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结合康复锻炼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温金亚 吴国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3738-374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康复锻炼结合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与康复锻炼结合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比较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分、P物质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分、P物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物质水平、吞咽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刺激疗法在恢复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与吞咽训练相结合,可使其效应最大化,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显著,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吞咽困难 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锻炼
下载PDF
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鲁芳勤 刘涛杰 +1 位作者 刘懿欣 许普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5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n=48)... 目的探讨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接受ESW治疗,观察组在ESW治疗基础上接受静力性抗阻训练,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下降(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ESW治疗可有效缓解CSR患者疼痛,且能有效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静力性抗阻训练 体外冲击波 颈椎活动度 颈椎功能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鲁芳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7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分析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3... 目的分析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躯体功能量表(F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肌肉拉伤、骨折、皮肤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等速肌力训练仪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能迅速修复受损神经,加快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等速肌力训练仪 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下载PDF
分阶段康复护理联合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娄安华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5期616-618,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联合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联合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同时接受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接受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分阶段康复护理。持续干预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患侧肩关节屈伸峰力矩(PT)及峰力矩/体重比(PT/BW)、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得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oCA得分、患侧肩关节屈曲PT及PT/BW、FMA-UE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5、0.331,P>0.05)。干预后,观察组MoCA得分,FMA-UE得分,肩关节屈肌、伸肌的PT、PT/B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3、2.231,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联合短期虚拟现实情景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和肌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阶段性护理 虚拟现实训练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鲁芳勤 刘涛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159-161,共3页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同时给予tDCS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改良曼恩吞咽能力(MMASA评分)、总有效率、日常行为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ASA、Barthe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MMASA评分、总有效率、Barthe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tDCS治疗可以刺激大脑咽部运动皮质,增强兴奋性,有效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 吞咽障碍
下载PDF
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温金亚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1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 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与FMA、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其下肢肌力,利于恢复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下肢康复机器人 下肢肌力 平衡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肌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鲁芳勤 刘涛杰 《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给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对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 目的分析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给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对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骨科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肌力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83%、100.00%,高于参照组的77.08%、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肌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康复训练 膝关节功能 肌力
下载PDF
肿痛安胶囊对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涛杰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1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肿痛安胶囊对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单纯甲... 目的:探究肿痛安胶囊对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VAS评分、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单纯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肿痛安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上肢麻木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1周、4周、6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后的1周、4周、6周的麻木症状VAS评分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1例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为优,7例表现为良,优良率达到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肿痛安胶囊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能够起到降低疼痛、缓解上肢麻木的作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痛安胶囊 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VAS评分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雅婷 王建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某院就诊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某院就诊的6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髋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Harris(Harris hip score system,HHS)评分、Berg(Berg balance scale,BBS)平衡量表评分、Barthel(Barthel index,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HHS中关节活动(3.37±0.48)分、关节功能(25.59±3.86)分、关节疼痛(35.43±3.56)分、关节畸形(2.58±0.34)分、BBS(42.26±4.79)分、BI(72.88±5.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5±0.46)分、(18.55±3.84)分、(30.19±3.54)分、(2.16±0.22)分、(37.82±4.68)分、(60.59±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早期康复锻炼结合家庭式平衡训练,能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平衡能力,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早期康复锻炼 家庭式平衡训练 髋关节功能 平衡能力 生活能力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娄安华 杨丹 韩琳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6期827-828,共2页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和营...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和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 SA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MI、 TSF、 A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纠正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脑卒中 吞咽功能 营养状态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外用联合三妙散内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涛杰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20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雷公藤外用联合三妙散口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内服中药三妙散,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 目的探讨复方雷公藤外用联合三妙散口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内服中药三妙散,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复方雷公藤涂搽关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与风湿病专用健康调查量表(HAQ)评分。结果治疗4-12周后,两组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屈伸不利及关节红肿的中医症状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治疗后两组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雷公藤外用联合三妙散口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雷公藤 三妙散 涂搽剂 类风湿关节炎 活动期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个体化训练对髋关节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涛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1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药外敷联合个体化训练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和康复...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药外敷联合个体化训练对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局部中药外敷联合个体化康复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肢体肿胀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肢体无肿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个体化训练能够有效改善髋关节术后患者肢体肿胀情况和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中药外敷 个体化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应用牵引疗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涛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牵引疗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单纯应用牵引疗法为对...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牵引疗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单纯应用牵引疗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牵引疗法配合推拿疗法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在实验组43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13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7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0%;在对照组43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8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7%。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牵引疗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疗法 推拿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康复路径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明月 刘涛杰 +2 位作者 温金亚 薛松珂 宗保菊 《中国校医》 2021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康复路径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效果,以加快其术后康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康复路径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效果,以加快其术后康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康复路径联合ERAS。对比2组术后恢复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拔除尿管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65±3.17)h、(32.53±4.78)h、(13.76±2.15)d,均短于对照组的(16.62±5.70)h、(63.79±7.08)h、(22.64±5.69)d;观察组术后14周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为(86.89±6.95)分、(78.05±7.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79±6.73)分、(71.24±7.49)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路径联合ERAS能够缩短行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置换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