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及经济学对比 被引量:34
1
作者 伍建业 周莹群 郭传勇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0期581-586,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为Hp的临床根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9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为Hp的临床根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90例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改良序贯组(97例),给予改良序贯疗法:前5天每天2次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后5天每天2次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传统序贯组(97例),给予传统序贯疗法:前5天每天2次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后5天每天2次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标准三联组(96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连续10天每天2次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所有药物均为每日给药2次,疗程均为10天。观察3组患者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评价和成本分析。结果共275例患者完成了最终随访研究,改良序贯组、传统序贯组和标准三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66%(ITT)和92.47%(PP)、84.54%(ITT)和89.13%(PP)、72.92%(ITT)和77.78%(PP),改良序贯组和传统序贯组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组(P<0.05)。共247例患者分离出Hp并培养成功,其中克拉霉素耐药性达13.36%(33/247),无阿莫西林耐药菌株。改良序贯组、传统序贯组和标准三联组的克拉霉素耐药Hp根除率分别为为81.82%(9/11)、80.00%(8/10)和33.33%(4/12),改良序贯组和传统序贯组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P<0.05);而敏感菌株的患者治疗后,3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90%(77/82)、90.24%(74/82)和84.62%(66/7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序贯组和传统序贯组的成效比及增量成效比均略优于标准三联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序贯疗法和标准三联疗法均可有效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但序贯疗法对Hp根除率更高,且具有更高的药物经济性。至于改良贯疗法而言,在本次研究中并未表现出优势,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改良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标准三联疗法
下载PDF
疏肝健脾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东 范正达 +2 位作者 朱珊梅 陈定贵 周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96-1699,共4页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研究疏肝健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对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和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7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和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健脾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Th1、Th2、Th17及Treg细胞比例和数量;比较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监测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Th17及Th1/Th2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阻治疗16、24周后,HBsAg转阴数、HBeAg转阴数、HBeAg转换数、ALT复常数及HBV DNA转阴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颗粒不仅可以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改善CHB患者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颗粒 肝郁脾虚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钱贤峰 吴昌平 +3 位作者 徐君 郑中伟 葛国洪 邵江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498-502,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其中HBe Ag阳性56例,HBe Ag阴性40例。两组患者组内平均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干扰素组)...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慢性乙肝初治患者,其中HBe Ag阳性56例,HBe Ag阴性40例。两组患者组内平均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干扰素组)和恩替卡韦治疗组。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每周1次)疗程48周,恩替卡韦(0.5 mg,1次/d)疗程96周。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96周3个时点各组病例肝组织内HBx的表达。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肝组织HBx均为阳性表达。治疗后48周,HBe Ag阳性干扰素组、恩替卡韦组,以及HBe Ag阴性干扰素组、恩替卡韦组HBx阴性表达率别为73.08%(19/26)、40.74%(11/27)、42.11%(8/19)、45.00%(9/20)。治疗后各组HBx阴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为0.00)。HBe Ag阳性干扰素组HBx阴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恩替卡韦治疗96周时,HBe Ag阳性组和HBe Ag阴性组HBx阴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48.15%(13/27)、55.00%(11/20)],和48周时比较也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干扰素用于HBe 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其抑制X蛋白表达的效果明显优于恩替卡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恩替卡韦 干扰素
下载PDF
424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陆人杰 朱珊梅 +2 位作者 唐风雷 范正达 郑中伟 《肝脏》 201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评价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肝损伤药物种类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第一临床诊断为DILI收治住院患者作系统性回顾调查,根据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基础疾病、... 目的评价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征,总结其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肝损伤药物种类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第一临床诊断为DILI收治住院患者作系统性回顾调查,根据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基础疾病、肝损伤药物等信息,对比研究西药与中药所致DILI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临床分型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探讨可能与DIL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频率≥50%依次为乏力、纳差、尿黄。胆汁淤积型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值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最高(P<0.05)。中药引起的DILI患者比例高达60.6%,引起DILI较为常见的西药有抗结核药、精神类药、非甾体抗炎药等。DILI相关因素肝胆疾病、免疫功能失调、糖尿病、高血压、长期饮酒、年龄≥45岁的OR值分别为6.552、6.130、3.774、2.801、2.002、1.838。结论凡是服用可疑导致肝损伤药物过程中或过程后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纳差、肝区不适等表现或肝功能异常者均应引起高度警惕。原患肝胆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长期饮酒、免疫功能失调很可能使服药者对药物的易感性增高,更容易引起肝脏损害,临床上对有这些危险因素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应优先考虑可能D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内镜下改良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急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苗苗 伍建业 +1 位作者 郑中伟 杜卓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急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10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A组为传统注射聚桂醇治疗,50例;B组... 