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分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钱孝纲 陆建明 +1 位作者 叶萍 金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分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阶差(MVGe)、Va/Ve和A/E的关系。方法将80例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参数(MVGe、Va/Ve、A/E)与2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MVGe、Va/Ve、A/E在对照... 目的探讨高血压分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左室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阶差(MVGe)、Va/Ve和A/E的关系。方法将80例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参数(MVGe、Va/Ve、A/E)与20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结果MVGe、Va/Ve、A/E在对照组与各级高血压组间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但MVGe指标随高血压程度加重而进行性降低,与高血压分级相关,而Va/Ve比值与A/E比值一样在Ⅲ级高血压组中均有伪性改善现象。结论MVGe在评估各级高血压的左室舒张功能上要优于Va/Ve比值和A/E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分级 左室舒张功能 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 阶差
下载PDF
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与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伟忠 金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及收缩期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在组织多普勒成像条件下,获取3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32例正常人的二尖瓣前后瓣环的定量组织速度曲线及位移曲线,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及收缩期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在组织多普勒成像条件下,获取3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及32例正常人的二尖瓣前后瓣环的定量组织速度曲线及位移曲线,分别测量二尖瓣环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及收缩期位移(Ds),计算二尖瓣前后瓣环的平均峰值速度(MVs)及平均位移(MDs);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前后瓣环下移距离(Dm)及计算平均下移距离(MDm),二维超声心动图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环的MVs、MDs、MDm较正常人明显减低。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用组织追踪法测量的MDs与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MDm显著相关(r=0.880,P<0.001),二尖瓣环的MDm(r=0.532,P=0.002)、MVs(r=0.395,P=0.025)及MDs(r=0.492,P=0.004)与LVEF亦分别显著相关。结论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及位移可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 运动速度 位移 扩张型心肌病 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超声在小包块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金艳 叶萍 吴敏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超声在小尺寸包块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经手术证实或临床证实的小尺寸包块异位妊娠患者,均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后排空膀胱行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检查,寻找异位妊娠包块,判断其位置,进行包块测量... 目的探讨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超声在小尺寸包块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经手术证实或临床证实的小尺寸包块异位妊娠患者,均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后排空膀胱行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检查,寻找异位妊娠包块,判断其位置,进行包块测量及包块内部结构的观察。结果65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腹部超声检出胚囊型7例,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检出胚囊型22例,两种方法在异位妊娠胚囊型包块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直径<20 mm的包块,经腹部超声检出3例,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检出20例;直径20~35 mm的包块,经腹部超声检出39例,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检出44例,两种方法在直径<20 mm的包块的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早期诊断小尺寸包块异位妊娠方面经阴道联合腹部加压法较经腹部超声有明显优势,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超声检查 产前 诊断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肝癌病例中的肝动脉峰值流速与阻力指数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董磊 陆建明 +2 位作者 邵明焕 叶萍 蒋继东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4期256-257,26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肝动脉血流峰速度(Vmax)与阻力指数(RI)的动态变化早期诊断结节性肝癌(肿块的直径在1cm以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乙肝患者150例,应用超声定期检查肝动脉的Vmax、RI,直至患者被影像检查及临床诊...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肝动脉血流峰速度(Vmax)与阻力指数(RI)的动态变化早期诊断结节性肝癌(肿块的直径在1cm以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乙肝患者150例,应用超声定期检查肝动脉的Vmax、RI,直至患者被影像检查及临床诊断为结节性肝癌,计算Vmax、RI的动态变化值⊿Vmax、⊿RI,进而计算⊿Vmax、⊿RI动态变化的百分比;结果从肝硬化发展为结节性肝癌的23例患者的肝动脉Vmax、RI初检至癌变前无明显变化(P>0.05),出现结节性肝癌时飞跃性增加或降低(P<0.05),且⊿Vmax%、⊿RI%的95%参考值范围与癌变前的测值范围无重叠;结论肝动脉Vmax、RI等血流参数的动态变化是早期诊断结节性肝癌的可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 RI 结节性 肝硬化 阻力指数 动态变化 峰值流速 患者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双胎动脉反向灌注综合征合并无肢无心畸形1例
5
作者 钱孝纲 杨明霞 +1 位作者 叶萍 金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4-634,共1页
关键词 双胎动脉反向灌注综合征 无肢畸形 无心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下载PDF
CDFI诊断膀胱阴道瘘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萍 钱孝纲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5年第9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CDFI诊断 液性暗区 常规检查 不规则
