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周銮 孙华平 +1 位作者 施振威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3~66岁(61.2±4.2岁)。6例均行CT检查,观察6个病例的CT表现并... 目的:分析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穿刺活检证实的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3~66岁(61.2±4.2岁)。6例均行CT检查,观察6个病例的CT表现并与临床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共9个病灶,其中3例单侧,3例双侧。肿瘤最大径6~13cm(8.4±1.7cm)。病灶呈椭圆形7个,不规则形2个。与正常肌肉相比,CT平扫呈稍低密度8个,等密度1个。5例伴有同侧肾脏的直接侵犯,表现为肿瘤包绕肾上极、肾门或相邻的血管,合并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脾脏浸润1例。4例行增强扫描,5个病灶轻度强化,肿瘤内部强化较均匀的3个,不均匀者2个。结论: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表现多为肾上腺区较均匀密实的密度较肌肉稍低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常轻度强化。肾上腺淋巴瘤易侵犯同侧肾脏及邻近血管。如果合并后腹膜淋巴结肿大以及脾脏浸润者,对肾上腺淋巴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飞 刘杰 +2 位作者 谭大林 李涛 廖云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67例行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第1~3周、6周和12周进行M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ADC值变化。结果 67例患者...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肝脏恶性肿瘤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纳入67例行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分别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第1~3周、6周和12周进行MR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ADC值变化。结果 67例患者共发现194个可评估癌灶,大小不等,MR平扫期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符合肝癌"快进快出"表现,MR-DWI扫描为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较大癌灶存在坏死区域,面积≤10%;治疗后,有反应组癌灶112个,无反应组癌灶82个,有反应癌灶MR-DWI图像从高信号逐渐下降,ADC图信号逐渐上升,初期T1W1、T2W1信号升高,后期未见信号强度改变;无反应癌灶DWI、T1W1、T2W1信号未见明显改变,部分癌灶T1W1信号较高;治疗后有反应组癌灶ADC值在b=500 s·mm^(-2)时逐渐升高(P<0.05),在b=800 s·mm^(-2)时为先升高(P<0.05)、后平稳;无反应组在b=500 s·mm^(-2)时ADC值无显著变化(P>0.05),在b=800 s·mm^(-2)时治疗后6周前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后12周显著降低(P<0.05);两组组间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可实时评估HC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疗效,早期预测肿瘤复发情况,采用b=500 s·mm^(-2) ADC值在疗效预测方面敏感性较高,采用b=800 s·mm^(-2) ADC值在早期监测复发、变化方面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MR-DWI 疗效评估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值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飞 谭大林 +2 位作者 李涛 段黄 廖云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行MRI及...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在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宫颈癌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行MRI及DWI检查,比较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的ADC值,并探讨ADC值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及健康女性的宫颈DWI影像学表现各具特征性;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明显小于正常宫颈(P<0.05);宫颈鳞癌ADC值明显小于宫颈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鉴别宫颈鳞癌及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约为0.814,提示ADC对宫颈鳞癌及腺癌有较高的鉴别诊断效能;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中,高分化鳞癌ADC值最高,中分化次之,低分化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提示ADC值与宫颈鳞癌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621,P<0.05)。结论 DWI的ADC值在宫颈癌诊断中,不仅有利于宫颈癌的确诊,且对评估肿瘤病理分型及分级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明显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值 MRI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结合表观弥散系数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杰 谭大林 +3 位作者 王飞 杨文娟 廖云杰 李利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42例卵巢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卵巢恶性肿瘤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卵巢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42例卵巢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卵巢恶性肿瘤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比较两组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及扩散加权成像(DWI)ADC值检测结果的差异,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及ADC值在卵巢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确诊卵巢良性肿瘤88例(92个肿块),卵巢恶性肿瘤54例(60个肿块)。卵巢恶性肿瘤组Ktrans、Kep、Ve等DCE-MRI定量参数值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ADC值则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Ktrans、Kep值在卵巢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特异度高但敏感度较低,Ve、ADC值则敏感度高、特异度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和DWI检查在卵巢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临床可将其结合使用,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卵巢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核磁弥散加权成像及表面扩张系数值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大林 王飞 +2 位作者 刘杰 李涛 廖云杰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面扩张系数值(ADC)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常规核磁共振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经术后活检与病理学诊断确诊。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对不同弥散... 目的探讨核磁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面扩张系数值(ADC)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常规核磁共振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经术后活检与病理学诊断确诊。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完成对不同弥散敏感因子系数值(b值)500 s·mm^(-2)、1000 s·mm^(-2) DWI图像与ADC图像的信号强度、ADC值测量,采用ROC检验诊断效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500 s·mm^(-2)、1000 s·mm^(-2)时,良性病变平均ADC值均显著高于恶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图像上良性病变病灶呈相对高信号影,而恶性病变病灶呈相对低信号影,且与周围正常腺体组织分界清晰。