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曦 吴小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59,共1页
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张曦吴小伟(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常州213003)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绷带固定方法中图号R274.11近年来笔者采用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设传统... 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张曦吴小伟(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常州213003)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绷带固定方法中图号R274.11近年来笔者采用绷带固定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7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设传统小夹板固定组5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颈骨折 绷带固定 肱骨骨折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翻修术中发现聚乙烯内衬磨损断裂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曹逊 夏天卫 +5 位作者 孙家豪 刘金柱 张志广 李志鹏 张富城 沈计荣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68-72,76,共6页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疼痛患者,入院后经综合诊断予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翻修术。术前采用AIHIP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发现聚乙烯内衬磨损、断裂,但其髋臼臼杯骨长入良好,异常牢固,于是采取打磨臼杯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疼痛患者,入院后经综合诊断予行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翻修术。术前采用AIHIP系统进行术前设计,术中发现聚乙烯内衬磨损、断裂,但其髋臼臼杯骨长入良好,异常牢固,于是采取打磨臼杯内面,植入聚乙烯内衬,用骨水泥固定的方法进行翻修,而没有将股骨头、内衬和髋臼侧假体全部更换。手术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愈出院。常规聚乙烯材料内衬损耗约为20年,该患者术后8年将内衬磨穿、断裂,且未造成假体进一步松动,较为特殊。该研究就其断裂原因和治疗翻修方法展开讨论,交流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回顾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翻修术 AIHIP系统 后外侧入路 聚乙烯内衬 案例报道
下载PDF
腰椎术后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中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明 张曦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6期121-123,共3页
腰椎术后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指腰椎手术病人症状与体征暂时缓解后复发或加重,残存或产生新的症状和体征。以往称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在中国。因为文化背景及医疗环境的不同,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 腰椎术后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是指腰椎手术病人症状与体征暂时缓解后复发或加重,残存或产生新的症状和体征。以往称为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在中国。因为文化背景及医疗环境的不同,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将FBSS称为“腰椎术后综合征”。有报道其发病率可以高达5%~50%,平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治疗
下载PDF
摇摆手法整复手掌指关节绞锁
4
作者 侯为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44-45,共2页
芮某,女,27岁,电脑操作员,系骑自行车时捏刹过猛突然感觉左侧食指不能伸屈,疼痛半小时,于1995年4月21日门诊。诊见左侧第二掌指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近、远指间关节活动度正常,掌指关节无空虚、无明显畸形,侧向活动掌指关节受限。X 线摄... 芮某,女,27岁,电脑操作员,系骑自行车时捏刹过猛突然感觉左侧食指不能伸屈,疼痛半小时,于1995年4月21日门诊。诊见左侧第二掌指关节活动度极度受限,近、远指间关节活动度正常,掌指关节无空虚、无明显畸形,侧向活动掌指关节受限。X 线摄片示左侧第二掌指关节无明显脱位,无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整复 手指掌指关节绞锁
下载PDF
川芎嗪对尿酸钠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顾翀浩 于潇 蒋涛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8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尿酸钠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右侧踝关节处注入尿酸钠构建痛风大鼠模型,正常组仅注射0.9% NaCl溶液;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川芎嗪50 mg/kg,阳性对照组...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尿酸钠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右侧踝关节处注入尿酸钠构建痛风大鼠模型,正常组仅注射0.9% NaCl溶液;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灌胃川芎嗪50 mg/kg,阳性对照组灌胃秋水仙碱100 μg/kg,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量0.9% NaCl溶液。每日1次,连续干预5 d。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1、2、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踝关节周长增加,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较模型组缩短(P<0.05),干预后2、5 d,实验组较阳性对照组缩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后5 d,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6、IL-12、IL-33、TNF-α水平升高(P<0.05),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血清IL-33、TNF-α水平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Mankin’s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且实验组低于阳性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踝关节滑膜组织p-AKT、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升高(P<0.05),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川芎嗪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减轻踝关节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降低滑膜组织NF-κB通路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痛风性关节炎 炎性反应 尿酸钠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盛永华 高俊 陶宏明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2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各20例。