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18 G-Bard Magnum活检针在肺穿刺活检中并发症的发生因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蒋保华 张进 +3 位作者 黄云海 钱璐瑶 肖铁臣 李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2-796,共5页
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58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58例全部穿刺成功,技术成功... 目的分析在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58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58例全部穿刺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发生肺出血11例(19.0%),包括针道少许出血7例(12.1%),咯血3例(5.2%),血性胸水1例(1.7%);气胸10例(17.2%)。χ2检验表明肺出血与病灶的直径、病灶与胸壁间的距离、病灶的位置及穿刺次数显著相关(P<0.05);气胸与年龄、病灶与胸壁间的距离、病灶周围气肿、病灶的位置及穿刺次数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比较分析发现:灶周气肿、病灶位于肺门、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术后易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 CT引导下使用18 G-Bard Magnum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性相对较高、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对于灶周气肿、病灶位于肺门、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并发症 CT引导
下载PDF
AIDR 3D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在上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铁臣 陈雯雯 +2 位作者 张进 钱璐瑶 景晶 《肿瘤影像学》 2016年第4期-,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 3D)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在上腹部CT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管电压120 kV,滤波反投影法(f... 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 3D)联合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在上腹部CT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低剂量组两组(每组30例)。常规组管电压120 kV,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对比剂用量1.5 mL/kg;低剂量组管电压100 kV,AIDR 3D重建,对比剂用量1.0 mL/kg。测量两组图像肝实质、主动脉、右侧竖脊肌、前腹壁皮下脂肪的CT值及标准差,计算主动脉和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计算辐射有效辐射剂量(effective dose,E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两组图像之间主动脉和肝实质CT值、CNR,SNR,图像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CTDIvol及ED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腹部CT检查中,AIDR 3D技术联合低管电压(100 kV)、低对比剂用量可在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同时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辐射剂量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在肝脏占位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雯雯 巢华 +2 位作者 肖铁臣 景晶 张进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 3D)迭代重建技术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在肝脏病灶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地将60例肝脏占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常规组)采用滤过反投影(filtered ... 目的: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 3D)迭代重建技术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在肝脏病灶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地将60例肝脏占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常规组)采用滤过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重建+常规对比剂用量(1.5 mL/kg),B组(双低剂量组)采用AIDR 3D重建+低对比剂用量(1.0 mL/kg)。对两组图像主观噪声、总体质量及是否达到诊断要求,按1~5分(1分最差,5分最优)予以评分。定量计算两组图像的有效辐射剂量、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结果:B组有效剂量较A组降低约32.1%;主观评估中,B组图像质量评分与A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估中,B组图像噪声低于A组,CNR与SNR高于A组(P<0.05)。结论:低对比剂剂量结合AIDR 3D重建技术,在降低CT辐射剂量及减少造影剂用量的条件下,仍可得到符合诊断标准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钱璐瑶 张进 《常州实用医学》 2017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结果典型病灶6例,CT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或肿块影,直径10—50mm,其中30mm以下5例,50mm 1例;该6例病灶边缘均较规则,无...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结果典型病灶6例,CT显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节或肿块影,直径10—50mm,其中30mm以下5例,50mm 1例;该6例病灶边缘均较规则,无分叶及毛刺;6例中5例病灶密度均匀,1例病灶直径50mm,密度欠均匀,CT值20—43HU;1例病灶可见粗点状钙化;3例加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增加大于50Hu。不典型病灶3例,CT显示病灶中心见结节影,边缘欠规则,周围见斑片影,斑片影边缘较规则,结节影与周围斑片影相连;结节周围见“空气新月征”;1例加增强扫描,结节无明显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影像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CT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三期扫描的影像特征
5
