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及数据共享研究
1
作者 杨辰 毕奔腾 周立新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14-116,共3页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目前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最早的研究站建于1986年,这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积累了大量的野外长期观测数据与试验数据,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但存在数据资源分散管理、共享滞后等问题,还有部分站点由于缺乏...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目前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最早的研究站建于1986年,这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积累了大量的野外长期观测数据与试验数据,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但存在数据资源分散管理、共享滞后等问题,还有部分站点由于缺乏维护存在数据中断等问题。因此,提出建设岩溶野外科学观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汇聚、科学管理、集成共享等,提高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管理、共享服务水平,发挥科学观测数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观测 野外站 数据资源 共享服务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广西平果喀斯特土壤碳氮磷全量与易利用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同庆 崔婷婷 +2 位作者 张建兵 罗为群 胡宝清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以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周边地块的三种土地利用方式(退耕林地、退耕草地、耕地(甘蔗地和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15 cm表层土壤,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碳、氮、磷全量与易利用组分及其关系,以期能... 以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及周边地块的三种土地利用方式(退耕林地、退耕草地、耕地(甘蔗地和玉米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0~15 cm表层土壤,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碳、氮、磷全量与易利用组分及其关系,以期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喀斯特地区土壤碳、氮、磷全量及易利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耕地相比,退耕后林地和草地土壤pH值显著升高,大团聚体、速效氮显著增加,微团聚体、速效磷显著减少。(2)退耕后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较耕地显著增加,林地和草地分别是甘蔗地的1.98和1.88倍,分别是玉米地的2.15和2.04倍。林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微生物生物量氮较耕地也明显提高。对于磷,草地全磷(1.04 g·kg^(-1))最高,其次玉米地(0.81 g·kg^(-1)),且甘蔗地和玉米地的可溶性磷均显著高于林地和草地。在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方面,林地的OC/TP、TN/TP显著高于草地和耕地,而草地和耕地没有显著差异。(3)土壤容重、团聚体结构、pH、速效氮、速效磷都与土壤碳、氮、磷全量与易利用组分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上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显著提高了喀斯特土壤碳、氮水平,提升了土壤质量,退耕还林还草、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广西平果 喀斯特
下载PDF
岩溶断陷盆地湿地成因类型及水流系统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华 王波 +6 位作者 高瑜 康晓莉 王宇 刘绍华 康晓波 罗为群 赵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2-684,共13页
云南断陷盆地岩溶湿地众多,是云南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各种原因,造成湖泊淤积、水面面积缩小以至消亡,滇东地区的湖泊退化较为明显,近30年内有20多个天然湖泊过早消亡。文章开展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内具有代表性的通海湖泊退化... 云南断陷盆地岩溶湿地众多,是云南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各种原因,造成湖泊淤积、水面面积缩小以至消亡,滇东地区的湖泊退化较为明显,近30年内有20多个天然湖泊过早消亡。文章开展滇东岩溶断陷盆地内具有代表性的通海湖泊退化型(杞麓湖湿地)、泸西地下水聚积型(黄草州湿地)、宣威地下河淤塞型(格宜串珠状湿地)三种类型典型岩溶湿地研究,主要研究湿地的成因类型及特征、湿地“三场”(径流场、水化学场、温度场)特征,分析岩溶断陷盆地内天然形成的湿地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水环境影响因素及定量评价水环境质,以及岩溶湿地自然及人为影响因素、影响形式、作用强度、效应和水源减小、污染加剧、水质下降、湿地萎缩等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海湖泊退化型(杞麓湖湿地)受人为和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质水量是其退化的主要原因;泸西地下水聚积型(黄草州湿地)受湿地内地下补给、净化、修复,水质总体较好;宣威地下河淤塞型(格宜串珠状湿地)受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地下水总体丰富。文章研究成果为岩溶断陷盆地湿地的保护、科学研究、利用、生态修复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类型 湿地特征 水流系统 水环境 湿地修复 岩溶断陷盆地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以广西恭城县为例
