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性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分析
1
作者 杨冬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9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名,分别采取柔性管理方式、常规管理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管理效...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0名,分别采取柔性管理方式、常规管理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36.21±2.0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态度、工作态度、护理质量、工作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柔性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管理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管理质量,还能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成效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年华 贾若飞 +9 位作者 阙思伟 冷海斌 梅涛 聂猛 王俊 钟晨 袁辉纯 夏俊 谢小明 徐立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6月至2014年06月17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和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共济失调和...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06月至2014年06月17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和随访资料。结果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共济失调和肢体功能障碍。17例行MRI检查,6例行CT检查,3例行DSA检查,1例行MRA检查,大囊小结节型10例,均为单发,实质性7例,6例多发。13例显微镜下一期全切,1例显微镜下二期全切,3例显微镜下切除大的病变,小的病变随访。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月-5年,神经功能改善15例,无明显变化2例,肿瘤全切者无肿瘤复发,3例未切除的小的病变随访未增大。结论 MRI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显微外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 诊断 显微外科治疗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房整体护理模式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明 叶政君 +1 位作者 帅志明 巫铭珠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1期693-694,共2页
为了探索符合神经外科护理特点的整体护理模式 ,将 2 4 0 0例颅脑疾病病人按病情轻重程度不同 ,采取分组—划区—分床到人三位一体的护理方法。结果脑损伤病人功能康复和初步康复率达 98.7% ,85 .0 %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且缩短了... 为了探索符合神经外科护理特点的整体护理模式 ,将 2 4 0 0例颅脑疾病病人按病情轻重程度不同 ,采取分组—划区—分床到人三位一体的护理方法。结果脑损伤病人功能康复和初步康复率达 98.7% ,85 .0 %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且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提示三位一体的护理模式能强化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病房 整体护理 护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病房护理交接班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孟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3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病房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采用SBAR模式交接班,规范神经外科病房护理交接过程,并与2018年1-6月常规交接班进行比较。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总执行率均明...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病房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12月采用SBAR模式交接班,规范神经外科病房护理交接过程,并与2018年1-6月常规交接班进行比较。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总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20~25.398,P<0.05);病情与治疗、护理问题、护理风险、护理方案、治疗执行、重点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护理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29~24.386,P<0.05);交接班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26~14.934,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减少交接班时间,规范交接班内容及过程,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强化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提高医生、护士、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模式 神经外科 交接班 护理质量
下载PDF
一种新型神经外科手术托盘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钟云龙 赵继宗 +4 位作者 刘运生 廖达光 刘立美 易华文 许华娅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托盘 临床应用 手术器械托盘 结构 原理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华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年第4期332-333,336,共3页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3~2019-03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血清总蛋白、血清白... 目的:探讨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3~2019-03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50)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GCS评分、氮平衡、病程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GCS评分、氮平衡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持续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病程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年华 徐立新 +10 位作者 贾若飞 阙思伟 冷海斌 聂猛 梅涛 王俊 钟晨 盛文乾君 袁敏 夏俊 何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讨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36例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其中Ⅰ级切除30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1例,无... 