作者 张乐 张晔 张进 《常州实用医学》 2015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三期扫描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9例病例共9个病灶的三期螺旋CT表现。结果CT发现9个病灶,均为单发;平扫CT上6个病灶为略低密度,3个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了中央瘢痕和...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三期扫描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9例病例共9个病灶的三期螺旋CT表现。结果CT发现9个病灶,均为单发;平扫CT上6个病灶为略低密度,3个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了中央瘢痕和纤维分隔外,所有病灶都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大部分病灶变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6个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中发现中央瘢痕,3个病灶增强扫描后发现肿瘤周围增粗迂曲的血管。结论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凹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用螺旋CT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螺旋CT 三期扫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小肠淋巴瘤的价值
6
作者 潘婷 张进 《常州实用医学》 2019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小肠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0例小肠淋巴瘤3例位于空肠,6例位于回盲部,1例位于结肠。CT表现肿块型2例,肠壁局部增厚并突向肠腔,形成息肉样的肿块,肠管...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小肠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资料。结果10例小肠淋巴瘤3例位于空肠,6例位于回盲部,1例位于结肠。CT表现肿块型2例,肠壁局部增厚并突向肠腔,形成息肉样的肿块,肠管呈偏心性狭窄;浸润型7例,肠管周围明显增厚,肠腔向心性狭窄,肠腔内可见气体和液体影;结节型1例,肠管管壁不均匀增厚,形成多个结节样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不但能发现腔内病变并且能通过轴位图像及重建图像观察腔外疾病,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详尽的信息;同时通过动态强化扫描、小肠淋巴瘤有较特异的表现,在小肠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诊断 小肠淋巴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张晔 《常州实用医学》 2013年第6期393-3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的主要特点有肠壁增厚,范围较长,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肠腔动脉瘤样扩张,管壁增厚的肠段不狭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小肠淋巴瘤的CT影像表现的主要特点有肠壁增厚,范围较长,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肠腔动脉瘤样扩张,管壁增厚的肠段不狭窄反而出现明显的增宽;腔内肿块多呈息肉状,可并有溃疡,不易引起肠梗阻,亦可形成突出于肠壁外的肿块;增强扫描时强化相对较轻。结论CT可较好地显示小肠淋巴瘤以及肠外淋巴结受累情况,对小肠淋巴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小肠淋巴瘤 诊断
下载PDF
CT检查诊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价值
8
作者 徐小栋 《常州实用医学》 2019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分析CT检查诊断自身免疫性腹腺炎与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和18例胰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疾病检出率观察组为94.12%,对照组为61.11%,... 目的分析CT检查诊断自身免疫性腹腺炎与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1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观察组)和18例胰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疾病检出率观察组为94.12%,对照组为61.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22.2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24%和55.5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12%和61.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较好地区分这两种疾病,尤其是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夏野 徐新华 +2 位作者 徐小栋 徐正平 刘欢年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成像(CTA),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CTA检查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及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成像(CTA),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7年5月行CTA检查的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管病变支数及斑块性质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斑块性质(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糖尿病、血清胱抑素C≥1.40 mg/L均为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CT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损伤患者,对全部患者行膝关节镜手术诊断及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将膝...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76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损伤患者,对全部患者行膝关节镜手术诊断及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将膝关节镜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磁共振诊断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0.0%、准确率为96.1%。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浅谈应用奥勒姆自理理论护理冠心病患者的优越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戚志萍 宋红伟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3期281-282,共2页
