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小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下的临床护理路径(CNP)对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MDT模式下的CNP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时效、创伤严重程度[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检查时间及会诊医生到诊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1、14.790、9.18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I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80,P<0.05)。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5,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90,P<0.05)。结论:MDT模式下的CNP护理能够提高多发伤急诊患者救治成功率,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及检查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多发伤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护理路径 救治成功率
下载PDF
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对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改善评价
2
作者 杨颖 张宏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35-0138,共4页
于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引入阶梯性思维结合流程优化护理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老年胸痛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主体,归纳病例数80例,视2022年1月-12月为对照组(未实施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 于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引入阶梯性思维结合流程优化护理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老年胸痛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主体,归纳病例数80例,视2022年1月-12月为对照组(未实施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40例),视2023年1月-12月为观察组(实施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40例)。比较两组分诊效果和急救各时间节点的把控,比较两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满意度的评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基于分诊正确率、应急处理率及抢救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分诊评估、心电图、检验及救治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基于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满意度(抢救及时性、分诊接诊合理性等),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不良事件(再发心梗、心衰等),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引入阶梯性思维结合流程优化护理效果可观,可有效提升预检分诊效率及抢救成功率,规避相关不良事件,维持患者身心状况良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胸痛 急诊救治 阶梯性思维 流程优化护理 抢救成功率 满意
下载PDF
早期预警分级+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3
作者 叶华杰 张宏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7-0150,共4页
探讨依据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例重视对早期预警分级方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方案联用开展照护作用。方法 对依据标准诊断为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患者共计100例抽取,均为我院急诊科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严格执行随机数字... 探讨依据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重症脑卒中病例重视对早期预警分级方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方案联用开展照护作用。方法 对依据标准诊断为急性重症脑卒中的患者共计100例抽取,均为我院急诊科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期间收治,严格执行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处理,各规范计入50例,对照组常规完成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干预操作,观察组取早期预警分级干预工作联用。结果 观察组经细致观测有更短的恢复时间数据(P<0.05)。两组干预措施完成前,经对神经功能指标数据、认知功能指标数据加以检测,区别不明显(P>0.05),在干预事宜完成后,观察组前项降低更为显著,后项上升更为显著(P<0.05)。两在不同干预事宜开展前,经评测生活质量数据,区别不明显(P>0.05),在完成后,观察组上升更为突出(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率居于更低(P<0.05)。结论 针对依据标准证实病发急性重症脑卒中的病例,将早期预警分级模式、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模式方案联合引入展开干预事宜,可使救治时间数据明显缩短,自身神经及认知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增强,且可防范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卒中 早期预警分级 急诊护理绿色通道 并发症
下载PDF
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155-157,共3页
探讨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度在本院急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1名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选取2022年度在本院急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2... 探讨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在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度在本院急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1名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选取2022年度在本院急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22名作为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对两组住院医师教学前后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和比较,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对两组住院医师干预前后的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教学前两组住院医师综合能力成绩相似,且医患沟通能力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后,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诊科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中采用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反例微视频反思教学法 急诊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波 金肇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 目的 观察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脓毒症所致ARDS患者,经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联合组(常规治疗+西维来司他钠+乌司他丁),各52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评分、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PaO_(2)/FiO_(2))、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恢复速度、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联合组治疗前MLIS评分、SOFA评分、ELWI、PaO_(2)/FiO_(2)、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MLIS评分、SOFA评分、ELWI、WBC、NEUT%、ESM-1、suPAR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联合乌司他丁应用于脓毒症所致ARDS中可减轻患者肺损伤及炎症反应,加快恢复,改善肺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西维来司他钠 乌司他丁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吴彩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34-36,共3页
