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虑情绪状态下老年个体返回抑制成分的特征
1
作者 焦江丽 刘毅 +1 位作者 闻素霞 马爱辉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考察焦虑情绪状态对老年个体基于位置和基于颜色返回抑制的影响。被试为22名焦虑老年者和21名正常老年者,实验为E-prime软件编程、返回抑制为范式的行为实验。实验任务要求被试辨别靶刺激的颜色,记录被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1)焦虑... 考察焦虑情绪状态对老年个体基于位置和基于颜色返回抑制的影响。被试为22名焦虑老年者和21名正常老年者,实验为E-prime软件编程、返回抑制为范式的行为实验。实验任务要求被试辨别靶刺激的颜色,记录被试反应时和错误率。结果:(1)焦虑组老年者和正常组老年者均出现了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且两组效应量差异不显著。(2)正常老年组出现了基于颜色的返回抑制,焦虑老年组并未出现该效应,且两组的效应量差异显著。因此,焦虑作为一种负性的情绪状态,影响了老年组被试基于颜色特征返回抑制的出现,导致被试对于相同颜色的抑制失败,而基于位置特征返回抑制的出现却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老年者 返回抑制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吴淑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0期251-252,共2页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贯彻于全程的健康教育。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半年后,本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且血糖控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贯彻于全程的健康教育。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半年后,本组患者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且血糖控制有效率大幅上升(P〈0.05)。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利用掌握的知识,约束不良生活习惯,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老年 糖尿病 生活方式 血糖 控制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莉军 程海玲 韩桂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7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社区进行体检的0~3岁儿童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干预即为试验组,采用常规保健干预即为对照组,详解两组的家长... 目的:探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0~3岁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社区进行体检的0~3岁儿童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干预即为试验组,采用常规保健干预即为对照组,详解两组的家长满意度、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发生率。结果:对比对照组,试验组儿童的家长满意度升高;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0~3岁儿童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家长满意度显著提升,同时儿童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岁儿童保健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爱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90例,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选用西药治疗,中医组予以中医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8月前来我院就诊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90例,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选用西药治疗,中医组予以中医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顽固性偏头痛采用中医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内外兼顾的功效,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偏头痛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本风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8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和对照组(那格列奈治疗)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和胰岛分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BG[(6.22±0.84)mmol/L<(7.44±1.17)mmol/L]、2h PBG[(9.24±1.67)mmol/L<(11.14±1.82)mmol/L]以及HbAlc[(6.48±1.16)%<(7.04±1.68)%]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OMA-IR指数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那格列奈 强化治疗 初发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芝梅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9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手足口病患儿55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相关检查,查阅患儿病例资料,统计并记录患儿发病月份、年龄及性别,针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合理的预防干预对...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2月手足口病患儿55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相关检查,查阅患儿病例资料,统计并记录患儿发病月份、年龄及性别,针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合理的预防干预对策。结果入组550例手足口病患者在不同月份均有发病,发病月份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6月、5月及4月,发病率分别占20.36%、16.18%与12.18%;5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353例,占64.18%,女197例,占35.82%(P<0.05);发病年龄人群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3岁、4岁及5岁,分别占:34.55%、29.09%与20.91%。结论手足口病多发生在男性人群中,且以3~5岁居多,发病月份多集中在2~6月份,应加大手足口病宣传力度,对于高发季节加强预防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淑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8期224-225,共2页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8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本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患者满意...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8月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均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本组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结果 开展健康教育后本组患者知识知晓率、治疗配合度、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开展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 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提高患者认知度、配合度与自我防范意识,最大程度保障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爱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4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患者,效果理想,让血糖处于稳定状态,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治疗 皮肤瘙痒症
下载PDF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爱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98.33%,高于常...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98.33%,高于常规组的91.67%(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改善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适宜长期服用,对机体无毒副作用,能获得医师和患者的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桂美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可以获得更高的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下载PDF
患者遵医行为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竹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在该院近两年所医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4例,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A组患者在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干预,B组患者在出院后则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6个月后统...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在该院近两年所医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74例,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A组患者在出院后不再进行任何干预,B组患者在出院后则进行社区糖尿病护理,6个月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的遵医行为,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B组患者在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的遵医行为都显著优于A组(P<0.05); 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实施社区糖尿病护理对于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能使患者自觉地进行遵医嘱用药、合理运动、健康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自我监测血糖等行为,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于医疗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护理 遵医行为 效果观察
下载PDF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栾正剑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第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二甲双... 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其维持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压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血脂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对于调节血压、血脂也有一定效用,并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糖尿病 血糖 血压
