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德市晚期血吸虫病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国弘 肖俊文 +8 位作者 姚孝明 易筱志 周应彩 刘文军 江凤枝 曾繁权 张献忠 余秋兰 胡冬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目的了解当前常德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晚血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村摸底排查。对既往在册晚血病人及新的疑似晚血病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确诊。结果全市共确诊晚血1 ... 目的了解当前常德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晚血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村摸底排查。对既往在册晚血病人及新的疑似晚血病例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确诊。结果全市共确诊晚血1 150例,其中男性860例,占75.65%,女性280例,占24.35%;年龄最大者为9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56.83岁;40岁以上晚血占89.65%。晚血分型:腹水型占58.35%,巨脾型占39.74%,结肠增殖型和侏儒型各为0.96%。疫区分布:洲垸型占66.26%,垸内型12.09%,湖汊型9.22%,山丘型12.43%,非疫区4.61%。结论常德市晚血以湖沼地区未控制疫区晚血患病率最高,晚血病例中以50岁以上者居多,以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居多,全市晚血患病率有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调查 常德市
下载PDF
常德市湖区1980~1989年钉螺面积增长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孝明 陈诗焕 张献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61-161,共1页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洞庭湖西部。沿湖有7个县(市)、农场流行血吸虫病。近10年来钉螺面积大幅度增长。为了摸清增长因素和规律,自1989年3月以来,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有关县(市)、农场螺情资料,结果如下。 一、10年钉螺面积增长情况: 1980至198... 常德市位于湖南省洞庭湖西部。沿湖有7个县(市)、农场流行血吸虫病。近10年来钉螺面积大幅度增长。为了摸清增长因素和规律,自1989年3月以来,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有关县(市)、农场螺情资料,结果如下。 一、10年钉螺面积增长情况: 1980至1989年湖区垸内、外累计钉螺增长面积2亿m^2。其中新发现1.62亿m^2,占增长面积的81%,新发现钉螺面积中垸外占8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面积 有螺面积 湖南省洞庭湖 螺情 阳性钉螺 钉螺孳生 灭螺 增长因素 湖洲 消灭钉螺
下载PDF
黄石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形成及防制研究 被引量:45
3
作者 吴昭武 刘新胜 +9 位作者 彭先平 肖俊文 姚孝明 赵正元 吴秋泉 吴明清 皮辉 陈焱 易命宜 方金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与防制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 ,了解钉螺和传染源来源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且疫情较重的 2个自然村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 目的 探讨水库灌溉系统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因素与防制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结合访问、座谈、查阅历史资料 ,了解钉螺和传染源来源情况。选择有代表性且疫情较重的 2个自然村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结果 历史上可能有未发现的少量钉螺存在 ,通过 6 0年代修建黄石水库 ,钉螺进入灌溉渠道大量扩散 ,在输入外来传染源后 ,导致了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的形成和扩大。试区采取上述防制对策后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 1998年的 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14% ,下降了 98.8% ;耕牛感染率由 15 .91%下降到 1.35 % ,下降了 91.2 % ;活螺密度由 9.12 %只 /框 (每框 0 .1m2 ,下同 ) ,下降到 0 .11只 /框 ,下降了 98.8% ;感染螺密度由0 .0 2 48只 /框 ,下降到 0。 1999年和 2 0 0 0年均未查到感染螺。结论 修建水库 ,如有钉螺进入灌溉系统 ,可以沿水系造成大面积扩散 ,加之传染源输入而形成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采取以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防制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灌溉系统 血吸虫病 防制对策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快速控制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疫情的试点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方金城 易命宜 +12 位作者 吴昭武 陈焱 刘新胜 罗旺德 彭先平 赵正元 皮建刚 石中谷 肖俊文 吴秋泉 吴明清 姚孝明 皮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控制湖南省新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防制对策。 方法 通过对新流行区进行重点纵向观察 ,根据各流行区的流行因素特点 ,合理组合运用现有防治方法。 结果 桃源试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 1998年的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 目的 探讨快速控制湖南省新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防制对策。 方法 通过对新流行区进行重点纵向观察 ,根据各流行区的流行因素特点 ,合理组合运用现有防治方法。 