手术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接收的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各20例。手术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感评分、脊柱高度、Cobb角、功能障碍指数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的脊柱高度以及Cobb角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患者疼痛感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脊柱高度以及Cobb角,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功能障碍指数,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针拨法治疗肱骨滑车移位骨折15例体会
7
作者 王尔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7期526-526,共1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滑车移位 针拨法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度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整复手法介绍
8
作者 侯为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三度肱骨内上髁骨折 整复手法 治疗 C一臂X线透视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9
作者 陆根华 牟晓峰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巧及疗效。 方法选取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男10例,女28例;年龄(80.6±5.3)岁。致伤原因:行走跌伤26例...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操作技巧及疗效。 方法选取采用PFNA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男10例,女28例;年龄(80.6±5.3)岁。致伤原因:行走跌伤26例,交通伤10例,动物撞跌伤2例。结果38例患者手术时间(37.0±7.0)min,术中失血量(80.0±12.0)ml,术后5例因年龄过高或基础疾病较多,转至ICU病房治疗1~2 d,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经相关科室联合积极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伤口均为一期临床愈合,病情平稳出院。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诊3~12个月,3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0±3.5)周。随诊时,有4例患者自述患肢髋部和大粗隆区疼痛。 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经临床操作技巧的改进,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减少,对于改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术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原文传递
松质骨包裹植骨技术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 被引量:16
10
作者 殷渠东 顾三军 +4 位作者 芮永军 瞿玉兴 吴永伟 韦旭明 孙振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5-781,共7页
目的探讨松质骨包裹植骨技术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原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多种方法包裹丰富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3~69岁,平均34.6岁;其中钛网包裹植骨8... 目的探讨松质骨包裹植骨技术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原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多种方法包裹丰富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长骨节段性骨缺损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3~69岁,平均34.6岁;其中钛网包裹植骨8例,线网包裹植骨10例,线捆绑皮质骨块包裹植骨13例,诱导膜包裹植骨19例;骨缺损部位:胫骨22例,桡骨10例,肱骨8例,尺骨7例,股骨3例;骨缺损长度3—9cm,平均5.9cm。记录骨愈合、并发症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缺损愈合和邻近关节功能恢复按Paley方法分别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切口一期愈合48例,二期愈合2例。所有患者术后获12~48个月(平均19.1个月)随访。除1例诱导膜包裹者断端连接处不愈合需要二次植骨才愈合(愈合时间为15个月)外,其余患者骨缺损均一期愈合。总体临床愈合时间为3~15个月,平均6.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负重活动功能,骨缺损愈合分级:仅诱导膜组1例良,其他患者均为优;总体上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优18例,良2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0.0%。结论松质骨包裹植骨技术避免或明显减少了传统方法松质骨植骨后容易松动和骨吸收现象,可以治疗长段骨缺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游离植骨 包裹植骨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与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渠东 顾三军 +2 位作者 瞿玉兴 孙振中 芮永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01手术治疗的6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4例切开后撬顶法复位、植骨、螺钉内固定,2例切开后将肩胛下肌-肌腱-骨块复合体... 目的 探讨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01手术治疗的6例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4例切开后撬顶法复位、植骨、螺钉内固定,2例切开后将肩胛下肌-肌腱-骨块复合体切除后移植到缺损处并锚钉缝合固定。结果 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12~2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较术前均有改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平均27.8(21~34)分;优1例,良4例,差1例。效果为差的1例为陈旧性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Hill-Sachs损伤,伤后第9周手术,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受限仍较为明显。1例随访期间X线片显示存在创伤性关节炎改变。结论 肩关节后脱位合并反Hill-Sachs损伤临床少见,容易漏诊。目前对于反Hill-Sachs损伤范围≥20%及闭合复位失败者多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多种,术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方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后脱位 反Hill-Sachs损伤 植骨 锚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