4
作者 涂纯 罗为群 +5 位作者 蒋忠诚 刘绍华 胡兆鑫 汤庆佳 吴泽燕 张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有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的内在演化机制研究还较少涉及。以广西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石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区,但有关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石漠化的内在演化机制研究还较少涉及。以广西恭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1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进行石漠化信息提取,定量分析了恭城县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恭城县石漠化主要经历了2000-2005加速恶化、2005-2015年快速改善和2015-2021年缓慢恶化三个阶段,石漠化总面积在88.96~229.55 km^(2);2000-2005年,恭城县石漠化表现为无石漠化向轻度和中度石漠化转移,2005-2021年呈逆向改善。西岭镇、莲花镇、平安镇是石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占全县石漠化总面积的55.47%~61.31%。灰岩区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104.03 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72.91%;园地内发生的石漠化面积为56.26 km^(2),占比为38.12%。结果表明:灰岩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以及长期种植的单一经济果林遭大面积砍伐,是导致近年恭城县石漠化加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恭城县 石漠化 时空演变格局 不同岩性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的典型岩溶区生态治理分区
5
作者 胡兆鑫 罗为群 +2 位作者 蒋忠诚 吴泽燕 汤庆佳 《中国岩溶》 CAS 2024年第3期661-671,703,共12页
文章以广西平果果化石漠化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成因-结果”模型选取7个指标建立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通过单参数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贡献率,分... 文章以广西平果果化石漠化生态修复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成因-结果”模型选取7个指标建立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通过单参数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贡献率,分析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微度、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脆弱生态系统脆弱性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36.43%、33.90%、18.91%、9.34%和1.43%,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轻度、中度脆弱的主要因素是岩性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研究区生态系统重度、极度脆弱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退化。依据评价结果,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坡度、地块面积等条件,划定生态治理分区并制订相应治理措施。其中,封山育林区应禁止一切人为破坏活动;人工造林区可在植被盖度较低的地块种植阳性树种,在植被群落高度较高、盖度适中的地块种植中性和阴性树种;林下种植区可引进赤苍藤、金银花等特色经济植物;草地改良区可引进桂牧一号、菊苣草、甜象草等优质牧草;园地改造区可在现有经果林下套种赤苍藤、金银花等矮杆经济作物;特色经济植物种植区可引进赤苍藤、树仔菜等常绿经济植物;退耕还林区因地制宜造林种草;矿山修复区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复垦复绿;非治理区保持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生态治理分区 果化示范区 环境退化
下载PDF
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地下河系统多元信息综合分析评价
6
作者 曹建文 杨海洋 +4 位作者 王喆 赵良杰 林玉山 栾崧 李录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9-710,共12页
