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色素痣的4种治疗方法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唐亚娟 孙朗炎 +3 位作者 康定华 徐春兴 康莉 郑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7-637,共1页
目前治疗色素痣有手术、激光、多功能电离子、冷冻等多种方法.我科自1990年至今采用手术切除法、CO2激光法、多功能电离子法、液氮冷冻法治疗皮肤色素痣,并对其中25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色素痣 手术切除法 物理疗法
下载PDF
常州地区21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婷 袁艳霞 +1 位作者 徐春兴 王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10-211,共2页
接触性皮炎指皮肤、黏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由于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接触物质较多,单靠询问病史很难明确诱因,此时进行斑贴试验对寻找致敏原因、有效治疗及预防本病有较高的价值。现就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219例接... 接触性皮炎指皮肤、黏膜由于接触外界物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由于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接触物质较多,单靠询问病史很难明确诱因,此时进行斑贴试验对寻找致敏原因、有效治疗及预防本病有较高的价值。现就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219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接触性皮炎患者219例,其中面部皮炎112例,手部皮炎64例,其它部位43例。男41例,女178例,年龄18-70岁,病程2周-2年,病程中能提供明显可疑接触物者128例,其中化妆品接触者32例,家庭主妇35例,工作中可疑接触物(油漆、染料、水泥、电焊、化学物品、粉尘等)23例,其他日常接触物(如手表、眼镜、首饰、鞋帽等)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试验结果分析 患者 常州地区 2009年 皮肤科门诊 外界物质 斑贴试验
下载PDF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程学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程学兰①手部单纯皲裂、小腿冬季瘙痒病和颈部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患。我们自1996年9月~1997年1月使用喜疗妥乳膏(德国路易坡大药厂生产)治疗上述3种常见病,其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 喜疗妥治疗3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程学兰①手部单纯皲裂、小腿冬季瘙痒病和颈部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患。我们自1996年9月~1997年1月使用喜疗妥乳膏(德国路易坡大药厂生产)治疗上述3种常见病,其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人情况:本组45例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药物疗法 喜疗妥 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CK18和CK20及CEA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定华 汤寅 陈同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讨CK18和CK20在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对11例乳腺癌与12例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患者CK18、CK20和CEA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观察。所有23例皮肤转移癌CK18和CEA均呈阳性表达,其中5例结直肠癌皮肤转移CK20呈阳性表达... 为了探讨CK18和CK20在乳腺癌和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对11例乳腺癌与12例胃肠道癌皮肤转移患者CK18、CK20和CEA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观察。所有23例皮肤转移癌CK18和CEA均呈阳性表达,其中5例结直肠癌皮肤转移CK20呈阳性表达。结果提示,CK18和CK20在乳腺癌与胃肠道癌皮肤转移中的表达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胃肠癌 皮肤转移 CK18 CK20 CEA
下载PDF
皮肤结节病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斌 康定华 张汝芝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年第12期763-765,共3页
回顾性分析本科16例皮肤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等资料。16例皮肤结节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12例(75%)皮损累及面部,4例(25%)累及纵膈及两肺门淋巴结,11例(68.8%)曾被误诊,5例皮肤受累合并肺部病变者予糖皮质激... 回顾性分析本科16例皮肤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等资料。16例皮肤结节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2,12例(75%)皮损累及面部,4例(25%)累及纵膈及两肺门淋巴结,11例(68.8%)曾被误诊,5例皮肤受累合并肺部病变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均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下载PDF
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云燕 吴昌平 杨玉花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131-133,136,共4页
目的 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内脏恶性肿瘤.方法 对本院2006~2013年收治的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例,以皮肤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有6例,其中4例皮肤... 目的 了解皮肤病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内脏恶性肿瘤.方法 对本院2006~2013年收治的14例以皮肤病为首发症状的内脏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中男12例,女2例,以皮肤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有6例,其中4例皮肤表现为肤色结节或肿块,2例表现为溃疡;以副肿瘤性皮肤病发病者有6例,其中皮肌炎3例,红皮病2例,恶性黑棘皮病1例;另外2例发生带状疱疹.结论 认识肿瘤的皮肤表现,将有助于早期发现内脏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内脏肿瘤 首发症状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定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康定华患者蒋××,男,56岁,已婚,干部,常州市人。右足底、脐部、腋部、右上肢、阴囊部相继出现暗红色斑4个月。初于右足底有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数目增多后融合成斑片,斑片中央逐渐消退,...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1例康定华患者蒋××,男,56岁,已婚,干部,常州市人。右足底、脐部、腋部、右上肢、阴囊部相继出现暗红色斑4个月。初于右足底有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数目增多后融合成斑片,斑片中央逐渐消退,形成环状,伴有脱屑,自觉瘙痒。半年后,脐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T细胞淋巴瘤 病理诊断 治疗
下载PDF
80例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云燕 李晓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1108-1109,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深部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 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内窥镜技术 老龄人口 导管治疗
下载PDF
化妆品皮肤病1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国芬 《皮肤病与性病》 2001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化妆品皮肤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常州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耐药性研究分析
10