目的探讨内镜下改良“三明治”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急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100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A组为传统注射聚桂醇治疗,50例;B组为改良“三明治”注射(聚桂醇一组织胶一聚桂醇),50例。比较2组止血成功率、术后3天再出血率、术后42天再出血率、1年内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随访跟踪1年,A、B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6%、100%,术后3天再出血率分别为6%、2%,术后42天再出血率分别为32%、10%,1年内再出血率分别为50%、30%。2组术后3天再出血率、42天再出血率和1年内再出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传统注射聚桂醇疗效明显低于改良注射聚桂醇联合组织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治疗 急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聚桂醇 组织胶 再出血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外源性巨噬细胞对小鼠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娜娜 欧希龙 +1 位作者 郑中伟 伍建业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外源性巨噬细胞对细菌性腹膜炎小鼠转归的影响,探讨巨噬细胞对细菌性腹膜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并与抗生素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预实验确定了大肠杆菌浓度的半数致死量、激活的U937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及大肠杆菌敏感...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外源性巨噬细胞对细菌性腹膜炎小鼠转归的影响,探讨巨噬细胞对细菌性腹膜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并与抗生素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预实验确定了大肠杆菌浓度的半数致死量、激活的U937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及大肠杆菌敏感的庆大霉素最大安全剂量.6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A组PBS液对照组,B组庆大霉素组,C组激活U937细胞组.观察每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一般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激活U937细胞或庆大霉素注射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PBS液的对照组(P<0.05),一般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死亡率明显降低;此外激活U937细胞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大于庆大霉素组(P<0.05),一般情况比庆大霉素组好(P<0.05),注射细菌和激活U937细胞的小鼠无死亡,而注射细菌和庆大霉素的小鼠死亡率为20.0%(P<0.01).结论:腹腔注射外源性巨噬细胞对小鼠细菌性腹膜炎有治疗作用,可能优于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腹膜炎 大肠杆菌 巨噬细胞 庆大霉素 死亡率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区1762/1764双突变与基因型和HBeAg血清学转换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君 张园海 +3 位作者 郑中伟 伍建业 葛国洪 邵江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然史中不同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1762(A-T)/1764(G-A)双突变的分布,以及与中国常见HBV基因型的关系和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8例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利用制备的特异性TaqMan MGB探针,采用特异性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PSRT-PCR)方法对其血清行B、C基因型分型和双突变定量检测,比较双突变在B、C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CMIA)检测血清HBeAg和抗HBe,比较B、C基因型各组双突变株和野生株病毒的HBeAg血清学转换。结果:C基因型CHB患者BCP区1762/1764双突变率(70.65%)明显高于B基因型(29.17%,P=0.000)。观察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B基因野生组明显高于其双突变组(28.57%,P=0.004)和C基因野生组(22.22%,P=0.000);C基因双突变组(63.08%)明显高于其野生组(22.22%,P=0.000)和B基因双突变组(28.57%,P=0.018)。在所有HBeAg阴性患者中,B基因野生组抗HBe阳性率(84.00%)高于其双突变组(0.00%,P=0.003)和C基因野生组(16.67%,P=0.004);C基因双突变组抗HBe阳性率(19.51%)与其野生组(16.67%)和B基因双突变组(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0)。结论:在我国慢性HBV感染人群中,C基因型患者更易发生BCP区1762/1764双突变;B基因野生型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并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较彻底;而C基因双突变患者易产生HBeAg阴性但不伴有抗HBe阳性,HBeAg血清学转换不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核心启动子 突变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
下载PDF
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定贵 郑中伟 +2 位作者 龙春梅 钱贤峰 陈晓奇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4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3例HBsAg阴转的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 目的:探讨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4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3例HBsAg阴转的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HBV DNA(+)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患者仍有可能进展为肝癌,HBsAg阴转年龄>50岁、存在肝硬化基础、肝癌家族史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定期检测AFP、腹部彩超等检查,以排除肝癌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转阴
下载PDF
康惠尔透明贴对静脉补钾致痛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骆英 丁春芬 +1 位作者 冯明 刘青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缓解浅静脉留置针补钾致痛的效果。方法经浅静脉留置针补钾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0例患者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穿刺部位并固定留置针;B组30例患者用3M透明贴膜贴敷固定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用浸有50%硫酸镁纱... 目的观察康惠尔透明贴缓解浅静脉留置针补钾致痛的效果。方法经浅静脉留置针补钾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0例患者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穿刺部位并固定留置针;B组30例患者用3M透明贴膜贴敷固定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用浸有50%硫酸镁纱布湿敷;C组30例患者用3M透明贴膜贴敷固定留置针后,沿静脉走向用浸有生理盐水纱布湿敷。评估3组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疼痛情况。结果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贴敷能减轻或消除浅静脉留置针补钾引起的疼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静脉补钾 疼痛 康惠尔透明贴
下载PDF
老年乙肝及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IL-17、α-SMA及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建业 杨苗苗 钱贤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6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乙肝(CHB)和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临床意义,探讨Th17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HBV感染者按病变类型分为CHB组及HBV相关性肝硬化组,另选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 目的分析老年乙肝(CHB)和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临床意义,探讨Th17对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HBV感染者按病变类型分为CHB组及HBV相关性肝硬化组,另选8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比较各组Th17频率、白细胞介素-17(IL-17)、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与分布,探讨Th17、IL-17、α-SM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BV相关肝硬化组Th17频率、IL-17、IL-17 m RNA及α-SMA水平显著高于CHB组,CHB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CHB组ALT、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HBV相关性肝硬化组,而TBIL显著低于后者,两组ALT、TBI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h17频率与IL-17、α-SMA呈正相关(P<0.05),与ALT、TBIL、HB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肝病患者Th17频率与肝脏炎症程度变化密切关联,检测Th17频率有助于早期明确疾病严重程度,预测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辅助性T细胞17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苗苗 伍建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6期123-125,共3页