岩溶发育特征是岩溶区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渗漏问题更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岩溶洼地区,工程区地下水系统边界不清、条件不明,可能面临严重的岩溶渗漏问题,本次研究将区域构造分析... 岩溶发育特征是岩溶区水电工程建设中必须查明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渗漏问题更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湖北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岩溶洼地区,工程区地下水系统边界不清、条件不明,可能面临严重的岩溶渗漏问题,本次研究将区域构造分析、地貌成因识别、地下河追踪溯源、微动态自动化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提取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工程区地下河系统进行了有效识别。结果表明:上水库周边不存在隔水层及阻水构造,子良坪背斜控制了地下水系统的基本格局;地下河岩溶管道具有单支管道状结构特征,南北向岩溶管道不发育,上水库存在向南西侧发生管道式渗漏的风险;上水库内垂向溶蚀作用强烈,建议进行库底土工膜全库盆防渗处理,工程蓄水后应防范可能发生的不均匀沉降和岩溶塌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库区渗漏 地下河系统 识别 多元信息
下载PDF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溶蚀差异实验研究
7
作者 罗文军 季少聪 +3 位作者 刘曦翔 淡永 梁彬 聂国权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2-1321,共10页
近年来,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发现,其含气储层主要位于灯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以藻凝块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为主。为了研究该地区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蚀差异,本文采用岩石切片和薄片同时进行溶蚀实验的方... 近年来,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天然气勘探取得重要发现,其含气储层主要位于灯四段,储层岩石类型以藻凝块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为主。为了研究该地区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蚀差异,本文采用岩石切片和薄片同时进行溶蚀实验的方法,实验过程中定时记录实验数据,对灯影组白云岩的溶蚀速率、表面形貌和微观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既有溶蚀量化指标——溶蚀速率,又能直观掌握溶蚀特征及溶蚀后的孔隙结构变化。溶蚀实验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的溶蚀启动速率均较高,随溶蚀时间增加,溶蚀速率呈现大幅度衰减并趋于稳定;(2)不同样品的溶蚀速率有明显差异,藻叠层白云岩、藻砂屑白云岩溶蚀速率最高,藻凝块白云岩次之,藻叠层硅质白云岩溶蚀速率最低;(3)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反应时间内样品的微观溶蚀特征,发现沿粒间、晶间孔隙以及微裂隙溶蚀程度较高;(4)灯影组藻白云岩储层发育可能与藻间白云石的溶蚀作用有关。通过溶蚀实验,掌握了研究区不同白云岩的溶蚀差异,进而对预测优质储层分布、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灯影组 白云岩 溶蚀实验 溶蚀机理 碳酸盐岩储层
下载PDF
乌蒙山区“地质调查+”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昭觉县为例
8
作者 周长松 李军 +5 位作者 邹胜章 林永生 卢丽 樊连杰 王佳 吴树诚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6期120-130,共11页
深入系统总结昭觉县地质调查工作,科学揭示昭觉县“地质调查+”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与内涵,已经成为昭觉县当前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昭觉县区域背景条件及资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以地层岩性、地貌类型为筛选原则,选取... 深入系统总结昭觉县地质调查工作,科学揭示昭觉县“地质调查+”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与内涵,已经成为昭觉县当前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昭觉县区域背景条件及资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的基础上,以地层岩性、地貌类型为筛选原则,选取了昭觉县5个典型区进行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形成了“碎屑岩区山间盆地”“玄武岩区山间盆地”“碎屑岩区侵蚀低中山河谷”“碳酸盐岩区侵蚀溶蚀中低山峡谷”及“多岩性组合区侵蚀中山河谷”5种典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实践等要素,建立了昭觉县“地质调查+”经济发展模式,并给出了模式构建路径(basic-orientoction-main content-purpose,简称BOMP路径):以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为基础,以市、县政府及其下辖乡镇府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查清资源环境禀赋(以综合条件定产)、科学调配水资源(以水促产)、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以资源兴产)、用活用好政策(以市场促发展)为主要内容,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研究结果可为中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 经济发展模式 昭觉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SWAT-MODFLOW地表-地下水耦合模型的结构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冲 赵良杰 +3 位作者 崔亚莉 曹建文 王莹 李美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1-1139,共9页
