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疼痛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翟贺杰 赵巧丽 陈新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2期3408-3411,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疼痛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骨科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综合疼痛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骨科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1周疼痛控制满意度及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术后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10%(54/62),对照组缓解有效率为51.61%(32/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疼痛护理能够改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疼痛护理 骨科手术 术后疼痛 满意度 疼痛管理 疼痛教育
下载PDF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申大幸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20-06间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四肢骨科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未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6—2020-06间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四肢骨科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未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25例。记录1个月时患者术区及周围皮肤因神经损伤出现干燥/角化脱落、麻木、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个月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良率和生存质量简表(SF-36)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术区及周围皮肤因神经损伤出现干燥/角化脱落、麻木、疼痛、温度/触觉等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的Neer评分优良率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游离保护锁骨上皮神经,可有效避免因锁骨上皮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的神经损伤相关症状,并有利于提高肩关节功能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上皮神经 锁骨骨折 神经损伤
下载PDF
Caprini、Wells、 Autar评估量表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柴充 王浩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8期3316-3319,共4页
目的 探讨Caprini、Wells、 Autar评估量表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20例TKA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术后未合并DVT,76例)和... 目的 探讨Caprini、Wells、 Autar评估量表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20例TKA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术后未合并DVT,76例)和研究组(术后合并DVT,44例)。采用Caprini、Wells、 Autar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发生DVT风险,采用Pearson分析Caprini、Wells、 Autar量表相关性,同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aprini、Wells、 Autar量表对DVT发生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Caprini、Wells、Autar量表评分中研究组患者高风险及极高风险占比高,对照组患者低风险及中风险的占比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Caprini、Wells、Autar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Caprini、Wells、Autar量表对DVT的发生均有诊断价值,Wells量表的灵敏度、特异性及AUC均高于Caprini及Autar量表。结论 Caprini、Wells、 Autar量表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发生均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Wells量表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 Caprini量表 Wells量表 Autar量表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模式预防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观察
4
作者 武杰 李慧 王跃华 《临床研究》 2023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1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模式在预防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31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为期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风险、DVT发生率、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及相关血液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1月后,观察组DVT风险等级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52%,对照组DVT发生发生率为10.77%,观察组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后静脉血流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基于Caprini危险分级分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流速,抑制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rini危险分级 分层护理 老年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氨甲环酸降低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孟伟正 田林强 +2 位作者 任文杰 张勇 周田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降低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38例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按照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A组(22例)和B组(16例)。A组术前15 min静脉输注100 mg/kg氨甲环酸,术中以10 mg/(kg·h)氨甲环酸维持至...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降低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38例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患者按照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A组(22例)和B组(16例)。A组术前15 min静脉输注100 mg/kg氨甲环酸,术中以10 mg/(kg·h)氨甲环酸维持至术毕;B组术前输注与A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融合固定节段个数、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输血率、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24 h引流量、总出血量、置管时间、血红蛋白(Hb)、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两组术后均未见切口感染。融合固定节段个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异体输血率、异体血红细胞输入量、术后24 h引流量、总出血量、置管时间、术后各时间段Hb各项指标A组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大剂量氨甲环酸可有效、安全地降低脊柱侧凸矫形术围手术期的出血量,且不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术中出血量 氨甲环酸 脊柱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与感染及血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蕾 魏亚楠 +1 位作者 杨玉山 严晓慧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感染和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髋部骨折手术患者318例,其中术后感染(感染组)17例,未感染(未感染组)301例。同期收集健...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感染和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髋部骨折手术患者318例,其中术后感染(感染组)17例,未感染(未感染组)301例。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感染组患者手术结束时(T0)、术后感染时(T1)、感染控制后(T2)及未感染组T0、对照组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D-D)水平,术后血栓发生情况,分析血栓发生及未发生患者T0时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血栓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未感染组T0时及对照组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感染组、未感染组T0时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T0、T1、T2时间点TT、FIB、D-D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T1、T2时明显高于T0时,T1时明显高于T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血栓发生率为58.82%(10/17),未感染组血栓发生率为1.33%(4/301),感染组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0时血栓发生与未发生患者PT、APTT、TT、FIB、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T0时FIB、D-D是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血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IB、D-D二者联合检测预测的AUC为0.820(0.740~0.909),较单一指标预测的AUC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感染与凝血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且感染、FIB、D-D水平升高均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控术后感染,可能对维持机体凝血功能的稳定性,预防血栓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FIB、D-D水平监测,有助于血栓形成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感染 血栓 凝血 D-二聚体
下载PDF
