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AS的优质护理在TAPP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卢丽英 戴婷婷 殷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7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100例接受TAPP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共计100例接受TAPP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ERAS的优质护理,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情绪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首次排气、术后下床活动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下降,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干预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干预组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的优质护理应用于TAPP围手术期患者中,能够缩短围手术期恢复时间,改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优质护理 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联合CT特征和病理预测结直肠癌脉管侵犯的初步研究
2
作者 王咪 孙金兵 +3 位作者 付婷婷 陈光强 陆志华 张卫国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 目的:探讨联合CT特征和常规病理指标预测结直肠癌(CRC)脉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10例CRC患者资料,按照6∶4的比例纳入训练组(186例)和验证组(124例)。对可能影响LVI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影响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训练组和验证组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训练组中肿瘤T分期、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沉积、肠梗阻、瘤周脂肪浸润类型在LVI阳性与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训练组中T3、T4期、N2期、线样及结节样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是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79.7%、特异度为61.7%,曲线下面积为0.787。该模型在验证组中预测LVI阳性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1%,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T分期、N分期及瘤周脂肪浸润类型有助于预测CRC患者LVI是否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脉管侵犯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48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缪文忠 荣国强 黄凯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24例,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口外置术或Hartmann术16例,捷径手术或双腔造口术8例。结果:术后2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结直肠癌伴急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24例,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口外置术或Hartmann术16例,捷径手术或双腔造口术8例。结果:术后22例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10例,切口感染8例,腹腔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4例病死,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3%,余4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病情允许时,应当一期切除肿瘤行肠吻合术,积极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合理的手术方式对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在老年胃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中的应用比较
4
作者 陆晓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7-0070,共4页
比较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老年患者的价值。方法 84例老年胃癌患者(起始于2022.1,截止于2023.6)均分为2组,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分别为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42%>对照组78.5... 比较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老年患者的价值。方法 84例老年胃癌患者(起始于2022.1,截止于2023.6)均分为2组,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分别为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42%>对照组78.57%,并发症4.76%<对照组19.05%(P<0.05);研究组手术指标改善相比对照组更佳(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疼痛评分<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治疗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取得效果更突出,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水平提升,降低了并发症,免疫功能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开腹手术 老年胃癌
下载PDF
研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临床有效性
5
作者 王俊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3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调养。观... 目的研究外科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胆石性肠梗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调养。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治疗组比对照组约高30%。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治疗方法优于常规药物疗法。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性肠梗阻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胃癌切除术后标准淋巴结清扫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6
作者 宗洋 沈佳 +2 位作者 王利锋 顾剑峰 胡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究胃癌切除术后标准淋巴结清扫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6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进行胃癌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扩大组和标准组两... 目的探究胃癌切除术后标准淋巴结清扫及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胃癌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6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进行胃癌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扩大组和标准组两组,每组各51例。标准组患者术后进行标准淋巴结清扫,扩大组患者术后进行扩大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炎症反应、术后并发症、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与标准组相比,扩大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淋巴结其清扫数量及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标CRP、TNF-α、IL-6较术前有明显升高(P<0.05),扩大组高于标准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L-10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扩大组低于标准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扩大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扩大淋巴结清扫用于胃癌切除术,会扩大炎症反应,加大创伤刺激,但能显著增加淋巴结及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且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降低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在临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切除术 标准淋巴结清扫 扩大淋巴结清扫 炎症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王索 颜蕴祺 孙金兵 《微创医学》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开腹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开腹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淋巴结清扫数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及术后2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天数短/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PGC-1α、SA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PGC-1α、SA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2/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结肠癌D3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D3根治术 右半结肠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缪文忠 蒋建龙 +1 位作者 陶锋 孙金兵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的形成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病例。结果 1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经B超、MRCP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予再次手术治疗,均痊愈后出院。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且经...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的形成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病例。结果 15例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经B超、MRCP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予再次手术治疗,均痊愈后出院。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且经常伴右上腹疼痛者应及时手术治疗。