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注药术对后发性白内障预防价值分析
1
作者 杨砚亭 朱昱 +1 位作者 刘燕 刘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68-171,共4页
目的 分析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1例(54眼)。其中,试验组23例(27... 目的 分析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对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1例(54眼)。其中,试验组23例(27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术;对照组18例(27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后发性白内障以及其他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组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有1例试验组患者出现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其余患者术后眼压均正常。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术安全可靠,并可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后发性白内障 术后并发症 人工晶状体植入
下载PDF
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合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庆 朱昱 +3 位作者 唐睆 李淑婷 刘瑶 刘光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在前房内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合剂以快速散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1例(61只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前房...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在前房内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合剂以快速散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2月于我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1例(61只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前房注射散瞳(ICM)组在白内障术中完成首次角膜切口后即刻向前房注射200μl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合剂,局部滴眼液散瞳(TM)组从术前30 min开始接受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两组均接受相同方案的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进行表面麻醉,对所有手术进行录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散瞳效果、麻醉效果及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及角膜内皮情况。结果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术眼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及六角形细胞比例(HE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分组)=3.434,P=0.069;F_(分组)=0.333,P=0.566;F_(分组)=1.629,P=0.207);两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BCVA、ECD及HEX均小于各组术前值(均P<0.05)。ICM组在撕囊前(T1)、人工晶状体植入前(T2)和手术结束时(T3)瞳孔直径分别为(7.50±0.60)mm、(6.74±0.64)mm和(6.49±0.66)mm,TM组在T1、T2和T3瞳孔直径分别为(7.66±0.59)mm、(6.49±0.66)mm和(6.49±0.66)mm,两组在T1瞳孔散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T2和T3时间点,ICM组瞳孔较TM组小且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98、5.543,均P<0.05);ICM组患者术中舒适度较TM组高(t=2.167,P<0.05);ICM组和TM手术时间分别为(13.06±1.69)min和(13.06±1.6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中在前房内注射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合剂较传统局部滴眼散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可以成为未充分散瞳患者的补救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手术 前房内散瞳 利多卡因 肾上腺素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