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大力度 精心组织 把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1
《江苏地方志》 1997年第3期40-42,共3页
自今年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之后,我们趁热打铁,精心组织,通过五个步骤,及时传达贯彻,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召开市志办主任会议、办务会议和全体干部会议。
关键词 地方志工作 编史修志 会议精神 地方史志 市委 精心组织 修志工作 加大力度 落到实处 方志理论
下载PDF
杂议地方史研究的空间范围——试以常州史研究为例
2
作者 臧秀娟 《上海地方志》 2021年第3期78-82,96,共6页
地方史是一定空间的历史,由于古今的政区管辖范围不一,其空间范围随历史的发展往往动态地变化。兼顾历史上境域空间范围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考察,而不仅仅机械地局限于当下行政区划,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叙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历程。重视... 地方史是一定空间的历史,由于古今的政区管辖范围不一,其空间范围随历史的发展往往动态地变化。兼顾历史上境域空间范围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来考察,而不仅仅机械地局限于当下行政区划,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叙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历程。重视地方史资料搜集的多元化和民间性,加强地方史研究的整体化、个案化和比较研究。作为江南古城常州,其历史的空间范围研究带有一定的典型性,必须重视空间范围的变化性和网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史 空间范围 史料 研究 常州史
下载PDF
“常州三杰”: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3
作者 柯善学 《唯实》 2024年第10期93-96,共4页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是常州乃至江苏独特的宝贵资源。瞿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常州籍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崇高信仰、伟大精神、高尚人格和光辉事迹,是常州乃至江苏独特的宝贵资源。瞿秋白(1899—1935),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共产党早期 张太雷 无产阶级革命家 瞿秋白 恽代英 高尚人格 前行之路
下载PDF
常州老西门的千年兴衰
4
作者 张逸清 臧秀娟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常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河网纵横,襟江带湖,“北滨大江,南控滆湖,运水贯其中,长达百余里,江南水利重邑也”~([1]),西北由长江到达运河,南则由运河到达宜兴、溧阳、金坛,东南则由太湖以通杭州、绍兴,繁密的水道把常州和宜、溧、金、丹、... 常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河网纵横,襟江带湖,“北滨大江,南控滆湖,运水贯其中,长达百余里,江南水利重邑也”~([1]),西北由长江到达运河,南则由运河到达宜兴、溧阳、金坛,东南则由太湖以通杭州、绍兴,繁密的水道把常州和宜、溧、金、丹、锡、澄等县紧密联系在一起,故常州“自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无不由此途出”,是“贡赋必由之路”。明清时期,常州转输地位更加重要,尤其常州老西门地段“随运而兴”,一跃成为人声鼎沸的商业重地。千百船只往来其中,官、商、军、民穿梭其中。石龙嘴至怀德桥一带形成了米市、豆市,批发商业集中在西门外和城西西瀛里,梳篦业集中于西门内外。其中南河沿、三堡街、西仓街、西直街、锁桥湾等处商贾云集,老西门成为常州商业最繁华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东南部 老西门 批发商业 江南水利
下载PDF
美国学者高居翰与常州的渊源
5
作者 臧秀娟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高居翰(James Cahill)被誉为最懂中国绘画的西方学者,在国际文博收藏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他遍览美国本土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引领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热... 高居翰(James Cahill)被誉为最懂中国绘画的西方学者,在国际文博收藏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领域具有崇高的地位。他遍览美国本土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引领了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热潮。高居翰是最早研究《止园图》(描绘常州止园)的专家,他用毕生精力寻找中国止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高居翰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国古代艺术 毕生精力 常州
下载PDF
崇实学 重实业 求创新--常州城市经世致用风尚的传承
