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sFas、FasL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颖琦 孙苏平 +2 位作者 任敏 单哲 韩文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凋亡相关蛋白因子配体(FasL)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种恶性血液病患... 目的探讨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凋亡相关蛋白因子配体(FasL)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s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 ALL、NH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ALL患者完全缓解(CR)后sFas、FasL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或P<0.01);sFas、FasL水平与NHL的疾病发展和病情分期相关(P<0.05)。结论 sFas、FasL水平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监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凋亡相关蛋白因子 凋亡相关蛋白因子配体 恶性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及TGF-β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韩文敏 邱国强 +2 位作者 周民 任敏 谢晓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96-99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T调节性T细胞(Tregs)及TGF-β在不同病程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是否与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具有相关性。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MM患...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highCD127lowT调节性T细胞(Tregs)及TGF-β在不同病程阶段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研究患者血清TGF-β水平是否与CD4+CD25+/highCD127lowTregs具有相关性。方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MM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的比例并分析比较。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1)化疗后组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比例均显高于初诊组及正常对照组;初诊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D4+CD25+CD127lowT细胞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化疗后稳定期CD4+CD25+CD127lowT细胞与活动期没有差异,但其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明显低于活动期。(3)MM各组TGF-β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4)TGF-β与CD4+CD25+CD127low、CD4+CD25highCD127lowT细胞的表达水平均不成相关性。结论: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MM患者外周血中比例明显升高,且化疗及疾病进展程度可能影响其在外周血的比例。TGF-β可能不是导致其比例增加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4+CD25+调节T细胞 TGF-Β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黄颖琦 任敏 +1 位作者 汤丽 单哲 《中外医疗》 2014年第28期134-134,137,共2页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诊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54例,调取完整临床资料作研究。统计研究对象发病原因。结果 154例研究对象出现... 目的研究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间诊断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54例,调取完整临床资料作研究。统计研究对象发病原因。结果 154例研究对象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血小板减少(5.19%)、恶性肿瘤(13.64%)、甲状腺功能减低(5.84%)、女性月经量过多(23.38%)、消化系统疾病(44.81%)、痔疮鼻衄等(3.25%)以及可能营养不良导致贫血(3.90%)。结论及时发现和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病因,避免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病因分析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tPA及PAI-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丽 陆化 +3 位作者 卢瑞南 王铃 李建勇 孙幸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ultiple myeloma cells,MMC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ultiple myeloma cells,MMC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 PA)、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蛋白表达水平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纤溶活性,从而进一步了解MM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机制。方法:MM细胞株U266与HUVEC共培养24、48、72 h,以同期单独培养的HUVEC、MMCs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t PA、PAI-1的蛋白表达水平,PCR检测HUVEC、MMCs t PA、PAI-1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无论是ELISA法还是PCR,均未检测到MMCs培养上清中t PA、PAI-1蛋白和m RNA的表达。与同期单独培养的HUVEC相比,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的HUVEC t PA、PAI-1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对照组中,PAI-1与t P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80,P=0.01);HUVEC与MMCs共培养体系中,PAI-1与t P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88,P=0.002);HUVEC单独培养组中,t-PA、PAI-1表达水平与时间呈正相关(rs=0.90,P=0.001;rs=0.90,P=0.001);共培养组中,t-PA、PAI-1表达水平与时间呈正相关(rs=0.95,P<0.001;rs=0.84,P=0.004);两组中t PA、PAI-1与GAPDH条带灰度值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MCs可促进HUVEC对t PA及PAI-1的分泌,在保证细胞活力的前提下,随共培养时间延长,两者分泌增加,且PAI-1与t PA的表达呈一定相关性,然而,MMCs对HUVEC t PA及PAI-1 m 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部分凝血及纤溶因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铃 陆化 +3 位作者 沈文怡 卢瑞南 孙幸福 周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2-1604,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的改变,及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L)联合治疗的影响,并在细胞水平研究MM及THL对人脐静脉...