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蒋萍萍 孙唯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集束化护理是指将一组护理干预措施共同实施的护理方法,这些护理措施中的每个元素均经临床证实能提高患者的疗效,首先引入ICU应用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急性放射性口腔炎,其发生率为85%~100%。
关键词 鼻咽癌放疗 护理策略 放射性口腔炎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放疗科 复方漱口液 诱导化疗 分次剂量 放射治疗
下载PDF
CT模拟定位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中的必要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殷文明 顾文栋 +1 位作者 沐金明 裴红蕾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CT模拟定位技术制定照射野与"常规照射野"相比较来说明两者的优劣。方法2007年1月~2008年3月共1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行增强CT扫描,并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按照骨性标志和血管CTV设定"常规照射野"和"C... 目的通过CT模拟定位技术制定照射野与"常规照射野"相比较来说明两者的优劣。方法2007年1月~2008年3月共19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行增强CT扫描,并在治疗计划系统(TPS)上按照骨性标志和血管CTV设定"常规照射野"和"CT照射野",并分别比较不同等剂量曲线对PTV的包绕程度。结果"CT照射野"的靶区包绕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照射野",前者95%等剂量曲线包绕PTV体积明显优于后者,其差值接近20%。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常规照射野"对髂总PTV和髂外PTV的遗漏。结论在常规X线模拟定位机下根据骨性标志来设定的"常规照射野"并不一定适合宫颈癌等盆腔肿瘤的外照射,因为它可能会遗漏一部分髂总、髂外淋巴结引流区以及部分瘤床。照射野必须根据增强CT来设定,最好是应用基于CT的虚拟模拟定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模拟定位 宫颈癌 术后 放射治疗
下载PDF
69例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顾文栋 裴红蕾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治疗首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脑胶质瘤术后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69例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 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治疗首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脑胶质瘤术后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69例脑胶质瘤术后的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低级别胶质瘤95%PTV1中位剂量为49.8Gy,95%PTV2中位剂量为56Gy;高级别胶质瘤95%PTV1中位剂量为49.95Gy,95%PTV2中位剂量为60Gy。其中15例患者同步口服替莫唑胺,40例患者口服司莫司汀。结果:全组患者失访3例,死亡3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1%,47.8%和41.8%,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WHO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7%、45.0%和25.7%,肿瘤血供较为丰富和血供一般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6.3%和81.2%,肉眼全切组和肿瘤残留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4.1%和32.4%。结论:病理分级和肿瘤血供显著影响胶质瘤患者生存,肉眼全切肿瘤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设野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裴红蕾 李桂超 沐金明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不同射野与楔形板应用的技术。方法:采用美国CMS公司XiOV4.1.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在不同治疗计划中等剂量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其他评价指标的优劣。结果:采用先前... 目的: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不同射野与楔形板应用的技术。方法:采用美国CMS公司XiOV4.1.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比较颈胸交界区食管癌在不同治疗计划中等剂量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及其他评价指标的优劣。结果:采用先前后对穿照射(适形野或马褂野)及后程两前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的剂量分布较仅应用两前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等剂量曲线分布均匀,肺受量减小。运用马褂野较用适形野的照射方式剂量分布更加均匀且满足锁骨上淋巴结区预防照射要求;楔形板常规应用技术(仅厚端相对避免内野高剂量)的靶区剂量分布较其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应用技术均匀性明显不足。结论:放射治疗技术和楔形板在颈胸交界区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应做到个体化,对锁骨上淋巴结区需预防照射的患者,应采用先前后对穿照射(适形野或马褂野)加后程两前斜野及楔形板治疗技术,对锁骨上淋巴结区不需预防照射的患者,则可以用前两斜野加楔形板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剂量 组织剂量分布
下载PDF
