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双证”课程开发为例 |
吴亚萍
任爱珍
|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2
|
高职化工类专业生源结构现状分析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朱茂电
滕业方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3
|
|
3
|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冯庆媛
|
《当代职业教育》
|
2010 |
6
|
|
4
|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为例 |
黄伟福
|
《辽宁高职学报》
|
2006 |
6
|
|
5
|
高职院校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高天友
王娟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3
|
|
6
|
高职院校公共课核心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冯宁
|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4
|
|
7
|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刘建琴
|
《职教通讯》
|
2011 |
1
|
|
8
|
析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要素、原则及载体——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杨海
|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1
|
|
9
|
基于EAP视阙下的高职院校外籍教师管理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王迎春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0
|
创业教育人本化,创业措施多元化——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为例 |
时丹
|
《黑龙江史志》
|
2011 |
1
|
|
11
|
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实践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戚亚光
|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2
|
校企文化融合下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刘建明
庄丽娟
严田田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2
|
|
13
|
大学生“网商创业园”的构建——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金微
|
《信息记录材料》
|
2016 |
1
|
|
14
|
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例 |
杨兴华
袁锋
王迎春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30
|
|
15
|
“一带一路”背景下关于高职教育与企业协同“走出去”的思考——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例 |
韩瑞
张宏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4
|
|
16
|
高职院校外籍教师资源共享的探索——以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为例 |
王迎春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促制造业转型助一带一路战略3D打印技术推动常州制造业开放式设计创新 |
蔡瑞林
袁锋
|
《新丝路(下旬)》
|
2017 |
0 |
|
18
|
提升常州科教城企业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对策思考 |
秦斌
|
《科技信息》
|
2013 |
0 |
|
19
|
中小城市外宣工作中的汉译英现状研究——以江苏常州市为例 |
龙慧
|
《时代经贸》
|
2014 |
0 |
|
20
|
关于常州高职园区实施学分互认体系的研究 |
丁辉
杨劲松
马双琴
|
《职业教育研究》
|
2011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