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对照分析方式,纳入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100例为对象,均通过急诊120入院。其中2019年4月 - 2020年4月经常规急诊抢救流程的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2020年5月 - 2... 分析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对照分析方式,纳入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100例为对象,均通过急诊120入院。其中2019年4月 - 2020年4月经常规急诊抢救流程的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2020年5月 - 2021年4月经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的50例,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同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完成检查时间、入院至接受治疗时间,均多于观察组,相互对比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80.00%,少于观察组94.00%,相互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可以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血管不同再通方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明慧 张文彬 +1 位作者 金肇权 王大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伴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血管不同再通方案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选取112例进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伴意识障碍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介入组和桥接治疗组,分析... 目的研究伴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诊血管不同再通方案的疗效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选取112例进行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伴意识障碍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介入组和桥接治疗组,分析相关病理因素,观察90 d mRS评分和不良事件。结果伴意识障碍的AIS患者约80%存在颅脑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总体预后良好率(20.8%,15/72)低于直接介入组(32.5%,13/40)(P<0.05)。三组患者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率和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S合并意识障碍的主要病理因素是颅脑大血管闭塞,早期血管再通方案适宜选择直接血管内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意识障碍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 桥接治疗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患者心肌有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松 金肇权 +1 位作者 孙丹 朱明慧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4期294-296,300,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患者心肌酶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15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溶栓患者心肌酶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将150例老年AMI患者分为对照组(急诊溶栓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各75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48、72 h观察组hs-cTnT、CK-MB、MDA、IL-6、hsCRP水平和LVEDD较对照组低(P均<0.05),GSH、SOD水平和LVEF较对照组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30d内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AMI患者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治疗后30 d内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溶栓 乌司他丁 心肌酶谱 氧化应激 预后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丽萍 吴松 +1 位作者 孙丹 王大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4期77-78,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 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为20~35 min,平均起效时间(24.56±6.82)min;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检测均明显改善,治疗后患者的P-R间期大于治疗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123/138);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12/138)。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能快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快速型心律失常 急诊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观察及临床结局分析
10
作者 袁岳 张宏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85-0188,共4页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予以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样本时间选择区间在2022-10至2023-10期间,筛选样本选为50例AMI患者,对抽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n=25例,综合护理)... 探究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予以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样本时间选择区间在2022-10至2023-10期间,筛选样本选为50例AMI患者,对抽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n=2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n=25例,综合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展开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一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总计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疗效更佳,P值<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服务模式贯穿到AMI患者的治疗中,此方法对于促进患者临床结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增加其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对心功能水平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临床结局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霞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22-82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抛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1)及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优化护...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抛硬币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1)及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优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创伤护理小组在急诊创伤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钟毓 《常州实用医学》 2016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如何保证急诊创伤患者安全有效转运,已成为急诊工作的重要环节。急诊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要采取成立创伤护理小组、进行转运前风险评估与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监测及护理、转运后无缝隙交接班等措施,使创伤患者转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 如何保证急诊创伤患者安全有效转运,已成为急诊工作的重要环节。急诊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要采取成立创伤护理小组、进行转运前风险评估与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监测及护理、转运后无缝隙交接班等措施,使创伤患者转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转运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急诊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护理小组 急诊创伤患者 安全转运 应用
下载PDF
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匡世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394-394,共1页
总结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1],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急诊科是'危急值'报告制度运用的重点科室而... 总结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1],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急诊科是'危急值'报告制度运用的重点科室而急诊抢救室护士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危急值 急诊科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血清NLR、RPR、hs-CRP水平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单琳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65-0068,共4页