作者 唐国芬 万聪翀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9期180-181,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及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方法检测我院皮肤科、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及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用药指导。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一体化方法检测我院皮肤科、妇科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回顾性分析就诊患者的年龄及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两年共检测1641人次(扣除复查患者及无症状患者,临床诊断为NGU的患者为998例),支原体阳性率为46.8%,其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型的检出率分别为40.6%、0.8%、5.4%;耐药检测结果表明,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原始霉素敏感性最强,其次为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对喹诺酮类敏感性最差,人型支原体主要对交沙霉素和四环素类敏感。结论:支原体(尤其是解脲支原体)已成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耐药性变化非常明显,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变化,以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支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艳 王芳 +1 位作者 徐春兴 张汝芝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8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6月80例患者进行艾拉光动力治疗。应用新鲜配置5%的5-氨基酮戊酸凝胶均匀涂抹于皮损处,避光封包1~2 h后,让...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6月80例患者进行艾拉光动力治疗。应用新鲜配置5%的5-氨基酮戊酸凝胶均匀涂抹于皮损处,避光封包1~2 h后,让患者戴护目镜后接受633 nm LED红光照射20 min,随后冷喷20 min。治疗结束后,严格避光48 h。每2周治疗1次,1个疗程3~4次。随访6个月,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80例中重度痤疮中,治愈53例(66.25%),显效10例(12.50%),好转10例(12.50%),无效7例(3.75%),总有效率达91.25%。32例患者出现局部轻中度可耐受性红斑,无永久性炎症后色沉。结论应用5%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联合有效护理,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光动力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艳 闵仲生 +4 位作者 施和建 杨丽佳 徐春兴 魏志平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三组(卡泊三醇乳膏),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4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P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寻常性银屑病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定华 郑云燕 徐春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白癜风 T细胞亚群 转移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康莉 康定华 毕志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392-1393,共2页
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瑞典产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结果:两次判读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8.05%、68.29%,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率居... 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瑞典产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结果:两次判读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8.05%、68.29%,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率居前的分别是硫酸镍(31.71%)、重铬酸钾(26.83%)、对苯类(19.51%)、芳香混合物(14.63%)、甲醛(12.20%)。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19.51%)。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斑贴试验阴性者可能与刺激、光照、I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应综合分析。两次判读法可减少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斑贴试验 变应原 硫酸镍 接触性皮炎
下载PDF
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43
15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4-285,共2页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CD3+及CD4 +细胞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 对60例荨麻疹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CD3+及CD4 +细胞明显降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以急性荨麻疹患者CD3+、CD4+改变最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 ,荨麻疹患者存在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 ,在荨麻疹的发病中 ,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 ,而且细胞免疫在荨麻疹的发病中亦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T细胞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类型、面积与sICAM-1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定华 程学兰 郑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1-291,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细胞间粘连分子 SIGAM-1
下载PDF
232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婷 赵玉磊 +3 位作者 万聪翀 陈铭妍 梅倩云 徐春兴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3期153-157,共5页
目的分析232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资料。方法应用标准化妆品斑贴试剂盒检测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科232例诊断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分析致敏原及不同致敏部位临床表现之间关联。结果斑贴试验... 目的分析232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资料。方法应用标准化妆品斑贴试剂盒检测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科232例诊断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过敏原,分析致敏原及不同致敏部位临床表现之间关联。结果斑贴试验结果显示183例呈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8.88%,面部过敏及一般护肤类化妆品引起的过敏最为多见。居前8位的致敏原依次为:甲基异噻唑啉酮、CL+Me-异噻唑、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虫胶、硫柳汞、叔丁基氢醌、山梨坦油酸酯和没食子酸辛酯,强阳性反应例数居前两位的是甲基异噻唑啉酮和CL+Me-异噻唑。结论化妆品中防腐剂、乳化剂、抗氧化剂、抗菌剂、香料类等是主要的变应原,斑贴试验可以给过敏人群提供购买化妆品的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斑贴试验 过敏原
下载PDF
3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亚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6-218,共3页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氟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好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氟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真菌学阴转率、复发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氟康唑 甲真菌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烟酰胺和四环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分子机制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艳霞 康定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35期15-16,49,共3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和四环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抗炎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辛酸-硫酸胺法从BP患者疱液中纯化IgG,将纯化的4mg/mL的BPIgG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24h,孵化前分别用不同浓度烟酰胺、四环素进行干预。MTT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烟酰胺和四环素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BP)的抗炎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应用辛酸-硫酸胺法从BP患者疱液中纯化IgG,将纯化的4mg/mL的BPIgG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培养24h,孵化前分别用不同浓度烟酰胺、四环素进行干预。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的表达。结果烟酰胺、四环素在药理浓度范围内均不影响细胞增殖。四环素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BPIgG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8。结论四环素可能通过抑制BPIgG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8,在治疗BP中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大疱性 IL-8 角质形成细胞 烟酰胺 四环素
下载PDF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尖锐湿疣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学兰 徐春兴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 治疗 尖锐湿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