目的研究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胃溃疡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分为三组,分别为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比较三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 目的研究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胃溃疡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差异分为三组,分别为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比较三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结果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患者胃溃疡愈合率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泮托拉唑组、兰索拉唑组患者腹痛缓解率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胃溃疡应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兰索拉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定贵 郑中伟 +1 位作者 郑剑 姚惠玉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水平,并检测ALT、HBV DNA、基因型等指标。结果:轻度、中度至重度患者SF水平依次递增,均高于健康对照...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铁蛋白(SF)的水平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F水平,并检测ALT、HBV DNA、基因型等指标。结果:轻度、中度至重度患者SF水平依次递增,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F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不同基因型之间S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48周后,ALT复常组及HBV DNA阴性组患者SF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检测SF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炎性反应程度。定期监测SF的变化,对判断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及疾病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恩替卡韦 铁蛋白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娜娜 钱贤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4期4104-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对临床疗效、肝功能、AFP、AFP-L3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PHC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TACE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对临床疗效、肝功能、AFP、AFP-L3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PHC患者,按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TACE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AFP、AFP-L3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AFP、AFP-L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AFP、AFP-L3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PHC可以促进治疗后肝功能的恢复,降低AFP、AFP-L3水平,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减少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患者Hp清除率及血清IL-2、IL-6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吉英 刘美娟 杨苗苗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2期1799-1801,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患者Hp清除率及血清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半...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对胃溃疡患者Hp清除率及血清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4年10月-2018年10月就诊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半夏泻心汤,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评估2组临床有效率、分析治疗前后Hp清除率,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清IL-2、IL-6水平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8.18%、85.45%,Hp清除率分别为94.55%、76.36%,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Hp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血清IL-6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痛、反酸、嗳气、烧心、饱胀、呕吐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泻、头晕、心悸等症状总发生率为10.91%低于对照组的32.72%(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提高胃溃疡患者Hp清除率,调整血清IL-2、IL-6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更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半夏泻心汤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药疗法 经方
下载PDF
探析甲状腺激素测定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贤峰 刘娜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60例(轻、中、重患者各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Child-Pugh A、B、C... 目的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60例(轻、中、重患者各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Child-Pugh A、B、C三组各20例),检测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将结果进行比对;并将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及肝硬化患者中不同Child分级,进行对比及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组患者TSH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血清甲状腺素T3、FT3和T4、FT4的水平随肝功能损伤程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患者TSH水平随着肝功能级别升高而升高,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3、T4、FT3、FT4水平随着肝功能级别升高而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着肝功能损伤程度增加,血清甲状腺激素T3、FT3和T4、FT4的水平逐渐降低。血清TSH会因肝功能损伤受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后肝硬化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四碘甲腺原氨酸 三碘甲腺原氨酸 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肝功能损伤