为了利用Seonggyu Park和Ryan T.Bailey的SWAT-MODFLOW耦合程序实现地表、地下不同范围模型耦合,同时探究耦合程序输出的以SWAT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和以MODFLOW网格计算的补给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耦合程序在有关地表地下水研究上的优势。... 为了利用Seonggyu Park和Ryan T.Bailey的SWAT-MODFLOW耦合程序实现地表、地下不同范围模型耦合,同时探究耦合程序输出的以SWAT计算的地下水补给量和以MODFLOW网格计算的补给量之间的差异,以及耦合程序在有关地表地下水研究上的优势。本文以该耦合程序示例模型美国佐治亚州南部小河流域(LRW)为例,选取模型中SWAT划分的104号子流域为边界,用GMS10.4建立地下水流模型,最后将地下水流模型和原SWAT模型进行耦合。研究结果表明:(1)耦合程序能实现以地表分水岭自然边界为范围的SWAT模型与以子流域为边界的小范围MODFLOW模型的耦合,但由于地下水流模型网格边界和子流域边界不能完全匹配,导致MODFLOW以网格计算的地下水降雨补给量和SWAT统计的地下水降雨补给量存在差异,误差随网格变小而变小;(2)耦合后各均衡项发生了变化,河道对地下水的总补给量变为耦合前的15.25%,地下水向河道的总排泄量比耦合前多19.29%,总降雨补给比耦合前多17.07%,总蒸发量是耦合前的3.08倍。经过研究发现耦合模型能更准确的模拟地表地下水文过程,反映降水与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MODFLOW 耦合模型 地表-地下水
下载PDF
桂林典型岩溶峰丛洼地碳储量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柏露 邓艳 +4 位作者 谢运球 柯静 吴松 黄静 侯萌萌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5-794,共10页
为了揭示不同发展模式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以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西塘村的岩溶峰丛洼地为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对岩溶峰丛洼地的碳储量进行评估,并模拟2种情境(生态保护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下植被类型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揭示不同发展模式下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以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西塘村的岩溶峰丛洼地为对象,采用InVEST模型对岩溶峰丛洼地的碳储量进行评估,并模拟2种情境(生态保护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下植被类型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碳储量总量是16641.68 t,碳密度是221.30 t·hm^(−2),经济总价值是1997.00万元,单位面积价值是26.56万元·hm^(−2);人工林、自然林、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是339.38 t·hm^(−2)、261.79 t·hm^(−2)、150.34 t·hm^(−2),经济价值分别是40.72万元·hm^(−2)、31.42万元·hm^(−2)、18.04万元·hm^(−2),且土壤碳储量是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自然林和经济林中土壤是最大的碳汇,而人工林中土壤和地上植被的碳汇较大;生态保护模式下研究区碳储量经济价值是2252.14万元,相比于现状增加了254.89万元;经济发展模式下研究区碳储量经济价值是1595.30万元,相比于现状损失了401.95万元。该研究成果为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和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确定未来发展模式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岩溶峰丛洼地 情景模拟 土地利用
下载PDF
雄安新区蓟县系雾迷山组地层水对白云岩溶蚀的模拟实验研究
11
作者 季少聪 张庆玉 +5 位作者 梁彬 李景瑞 巴俊杰 聂国权 董红琪 莫国宸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9-818,共10页
为了研究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层水对白云岩的溶蚀作用,文章以雾迷山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以井下雾迷山组地层水为实验流体,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蚀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样品在地层水中的溶蚀速率随温度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具有快速... 为了研究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地层水对白云岩的溶蚀作用,文章以雾迷山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以井下雾迷山组地层水为实验流体,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溶蚀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样品在地层水中的溶蚀速率随温度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具有快速下降—缓慢增加—快速下降的特征,在100~140℃范围内明显增加。样品在地层水中的溶蚀速率随压力增加明显增大。反应溶液的Ca^(2+)、Mg^(2+)浓度增加量随温度、压力变化特征与样品溶蚀速率随温度、压力变化特征一致;(2)孔隙、微裂隙欠发育的样品仅在样品表面发生溶蚀,使得样品表面变模糊。孔隙、微裂隙发育的样品,沿粒间、晶间孔隙及各类裂隙溶蚀、扩展,最终呈一定程度连通;(3)埋藏成岩环境下,在100~140℃范围存在一个保持较高溶蚀能力的温度窗口,这可能是研究区雾迷山组白云岩岩溶储层形成的有利温度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雾迷山组 白云岩 地层水 高温高压实验 岩溶热储