下载PDF
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浩涛 娄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检出颈动脉斑块的分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有47例患者被检出有斑块(122个),其斑块检出率为78.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被检出有斑块(20个),其斑块检出率为18.6%。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初发脑梗死患者被检出的斑块多为硬斑(占36.8%)及扁平斑(占33.8%),复发脑梗死患者被检出的斑块多为软斑(占50%)。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流速(EDV)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此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彩超检查 诊断分析
下载PDF
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涎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徐伟忠 李剑平 +2 位作者 戴萍 李恂 何启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高频超声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涎腺肿块
下载PDF
胆囊肌纤维增生1例
9
作者 季勇 钱孝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8-588,共1页
关键词 胆囊 增生 肌纤维
下载PDF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在检查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伟忠 李剑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21-221,共1页
关键词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 心脏疾病 NTHI 临床应用 基波成像 FI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老年人大肠肿瘤的超声诊断及分析85例
11
作者 徐伟忠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1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大肠肿瘤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下载PDF
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磊 陆建明 +2 位作者 钱孝纲 邵明焕 叶萍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5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DPI)的动态变化对肝癌易感人群的随访价值.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时行超声、血清AFP等检查,必要者行CT检查.超声检测参数主要有肝动脉DPI、肝动脉DPI增加值的百分比(DPI%)、肝动脉血流量(Qa)及肝... 目的探讨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DPI)的动态变化对肝癌易感人群的随访价值.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时行超声、血清AFP等检查,必要者行CT检查.超声检测参数主要有肝动脉DPI、肝动脉DPI增加值的百分比(DPI%)、肝动脉血流量(Qa)及肝静脉血流量(Qv),并对随访结果及肝癌诊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中临床诊断肝癌51例,其中37例为单一肿块型,9例为两枚肿块型,5例为弥漫型,肿块直径为1.3~2.7 cm,平均(2.0±0.5)cm;(2)51例肝癌患者肝动脉DPI初检至发现肝癌时均有1次显著性升高,若以DPI%>26.4%作为判定肝硬化患者发现肝癌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为100%,肝动脉DPI诊断肝癌的时间比常规超声诊断肝癌的时间提前(37.6±12.7)d;(3)肝动脉DPI值与肿块数量有关,弥漫型肝癌最高,并与肿块直径及体积大小呈正相关(分别为r=0.352,P=0.0476;r=0.359,P=0.0423),但随肿块体积增大肝动脉DPI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易感人群的随访中,肝动脉DPI值的显著性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可靠参数,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可将临床诊断肝癌的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硬化 肝动脉 肝肿瘤 随访研究 肝动脉血流量 肝硬化患者 血流灌注指数 超声检测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先天性右肾动静脉瘘合并右肾静脉瘤样扩张误诊为肾多发性囊肿一例
13
作者 钱孝纲 吴雪峰 +10 位作者 董磊 叶萍 李剑平 季勇 邵明焕 蒋继东 王斌 金艳 李恂 戴萍 徐伟忠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4年第5期210-210,共1页
患者女,40岁,因外院多次超声诊断为右肾多发性囊肿而于2004年5月21日来本院,要求行超声引导下穿刺酒精硬化治疗术,既往无外伤史.采用东芝SSA-240A型超声仪,3.75 MHz腹部探头扫查肾脏,超声显示:右肾11.6 cm×5.2 cm×4.4 cm,左肾... 患者女,40岁,因外院多次超声诊断为右肾多发性囊肿而于2004年5月21日来本院,要求行超声引导下穿刺酒精硬化治疗术,既往无外伤史.采用东芝SSA-240A型超声仪,3.75 MHz腹部探头扫查肾脏,超声显示:右肾11.6 cm×5.2 cm×4.4 cm,左肾9.5 cm×5.1 cm×4.2cm,右肾中部自内向肾门区分别见有1.5 cm×1.0 cm×1.0 cm、3.0 cm×2.6 cm×2.5 cm和4.3 cm×4.2 cm×3.5 cm 3个囊性无回声暗区,囊壁光滑完整,后方有增强效应,符合肾囊肿超声图像特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肾 多发性囊肿 肾动静脉瘘 肾静脉 先天性 误诊 囊性 肾门 外伤史 穿刺
原文传递
肝血管指数在原发性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孝纲 吴雪峰 叶萍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指数(LVI)在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对42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继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门静脉Vmax、肝动脉搏动指数(PI)及LVI进... 目的探讨肝血管指数(LVI)在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对42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继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供血动脉血流峰值速度(Vmax)、阻力指数(RI)、门静脉Vmax、肝动脉搏动指数(PI)及LV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36例(85.71%)门静脉Vmax<18cm/s,继发性肝癌组门静脉仅2例(4.00%)Vmax<18cm/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PI原发性肝癌组高于继发性肝癌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LVI为(8.06±2.34)cm/s,继发性肝癌患者LVI为(19.07±3.52)cm/s,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原发性肝癌组中40例(95.24%)LVI<12cm/s,继发性肝癌组46例(92.00%)LVI≥12cm/s,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I与肝癌结节大小、数量无相关性,与肝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LVI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5.24%、特异性92.00%、准确性93.48%、阳性预期值90.91%、阴性预期值95.83%。结论LVI是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一个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