6
作者 臧秀娟 《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6期17-20,共4页
“经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观念。千百年来,常州地区一直是经世思想阐述和传播的中坚力量,从先秦延陵季子“观乐知礼”创源,宋代邹浩、杨时在常州所接续,谢应芳、唐顺之等人实践高扬,庄存与进一步发挥,到盛宣怀、刘国钧等人的践行,... “经世”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观念。千百年来,常州地区一直是经世思想阐述和传播的中坚力量,从先秦延陵季子“观乐知礼”创源,宋代邹浩、杨时在常州所接续,谢应芳、唐顺之等人实践高扬,庄存与进一步发挥,到盛宣怀、刘国钧等人的践行,经世思想几乎在历史上的每个时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代常州学者刘嗣绾诗云:“文章益世用,所戒在浮靡。古为风雅事,一一关政体。”[1]历代常州学者重视变革、重视实用,强调读书与致用合一,讲求经世之务,不断尝试寻找正确道路,改变国家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顺之 谢应芳 经世思想 刘国钧 经世致用 常州地区
下载PDF
试述城市史的编撰与研究——以《常州通史》为例
7
作者 臧秀娟 《上海地方志》 2018年第4期25-30,94,共7页
城市史的研究与编撰是一项严谨的学术行为,存在相当的难度,一是"横不缺面,纵不断线"的学术目标,二是史料本身的缺憾。研究城市史要广事搜集、考证传世文献资料,辅以文物考古资料作补充与印证,揭示城市在长期发展中的规律和区... 城市史的研究与编撰是一项严谨的学术行为,存在相当的难度,一是"横不缺面,纵不断线"的学术目标,二是史料本身的缺憾。研究城市史要广事搜集、考证传世文献资料,辅以文物考古资料作补充与印证,揭示城市在长期发展中的规律和区域个性。城市史编撰本着"一代信史",把握城市史与城市志之间的区别与关联。鉴古知今,开辟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 区域研究 编撰 城市志
下载PDF
三百年前有关常州的一场“皇家诗会”
8
作者 李亚雄 《江苏地方志》 2020年第1期16-18,共3页
清康熙帝六次南巡,为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加强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每次南巡都把“安抚士子,笼络人心”作为重要任务。1705年的第五次南巡,康熙在江南贡院以常州为主题进行“御前召试”,亲自主持、亲自出题、亲自监试,这场... 清康熙帝六次南巡,为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加强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每次南巡都把“安抚士子,笼络人心”作为重要任务。1705年的第五次南巡,康熙在江南贡院以常州为主题进行“御前召试”,亲自主持、亲自出题、亲自监试,这场“皇家诗会”立足江南,面向全国,推介了常州的安宁、富庶和人文,表现了常州之美、常州之饶、常州之典,成为历史上常州城市推介的荣耀时刻。清代常州能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文派、词派、诗派、画派、医派的“中国高地”,成为引领全国文化和学术风潮的“标杆城市”,与其人文传统和内在底蕴,是一脉相承和赓续迭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南巡 皇家诗会 常州
下载PDF
志书篇目分类原则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杜仁彬 《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篇目是志书编写的蓝图、编纂的大纲,成书时作为志书卷首的目录和内容分类检索的主要渠道。篇目是否科学合理可行,是志书编纂能否成功的基础。方志学者梅森说“方志编纂学研究中篇目框架研究是方志界研究分量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研究分支... 篇目是志书编写的蓝图、编纂的大纲,成书时作为志书卷首的目录和内容分类检索的主要渠道。篇目是否科学合理可行,是志书编纂能否成功的基础。方志学者梅森说“方志编纂学研究中篇目框架研究是方志界研究分量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研究分支,这多因为篇目拟订是方志编纂重要的第一个环节”。[1]志书篇目分类要合乎科学分类,也是时代发展决定的。历史上方志学家、修纂者都十分重视志书篇目设计。篇目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按照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行业管理体制,兼顾当地的体制与事业、工作的实际,分门别类排列事物主题,拟定卷(编、篇)与章、节、目,科学准确精练的标题。志书篇目分类的标准是力求做到“横分门类,分类合理,门类齐全;归属得当,结构严谨,首尾贯通;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符合逻辑;横不缺门,以横为主,纵横结合;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时代鲜明,特色突出”。[2]本文以“中国志书精品工程”入选志书《常州市志(1986─2010)》等二轮志书为例,对篇目分类的系统性、科学性、政治性、特色性、历史性、现实性和创新性七个原则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志编纂 志书篇目 志书编纂 方志界 二轮志书 行业管理体制 分类检索 精品工程
下载PDF
