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和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王方利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接诊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缬沙坦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接诊的76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行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对照组行依那普利+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尿素氮(BUN)]、血压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cr、24 h尿蛋白、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BP及S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L-C、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V、ESR、HCT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依那普利+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可降压调脂,改善肾功能及肾脏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那普利 缬沙坦 慢性肾炎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的效果
2
作者 任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1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均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压、控糖效果明显,并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局部外膜缓释西罗莫司对内瘘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牛纪媛 王方利 +6 位作者 张瑞斌 高庆贞 贠萍 王琪 张珊 白雪 王小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1,共5页
目的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内瘘模型;探讨血管外膜涂层缓释西罗莫司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F-127组和F-127+西罗莫司组,每组6只,将兔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端吻合,建立内瘘模型后,按组别在... 目的建立兔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内瘘模型;探讨血管外膜涂层缓释西罗莫司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F-127组和F-127+西罗莫司组,每组6只,将兔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端吻合,建立内瘘模型后,按组别在吻合口进行不同处理: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F-127组,涂抹20%pluronic F-127多聚凝胶0.5 m L;F-127+西罗莫司组,涂抹携带西罗莫司0.5 mg的20%pluronic F-127多聚凝胶0.5 m L。术后3周,获取近吻合口处静脉血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静脉内膜增生情况,测量静脉血管内膜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术后3周,对照组和F-127组较F-127+西罗莫司组血管内膜增生明显(P<0.05);对照组和F-127组较F-127+西罗莫司组TGF-β1和CTGF表达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F-127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罗莫司血管外膜涂层缓释可有效抑制内瘘血管内膜的增生;西罗莫司可通过抑制TGF-β1和CTGF的表达来抑制血管内膜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内膜增生 西罗莫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Cuff导管应用不同抗凝剂的封存效果对比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方利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6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 讨论在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封管时应用肝素钠与枸橼酸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行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2... 目的 讨论在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封管时应用肝素钠与枸橼酸钠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行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8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分别使用肝素钠与枸橼酸钠进行封管处理,观察6个月,尔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导管相关感染(CRIs)、导管内血栓等的差异,并测定观察前后患者血清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观察前后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照组共行血液透析955次,实验组共行血液透析962次,实验组的CRIs发生次数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尿激酶封管次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导管内可抽吸血栓次数与导管功能不良发生次数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观察前后Ca2+、Mg2+、AST及ALT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观察前PT、APTT、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无显著差异.实验组观察后PT及AP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观察后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两组血小板计数在观察后显著上升(P<0.05),但两组观察后血小板计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仅对照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可自行缓解.结论 枸橼酸钠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时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感染事件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但可能增加导管内血栓的形成风险,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以进一步确保抗凝剂使用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抗凝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