目的 探讨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36例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照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其中Ⅰ级切除30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 运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充分暴露,有效控制出血,保护脑皮质及皮质引流静脉,妥善处理上矢状窦及大脑镰,可明显提高顶枕部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旁/镰旁脑膜瘤 显微外科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年华 徐立新 +4 位作者 冷海斌 梅涛 袁辉纯 何俊 易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26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翼点或者扩大翼点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后期病例在电生理监测下切除。...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26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翼点或者扩大翼点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后期病例在电生理监测下切除。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Ⅱ级切除2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6月~4年,预后优良,未见复发。结论采用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充分保护周围神经、血管,可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增强手术疗效,减少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骨嵴脑膜瘤 内侧型 显微外科 疗效
下载PDF
不同降温方式对脑外伤后伤灶区c-fos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立新 刘运生 +4 位作者 刘志雄 贾若飞 李玉斌 罗超 赵贤军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重型脑挫裂伤后体温的干预,观察不同降温方式对脑外伤后伤灶区c-fos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了解其表达强度是否与伤后不同降温方式对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关。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36只,... 目的通过对大鼠重型脑挫裂伤后体温的干预,观察不同降温方式对脑外伤后伤灶区c-fos mRNA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的影响,了解其表达强度是否与伤后不同降温方式对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有关。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36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4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动物均按自由落体法造成重度脑挫裂伤;每组又按处死时间分为七个亚组(每亚组12只),分别检测c-fos mRNA(6只)与NGF(6只)的表达。结果①伤后4 h、8 h、12 h与24 h,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c-fos mRNA表达明显高于TBI组(P<0.01),其他各时点无差异;TBI组在伤后4 h、8 h、12 h、24 h与3 d,c-fos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②伤后4 h、8 h,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NGF表达与TBI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伤后12 h、24 h、3 d、5 d与7 d,两亚低温组NGF表达明显高于TBI组((P<0.05或P<0.01)。③全身亚低温组与局部亚低温组在伤后各时间点c-fos mRNA和NGF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外伤后亚低温可促进c-fos mRNA和NGF表达上调,全身亚低温与局部亚低温两种不同降温方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低温 人工 基因 fos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应用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若飞 计绍云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总结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结果】28例均取... 【目的】总结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并讨论其发病机制、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结果】28例均取得了优良结果。【结论】锁孔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外科学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手术切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73例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钟云龙 计绍云 +4 位作者 贾若飞 李斌 谌科霞 聂长庆 王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20期75-76,共2页
为了解湖南沅澧水流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特征,作者对该地域中心的常德市第—医院近6年来经手术切除的3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旨在了解该流域各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构成比例和临床病理特点。
关键词 手术切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术后复发和恶性转化的分子标志物及其预测价值
12
作者 李旭朝 周诗崎 +2 位作者 冷海斌 高大宽 徐立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 目的探索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患者术后出现复发及恶性转化(malignant transformation,M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接受LGG切除手术及随后进行术后随访的163例患者资料。将术后未出现复发或MT的患者纳入对照组(85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纳入观察1组(44例),术后出现MT的患者纳入观察2组(34例)。基于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复发和MT的危险因素与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术前癫痫发作、术前卡氏(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在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大小和手术方式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1组患者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肿瘤抑制蛋白p53、鼠双微粒体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2组患者PCNA、MMP-9、癌—睾丸抗原OY-TES-1、OY-TES-1 mRNA和VEGF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VEGF、MMP-9和PCNA是LGG患者M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CNA、MMP-9和IDH突变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44、0.790和0.799。PCNA、MMP-9和VEGF对预测LGG术后复发的AUC分别为0.729、0.750和0.900。结论IDH突变、MMP-9和PCNA是LGG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MMP-9和PCNA是LGG MT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蛋白在预测LGG术后复发和MT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能在LGG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效果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LGG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LGG) 术后复发 恶性转化(MT) 危险因素 临床特点分析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内并发医院感染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曾湖 徐立新 +3 位作者 陈华 曹武阳 刘梦姣 阙思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9-688,723,共11页