试述名镇名村志编纂与镇村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臧秀娟 《江苏地方志》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名镇名村志的编纂不同于一般镇村志,需要以发展观的理念,打通志书文本与镇村发展现实,把握乡村发展的历史逻辑,从“名”与“特”的形成揭示名镇名村内在发展的路径,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智慧支持,为... 名镇名村志的编纂不同于一般镇村志,需要以发展观的理念,打通志书文本与镇村发展现实,把握乡村发展的历史逻辑,从“名”与“特”的形成揭示名镇名村内在发展的路径,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智慧支持,为镇村建设的路径、方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通过编纂名镇名村志,可以提升名镇名村的文化品牌,强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镇名村志 镇村发展 研究
下载PDF
邓小平南方谈话文本的创制和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寅初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3年第4期70-79,共10页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承载这次谈话的主要文本。从文本创制经过看,邓小平付出了大量心血,作用最为关键。此外,从中央决策层到湖北、广东等地的...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是承载这次谈话的主要文本。从文本创制经过看,邓小平付出了大量心血,作用最为关键。此外,从中央决策层到湖北、广东等地的众多党员干部以及一批理论、新闻工作者,为记录、整理邓小平的谈话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文本传播过程看,在中共中央正式向全党传达该文本之前,广东、上海等地的党报党刊已通过社论等形式向社会阐释邓小平谈话要点。正式传达之后,大约20天即传达至各地基层党组织,并引起强烈反响。从文本内涵看,在1992年春的南方之行前后,邓小平还在上海浦东、北京首钢等地有过数次谈话,其内容、精神与南方谈话一脉相承,也可视为南方谈话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方谈话 权威文本 改革开放史
下载PDF
论城市综合年鉴工作的整体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臧秀娟 《江苏地方志》 2022年第6期86-88,共3页
城市如同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城市因为人的存在,“才造成了城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整体而非城市系统。”[1]立足城市的整体性,综合年鉴编纂从总体设置和内容编纂,也需要与城市整体运行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体现年鉴与城市主... 城市如同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城市因为人的存在,“才造成了城市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整体而非城市系统。”[1]立足城市的整体性,综合年鉴编纂从总体设置和内容编纂,也需要与城市整体运行结合起来通盘考虑,体现年鉴与城市主体工作互动的价值与地位。整体观对城市年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引导年鉴工作者把握全局,重视顶层设计,独到地揭示城市发展内涵,从而更好地记史资政,进一步提升年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鉴编纂 城市年鉴 综合年鉴 整体运行 整体观 顶层设计 人的存在
下载PDF
体现时代特征 拓宽资政渠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君伟 《江苏地方志》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方志资政功能与现有工作方式面临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本文就如何拓宽资政渠道,指出了应从五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关键词 地方志 新挑战 资政渠道
下载PDF
改进和优化年鉴编辑工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英姿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年鉴编辑工作 优化 年鉴事业 自我反省 工作者
下载PDF
抗日救国 匹夫有责——83岁老人抗战亲历二三事
15
作者 金仁 明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抗日救国 “九一八”事变 抗战 老人 宣传教育 抗日活动 组织者 老师 领导者 道理
下载PDF
地缘与清代常州三大方志名家——洪亮吉、李兆洛、孙星衍的方志编纂实践
16
作者 臧秀娟 《中国地方志》 2016年第3期15-20,62,共6页
清代常州因学问、诗文方面的投合,以及血缘、家学、师承、姻亲的联系等形成有地域意义的文化格局,加之强烈的经世意识和政治意识,涌现出以洪亮吉、李兆洛、孙星衍为代表的一大批方志名家,他们对志书编纂体例、内容详略、编修方法都有一... 清代常州因学问、诗文方面的投合,以及血缘、家学、师承、姻亲的联系等形成有地域意义的文化格局,加之强烈的经世意识和政治意识,涌现出以洪亮吉、李兆洛、孙星衍为代表的一大批方志名家,他们对志书编纂体例、内容详略、编修方法都有一定的思考,使清代常州方志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常州 方志名家
原文传递
立意高远 评传佳作——读王敏著《陈范评传》
17
作者 李亚雄 《江苏地方志》 2022年第5期88-90,共3页
