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例颈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 被引量:7
1
作者 董顺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1期44-45,共2页
总结本组35例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排痰、颈椎损伤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呼吸功能锻练。认为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极为重要,呼吸道的护理很大... 总结本组35例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管理,包括体位护理、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排痰、颈椎损伤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呼吸功能锻练。认为颈椎骨折并发颈髓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极为重要,呼吸道的护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治疗的效果,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 脊髓损伤 呼吸道 护理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2
作者 凌为其 丁亮华 +2 位作者 王能 王轩 黄智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13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Thompson手术入路,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施行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表进行术后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Thompson手术入路,对15例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施行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采用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协会肩关节评估表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本组15例患者术后肩关节稳定,无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患者日常生活动作良好,主观满意。X线片提示人工肱骨头位置正确,未出现假体松动、断柄。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 人工关节置换
下载PDF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3
作者 史露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0期261-261,267,共2页
总结:20例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要点;术后搬运、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康复功能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3d即... 总结:20例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对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要点;术后搬运、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康复功能指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1-3d即可下地活动。认为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器 护理
下载PDF
肩关节镜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梅珍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60-60,67,共2页
总结了对31例原发性冻结肩在肩关节镜下行肩关节粘连松解术的术后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本组患者行肩关节镜治疗进行术后的心理护理,系统护理及康复功能锻炼。认为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对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原发性冻结肩 术后护理
下载PDF
椎体支柱块与球囊扩张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新宇 何双华 +2 位作者 丁亮华 方晓辉 王锋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95-1198,共4页
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常见,对于没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少对脊柱后柱生物力学结构及椎旁肌的破坏,避免术后腰痛、腰背部僵硬及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分别采用微创... 胸腰椎压缩骨折临床常见,对于没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少对脊柱后柱生物力学结构及椎旁肌的破坏,避免术后腰痛、腰背部僵硬及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分别采用微创经椎弓根椎体支柱块置入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对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压缩骨折 球囊扩张治疗 生物力学结构 临床效果 胸腰椎骨折 2009年 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Herbert螺钉与锁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锋 樊友亮 +2 位作者 丁亮华 张乃东 胡新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7期659-660,共2页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与锁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4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使用Herbert螺钉,22例使用锁骨雨建钢板治疗。结果Herbert螺钉组随访8-17个月,重建钢板组随访8.20个月。Herb...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与锁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4例锁骨中段移位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使用Herbert螺钉,22例使用锁骨雨建钢板治疗。结果Herbert螺钉组随访8-17个月,重建钢板组随访8.20个月。Herbert螺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长度与重建钢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Herbert螺钉组肩关节Constant评分(91.11±2.50)分,重建钢板组(90.89±3.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与锁骨重建钢板相当.但前者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 骨折 HERBERT螺钉 重建钢板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新宇 何双华 +2 位作者 丁亮华 王能 王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S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2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3.4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49.3 ml,术后随访12~15个月,术前Baird-Jackson评分为(62.9±4.2)分,... 目的探讨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2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3.4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为49.3 ml,术后随访12~15个月,术前Baird-Jackson评分为(62.9±4.2)分,末次随访为(95.1±2.7)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远端骨折 HERBERT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戴小宇 王昭明 何双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90-1593,共4页
雌激素作为一种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产生的激素在维持女性正常功能和骨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逐渐表明,人雌激素受体能在软骨细胞中表达且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 雌激素作为一种由卵巢、胎盘和肾上腺皮质分泌产生的激素在维持女性正常功能和骨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逐渐表明,人雌激素受体能在软骨细胞中表达且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对OA患者行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性作用。本文从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分析的角度就雌激素及其受体与OA的具体相关性进行深入探讨,以更好的为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骨性关节炎
原文传递
Revo软组织带线铆钉与锁骨钩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双华 丁亮华 +4 位作者 朱小广 姜世涛 包欣南 胡新宇 黄智慧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14期57-59,共3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 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Revo软组织带线铆钉固定(带线铆钉组)与锁骨钩板固定(锁骨钩板组)治... 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 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分别采用Revo软组织带线铆钉固定(带线铆钉组)与锁骨钩板固定(锁骨钩板组)治疗,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按Karlsson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术后随访10~18(12.2±1.5)个月.带线铆钉组优1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5.0%(19/20);锁骨钩板组优6例,良6例,差8例,优良率60.0%(12/20),带线铆钉组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锁骨钩板组(P<0.05).带线铆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1/20)明显低于锁骨钩板组(40.0%,8/20)(P<0.05).结论 Revo软组织带线铆钉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较锁骨钩板同定具有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无需二次手术取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肩锁关节 治疗结果 带线铆钉 锁骨钩板
原文传递