预防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主要在于术中准确处理胆囊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 胆囊残株 病因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医源性脾损伤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汪波 吴旦平 张红丹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49-850,共2页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84年7月—2009年7月21例与手术有关的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脾损伤发生于胃手术9例(42.8%),结肠手术6例(28.6%),肝脏手术3例(14.3%),其他手术3例(...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84年7月—2009年7月21例与手术有关的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1例脾损伤发生于胃手术9例(42.8%),结肠手术6例(28.6%),肝脏手术3例(14.3%),其他手术3例(14.3%)。各例均经手术治愈,其中行脾切除术12例(57.1%),脾修补术4例(19.1%),局部止血5例(23.8%)。结论:医源性脾损伤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根据脾损伤的程度选择合理术式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脾损伤 预防 治疗 脾切除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附56例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正明 胡立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措施。方法分析56例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结果该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1%,均采用非手术综合性措施治愈出院。结论术前一般状况的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 目的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措施。方法分析56例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结果该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1%,均采用非手术综合性措施治愈出院。结论术前一般状况的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置与灌洗引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措施对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双吻合器 保肛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晓瑜 戴婷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跌... 目的探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的影响。方法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观察2组术后跌倒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给予患者麻醉恢复专项护理干预,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跌倒 术后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胆道术后常规拔除T管致胆漏的防治(附18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建龙 顾剑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86-486,498,共2页
分析因术后常规拔除T管致胆漏 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中 ,5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 ,3例合并高血糖血症 ,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 ,4例为合并其他手术患者。 12例行保守治疗 (体外置管引流 ) ,6例再行手术 (T管引流 ) ,均发现窦道形成不完... 分析因术后常规拔除T管致胆漏 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中 ,5例合并低白蛋白血症 ,3例合并高血糖血症 ,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 ,4例为合并其他手术患者。 12例行保守治疗 (体外置管引流 ) ,6例再行手术 (T管引流 ) ,均发现窦道形成不完整或破损。认为窦道形成不完整或破损是引起胆漏的直接原因 ,预防胆漏要根据患者情况、引流方法、引流材料的选择、拔管时间及拔管技术等多方面考虑 ;并根据具体病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腹膜炎 病因 T管 引流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建龙 胡立军 黄凯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作Child术式重建。胰肠吻合采用传统双层套入法吻合,胰管予支架管内引流。结果共发生胰瘘5例,占8.3%。手术开展早期明显高于开展...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作Child术式重建。胰肠吻合采用传统双层套入法吻合,胰管予支架管内引流。结果共发生胰瘘5例,占8.3%。手术开展早期明显高于开展后期,残胰质地软者发生率高。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在于技术的提高及胰肠吻合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下载PDF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21例回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缪文忠 陈桥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5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CME的21例患者(腔镜组)与行结肠癌开腹手术的27例患者(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CME的21例患者(腔镜组)与行结肠癌开腹手术的27例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或早于开腹组(P<0.05、0.01)。结论:腹腔镜CME安全、可行、有效,较开腹手术存在多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 结肠癌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缪文忠 蒋建龙 孙家磊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788-78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 2011年12月行LC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LC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9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转开腹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 2011年12月行LC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LC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有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23~79岁,中位年龄54.9岁.其中主动中转开腹手术25例(64.1%),原因包括胆囊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胆囊萎缩、胆囊壁增厚,这些因素导致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甚至瘢痕化;被迫中转开腹手术14例(35.9%),原因包括术中大出血、胆囊管或肝胆管解剖变异、气腹构建失败.结论: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是胆囊三角区解剖变异,术前进行风险评估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
下载PDF
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建龙 顾剑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736-736,738,共2页
对28例拟诊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扩张患者在胆总管探查术后选择性地行一期缝合。28例均获得满意的疗效。对该手术的病例选择、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防范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 一期缝合 胆漏
下载PDF
胆总管探查术后免T管引流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剑峰 蒋建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10期906-907,共2页
关键词 T管引流 术后 治疗 胆总管探查术 医护工作 一期缝合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中№12a淋巴结清扫60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缪文忠 孙金兵 蒋建龙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癌根治术中№12a淋巴结清扫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中№12a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清扫№12a淋巴结 (2.4±0.6)个,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2a淋巴结转移率为26.6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癌根治术中№12a淋巴结清扫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中№12a淋巴结清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清扫№12a淋巴结 (2.4±0.6)个,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2a淋巴结转移率为26.67%(16/60).本组60例胃癌患者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胆漏、术后肝功能明显异常、术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术中选择Kocher切口翻转胰腺和十二指肠,自上而下骨骼化肝固有动脉、胆总管、门静脉,清晰显露"三管结构"是彻底清扫№12a淋巴结的必要步骤.结论 熟悉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实施肝固有动脉鞘内清扫可彻底清扫№12a淋巴结.№12a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天游 王卫军 孙金兵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10例患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对症治疗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EST取石成功10例(10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10例患者均先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取石、对症治疗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结果 EST取石成功10例(100%),术后并发症2例(20%),LC手术全部成功。结论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根治术后预防皮瓣坏死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红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650-65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皮瓣坏死 预防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