b=500 s·mm^(-2)、1000 s·mm^(-2)时,ROC曲线下面积(AZ)=0.986、0.974,两b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b值的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确定良、恶性病变ADC诊断阈值,b=500 s·mm^(-2)、1000 s·mm^(-2)时,阈值分别为1.21×10^(-3)s·mm^(-2),1.12×10^(-3) s·mm^(-2),据此阈值分析出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1.67%、95.83%,特异度为97.22%、91.67%。结论 DWI及ADC值测量在良、恶性乳腺肿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价值,可提高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 ADC 乳腺肿瘤 良恶性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杰 谭大林 王飞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1期1286-1289,1295,共5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资料,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影像学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强度曲线(TIC)分型...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良恶性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DWI资料,比较良恶性腮腺肿瘤影像学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析MRI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强度曲线(TIC)分型在良恶性腮腺肿瘤中的差异,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分析常规MRI诊断、DWI诊断和两者联合诊断恶性肿瘤的效果。结果良性肿块边界多清晰,以腺瘤和腺淋巴瘤最常见,T2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或不规则强化,伴周围结构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肿大。良性腮腺肿瘤中腺淋巴瘤和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ADC值均较低,其他良性肿瘤的ADC值较高,恶性肿瘤的ADC值多数介于两者之间;良性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和其他良性肿瘤及恶性腮腺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185±0.113)×10-3、(1.430±0.524)×10-3、(0.996±0.254)×10-3mm2/s,均高于良性肿瘤中腺淋巴瘤(0.768±0.133)×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的TIC曲线分型中缓升型34.29%、平台型25.71%、速升速降型40.00%与恶性肿瘤10.00%、75.00%、1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联合DWI诊断恶性腮腺肿瘤的灵敏度85.00%和准确度87.27%高于单纯MRI诊断或DWI诊断(P﹤0.05),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应用于鉴别良恶性腮腺肿瘤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腮腺 良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家族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及CT表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杰 郭建辉 +2 位作者 梅笈 王飞 邹新强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分析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与CT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7日-2月22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5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3组家庭核酸检测均呈阳性,但CT... 目的:分析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与CT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2月7日-2月22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5例)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3组家庭核酸检测均呈阳性,但CT征象存在差异。第1组家庭共5例患者,患儿的叔叔、婶婶有临床症状,婶婶CT表现阳性,患儿及其母亲、爷爷无临床症状,母亲CT表现阳性;第2组,夫妻同时发病,有临床症状,CT均为阳性;第3组,父女同时起病,无临床症状,CT均为阴性。结论:现阶段家庭聚集性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核酸检测与CT表现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存在可导致漏诊,在临床诊治中需认识这种差异,以便更好的阻断新冠肺炎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家族聚集性 核酸检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胸部影像检查在甲型H1N1流感诊治中的应用及规范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谭大林 王飞 +1 位作者 刘振刚 陶芳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的胸部影像检查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结果 773例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78例接受CT检查,2例接受HRCT检查。胸部X线表现未见明显... 目的探讨规范的胸部影像检查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胸部X线、CT及高分辨率CT(HRCT)资料。结果 773例患者均接受胸部X线检查,78例接受CT检查,2例接受HRCT检查。胸部X线表现未见明显异常685例,占88.62%(685/773);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等肺间质改变45例,占5.82%(45/773);肺间质改变伴肺门结构模糊28例,占3.62%(28/773);双肺间质改变合并多发斑片状渗出灶15例,占1.94%(15/773)。5例合并胸膜炎(5/773,0.65%)。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轻症患者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胸部X线及CT动态复查是了解病情进展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H1N1亚型 肺炎 诊断显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观弥散系数在直肠腺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飞 谭大林 李涛 《癌症进展》 2017年第10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诊断直肠腺癌和评估直肠腺癌恶性程度中的应用。方法比较8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观察组)与82例无直肠病变者(对照组)的ADC值,并在观察组中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DWI...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在诊断直肠腺癌和评估直肠腺癌恶性程度中的应用。方法比较8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观察组)与82例无直肠病变者(对照组)的ADC值,并在观察组中比较磁共振成像(MRI)和DWI对直肠腺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ADC平均值为(0.89±0.12)×10-3mm2/s,低于对照组ADC平均值(1.45±0.1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肠腺癌的诊断,ADC的最佳分界值为1.26×10-3mm2/s,敏感度为96.1%,特异度为97.5%;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直肠腺癌的ADC值分别为(0.80±0.10)×10-3mm2/s、(0.95±0.11)×10-3mm2/s和(1.23±0.18)×10-3mm2/s,不同分化程度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直肠腺癌,MRI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74.39%,DWI分期诊断的准确性为86.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腺癌的不同分化程度与ADC值相关,DWI可以增加直肠腺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值 直肠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