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水平的改变,及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L)联合治疗的影响,并在细胞水平研究MM及TH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对MM初发患者50例(THL联合治疗27例,其他治疗23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测定血浆FIB、D-Dimer、AT-Ⅲ水平,同时体外构建MM细胞和HUVECs共培养体系,在加与不加THL干预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细胞培养上清中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结果:MM患者血浆D-Dimer、FI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ATⅢ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THL联合治疗者血浆D-Dimer、FIB表达较初发患者及其他治疗者显著升高,ATⅢ水平较初发患者及其他治疗者显著下降。体外试验中,共培养体系中的HUVECs tP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低,PAI-1表达水平升高。THL能显著抑制对照组及共培养组HUVECs的tPA分泌(P=0.021、P=0.033),增加PAI-1分泌(P=0.017、P=0.024)。结论:MM患者血栓的形成与凝血反应增强、抗凝及纤溶因子活性降低有关,THL治疗可加重MM患者血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深静脉血栓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下载PDF
伴高白细胞综合征的CD5阴性白血病样套细胞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汤丽 缪扣荣 +5 位作者 任敏 仇海荣 赵四书 张建富 陆化 沈文怡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表型特征套细胞淋巴瘤(MCL)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的认识.方法 对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高龄伴高白细胞综合征白血病样MCL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析,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个体化... 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表型特征套细胞淋巴瘤(MCL)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的认识.方法 对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高龄伴高白细胞综合征白血病样MCL患者进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析,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随访病情变化.结果 该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分析均提示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升高(骨髓0.452,外周血0.580),流式细胞术(FCM)提示外周血淋巴细胞占93%,其中CD5+CD19+〈20%,CD23+CD19+〈20%,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IGH/CCND1融合基因提示t(11;14)易位.确诊CD5-MCL,采用小剂量CP方案(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预处理降低肿瘤负荷后对该病行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控制良好.结论CD5-MCL一般表现类似于惰性MCL,出现白血病样表现和复杂核型改变时预后差,临床表现更凶险.此例老年患者伴基础疾病,不适宜采用常规一线方案治疗,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临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套细胞 白细胞增多 抗原 CD5 细胞遗传学 原位杂交 荧光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核型
原文传递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CXCL3及微小RNA-409-3p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江砂 单哲 +5 位作者 汤丽 万文亚 陈志伟 王晓钢 周丽 任敏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3及微小RNA-409-3p(miR-409-3p)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ITP患者(ITP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miR-409-3p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3及微小RNA-409-3p(miR-409-3p)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ITP患者(ITP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miR-409-3p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CXCL3的表达,分析CXCL3和miR-409-3p mRNA表达与血小板数量的相关性。结果 ITP组血清中CXCL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81.72±32.98)pg/ml vs.(62.30±15.93)pg/ml](P<0.05);但ITP组与对照组miR-409-3p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4±2.59vs.5.40±3.04)(P>0.05)。ITP组CXCL3表达与miR-409-3p mRNA表达不存在相关关系(r=0.006,P>0.05),且CXCL3和miR-409-3p mRNA表达与血小板数量亦不存在相关关系(r=-0.115和0.197,P>0.05)。结论 CXCL3在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CXCL3 微小核糖核酸409-3p
原文传递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可溶性Fas及其配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单哲 范江砂 任敏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及其配体(sFas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ITP患者(ITP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及其配体(sFasL)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ITP患者(ITP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的水平。直线回归分析sFas、sFasL水平与PAIg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组血清sFas和sFasL的水平升高[(26.23±4.23)μg/L vs.(5.51±1.24)μg/L和(27.12±1.23)μg/L vs.(4.36±3.58)μg/L](P<0.05)。ITP组治疗后血清中sFas和sFasL的水平较治疗前下降[(10.21±1.22)μg/L vs.(26.23±4.23)μg/L和(6.32±3.58)μg/L vs.(27.12±1.23)μg/L](P<0.05)。ITP组血清中sFas、sFasL水平与PAIgG水平显著相关(r=0.434、0.491,P<0.01)。结论 ITP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升高,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FAS配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