目的调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围手术期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构建能够准确预测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a... 目的调查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围手术期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构建能够准确预测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队列与检验队列。将试验队列按患者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并用于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以及列线图的构建(列线图的构建采用RStudio软件的rms程序包进行)。构建的列线图分别在试验队列与检验队列进行验证,其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验证模型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5~0.7时有较低准确性,AUC为>0.7~0.9时有一定准确性,AUC为0.9以上时有较高准确性];校准曲线(采用Brier值评估模型准确性,范围为0~1分,0~<0.25分表示模型具有预测价值,Brier得分越接近0表示模型准确度越高;采用平均绝对误差评估模型实际预测与校正后预测的一致性,平均绝对误差越接近0表示一致性越好)与Hosmer-Lemeshow检验(P>0.05表明拟合方程与真实方程基本无偏差,P值越大越好)判断模型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的临床有效性(决策曲线中模型的获益率高于所有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并接受治疗或所有患者不发生医院感染并均不治疗,表明模型有实用性或有效)。结果共纳入aSAH患者372例,其中试验队列279例,检验队列93例;发生医院感染114例(30.65%),其中呼吸道感染59例(51.75%),泌尿系统感染18例(15.7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3例(11.40%,其中颅内感染9例,脑膜炎2例,无脑膜炎性椎管内脓肿2例),其他感染24例(分别为血液系统感染10例,气管炎或支气管炎8例,心血管系统感染6例)。279例试验队列患者中,未发生感染195例,发生感染84例,其中呼吸道感染49例,泌尿系感染1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1例,其他感染8例(分别为血液系统感染4例,呼吸系统除呼吸道外的其他感染2例,心血管系统感染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病(OR=2.175,95%CI:1.058~4.475)、合并糖尿病(OR=5.766,95%CI:2.247~14.769)、责任动脉瘤位于后循环(OR=2.404,95%CI:1.146~5.044)、手术时间长(OR=1.053,95%CI:1.030~1.077)、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低(OR=0.507,95%CI:0.404~0.638)是aSAH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风险列线图模型在试验队列与检验队列的ROC AUC分别为0.847(95%CI:0.796~0.899)与0.862(95%CI:0.799~0.932),模型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中试验队队列与检验队列的Brier值分别为0.136与0.133分,拟合优度检验得出χ^(2)=8.242,P=0.410,提示模型校准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17与0.037,提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中阈概率值设定为32.0%时,两队列人群临床净获益率分别为60.0%和65.0%,表明模型具有临床有效性。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aSAH患者围手术期并发医院感染预测模型具有理论与实际双重价值,可为针对性做好医院感染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医院感染 列线图
下载PDF
颅前窝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文江力 冷海斌 +3 位作者 王年华 周志伟 易竟 徐立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18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WHO分级Ⅰ级,其中纤维型7例,上皮型7... 目的探讨颅前窝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4例颅前窝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18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示WHO分级Ⅰ级,其中纤维型7例,上皮型7例,过渡型4例,砂粒型4例,化生型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4个月,PKS评分均大于80分,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颅前窝底脑膜瘤疗效确切,充分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入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颅前窝底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交感神经节与椎旁阻滞联合运用改进脑外伤预后
15
作者 史开垠 计绍云 +5 位作者 钟云龙 贾若飞 李斌 易善元 刘小明 帅志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探求脑外伤平稳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脑外伤患者 60例 ,按治疗方案不同分随机为 3组 ,N组 :自然回归 ;H组 :康复理疗 ;H +B组 :康复理疗与交感神经节及椎旁阻滞。以治疗后 1、3、6个月偏瘫、感觉障碍、关节强直、疼... 目的 :探求脑外伤平稳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 :选择脑外伤患者 60例 ,按治疗方案不同分随机为 3组 ,N组 :自然回归 ;H组 :康复理疗 ;H +B组 :康复理疗与交感神经节及椎旁阻滞。以治疗后 1、3、6个月偏瘫、感觉障碍、关节强直、疼痛及精神行为退化等症状的改善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6个月后各种症状综合治疗有效率 ,N组 :4 6% ,H组 :71% ,H +B组 :10 0 %。 3组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别。结论 :脑外伤平稳期 ,在自然回归中 ,残疾病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康复理疗可使疗效提高 ;康复理疗与交感神经节及椎旁阻滞联合运用是改进脑外伤预后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回归 康复理疗 交感神经节 椎旁阻滞 脑外伤 预后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红樨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欲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跟踪观察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和对其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结果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听神经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2例欲行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跟踪观察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和对其抑郁情绪进行评分。