下载PDF
降雨对岩溶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水分及温度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史敏莉 罗为群 +3 位作者 吴泽燕 林佳欣 胡兆鑫 涂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共9页
土壤水热因子是影响岩溶区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等的主要因素,降雨变化是限制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典型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选择监测点,对不同降雨条件及20、50、80、110 cm深度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连续监测... 土壤水热因子是影响岩溶区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等的主要因素,降雨变化是限制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典型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选择监测点,对不同降雨条件及20、50、80、110 cm深度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连续监测,探讨峰丛洼地区降雨变化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影响机制及其两者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增大,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减小。洼地土壤水分对不同条件下的降雨均有响应,但坡地土壤水分对中雨以上级别的降雨发生降雨响应,且坡地土壤水分响应程度较洼地土壤水分强烈。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仅存在于小雨或中雨,大雨或暴雨时,其变化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相关性在洼地和坡地呈相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降雨 洼地 坡地
下载PDF
贵州省碧云湖岩溶渗漏水文地质条件与渗漏管道位置识别
13
作者 曾洁 潘晓东 +3 位作者 任坤 刘伟 彭聪 郑智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8,共8页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 查找岩溶区湖泊水库渗漏通道是岩溶区湖库建设和渗漏灾害治理的“卡脖子”问题。文章以碧云湖为例,分析湖区周边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示踪试验和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确定了碧云湖渗漏水文地质条件和渗漏主管道位置,并通过钻探验证。结果表明,碧云湖渗漏主要为岩溶管道型,渗漏点和地下河管道主要发育在靠近八步复式向斜轴的部位,位于物探测线测点540 m处,管道深约40 m,渗漏段相对较窄,灌浆堵漏可行。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地形地貌条件和地球物理探测结果,建议在水库下游方向的物探测线开展帷幕灌浆,以测点540 m为中心向两边灌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云湖 岩溶渗漏 水文地质 渗漏管道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在碎屑岩地区找水中的应用——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例
14
作者 郑智杰 曾洁 +2 位作者 甘伏平 陈吉礼 卢秀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2-440,共9页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 为探索地球物理方法在碎屑地区找水应用的有效性,文章以云南宣威大路边村为研究对象,选取高密度电阻率法、联合剖面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碎屑岩层进行找水研究。结果表明:三叠系上统飞仙关组(T1f)碎屑岩富水性中等,含水性较均匀;受地面场地狭窄限制,高密度电法及联合剖面法测线长度有限,探测深度较浅,受碎屑岩电阻率小的影响,其找水应用效果不佳,在可探测的深度范围内较难识别基岩裂隙等找水有效异常,需结合其他物探方法甄别异常;音频大地电磁法找水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横向分辨率,可有效识别碎屑岩中的断裂破碎带及构造裂隙带,表现为相对低阻异常特征;视电阻率单支测深曲线能有效分辨不同深度的岩土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对裂隙破碎带有较好指示意义。在地面场地较为狭窄的碎屑岩地区开展找水工作,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能取得较好效果,以音频大地电磁法确定碎屑岩地区中的裂隙发育带位置,以视电阻单支测深曲线确定裂隙发育带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联合剖面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视电阻率测深曲线 碎屑岩 找水