结果 桃源试区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 1998年的12 .16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14% ,下降了 98.8% ;耕牛感染率由 15 .91%下降到 1.35 % ,下降了 91.5 % ;活螺密度由9.12只 /0 .11m2下降到 0 .11只 /0 .11m2 ,下降了 98.8% ;感染螺密度由 0 .0 2 48只 /0 .11m2下降到 0 .0 0只 /0 .11m2。长沙市傅家洲和益阳市黑湖洲试区均在短期内取得了消灭钉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 结论 合理组合运用现有的防制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新流行区 防制对策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快速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新流行区防治对策的效果和效益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正元 吴昭武 +5 位作者 彭先平 姚孝明 吴秋泉 吴明清 刘德山 周应彩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3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评估干预措施在桃源血吸虫病新流行区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比较干预措施前后和干预措施期间试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病情指标、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性指标的差异,对比干预措施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结果两年的干预措施使居民血吸虫... 目的评估干预措施在桃源血吸虫病新流行区所取得的效果和效益。方法比较干预措施前后和干预措施期间试点居民和耕牛血吸虫病情指标、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性指标的差异,对比干预措施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结果两年的干预措施使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由1998年12.61%下降到2000年的0.14%,同期家畜感染率也由15.91%下降到1.35%。活螺框出现率下降幅度为93%,活螺密度下降幅度99%,感染螺消失。干预措施成本效益比为1:1.76。结论在地理位置较封闭,流行因素较简单的山丘性血吸虫病新流行区,可以通过强化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干预措施的投人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型血吸虫病 流行区 防治措施 化疗 传染病
下载PDF
桃源县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流行特征的分析及防制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肖俊文 刘新胜 +12 位作者 吴昭武 姚孝明 彭先平 越正元 吴秋泉 吴明清 刘德山 周应彩 屈贵顺 杨开敬 皮辉 王福海 陈焱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分析桃源县山丘型新疫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 ,观察防治效果 ,进一步提出防制对策。 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和抽样纵向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流行现状 ;采取大范围化疗结合重点灭螺以控制疫情。 结果 钉螺主要沿黄石水库灌溉系... 目的 分析桃源县山丘型新疫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 ,观察防治效果 ,进一步提出防制对策。 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和抽样纵向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分析流行现状 ;采取大范围化疗结合重点灭螺以控制疫情。 结果 钉螺主要沿黄石水库灌溉系统呈梯级分布 ,主干渠 (北干渠 )为一级螺源地。经采取上述对策后 ,居民血吸虫病IHA阳性率由1997年 (防治前 )的 7 89%下降至 2 0 0 0年的 2 2 9% ,下降了 70 98%。三个抽样纵向观察村居民血吸虫病粪检阳性率由1997年的 12 74%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2 1% ,下降了 98 35 %。主干渠活螺密度由 1997年的 7 95只 0 11m2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75只 0 11m2 ,下降了 90 5 7% ,并已查不到感染螺。 结论 以水库灌溉系统为主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 ,采取以化疗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综合措施后 ,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山丘型 新疫区 流行特征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桃源县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阻断传播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方金城 吴昭武 +9 位作者 刘新胜 易命宜 罗诗源 曾莉莎 赵正元 李以义 彭先平 姚孝民 周应彩 皮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对策。方法自1996年起,对桃源县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和在疫区放牧的耕牛采用吡喹酮(成人40mg/kg、儿童50mg/kg、耕牛30mg/kg,每年1次)化疗为主,结合易感地带重点灭螺。结果人、畜粪检阳... 目的探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对策。方法自1996年起,对桃源县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和在疫区放牧的耕牛采用吡喹酮(成人40mg/kg、儿童50mg/kg、耕牛30mg/kg,每年1次)化疗为主,结合易感地带重点灭螺。结果人、畜粪检阳性率从1996年的5.69%、6.76%下降到2005年的0.04%和0。人群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从1996年的7.45%下降到2004年的1.61%。感染螺密度从1997年的0.0036只/0.11m2下降到2005年的0只/0.11m2,从2000年起未查到感染螺。结论在山丘型新疫区桃源县由于人畜传染源流动较少,疫情相对比较封闭,采取以化疗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对策,可以取得消除传染源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化疗 灭螺 山丘地区 传播
