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筋固本方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曹向东 朱晓锋 马杰 《陕西中医》 2014年第12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观察舒筋固本方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西医基础上加用舒筋固本方(独活、桑寄生、羌活、葛根、党参、川芎、白芍、当归、... 目的:观察舒筋固本方配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西医基础上加用舒筋固本方(独活、桑寄生、羌活、葛根、党参、川芎、白芍、当归、千年健、忍东藤、牛膝、枸杞、败酱草、枳壳、乌药、桂枝、山药、甘草、杜仲、熟地黄等)治疗本病55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后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0.91%、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显效率50.91%,总有效率9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在血沉、C反应蛋白、视觉模拟评分、证候积分比较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在视觉模拟评分、证候积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固本方配合西药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寒湿痹阻型 @舒筋固本方
下载PDF
通络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曹向东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6期169-170,180,共3页
目的对通络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间在该院收治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采取通络逐痹汤治... 目的对通络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间在该院收治的8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采取通络逐痹汤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病变活动分期、功能活动分级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病变活动分期急性活动期48.78%、亚急性活动期51.22%、慢性延伸期0.00%、持续稳定期0.00%,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793,P<0.05),治疗组功能活动分级Ⅰ级Ⅰ级0例(0%)、Ⅱ级13例(31.71%)、Ⅲ级18例(43.90%)、Ⅳ级10例(24.39%)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747、5.883、4.082、4.388,P<0.05)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729,P<0.05)。结论采用通络逐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逐痹汤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青蒿鳖甲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向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30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 目的探析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及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青蒿鳖甲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IFN-γ水平、Th1/Th2低于治疗组,IL-4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青蒿鳖甲汤治疗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显著,调节细胞因子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阴虚内热 系统性红斑狼疮 TH1 TH2 影响
下载PDF
硫酸羟氯喹在风湿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评价——苏州地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雨凡 刘磊 +6 位作者 刘秋红 程韬 王鸣军 武剑 曹向东 莫兴波 付梦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6-890,共5页
目的多中心调查苏州地区风湿科羟氯喹(HCQ)的应用情况及长期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苏州4家综合性医院风湿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 目的多中心调查苏州地区风湿科羟氯喹(HCQ)的应用情况及长期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苏州4家综合性医院风湿科(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苏州市中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专门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一般情况、诊断、羟氯喹使用方法与疗程、用药持续性、疗效与依从性、合并用药、用药过程中眼科及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妊娠期使用情况等。结果共纳入856例,其中男性68例(7.9%),女性788例(92.1%)。疾病分类: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含RA继发干燥综合征)14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5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1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167例,其他104例,重叠综合征(RA合并SLE)1例。HCQ用药疗程:最短0.5年,最长22.75年,平均(3.59±3.08)年。用药剂量:0.2g/d604例,0.4g/d424例;先后使用0.4g和0.2g的共193例;其他21例。连续使用721例。出现不良反应183例,其中男7例,女176例。分布于RA30例,SLE105例,APS2例,SS31例,其他15例。眼科不良反应70例次,相关性肯定4例次。眼科检查:每年1次121例(14.1%),每2年1次68例(7.9%)。皮肤不良反应92例次,相关性肯定8例次。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少且均不能做出肯定性相关判断。连续用药、合并抗风湿药物与总不良反应相关联且连续用药或合并抗风湿药物分别与眼科、皮肤不良反应显著相关联。眼科不良反应与用药疗程相关联,服药7年以上眼底不良反应增高。合并妊娠37例,妊娠期全程使用HCQ17例,仅见非药物相关新生儿缺陷1例。结论HCQ在苏州地区风湿科主要用于治疗SLE、SS、RA、APS,HCQ用药规范但眼科随诊监测多不规范。不良反应以皮肤和眼科为主,连续用药、合并抗风湿药物是不良反应关联因素。长期使用HCQ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氯喹 安全性 不良反应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血浆浓度与疗效关系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志伟 高忠恩 +8 位作者 石永兵 邓迎苏 武剑 缪丽燕 刘磊 曹向东 刘玉琴 强红伟 高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来氟米特(LEF)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的浓度与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从而根据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指导RA患者合理化个性化用药。方法多中心、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将RA患者分为50mg/d与30mg/d冲...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来氟米特(LEF)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的浓度与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从而根据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指导RA患者合理化个性化用药。方法多中心、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将RA患者分为50mg/d与30mg/d冲击组及20mg/d与10mg/d、10mg隔日1次3组。各组患者于用药前,冲击3d后及用药1个月后分别检测A771726血浆谷浓度,同时记录压痛、肿胀关节数、关节痛程度、晨僵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50mg/d组,30mg/d组3d后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9±14)、(18±15)μg/ml,两组间P〉0.05;20mg/d组、10mg/d组及10mg隔日1次组1个月后血药浓度分别为(46±30)、(26±10)、(13±7)μg/ml,20mg/d与10mg/d两组比较、10mg隔日1次组与20mg/d及10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mg/d与10mg/d组间RF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10mg/d组晨僵改善不明显外,各组在治疗后RF、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晨僵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观察时间较短,例数尚少,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结论在一定范围内LEF血药浓度与剂量有关。50mg/d与30mg/d冲击治疗3d,部分患者达到治疗RA的有效血浓度,缩短起效时间。为了持续维持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口服剂量至少10mg/d,20mg/d组RF改善率优于10mg/d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来氟米特 血浆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