Ki-67、P53及PCNA对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文栋 裴红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19期16-1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5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以探讨Ki-67、P53和PC-NA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病理切片中Ki... 目的回顾性分析了51例脑胶质瘤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以探讨Ki-67、P53和PC-NA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脑胶质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手术及术后辅助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病理切片中Ki-67、P53和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Ki-67和PCNA的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53与病理分级和生存率无相关性。结论 Ki-67、P53和PCNA是否为脑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尚需大量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预后 KI-67 PCNA P53
下载PDF
平消胶囊同步放疗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248-2250,共3页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同步放疗在食管癌术后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患者分为两组,39例(试验组)放疗同步口服平消胶囊,每天3次,每次5粒;45例(对照组)仅单纯术后放疗。结果:随访率95.2%。实验组1、3年总生...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同步放疗在食管癌术后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84例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患者分为两组,39例(试验组)放疗同步口服平消胶囊,每天3次,每次5粒;45例(对照组)仅单纯术后放疗。结果:随访率95.2%。实验组1、3年总生存率(OS)为90.4%、70.5%,中位生存期35个月;对照组1、3年OS为82.2%、47.9%,中位生存期23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20)。实验组1、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7.2%、66.1%,中位无病生存期33个月;对照组DFS为66.7%、44.4%,中位无病生存期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平消胶囊同步放疗可以提高食管癌术后疗效,有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手术 放射治疗 平消胶囊
下载PDF
谷氨酰胺预防和治疗射线诱导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顾文栋 裴红蕾 +3 位作者 黄瑾 奚丹 陈远 韦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对子宫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引起的急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63例子宫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仅治疗组于放疗第4周(第22天)静脉补充谷氨酰胺100ml,每天1次,共10次;分析两组急性腹泻的发生率... 目的探讨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对子宫恶性肿瘤术后放疗引起的急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63例子宫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仅治疗组于放疗第4周(第22天)静脉补充谷氨酰胺100ml,每天1次,共10次;分析两组急性腹泻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止泻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剂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急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87.1%和90.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天腹泻次数分别为2.6次和3.0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周治疗组平均每天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方苯乙哌啶的使用率和平均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疗期间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对射线诱导的急性腹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能否预防急性腹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诱导急性腹泻 谷氨酰胺 放射治疗 子宫恶性肿瘤
下载PDF
重组角化细胞生长因子(Palifermin)对放化疗诱发的黏膜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顾文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年第5期32-34,共3页
随着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骨髓抑制不再是肿瘤治疗的剂量限制毒性,而黏膜炎等非血液系统毒性则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寻求最佳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放射治疗或化疗诱发的黏膜炎已经成为肿瘤支持治疗的首要关键,因为减少黏膜炎... 随着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的广泛应用,骨髓抑制不再是肿瘤治疗的剂量限制毒性,而黏膜炎等非血液系统毒性则受到更多的关注。实际上寻求最佳的方法来治疗或预防放射治疗或化疗诱发的黏膜炎已经成为肿瘤支持治疗的首要关键,因为减少黏膜炎的发生可以显著降低与之相关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并且使一些更积极但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同步放化疗等)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炎 Palifemain 放射治疗 化疗 预防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粘附分子整合素CD11c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大伟 陈俊俊 裴红蕾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82-785,共4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整合素CD11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44例胃癌、10例胃炎和10例胃息肉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为(9.9...