下载PDF
采取化疗为主的对策控制山丘型新疫区血吸虫病传播的试点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必科 董亚平 +3 位作者 刘新胜 吴秋泉 姚孝明 吴昭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501-502,共2页
目的 探讨采取化疗为主的对策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传播的效果。 方法 现场收集螺情与病情资料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对策。 结果 连续两年扩大化疗后 ,居民感染率由化疗前的 11.85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2... 目的 探讨采取化疗为主的对策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传播的效果。 方法 现场收集螺情与病情资料 ,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对策。 结果 连续两年扩大化疗后 ,居民感染率由化疗前的 11.85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2 0 0 3年复查仍未发现阳性 ,耕牛感染率由化疗前的 18.75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0 ,2 0 0 3复查 ,也未发现阳性。现场野粪以牛、羊为主。 1999年发现牛、羊野粪阳性各一份 ,2 0 0 0年及 2 0 0 3年野粪检查均为血吸虫卵阴性。 2 0 0 0年活螺密度由灭螺前的 8.5 3只 /0 .11m2 下降为 0 .81只 /0 .11m2 ,感染螺密度由 0 .0 2 1只 /0 .11m2 下降到 0 ,2 0 0 1~ 2 0 0 3年每年复查 ,未发现感染螺 ,活螺密度有小幅度波动。 结论 采取以化疗为主的对策 ,在山丘型新疫区控制乃至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血吸虫病 山丘型新疫区
下载PDF
湖洲尾蚴通过涵闸引水向垸内沟渠扩散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黄腊光 姚孝明 +4 位作者 曹方建 周汉祥 张献忠 张孝仁 代四梅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22-322,共1页
1990年4~8月,选择鼎城区洞庭乡沙河口闸,在开闸引水时,用小白鼠作水体感染性测定,结果如下。 方 法 一、查螺灭螺:以系统抽样和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分别调查与涵闸连接的垸外湖洲和垸内沟渠的钉螺分布。垸内沟渠的有螺段面,用五氯... 1990年4~8月,选择鼎城区洞庭乡沙河口闸,在开闸引水时,用小白鼠作水体感染性测定,结果如下。 方 法 一、查螺灭螺:以系统抽样和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分别调查与涵闸连接的垸外湖洲和垸内沟渠的钉螺分布。垸内沟渠的有螺段面,用五氯酚钠铲草药浸加喷洒方法灭螺2次,使其成为无螺区。 二、疫水测定:垸外在距外闸口上游200m范围内的有螺草洲,用小白鼠33只,分装于2个载有浮体的笼内,每d上午10~12h 感染2h,连续3d。垸内在距内闸口100、2000m的主渠道南岸水边和距内闸口1000、3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洲 灭螺 钉螺分布 疫水 洞庭乡 系统抽样 五氯酚钠 抽查法 活螺平均密度 阳性钉螺
下载PDF
桃源县形成新的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朗新 肖俊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新流行区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间接血凝试验(IHA)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流行区筛选化疗对象的实际应用
11
作者 胡必科 龙泉 +7 位作者 吴昭武 刘新胜 向华伯 董亚平 吴秋泉 赵正元 李以义 姚孝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1191-1191,共1页
用间接血凝法在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首次大范围化疗后进行筛选化疗对象 ,既可减少大面积查病所需的人力、物力 ,又可消除人群中潜在的血吸虫病传染源 ,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间接血凝试验 山丘型新流行区 血吸虫病 化疗对象
下载PDF
726例急性血吸虫病发病情况及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皮辉 曹鸣魁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64-64,共1页
我市1984~1987年4年内共发现急性血吸虫病726例,其中以1987年发病人数最多,达256例比1986年上升71.81%。 一、发病情况 (一)726例病人中,男性645人(88.84%),女性81人(11.16%)。20岁以下青少年436例(60.06%),21~30岁120例(16.53%)... 我市1984~1987年4年内共发现急性血吸虫病726例,其中以1987年发病人数最多,达256例比1986年上升71.81%。 一、发病情况 (一)726例病人中,男性645人(88.84%),女性81人(11.16%)。20岁以下青少年436例(60.06%),21~30岁120例(16.53%);31~40岁99例(13.64%);41~50岁60例(8.26%);51岁以上12例(1.65%)。最小年龄3岁,最大5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病 病人数 阳性钉螺 因素分析 控制传染源 血防知识 疫水 感染方式 生产性感染 感染对象
下载PDF
化疗对策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鸣魁 田子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45-213,共2页
据常德市10个化疗观察村纵向观察结果,说明单用化疗手段来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尚有一定难度,因而提出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人畜化疗的薄弱环节是耕牛 化疗的目的是治愈现症病人和病畜,减少病原体的排卵量,以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因... 据常德市10个化疗观察村纵向观察结果,说明单用化疗手段来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尚有一定难度,因而提出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当前人畜化疗的薄弱环节是耕牛 化疗的目的是治愈现症病人和病畜,减少病原体的排卵量,以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流行因素来确定化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观察 现症病人 流行因素 说明单 流行区 鸭子港乡 化疗效果 湖洲 人粪 分布调查
