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报告文学的观察与分析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2
|
可能与现实:走向强势的报告文学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3
|
略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孟伟
|
《克拉玛依学刊》
|
2006 |
0 |
|
4
|
换位思考:文学课程拓展学生科研思维的方法 |
周海平
|
《天中学刊》
|
2016 |
0 |
|
5
|
东南亚语言区域内汉语与民族语双宾式的类型差异——附议区域共性表象下语群个性主导的句式群分异演化 |
柳俊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何建明:泛政治化的非虚构叙事 |
丁晓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7
|
公共空间与晚清散文新文体 |
丁晓原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8
|
文化散文:历史书写中的历史与“自我”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9
|
文化散文:文化与散文之间的建构(笔谈) |
丁晓原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0
|
散文创新的视阈、可能与限度 |
丁晓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1
|
"五四"散文的现代性阐释 |
丁晓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2
|
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加“注”现象 |
张永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3
|
论作为知识分子写作方式的晚清散文话语建构 |
丁晓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4
|
论林贤治的散文观及其批评实践 |
丁晓原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5
|
论1990年代后新海派女性散文 |
周红莉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6
|
《娘》,抵达生命本真的复义书写 |
丁晓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7
|
王先谦骈文文论探析 |
孟伟
|
《船山学刊》
CSSCI
|
2008 |
2
|
|
18
|
都市个体生命精神生态的另类书写——再论“小女人散文” |
周红莉
|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文化散文:作为一种跨时空对话的语式 |
周红莉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20
|
论陆机的悲剧人格 |
周海平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