式于心尖两腔切面显示LAD和PDA远端的血流,在基础状态和持续静脉注射腺苷(140μg·kg-1·min-1)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基础和充血状态LAD血流均得到显示(其中4例应用造影剂),55例患者PDA得到显示(5例应用造影剂),有2例患者PDA闭塞,因此LAD的检测成功率为100%(65/65),PDA的CFR检测成功率为87%(55/63),所有患者腺苷静脉注射时间均少于4min,CFR检测平均时间为(7.3±1.6)min。以CFR≤2.0和CFR≤1.8分别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50%)和显著狭窄(≥70%)的标准,准确性相近,诊断LAD和RCA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93%,86%/84%,0.89/0.92,诊断显著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89%,90%/83%,0.94/0.95。结论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LAD和PDA成功率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均较高,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彩色多普勒检测 冠心病患者 右冠状动脉 左前降支 经胸
原文传递
左右心室长轴收缩速度与最大耗氧量判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预后价值的比较
2
作者 朱永胜 Athanassopoulos G +6 位作者 张志霞 张军 钱蕴秋 周晓东 陈定章 KaratasakisG CokkinosDV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比较左右心室长轴方向收缩速度和最大耗氧量在判断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2例 DCM 患者长期进行常规超声、组织多普勒检查、心肺功能测定和临床随访。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两组:A 组为病情加重组18例,B 组为病... 目的比较左右心室长轴方向收缩速度和最大耗氧量在判断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对42例 DCM 患者长期进行常规超声、组织多普勒检查、心肺功能测定和临床随访。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两组:A 组为病情加重组18例,B 组为病情稳定组24例。应用运动试验测定两组患者最大耗氧量(VO_(2max))。应用组织多普勒显像方式于心尖四腔观分别检测左右心室侧壁和室间隔的瓣环处、乳头肌水平及二者中点的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速度,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其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并与 VO_(2max)进行比较。结果病情加重组的多个心室收缩速度均低于病情稳定组(P<0.05),并且对判断 DCM 预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不依赖于 VO_(2max)的独立预测价值。结论组织多普勒显像检测左右心室收缩速度是判断 DCM 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心室 超声检查 多普勒显像 最大耗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