结果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听神经瘤切除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长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进行椎管重建在长节段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年华 袁辉纯 +7 位作者 何俊 曹武阳 袁敏 杨增 杨少波 周志伟 徐立新 冷海斌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437-439,443,共4页
目的 探讨长节段(≥4个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进行椎管重建在长节段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例长节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长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复位+钛板... 目的 探讨长节段(≥4个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进行椎管重建在长节段椎管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例长节段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术中采取长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复位+钛板钛钉固定的方法进行椎管重建。结果 肿瘤位于颈胸段3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腰骶段1例。肿瘤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室管膜瘤3例,神经鞘瘤1例,脂肪瘤1例,畸胎瘤1例。术后随访2~7年,未见肿瘤复发,未见椎管狭窄,未见脊柱不稳及滑脱,部分椎板已骨性愈合。结论 对长节段椎管内肿瘤,采用长节段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方法进行椎管重建,手术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显微手术 椎板-棘突复合体 椎管重建术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医院感染耐药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文江力 易竟 +2 位作者 梅涛 曹朋 姚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273-327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医院感染耐药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并发肠杆菌科医院感染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CRE感染,分为CRE组52例和非...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医院感染耐药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期间并发肠杆菌科医院感染的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CRE感染,分为CRE组52例和非CRE组45例。采用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病原菌种并分析其耐药特征;统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 II)、既往CRE感染史、留置尿管等临床资料。结果97例患者中检出CRE菌株共52株,占比53.61%;CRE组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CRE组(P<0.05);两组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发生CRE感染与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APACHE II评分、手术时间、肠内营养、首次白蛋白和低温治疗无关;比较两组既往CRE感染史、留置尿管等临床资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CRE感染史、留置尿管等因素均是导致发生CRE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RE在神经外科住院病房流行形势严峻,分析既往CRE感染耐药特征及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颅内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19
作者 何俊 王年华 +2 位作者 周诗崎 冷海斌 徐立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手术治疗的16例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予以术前栓塞。12例单发肿瘤均全切除;4例多发肿瘤未全切除。1例术后脑积水行脑室... 目的探讨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4月手术治疗的16例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予以术前栓塞。12例单发肿瘤均全切除;4例多发肿瘤未全切除。1例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1例死亡,1例术后伤口积液再次行清创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颅内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准确诊断及严密的术前准备对手术切除的成功有重要意义,术前栓塞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幕下开颅肿瘤手术并发远隔部位血肿的早期识别和防治
20
作者 袁敏 王莹 +5 位作者 刘浩宇 向言召 陈明宇 徐铭 徐健 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2-868,共7页
目的 总结幕下开颅肿瘤手术并发的远隔部位血肿病例,探讨早期识别方法和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颅底亚专科组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幕下开颅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远隔部位血肿发生部位... 目的 总结幕下开颅肿瘤手术并发的远隔部位血肿病例,探讨早期识别方法和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颅底亚专科组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幕下开颅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远隔部位血肿发生部位、血肿类型,分析产生原因,探讨术中术后如何早期识别及防治策略。结果 490例幕下开颅肿瘤手术患者中,出现远隔部位血肿18例(3.67%),其中幕上硬膜下血肿9例,枕部硬膜外血肿3例,幕上硬膜下血肿合并纵裂血肿2例,脑室内血肿2例,纵裂血肿1例,颞叶脑内血肿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2例患者术中准确识别,终止手术,术中CT复查明确出血类型后手术治疗;16例在术后早期识别,CT复查明确出血类型,1例采取手术治疗,15例采取保守治疗。所有18例病例术后随访2~21个月,无死亡病例。结论 幕下开颅肿瘤手术并发远隔部位血肿是一种少见且严重威胁手术安全的并发症,多表现为幕上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室内血肿及脑内血肿等,可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积极预防、早期准确识别和及时有效的处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幕下肿瘤 远隔部位 颅内血肿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