在清末民初重要的历史关头,常州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并在辛亥革命和创建民国中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包括“民国诸葛”赵凤昌、民国江苏都督庄蕴宽、湖北新军创办者吴殿英、民国功臣屠寄、著名史学家孟森等,他们被称为“常州辛亥英杰”。... 在清末民初重要的历史关头,常州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并在辛亥革命和创建民国中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包括“民国诸葛”赵凤昌、民国江苏都督庄蕴宽、湖北新军创办者吴殿英、民国功臣屠寄、著名史学家孟森等,他们被称为“常州辛亥英杰”。在这些“常州英杰”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独具影响的人物,就是当年一桩震动中外、牵动朝野的政治案件“苏报案”的参与者、《苏报》馆主陈范。陈范(1860—1913),祖籍湖南衡山,为官宦世家。因父亲联姻常州赵氏世族而全家迁居常州,并从常州走上科举仕途,进而在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中成为关键人物。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敏的新作《陈范评传》(以下简称《评传》)。《评传》主体分八章,从陈范的少年写到暮年,从官宦生涯写到“苏报案”,从流亡海外写到流寓湖南、回沪离世。因为陈范是常州近代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陈范评传》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常州名人谱系的一个空白,也为“儒风蔚然、名士辈出”的常州增添了一份有学术深度和高度的名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流亡海外 历史关头 社科院研究员 湖北新军 赵凤昌 湖南衡山 著名史学家
下载PDF
赵烈文与常熟赵园建造记
18
作者 李寅初 《江苏地方志》 2021年第1期45-49,共5页
常熟市赵园(今与曾园合称"曾赵园")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园林格局呈现为山园一体、借景虞山、以水取胜的特点,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在中国园林史上,很少有一个园林能像赵园这样,以园主日记的形式留下如此丰富、感性的... 常熟市赵园(今与曾园合称"曾赵园")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园林格局呈现为山园一体、借景虞山、以水取胜的特点,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在中国园林史上,很少有一个园林能像赵园这样,以园主日记的形式留下如此丰富、感性的历史信息,可供后人一窥当年江南士大夫营造园林风尚。文章根据清代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考论了赵园长达22年的建造全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常熟 赵园 赵烈文 《能静居日记》
下载PDF
规范·专业·科学·知识——年鉴发展的着力点
19
作者 叶英姿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5年第5期21-22,共2页
梳理年鉴实践的成败得失,摸索年鉴事业的特有规律,寻找年鉴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年鉴工作者永久性的职责和课题。当前,年鉴可以立足“四化”建设,强基固本,拓外展业。 1.突出规范化。业内有共识,年鉴是一种信息产品。那么,年鉴... 梳理年鉴实践的成败得失,摸索年鉴事业的特有规律,寻找年鉴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年鉴工作者永久性的职责和课题。当前,年鉴可以立足“四化”建设,强基固本,拓外展业。 1.突出规范化。业内有共识,年鉴是一种信息产品。那么,年鉴编纂出版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信息产品生产营销的过程。年鉴的运作就可以而且应该引进、借鉴企业运作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参照其生产、管理、销售流程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规则。其中,比较关键、通用的是规范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鉴事业 着力点 知识 科学 “四化”建设 年鉴编纂出版 信息产品 企业运作 生产营销 先进理念
下载PDF
实践“三走向”,探讨新模式——兼谈百姓年鉴编纂方案实施得失与建议
20
作者 金明德 《年鉴信息与研究》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处副处长金明德《实践“三走向”,探讨新模式——兼谈百姓年鉴编纂方案实施得失与建议》一文结合编纂出版《常州年鉴·百姓手册》的工作实践,着重阐释了“为基层组织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编... 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年鉴处副处长金明德《实践“三走向”,探讨新模式——兼谈百姓年鉴编纂方案实施得失与建议》一文结合编纂出版《常州年鉴·百姓手册》的工作实践,着重阐释了“为基层组织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的编纂宗旨,并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鉴编纂 百姓年鉴 市场化 群众服务 年鉴出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