下载PDF
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淑英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第15期56-56,55,共2页
目的:研究孕前超重/肥胖孕妇G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GDM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Logistic分析G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瘦素... 目的:研究孕前超重/肥胖孕妇GDM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GDM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门诊体检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段,Logistic分析G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瘦素是GDM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前超重/肥胖孕妇高CRP以及早期胰岛素抵抗极易引发GDM发病,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前超重/肥胖 GDM(妊娠期糖尿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疫控制的现状与应对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杨淑英 徐美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体检时发现的40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常规防控措施干预,研究组接受优化改进防控措施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 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体检时发现的40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接受常规防控措施干预,研究组接受优化改进防控措施干预。观察对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以及健康生活保持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通过观察目前我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疫控制现状,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效果。这就需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改进措施,这样才可以切实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促使高危人群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从而改善我国的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防疫控制现状 优化改进措施 高危人群 干预效果
下载PDF
益气通脑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评价
15
作者 马爱辉 程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67-69,共3页
分析益气通脑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之间共10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为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后,对照组、观察组内各自包含患者50例。通过分析与对比两组的... 分析益气通脑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之间共100例患者作为对象实施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为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组后,对照组、观察组内各自包含患者50例。通过分析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价情况,明确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虽然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后,观察组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通脑汤的应用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脑汤 气虚血瘀型 急性脑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马爱辉 程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研究将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之间,随机选择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所有对象均参与随机分组,后分为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用补阳还五汤... 研究将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之间,随机选择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参与研究,所有对象均参与随机分组,后分为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辅助治疗的观察组,每个小组中各自包含3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价、运动和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干预前各项指标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项评价均好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的应用能够获得较好效果,可以加快患者运动能力、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进度,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急性 脑梗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本风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6期17-17,共1页
目的:分析阿米替林和多潘立酮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阿米替林+多潘立酮)和对照组(多... 目的:分析阿米替林和多潘立酮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1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阿米替林+多潘立酮)和对照组(多潘立酮)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8.18%>85.45%)相对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64%<16.36%)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够根据疾病的病因,发挥针对性的疗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好的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多潘立酮 联合用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载PDF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陈立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36期69-69,77,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66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66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分数较对照组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较对照组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较大,改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个性化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心功能
下载PDF
社区糖尿病护理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陈竹平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处理方法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只进行一些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另外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近两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处理方法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患者只进行一些常规治疗和护理,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另外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鼓励、饮食调控、健康引导等方面的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控制情况,统计并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健康管理率都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岛素含量比起护理前都有所降低,但B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A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为78.6%,B组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为96.8%,B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饮食调控、心理鼓励、健康引导等健康教育措施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降低血糖,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依从性更好,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进行应用,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护理 社区健康教育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生化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诊治中的意义和价值
20
作者 王莉军 韩桂美 郑守辉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21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受检者实施生化检验诊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受检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00例受检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观察其临床指标、糖耐受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 目的分析糖尿病受检者实施生化检验诊疗的效果。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受检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100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200例受检者进行血液生化检验,观察其临床指标、糖耐受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指标高于对照组,糖耐受情况阳性率(阳性:94.00%vs11.00%;阴性:6.00%vs89.00%,χ~2=138.125,P=0.000)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受检者实施生化检验诊疗的效果显著,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既可提高糖耐受情况检出率,又可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治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