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整合素CD11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44例胃癌、10例胃炎和10例胃息肉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CD11c的表达水平为(9.9±6.4)个/HPF,明显高于胃炎组织的(5.1±1.8)个/HPF及胃息肉组织的(4.5±2.3)个/HPF。单因素分析显示,CD11c的表达水平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有无复发无关(P>0.05),与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5)。CD11c高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67.0个月(95%CI:39.0~112.0个月),低表达组为29.0个月(95%CI:21.0~3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中,CD11c高表达者中位OS较低表达者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D11c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RR=0.52,95%CI:0.29~0.94)。结论 CD11c表达水平与胃癌的预后有关,可以作为胃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D11C 粘附分子 总生存时间 预后
下载PDF
CT在影像引导下放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宗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81-81,共1页
在CT计划上完整勾画乳腺区域淋巴结,以明确对于区域淋巴结进行精确照射的必要性,为开展完整的乳腺或胸壁合并区域淋巴结照射整合计划作准备。方法由同一研究者勾画乳腺双侧淋巴引流区,比较健患侧各站淋巴结深度与体积,并以腋静脉为界区... 在CT计划上完整勾画乳腺区域淋巴结,以明确对于区域淋巴结进行精确照射的必要性,为开展完整的乳腺或胸壁合并区域淋巴结照射整合计划作准备。方法由同一研究者勾画乳腺双侧淋巴引流区,比较健患侧各站淋巴结深度与体积,并以腋静脉为界区比较双侧体积。结果双侧各站腋窝淋巴结的深度比较都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而体积比较只有第I站腋窝淋巴结体积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患侧和健侧腋总静脉以下腋窝淋巴结体积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侧淋巴结体积的差异主要存在于腋静脉以下水平,从影像上证实了腋窝淋巴结清扫上界止于腋静脉水平,说明在高危患者腋静脉以上的区域淋巴结应该是术后放疗主要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区域淋巴结 靶区勾画
下载PDF
基于放疗信息系统的放疗流程设计
11
作者 莫俊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28-28,共1页
以放疗信息系统(Mosaiq)为基础结合放疗科的特点,对放疗流程进行设计。方法:服务器一台,叫号工作站2台,加速器2台,定位机1台,CT模拟机1台,计算机20台,以服务器上的放疗信息系统(Mosaiq)为基础,合理有效地结合软件和硬件,规范和设计放疗... 以放疗信息系统(Mosaiq)为基础结合放疗科的特点,对放疗流程进行设计。方法:服务器一台,叫号工作站2台,加速器2台,定位机1台,CT模拟机1台,计算机20台,以服务器上的放疗信息系统(Mosaiq)为基础,合理有效地结合软件和硬件,规范和设计放疗流程。结论:基于放疗信息系统的放疗流程,加强了放疗科的规范化,提高了放疗科人员的工作效率,确保了放疗质量,减少了病人等待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信息系统 Mosaiq 放疗流程
下载PDF
Bowel-Bag和Small-Bowel勾画小肠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文栋 裴红蕾 +3 位作者 陈远 李齐林 高旻 吴昌平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Bowel-Bag和Small-Bowel勾画小肠体积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9例行术后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用Bowel-Bag和Small-Bowel方式勾画小肠,对比勾画耗时、勾画者间差异及接受不同剂量水平照射的体积差异。结果勾画B... 目的探讨应用Bowel-Bag和Small-Bowel勾画小肠体积在盆腔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9例行术后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用Bowel-Bag和Small-Bowel方式勾画小肠,对比勾画耗时、勾画者间差异及接受不同剂量水平照射的体积差异。结果勾画Bowel-Bag和SmallBowel耗时分别为(14.6±2.6)min和(20.6±3.5)min(P<0.01)。两位医师Bowel-Bag勾画体积相仿[(1632.5±287.0)cm3 vs.(1626.6±276.8)cm3](P>0.05),而Small-Bowel勾画体积比较有差异[(484.8±131.9)cm3 vs.(598.0±133.1)cm3](P<0.01)。Bowel-Bag和Small-Bowel体积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904±0.057和0.653±0.128。结论 Bowel-Bag方式较Small-Bowel更为方便,耗时少,且不同医师之间勾画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wel-Bag Small-Bowel 小肠 盆腔调强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鼻咽癌调强放疗国内外委员会推荐剂量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文栋 裴红蕾 +2 位作者 沐金明 李齐林 黄瑾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分析ICRU83号报告与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推荐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要求的差异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间治疗的84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别记录原发灶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mx)和计划高危临... 目的分析ICRU83号报告与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推荐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处方剂量要求的差异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间治疗的84例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别记录原发灶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mx)和计划高危临床靶体积-1(PCTV1)的体积和百分x体积接受的剂量(Dx),计算上述读取内容的平均值、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变异系数,以及PTVnx和PCTV1的均匀性指数及D95,和D50之间偏差。分组结果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PGTVnx,和PCTV1的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118±0.045和0.272±0.037,PGTVnx靶区体积越大,T分期越晚,HI越差。PGTVnx和PCTV1的D95均〈D50平均偏差分别为-5.15%和-10.97%;实际差值分别为(382±180)cGy(P=0.000)和(41±140)cGy(P=0.000)。结论D50作为ICRU83号报告推荐的计划靶体积处方剂量,结合D98和D2能更准确评估调强放疔计划。如果用D50替代D95作为处方剂量,则PGTVnx,和PCTV1需分别增加5%和11%剂量才能达到相似的预期肿瘤局部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调强放射疗法 处方剂量 差异性
