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1年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监测及生态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彭珍燕 代守杰 +1 位作者 高龙玉 李炳辉 《预防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种类、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特征,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每年1-12月,随机选取山东省平度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等生境,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每年5-10月份,随机... 目的了解山东省平度市蚊虫种类、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特征,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每年1-12月,随机选取山东省平度市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和牲畜棚等生境,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每年5-10月份,随机选取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等生境,通过双层叠帐法监测蚊密度。结果诱蚊灯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6549只,平均蚊密度为1.32只/(台·夜),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占92.44%),其他依次为中华按蚊(占2.26%)、白纹伊蚊(占0.83%)和三带喙库蚊(占0.29%);居民区、公园、医院、民房和牲畜棚成蚊密度依次为1.50、1.00、1.44、0.50、2.63只/(台·夜),不同生境蚊密度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498,P=0.974),不同生境蚊种构成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092,P=0.000)。双层叠帐法监测显示,2018-2021年共捕获雌蚊319只,均为白纹伊蚊,平均蚊密度为1.33[只/(顶·h)];居民区、公园/竹林、旧轮胎堆放地/废品站/工地平均蚊密度依次为1.38、1.50、2.00[只/(顶·h)],不同生境蚊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081,P=0.960)。成蚊密度高峰集中在7-9月,季节性特征明显。结论2018-2021年平度市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蚊密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趋势,成蚊活动主要集中在7-9月份,存在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蚊媒传染病 生态学特征 诱蚊灯法 双层叠帐法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教育-交流模型对SFTS重点人群干预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胡晓雯 张宗祎 +4 位作者 解婧敏 冯金涛 纪乾鹏 仇吉珊 贾静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39-15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教育-交流模型干预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重点人群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2023年5月20日至12月20日,采用干预前后测试的控制组设计、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高发乡镇居民共792人,整群... 目的探讨基于知识-教育-交流模型干预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重点人群知识、信念、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该研究时间2023年5月20日至12月20日,采用干预前后测试的控制组设计、多阶段抽样方法选取青岛市高发乡镇居民共792人,整群随机分配入干预组(n=394)和对照组(n=398)。干预组实施为期半年的基于知识-教育-交流模型的干预,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同步进行2次问卷调查,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两组知识、信念、行为的差别,评价干预短期效果。结果终末调查时,干预组蜱虫相关知识得分为(5.35±0.80)分,高于对照组的(3.75±1.08)分(t=-23.16,P<0.001);蜱传疾病相关知识得分为(2.59±4.74)分,高于对照组的(2.26±4.57)分(t=-22.82,P<0.001);干预组总信念得分为(16.50±2.22)分,高于对照组的(13.12±3.20)分(t=-16.82,P<0.001);干预组更倾向于“外出劳作做好防护”“劳作回来及时检查”“接触动物做好防护”“掌握蜱虫处理方法”,在控制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干预的效应OR分别为15.89、8.25、34.13、14.78,均P<0.001。结论通过基于知识-教育-交流模型的干预措施,可提升重点人群相关知识,改变防病信念,形成健康行为,干预的短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播疾病 发热 血小板减少 知识 态度 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 早期干预(教育)
原文传递
青岛市健康幼儿及监护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3
作者 信雪苓 张洪梅 +2 位作者 纪乾鹏 贾静 王春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不同流行期健康幼儿及监护人的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22年非流行期选择青岛市崂山区和平度市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各1所共4所托幼机构健康幼儿及监护... 目的了解青岛市不同流行期健康幼儿及监护人的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及相关因素,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22年非流行期选择青岛市崂山区和平度市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各1所共4所托幼机构健康幼儿及监护人546份肛拭子样本作为研究对象,2023年流行期抽取市北区、崂山区和平度区城镇和农村托幼机构共6所,采集健康幼儿及监护人肛拭子样本690份,并开展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相关因素,采用优势分析方法探讨相关因素对隐性感染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健康幼儿和监护人隐性感染率流行期分别为18.84%和13.62%,非流行期分别为9.09%和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居住于农村地区(OR=4.71,95%CI=2.57~8.61)和监护人隐性感染(OR=18.62,95%CI=7.45~46.56)的健康幼儿手足口病隐性感染风险较高,饭前/便后洗手(OR=0.09,95%CI=0.04~0.20)、独用毛巾(OR=0.17,95%CI=0.07~0.40)、接种EV71疫苗(OR=0.42,95%CI=0.20~0.87)的健康幼儿手足口病隐性感染风险较低(P值均<0.05);使用公用厕所(OR=3.02,95%CI=1.50~6.09)和每季度1次晾晒被褥(OR=3.89,95%CI=1.75~8.68)的监护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风险较高,良好的住房采光(OR=0.31,95%CI=0.12~0.79)和餐具消毒(OR=0.31,95%CI=0.15~0.65)的监护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风险较低(P值均<0.05)。优势分析结果显示,监护人隐性感染对健康幼儿手足口病隐性感染影响相对最重要(41.51%),餐具消毒对监护人隐性感染(28.87%)影响相对最重要。结论青岛市健康人群中手足口病隐性感染情况较为普遍,幼儿流行期隐性感染率较高,监护人在幼儿隐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提高家长的防控意识,减少幼儿及监护人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感染 回归分析 法定监护人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