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酮ⅡA调控肠道微生物群抑制胃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庄辛福 於敏 +1 位作者 范艳 朱长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抑制移植瘤生长,但肠道菌群失调状态部分阻断了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肠道菌群失调消除了丹参酮ⅡA刺激的移植瘤小鼠中NF-κB信号的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NF-κB信号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而抑制胃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肠道微生物 胃癌
下载PDF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沈俊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2240-2242,共3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73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1周联合组(n=55)、2周联合组(n=61)和奥美拉唑组(n=57),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于各组患者停止治疗28 d后,评估各...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173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1周联合组(n=55)、2周联合组(n=61)和奥美拉唑组(n=57),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于各组患者停止治疗28 d后,评估各组患者Hp感染根除率和胃溃疡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三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71.9%、85.5%和95.1%,2周联合组Hp根除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2%、87.3%和93.4%,2周联合组和1周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联合组和1周联合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联合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1周联合组和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可有效清除Hp感染,且1周联合疗法疗程短、不良反应少,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HP感染 奥美拉唑 三联疗法
下载PDF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俊 李飞 朱长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RBL)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Ⅲ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内镜下RBL... 目的 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RBL)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Ⅲ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41例,对照组行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组行内镜下RBL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较对照组80.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出血评分、肛周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最长收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最长收缩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橡皮圈套扎治疗Ⅲ度混合痔疗效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减少术后出血,还可改善患者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橡皮圈套扎 Ⅲ度混合痔 肛门功能
下载PDF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TXB2、VEGF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庄辛福 朱长红 《慢性病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152-1154,1160,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对两组总有效率、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VEGF、TXB2水平、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较对照组74.29%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再出血率为8.57%,明显较对照组28.57%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EGF、TXB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出血中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风险,还可调节VEGF、TXB2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出血 血栓素B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