下载PDF
240例血吸虫病并发HBV感染的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波 肖永先 殷乾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HBV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乙型肝炎
下载PDF
桃源县山丘型光壳钉螺向沅江扩散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孝明 侯国弘 +9 位作者 皮辉 张献忠 周应彩 余桃衡 刘新胜 田子英 刘德山 屈贵顺 肖俊文 李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桃源县 山丘型光壳钉螺 扩散 调查 现场查螺
下载PDF
逆水行船携带钉螺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易映群 罗述斌 +4 位作者 李伟 周星宇 王福海 田紫英 袁丹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钉螺 载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汉寿县五一村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分析
17
作者 姚孝明 周应彩 +7 位作者 张献忠 曾凡权 廖庆华 侯国弘 肖俊文 贺宏斌 赵正元 李岳生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TMRC-P3研究项目"环境变化对中国日本血吸虫病控制和传播的影响"基线调查要求.
关键词 汉寿县 五一村 血吸虫病 疫情 寄生虫病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乙型肝炎53例血清学检查结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诗焕 刘君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5年第2期88-88,110,共2页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高达30%~60%[1].此类病人在肝功能失代偿时,血吸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常呈阳性反应,其临床意义如何,国内报道不多.对我院近年收治的53例混合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 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常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高达30%~60%[1].此类病人在肝功能失代偿时,血吸虫病血清免疫学检查常呈阳性反应,其临床意义如何,国内报道不多.对我院近年收治的53例混合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以其提高对临床意义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血吸虫病 合并症 乙型肝炎 血清学 免疫学
下载PDF
脾切除、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症17例报告
19
作者 胡季平 方明武 +3 位作者 陈昌荣 张扬黄 启友沈 善秀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9-60,共2页
因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有分流和断流两大类。断流术方法比较简单,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增加肝血流灌注量,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其效果与分流术相仿。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我们采用α-氢基丙稀酸... 因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治疗,有分流和断流两大类。断流术方法比较简单,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增加肝血流灌注量,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其效果与分流术相仿。1985年4月至1988年3月,我们采用α-氢基丙稀酸正辛脂(含显影剂的TH胶),对17例因门脉高压症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例,在脾切除后,作胃冠状静脉栓塞对门奇静脉交通支进行断流。现就其近期效果,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冠状静脉 门脉高压症 栓塞术治疗 胃底 门奇静脉 血流灌注量 分流术 断流术 交通支 远期生存率
下载PDF
食管和胃部静脉曲张内镜检查与出血关系的分析
20
作者 王建新 高桃珍 +1 位作者 陈美蓉 罗冬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4-81,共2页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导致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部静脉曲张,在血吸虫病疫区并非少见。作者用内镜观察食管、胃部静脉曲张,就内镜所见探讨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与预测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自1985年3月~1990年4月经内...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导致门脉高压症所引起的食管、胃部静脉曲张,在血吸虫病疫区并非少见。作者用内镜观察食管、胃部静脉曲张,就内镜所见探讨其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与预测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自1985年3月~1990年4月经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部静脉曲张的门脉高压患者279例,其中除35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患者 血吸虫病疫区 晚期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红色征 内镜检查 门脉高压症 门静脉高压症 出血史 内镜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