比较椎体支柱块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李 丁亮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分析椎体支柱块植入术(Pillar)和微创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9—2013-05采用Pillar植入和PKP 2种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61例,包括Pillar组23例,25个椎体,PKP... 目的分析椎体支柱块植入术(Pillar)和微创经椎弓根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09—2013-05采用Pillar植入和PKP 2种方法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61例,包括Pillar组23例,25个椎体,PKP组38例,42个椎体。结果 61例获得随访14~22(18.2±6.3)个月。Pillar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均大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在术前、术后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在术前、术后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的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取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作比较,Pillar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illar和PKP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均能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两者均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较少、有效缓解疼痛等优点,能明显恢复伤椎高度,但Pillar在Cobb角的矫正及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方面优于P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支柱块 COBB角
原文传递
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磊 丁亮华 +3 位作者 孔繁林 黄恺 何双华 马文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26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6例,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以及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判断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 目的探讨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6例,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摄X线片以及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判断术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损伤,手术时间25—45(27±6)min,出血量(25±9)ml,手术切口(2.5±1.2)cm。术后患者疼痛均立即得到缓解,患者住院时间(4.54±1.7)d。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13.4±0.4)个月,骨折愈合以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为标准。患者术前Constant—Murley评分为(49.78±2.30)分,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69.22±2.44)、(77.87±1.03)、(80.42±2.05)、(88.72±2.85)分,术后各时间点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操作安全、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中段骨折 HERBERT螺钉
原文传递
经皮带线铆钉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28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磊 丁亮华 +3 位作者 孔繁林 黄恺 何双华 马文明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6-338,共3页
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生于青年男性^[1]。最易发生在跟骨附丽点以上2~6cm处,此处血供较差,肌腱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跟腱断裂机制为膝关节伸直时,负重前足蹬起、距小腿关节突然意外背屈或落下着地使已跖屈的足剧烈背屈,在... 跟腱断裂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生于青年男性^[1]。最易发生在跟骨附丽点以上2~6cm处,此处血供较差,肌腱营养不良。最常见的跟腱断裂机制为膝关节伸直时,负重前足蹬起、距小腿关节突然意外背屈或落下着地使已跖屈的足剧烈背屈,在处于收缩状态下的肌腱上直接施加暴力或切割也可造成跟腱断裂”^[2]。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跟腱断裂 急性 治疗 铆钉 皮带 膝关节伸直 青年男性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3
作者 凌为其 何双华 +3 位作者 丁亮华 胡新宇 王昆 王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目的观察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应用2块薄型金属固定纽扣钢板,该固定装置包括2块固定纽扣钢板和2根爱昔邦缝合线。其中1块固定纽扣钢板定位... 目的观察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5例,应用2块薄型金属固定纽扣钢板,该固定装置包括2块固定纽扣钢板和2根爱昔邦缝合线。其中1块固定纽扣钢板定位于锁骨,另1块固定纽扣钢板翻转到喙骨的下表面,维持间隙的复位。结果15例术后随访10-18(12.2±1.5)个月,按Karlson肩关节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优13例。良2例。结论采用纽扣带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无需二次手术取钉。短期的疗效研究证明这一技术对于固定肩锁关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纽扣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Dynesys治疗腰椎(L_(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樊友亮 丁亮华 +6 位作者 方晓辉 何双华 王能 包欣南 凌为其 黄智慧 张乃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1期977-979,共3页
目的探讨Dynesys应用于腰椎(L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部分切除,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治疗1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结果术后随访14~28个月,ODI、VAS、JOA评... 目的探讨Dynesys应用于腰椎(L4、5)退变性疾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像学改变。方法自2008年8月~2009年12月,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部分切除,减压后置入Dynesys系统装置治疗1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结果术后随访14~28个月,ODI、VAS、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L4、5节段椎体的活动度(ROM)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ynesys系统保留了腰椎生理曲度和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延缓并减少邻近节段的退变,短期临床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ESYS 腰椎:退变性疾病
原文传递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采荣 丁亮华 +5 位作者 梁春红 何双华 黄智慧 凌为其 王能 胡新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1例(23个间隙),L3~44个间隙,L4~519个间隙。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 目的研究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简称Wallis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1例(23个间隙),L3~44个间隙,L4~519个间隙。观察手术操作过程、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并在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7~1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2.5±0.4)个月,术后7dVAS评分由术前的(7.5±1.5)分降至(2.5±0.5)分,ODI评分由术前的(40.0±2.O)分降至(23.0±1.5)分(P〈0.01)。结论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操作安全简单,组织损伤小,早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椎管狭窄 治疗结果 Wallis动态稳定系统
原文传递
高速旋切刀在髓芯减压钽棒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方晓辉 丁亮化 +4 位作者 樊友亮 何双华 王能 凌为其 黄智慧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8期727-72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速旋切刀在髓芯减压钽棒术中置入坏死骨组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高速旋切刀在进行髓芯减压,彻底清除坏死骨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骨组织。根据坏死股骨头囊腔大小取自体骨植入后置入钽棒。结果高速旋切刀进行髓芯... 目的探讨高速旋切刀在髓芯减压钽棒术中置入坏死骨组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高速旋切刀在进行髓芯减压,彻底清除坏死骨组织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骨组织。根据坏死股骨头囊腔大小取自体骨植入后置入钽棒。结果高速旋切刀进行髓芯减压具有:①彻底清除坏死骨组织,改善关节内环境,从而有效减轻疼痛;②清除骨组织后,可取自体骨植入囊腔,有利于保持股骨头的完整性,可预防股骨头塌陷。结论高速旋切刀具有操作简单、减压彻底,可用清除坏死骨头内死骨,为髓芯减压提供了一种新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切刀 髓芯减压 钽棒 股骨头坏死
原文传递
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17
作者 方晓辉 吴一雄 +4 位作者 金荣忠 丁亮华 杨俊 孔维锋 袁晓庆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23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撑开式椎问融合器行腰椎后路椎问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及CT,观察滑脱率及椎间隙高度指数... 目的探讨应用撑开式椎问融合器行腰椎后路椎问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撑开式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定期随访摄X线片及CT,观察滑脱率及椎间隙高度指数矫正情况,椎间融合情况,并应用奥氏失能指数(ODI)评价腰背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160(123.3±16.4)min;术中失血量350~600(464.0±78.7)ml。患者随访12~36(24.3±7.3)个月,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期间20例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根据改良Maenab分级标准,优1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0.0%(18/20)。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ODI评分、滑脱率明显低于术前,末次随访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指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滑脱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未发生椎间融合器下沉或移位、椎间隙塌陷及椎间隙高度明显丢失等情况。结论应用撑开式椎问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椎间融合率高、手术并发症少、可重建腰椎正常生物力学性能等优点,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脊柱前移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