下载PDF
典型岩溶高原边缘夷平面沉积特征及古气候环境——以湘西洛塔及贾坝剖面为例
15
作者 吴亮君 王璞珺 +5 位作者 张晶 辛存林 容悦冰 陈伟海 张远海 黄超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71,共33页
文章对云贵高原边缘洛塔期(洛塔剖面)和召市期(贾坝剖面)夷平面风化壳进行粒度、磁化率、孢粉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其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响应。结果显示:洛塔剖面和贾坝剖面风化壳都以黏土和不等粒砂为主,但洛塔剖面岩性和粒度变化比较明显,... 文章对云贵高原边缘洛塔期(洛塔剖面)和召市期(贾坝剖面)夷平面风化壳进行粒度、磁化率、孢粉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其沉积特征及古气候响应。结果显示:洛塔剖面和贾坝剖面风化壳都以黏土和不等粒砂为主,但洛塔剖面岩性和粒度变化比较明显,为杂色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互层,夹一层砂砾石;贾坝剖面岩性和粒度相对稳定,主要为粉砂黏土。洛塔剖面Mz、Md、SC/D值以及磁化率值整体较高,但变化幅度小且快,贾坝剖面Mz、Md、SC/D值以及磁化率值相对波动较大,由此推断两条剖面所揭示的沉积环境都整体湿润,但贾坝剖面显示出小的干燥波动,即洛塔期夷平面风化壳沉积时期气候为温暖湿润型,召市期夷平面风化壳沉积时期气候为温凉干燥型,这与孢粉中大量水龙骨属(Polypodium)、松属(Pinus)指代的气候意义相同。对比孢粉组合及前人资料,推测洛塔剖面风化壳可能为新近纪早期开始形成,该夷平面可能形成于中新世,而贾坝剖面可能形成于第四纪早期,该夷平面可能形成于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 夷平面 古气候 粒度 磁化率 孢粉
下载PDF
湖南省新田县富锶岩溶水矿物饱和指数特征,Sr^(2+)、SO_(4)^(2-)来源及开发潜力
16
作者 赵光帅 苏春田 +4 位作者 黄奇波 朱义年 杨杨 罗飞 李小盼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6-1058,共13页
【研究目的】湖南新田县发现大型富锶矿泉水田,然而锶元素来源及锶矿泉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相对薄弱,此外探究富锶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锶元素来源可为岩溶区寻找富锶地下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富锶地下... 【研究目的】湖南新田县发现大型富锶矿泉水田,然而锶元素来源及锶矿泉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相对薄弱,此外探究富锶岩溶水水化学特征及锶元素来源可为岩溶区寻找富锶地下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富锶地下水水化学指标检测分析,利用PHREEQC软件、水化学计量法、端元法、水文地质参数等揭示富锶岩溶水矿物饱和指数特征,Sr^(2+)、SO_(4)^(2-)来源及富锶地下水开发潜力。【研究结果】方解石在下降泉和机井中均主要处于饱和状态,白云石由下降泉中未饱和状态转为机井中的饱和状态,菱锶矿在机井中出现饱和状态,石膏在下降泉和机井中均为未饱和状态。下降泉中矿物饱和指数随泉水溶解性总固体增加而升高,两者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机井中两者相关性较差。下降泉SO_(4)^(2-)和大气降水SO_(4)^(2-)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根据Ca^(2+)、Mg^(2+)、Sr^(2+)、HCO_(3)^(-)、SO_(4)^(2-)化学计量关系,机井中SO_(4)^(2-)可能来源于石膏溶解。下降泉中Sr^(2+)主要来源于石灰岩中以类质同像置换钙的锶,机井中Sr^(2+)较大可能来源于含水层中菱锶矿。研究区85.2%水点的地下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水点多为单指标超标。经计算,枯水年富锶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别为3.83×10^(7)m^(3)/a、1.05×10^(7)m^(3)/a、7.28×10^(6)m^(3)/a。【结论】新田县富锶地下水中锶主要来源于泥盆系佘田桥组地层含锶矿物(类质同像置换钙的锶和菱锶矿)的溶解,富锶地下水资源量及资源潜力可观,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锶岩溶水 矿物饱和指数 Sr^(2+)和SO_(4)^(2-) 开发潜力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新田县 湖南省
下载PDF
黔西南地区地热储层结构特征——以望谟平洞地热储层为例
17
作者 涂明江 赵良杰 +3 位作者 李强 陈刚 王若帆 王元坤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基于地温梯度的地热资源开发受区域地热储层结构及导水构造控制。文章以贵州省望谟县平洞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质调查和ZK1钻孔揭露的地热储层结构为依据,分析区内热储层岩性特征、热储构造、导水构造、地温场特征、地热流体水化... 基于地温梯度的地热资源开发受区域地热储层结构及导水构造控制。文章以贵州省望谟县平洞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地质调查和ZK1钻孔揭露的地热储层结构为依据,分析区内热储层岩性特征、热储构造、导水构造、地温场特征、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以深入理解地热流体循环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地处上里地背斜倾伏端,地热流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裂隙、断裂带进入深循环并汇集于热储层及断层破碎带,径流过程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显示出典型的褶皱隆起断裂对流型特征;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地热流体增温过程主要由地温梯度控制,平均地温梯度值为2.34℃·(100 m)^(-1),热储构造和导水构造对增温促成也有一定影响。研究成果可为黔西南地区及其他类似地热储层的地热能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储层结构 地温梯度 热水循环模式 望谟平洞地热系统