目的:应用奥勒姆学说的自理理论护理冠心病患者,提高冠心病患者对此病的认识及自护能力,从而降低此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 目的:应用奥勒姆学说的自理理论护理冠心病患者,提高冠心病患者对此病的认识及自护能力,从而降低此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15例。按照冠心病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及健康宣传教育;应用奥勒姆自理理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及健康宣传教育。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两天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应用奥勒姆理论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应用奥勒姆自理理论护理冠心病患者,能提高其自护的能力,降低其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勒姆 冠心病护理 体会
下载PDF
基于迭代重建技术的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在肝脏增强CT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进 陈雯雯 +1 位作者 肖铁臣 巢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CT增强图像中应用AIDR 3D技术结合低对比剂剂量时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的将150例行常规肝脏增强CT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50例。A组(常规组)为FBP重建+常规对比剂用量(1.5 ml/kg);B组及C组... 目的探讨肝脏CT增强图像中应用AIDR 3D技术结合低对比剂剂量时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前瞻性的将150例行常规肝脏增强CT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50例。A组(常规组)为FBP重建+常规对比剂用量(1.5 ml/kg);B组及C组为双低组,其中B组为AIDR 3D重建+低对比剂用量(1.0 ml/kg),C组为FBP重建+低对比剂用量(1.0 ml/kg)。定量计算3组图像的有效辐射剂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对3组图像的诊断信息(图像主观噪声、图像总体质量)按1-4分(1分最差,4分最优)予以评分。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 Wallis)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双低组(B组及C组)的有效剂量较常规组(A组)降低约23.4%;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客观评估中,B组图像噪声低于A组,C组图像噪声高于A组(P〈0.01)。B组的CNR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CNR低于A组和B组(P〈0.01)。B组的SNR高于A组,C组的SNR低于A组(P〈0.01)。主观评估中,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1);C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A组(P〈0.01)。结论 AIDR 3D重建技术结合低对比剂剂量扫描,在降低CT辐射剂量及减少对比剂用量的条件下,仍可获得与FBP重建结合常规对比剂用量扫描相当甚至更好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AIDR 3D联合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
13
作者 肖铁臣 钱璐瑶 +2 位作者 张进 陈雯雯 景晶 《江苏医药》 CAS 2016年第20期2224-2226,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 3D)联合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B组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SD=... 目的 探讨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 3D)联合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头颅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A,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B组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技术(SD=6.5,管电压120kV,管电流40~400mA,采用AIDR 3D迭代算法重建)。比较两组的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A组的图像噪声、CTDI及DLP均高于B组,SNR和CNR均低于B组(P〈0.01)。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97,P〉0.05)。结论 在头颅CT检查中,相较于滤波反投影重建,AIDR 3D联合自动曝光控制技术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含脂肪原发性肝癌影像学检查的误诊分析
14
作者 景晶 张进 《常州实用医学》 2018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分析含脂肪原发性肝癌误诊原因,以提高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讨论其误诊原因。结果5例含少量脂肪成分,2例含大片脂肪成分,8例均见包膜样结... 目的分析含脂肪原发性肝癌误诊原因,以提高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讨论其误诊原因。结果5例含少量脂肪成分,2例含大片脂肪成分,8例均见包膜样结构,9例实质部分呈“快进快出”样强化。结论未作CT增强三期扫描,未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是造成含脂肪原发性肝癌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脂肪原发性肝癌 影像学检查 误诊分析
下载PDF
test-bolus技术在MRI肝动脉多期相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新华 张进 +3 位作者 查建锋 曹鹏 赵文露 沈钧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2-1835,共4页
目的探讨test-bolus技术在MRI肝动脉多期相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上腹部MRI检查患者5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为2组。经验组25例,采用传统经验性延迟时间扫描法;TB组25例,采用test-bolus技术,测得腹主动脉达峰时间,据此获得扫描延... 目的探讨test-bolus技术在MRI肝动脉多期相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上腹部MRI检查患者50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为2组。经验组25例,采用传统经验性延迟时间扫描法;TB组25例,采用test-bolus技术,测得腹主动脉达峰时间,据此获得扫描延迟时间进行扫描。评价两种方法所得肝动脉三期图像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经验组准确显示肝动脉早中晚三期者仅5例;TB组腹主动脉达峰时间不一,均能准确显示动脉早中晚三期,两组各期成像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9、0.013、0.047,均<0.05)。虽然经验组肝动脉三期分期准确性低于TB组,但两组均能捕获肝动脉晚期图像(均为100%)。结论采用test-bolus技术可个体化准确捕捉肝动脉多期相;而对于肝动脉晚期的显示,则与传统方法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磁共振成像 小剂量团注 动态增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