评定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血清NLR、RPR、hs-CRP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100例,符合入组标准。入院后调查一般资料,根据院前是否接受心肺复苏,分为心肺复苏组(61例)和非心肺复苏组(39例)。... 评定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血清NLR、RPR、hs-CRP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100例,符合入组标准。入院后调查一般资料,根据院前是否接受心肺复苏,分为心肺复苏组(61例)和非心肺复苏组(39例)。出院后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38例)和预后良好组(23例)。抽取血液标本,测定血清NLR、RPR、hs-CRP水平,建立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肺复苏组血清NLR、RPR、hs-CRP水平要高于非心肺复苏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LR、RPR、hs-CRP水平要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结果提示:血清NLR、RPR、hs-CRP均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后NLR、RPR、hs-CRP明显升高,与预后相关。通过测定血清NLR、RPR、hs-CRP的变化,有效预测心肺复苏后的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NLR RPR hs-CRP
下载PDF
微循环阻力指数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5
作者 吴彩凤 徐日新 +5 位作者 张强 程铖 谢勇 刘晓东 曹天庆 梅宏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65-69,75,共6页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50例,在PCI后立即测量IMR。以IMR=40 U为临界值,将IMR<40 U定义为...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50例,在PCI后立即测量IMR。以IMR=40 U为临界值,将IMR<40 U定义为微循环正常组(A组),将IMR≥40 U定义为微循环异常组(B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相关情况,以及术后24 h、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TB)是影响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在PCI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时, 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MACE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STB是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IMR对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重构、左心功能恢复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微循环阻力指数 微循环障碍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管控
16
作者 赵亚东 《常州实用医学》 2016年第2期94-95,共2页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如被忽视易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生命体征的改变。针对急危重患者的转运,通过评估转运风险,采取转运风险管控措施,能实现患者安全有效的转运,降低转运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急诊 危重患者 转运 风险管控
下载PDF
急诊科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
17
作者 郑华芬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204-204,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8月在本院急诊科2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转运时加强护理配合,观察其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院内安全转运,途中仅发生...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8月在本院急诊科2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转运时加强护理配合,观察其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院内安全转运,途中仅发生呼吸骤停1例,经急救处理后好转,未发生1例其他事故或死亡,没有一起医疗纠纷发生。结论在急诊科的危重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需要强化护理配合,并做好应急预防措施,做到把风险降到最低并保障转运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患者 安全转运 护理
下载PDF
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的运用及意义分析
18
作者 冯小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192-195,共4页
评价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用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120例多发伤需要急诊抢救的患者,将其根据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为60例。常规组行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联合组行一... 评价多发伤急诊患者抢救中采用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诊的120例多发伤需要急诊抢救的患者,将其根据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为60例。常规组行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联合组行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将两组多发伤急诊抢救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组ISS重伤占比为25例(41.67%),联合组占比为11例(18.33%),常规组患者ISS损伤高于联合组(P<0.05)。常规组抢救成功55例(91.67%),联合组抢救成功58例(96.67%),联合组抢救成功率略高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X21.365,P0.505)。结论 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急诊抢救中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诊护理模式 多发伤 急诊患者抢救
下载PDF
急诊科血培养阳性率与其他科室血培养阳性率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明芬 王大明 朱力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送检血培养阳性率及全院其他科室送检血培养阳性率情况,为急诊科规范开展血培养标本采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血培养采用BACTECTM FX全自... 目的了解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送检血培养阳性率及全院其他科室送检血培养阳性率情况,为急诊科规范开展血培养标本采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疑似血流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标本采集,血培养采用BACTECTM FX全自动血培养仪,鉴定采用PhoenixTM 100全自动鉴定仪。结果 2016年至2018年急诊科血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血培养危急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血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于急诊科尽早完善血培养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及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血流感染 感染性疾病 急诊科
下载PDF
浅谈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病情方面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华芬 周曙俊 陈兰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病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76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我们使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对其病情... 目的:探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病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762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这些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后,我们使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根据这些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治疗结束后,我们根据NEWS评分对应的危险分层对不同病情转归的患者进行分类汇总,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NEWS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病情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762例患者中,治愈或好转后直接出院的患者有102例,急诊留观的患者有239例,入专科病房的患者有362例,入ICU的患者有47例,死亡的患者有12例。这些患者的NEWS评分越高,其病情越严重。NEWS评分在7分以上的高危组患者全部进入专科病房或ICU,其病死率为6.2%。结论:用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的效果显著,该评分标准可以将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量化,使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可以客观地评估此类患者的病情。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国家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