下载PDF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贤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9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67例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联合药物治疗108例,单纯药物治疗59例,统计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 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167例肝硬化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联合药物治疗108例,单纯药物治疗59例,统计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死亡率、再出血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硬化剂治疗组中91例出血终止,17例患者死亡。结论在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急性出血中,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就较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佳,存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内镜检查 硬化治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抗体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17
作者 陆人杰 唐风雷 +1 位作者 郑中伟 朱珊梅 《肝脏》 2016年第7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autoimmune antibody,AA)对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DILI患者的A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性。方法收集诊断为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AA、肝功能指标及肝损药...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autoimmune antibody,AA)对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意义,分析不同DILI患者的A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性。方法收集诊断为DILI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AA、肝功能指标及肝损药物种类等临床资料,评价DILI患者的这些临床资料与AA阳性检出率的关系。结果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在性别、年龄分布、Child分级、临床分型以及肝损药物种类等方面与阴性检出率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随着Child评分的提高,DILI AA阳性检出率有逐步递增趋势。用药时间≥30 d的患者A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用药时间<30 d。结论 DILI患者AA阳性检出率与用药时间相关,对于判断是中药还是西药引起的DILI可能无明显参考价值。对于用药时间较长而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检测AA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抗体 阳性检出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GSK-3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内LPS诱导分泌的IL-10和TNF-α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伍建业 杨苗苗 钱贤峰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内脂多糖(LPS)诱导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分为...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内脂多糖(LPS)诱导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72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情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7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腹膜炎组(64例)。提取各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运用LPS、GSK-3抑制剂处理PBMCs,比较处理后各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并比较不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分析GSK-3对LPS诱导分泌的IL-10、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经LPS处理后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GSK-3抑制剂处理后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PS+GSK-3抑制剂处理的PBMCs上清液IL-10、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失代偿患者Child—Pugh分级的上升,其PBMCs上清液TNF-α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IL-10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LPS诱导分泌的IL-10和TNF-α在肝硬化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抑制GSK-3活性可降低LPS诱导的IL-10和TNF-α过量表达,有望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肝硬化失代偿 脂多糖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老年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春梅 朱东梅 +1 位作者 陈定贵 郑中伟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因素,探讨预防老年肝癌患者TACE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行TACE术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老年肝癌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因素,探讨预防老年肝癌患者TACE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行TACE术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老年肝癌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行TACE手术治疗未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老年肝癌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发分析可能影响TACE术后出现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因素,对于明确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系统行高危因素分析。根据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探讨预防老年肝癌TACE手术患者预防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措施。结果 (1)老年肝癌TACE患者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肝癌病理类型、合并肝硬化、吲哚氯清除实验(ICGR-15)、Child-Pugh评分、术前血浆白蛋白(ALB)水平、TACE治疗次数为影响患者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相关因素;(2)多因素Logistic分析:巨块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ICGR-15≥10%、Child-Pugh评分>10分、术前ALB≤25g/L、TACE治疗次数>2次为老年肝癌TACE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的高危因素。结论老年肝癌行TACE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并发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影响因素以患者术前肝损害严重程度相关指标为主,其次为行TACE治疗次数,故术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肝损伤情况全面评估,谨慎制定手术方案,尽可能提升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肝癌患者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功能代偿不全 相关因素 高危因素分析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伤92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春梅 陈定贵 郑中伟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121-122,125,共3页
目的探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9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表现、相关性药物等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在初发... 目的探究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对9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表现、相关性药物等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在初发症状中,68例患者表现为乏力,60例患者出现纳差,58例患者出现尿黄,只有15例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中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几率最高,约占43.5%,抗结核类药物其次,占10.9%,抗肿瘤类药物、精神类药物、抗菌类药物、解热镇痛类药物分别占6.5%。结论中年女性是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易发群体,中药则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类型,其中,肝细胞型损伤为主,患者预后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用药情况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