下载PDF
桂北典型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钟萍 王光军 +2 位作者 刘绍华 徐永福 罗为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16-3026,共11页
母岩对景观演化和生物定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母岩对区植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是地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桂北冠岩、恭城两个典型岩溶区3种母岩(灰岩、碎屑岩、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 母岩对景观演化和生物定植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母岩对区植物多样性是否产生影响是地学、植物学和生态学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桂北冠岩、恭城两个典型岩溶区3种母岩(灰岩、碎屑岩、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研究区内物种相对丰富,共记录乔木86种、灌木93种、草本56种,灰岩植物alpha多样性最高,碎屑岩次之,灰岩夹白云岩最低;(2)不同母岩和同一母岩区的植物群落相异性均较高,物种周转组分对beta多样性贡献(82.86%—84.49%)显著高于物种丰富度组分(15.51%—17.14%);(3)Pearson和Mantel分析表明,母岩、基岩裸露率和土壤厚度与桂北岩溶区植物alpha和beta多样性显著相关(P<0.05)。综上所述,桂北岩溶森林林分异质性较高,碳酸岩混合沉积区植物多样性显著低于纯灰岩和碎屑岩。植物组成差异主要取决于物种周转过程,母岩、基岩裸露和土壤厚度是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母岩的角度评估了岩溶森林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桂北乃至中国西南岩溶地区植被保护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母岩 基岩裸露率 土壤厚度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在猴场滑坡结构探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永亮 张伟 +6 位作者 刘振宇 易连兴 吴秋菊 梁楠 甘伏平 邬健强 韩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1-453,共13页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贵州省威宁县猴场滑坡区进行探测,探究从浅部到深部岩溶及裂缝发育情况、岩溶滑坡体底界面形态及滑坡体结构特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划分了滑坡区地层结构,发现滑坡区发育浅部和深部两层岩溶...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贵州省威宁县猴场滑坡区进行探测,探究从浅部到深部岩溶及裂缝发育情况、岩溶滑坡体底界面形态及滑坡体结构特征。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划分了滑坡区地层结构,发现滑坡区发育浅部和深部两层岩溶,尤其在灰岩与泥页岩界面处的深部岩溶,加之煤层开采形成的采空区,是触发滑坡的背景条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出的裂缝及岩溶发育区域,是滑坡体进一步位移拉裂的脆弱区。分析认为,岩溶发育破坏了滑坡体原来的整体性,使岩溶山体劣化成零散块体,是导致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 岩溶山体 滑坡 高密度电阻率法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下载PDF
等水位河间地块岩溶裂隙和流场演变模拟初探
20
作者 焦友军 黄奇波 +1 位作者 王旭升 于青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经典地下水动力学根据Dupuit假设得到了河渠间潜水含水层水位分布的解析解,常用于实际工程。该解析模型是否适用于具有裂隙网络的河间地块岩溶含水层,这个问题远未得到充分论证。考虑降雨入渗强度为100~800mm/a的情形,建立剖面二维离散... 经典地下水动力学根据Dupuit假设得到了河渠间潜水含水层水位分布的解析解,常用于实际工程。该解析模型是否适用于具有裂隙网络的河间地块岩溶含水层,这个问题远未得到充分论证。考虑降雨入渗强度为100~800mm/a的情形,建立剖面二维离散裂隙网络渗流模型,对等水位河间地块开展数值模拟研究。裂隙网络包含陡倾角和缓倾角2组裂隙,具有随机分布特征,隙宽均值为0.01cm。根据稳定流场模拟结果划分包气带和饱水带裂隙界面,分析水位分布特征,计算饱水带裂隙网络的等效渗透系数,并与经典解析模型反算的等效渗透系数进行了对比,发现采用解析模型的误差小于25%。进一步模拟岩溶作用下裂隙演变的情景,对10ka内河间地块裂隙状态和准稳态渗流进行了预测,发现隙宽最大值达到0.07cm,经典解析模型仍然能够通过水位反算出数量级相符的等效渗透系数。模拟结果表明潜水面具有不规则形状,而且在河岸会出现明显的渗出面泉点,裂隙泉点数量在岩溶演变过程中逐渐减少。经典解析模型虽然能够估算河间地块裂隙网络的等效渗透系数,但不能刻画潜水面的不规则形态,也不能预测岩溶裂隙渗流场的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间地块 岩溶裂隙网络 Dupuit假设 等效渗透系数 溶蚀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