原文传递
保护骨髓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对骨髓受照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俊 李齐林 +1 位作者 宁忠华 顾文栋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41-344,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保护骨髓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对骨髓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Ⅰ、Ⅱ期宫颈癌术后患者15例,均制定两套治疗计划,采用常规VMAT(A组)和限定骨髓剂量的VMAT(B组),比较两组骨髓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 B组骨髓受照剂量V_...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保护骨髓的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对骨髓受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Ⅰ、Ⅱ期宫颈癌术后患者15例,均制定两套治疗计划,采用常规VMAT(A组)和限定骨髓剂量的VMAT(B组),比较两组骨髓受照射剂量差异。结果 B组骨髓受照剂量V_(10)和V_(20)均低于A组[(72.77±8.30)%vs.(86.27±8.80)%和(53.24±8.50)%vs.(70.24±7.80)%](P<0.05);但靶区覆盖度及膀胱V_(20)、V_(45)、直肠V_(45)、小肠V_(15))、V_(40)骨髓受照剂量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限定骨髓剂量VMAT可部分减少靶区骨髓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骨髓保护
原文传递
认知护理干预对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周文杰 丁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在放疗基础上给予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认知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放射治疗,对... 目的探讨在放疗基础上给予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认知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放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角色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腹泻、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疗基础上行认知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2期子宫内膜癌 疼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3DCBCT/4DCBCT保乳术后VMAT摆位误差测量与校正的比较研究
16
作者 丁昀 李玉锋 +5 位作者 李齐林 高旻 韦晓波 黄瑾 奚丹 顾文栋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自由呼吸状态下基于3DCBCT和4DCBCT测定的乳腺VMAT摆位误差间及摆位残差间差异。方法 选择保乳术后外照射患者20例,全部行4DCT扫描并勾画靶区,应用MONACO v5.10计划系统制定WMAT计划。分次治疗前隔次采集4DCBCT和3DCBC...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自由呼吸状态下基于3DCBCT和4DCBCT测定的乳腺VMAT摆位误差间及摆位残差间差异。方法 选择保乳术后外照射患者20例,全部行4DCT扫描并勾画靶区,应用MONACO v5.10计划系统制定WMAT计划。分次治疗前隔次采集4DCBCT和3DCBCT图像各5次,将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实施在线校正后再次采集CBCT图像,比较两种测量方法间摆位误差和摆位残差的差异。摆位误差和摆位残差间两两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 校正前基于4DCBCT测得的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大于基于3DCBCT测得值(P=0.035、0.018、0.040)。校正后左右和前后方向基于3DCBCT获取的随机误差更小[(0.5±0.39) mm∶(0.7±0.30) mm,P=0.005;(0.9±1.09) mm∶(1.2±0.48) mm,P=0.000]),前后方向基于3DCBCT获取的总摆位残差更小[(0.2±0.33) mm∶(0.6±0.63) mm,P=0.000]。校正前后在前后方向基于4DCBCT测量值计算的摆位边界显著大于基于3DCBCT获得的(P=0.002)。结论 相对于3DCBCT,在三维方向上4DCBCT监测摆位误差的能力更强;两种方式在校正随机误差方面的效能相似,通过校正均能达到较为满意的体位重复度并缩小靶区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锥形术 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摆位误差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素琴 《辽宁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另一组为综合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放疗期间,综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中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低于28.57%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在进行放疗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综合护理 放疗期间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