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6个月随访验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廖振臣 苏卫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989-4993,共5页
背景: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治疗尚存在争议。目的: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其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果... 背景: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较高的治疗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目前治疗尚存在争议。目的: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与其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比较两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平果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另外13例患者接受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失访。两组置入后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组置入后下肢疼痛发生率低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P<0.05)。结果证实,改良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Ⅱ置入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优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股骨 髋关节 并发症 植入物 骨植入物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改进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随访 疗效 出血量 负重时间 功能恢复
下载PDF
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振臣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对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间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组(20例)和B组(21例)。其中,A组患者... 目的:对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间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A组(20例)和B组(21例)。其中,A组患者应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卧床时间以及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①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这三个方面,A组患者优于B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的优良率方面,B组患者优于A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74,p=0.070,p>0.05)。结论: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都具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临床医生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来决定为患者选用哪种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比较
下载PDF
老年性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海燕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9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阐明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上的重要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了各种心理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担心... 目的:通过对老年性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阐明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上的重要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采取了各种心理护理措施,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在担心麻醉、手术等方面显著差异,对手术满意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结论:加强老年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对手术的成功及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骨折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下载PDF
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后运动影像力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宇锋 李政甜 杜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对于膝关节生物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9例接受单髁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双平面的X线装置收集行走时影像资料,通过CT扫描建立骨的三维模型,将骨的3D模型与X线中相匹配并同步。测量股骨胫骨六... [目的]探讨内侧膝关节单髁置换对于膝关节生物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9例接受单髁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前及术后采用双平面的X线装置收集行走时影像资料,通过CT扫描建立骨的三维模型,将骨的3D模型与X线中相匹配并同步。测量股骨胫骨六维度的运动及内外侧胫骨平台接触中心点位置。[结果]术前患侧膝关节与健侧膝关节相比,屈伸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外翻、内外旋及内侧胫骨平台接触中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侧膝关节与健侧相比,屈伸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翻、内外旋及内侧间室接触中心均显著改善(P<0.05),内外翻、内外旋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间室胫骨接触中心点的前移畸形也明显改善,但与健侧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步态周期中固有的生物力学指标,尤其是在力线及旋转方面,但在内侧间室接触中心方面仍残存一定的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 运动学 旋转 力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