氨甲环酸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君 李世清 +1 位作者 李博文 苗卫东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静滴联合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静滴联合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80名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对照组术前30 min静脉滴注TX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扩髓前给予TXA、肾上腺素打入髓腔。记录两组显性、隐性以及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术后需输血病例数,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术后90 d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 embolism,PE)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隐性失血量[(455.44±62.34)mL比(596.78±65.91)m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620.78±112.67)mL比(760.15±108.46)mL]、输血病例数[12比25],以及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14.48±3.44)g比(27.47±4.52)g]、手术后血红蛋白[(109.27±11.28)g/L比(98.82±13.46)g/L]和血细胞比容[(34.48±3.29)%比(29.26±3.3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两组FIB、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差异(P>0.05)。结论TXA静滴联合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可明显降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DVT、PE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止血技术 失血 手术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氨甲环酸 肾上腺素
下载PDF
行为改变护理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蕾 魏亚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析行为改变护理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析行为改变护理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中文版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运动及自理能力[简易运动功能量表(FMA)、巴氏指数(BI)评分],并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两组髋关节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3个月时,两组FMA下肢评分、B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改变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恢复,提高患者运动、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行为改变护理 康复功能训练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髋臼解剖旋转中心重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勇 杨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共25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2例,女3... 目的探讨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旋转中心重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5例(共25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8~47岁,平均(36.13±6.97)岁,所有病例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外侧入路经股骨头直接磨挫显露髋臼,参考泪滴结构制作髋臼、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术后应用Pierchon法评估假体位置及旋转中心,比较分析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所有髋关节均采用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手术时间65~90 min,出血量300~500 mL,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病例,外展角为(40.9±3.09)°,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分别为(17.92±1.42)mm和(37.42±1.47)mm,髋关节重建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为(18.95±1.47)mm,水平距离为(33.61±2.37)mm,髋关节位置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68个月,平均(32.87±21.17)个月。术前HSS评分平均为(45.04±10.43)分,末次随访时为(88.4±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结论继发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经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直接磨挫股骨头能够显露髋臼,并参考泪滴解剖结构制作髋臼,重建旋转中心接近解剖旋转中心,髋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但手术技术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髋关节 髋关节旋转中心 泪滴
下载PDF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在骨肉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蓓蕾 孙晓娟 王晓霞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7期1825-1828,共4页
目的探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在骨肉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7例骨肉瘤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顺铂+多柔比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仅给予基础... 目的探讨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在骨肉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97例骨肉瘤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顺铂+多柔比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异环磷酰胺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仅给予基础辅助治疗,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条件刺激阻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肿瘤相关症状[MD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呕吐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MDAS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恶心、睡眠不安、胃口差、嗜睡、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呕吐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呕吐程度更严重。结论条件刺激阻滞疗法对改善骨肉瘤化疗患者的肿瘤相关症状和睡眠质量、降低呕吐程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化疗 条件刺激阻滞疗法 肿瘤相关症状 睡眠质量 呕吐
下载PDF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选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选择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选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切口长度、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A组的20.00%(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能减少踝关节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促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感染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周捍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7期75-78,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敏感...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外敷药物、膝关节制动、冷敷等保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及置管冲洗引流等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次数为(1.95±0.65)次,移植物全部保留;两组全部治愈。治疗后1、2周,两组的WBC、ESR、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SF-36、LKSS评分及ROM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均能有效控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感染,但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感染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谢及血清CRP、IL-1、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宗克 柴充 +1 位作者 王浩磊 徐秀成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谢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对四肢骨折患者骨代谢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1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0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后予以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30 d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及血清CRP、IL-1、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5、30 d两组患者NRS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IL-1、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骨代谢速度,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 骨肽注射液 四肢骨折
原文传递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勇 杨林 张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将入院编号为奇数者纳入对照组,将入院编号为偶数者纳入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50例,将入院编号为奇数者纳入对照组,将入院编号为偶数者纳入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般手术资料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6.00%,19/25),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4/25)低于对照组(24.00%,6/25),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优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更能降低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 带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国柱 李学涛 谢纪宝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绷带固定,研究组... 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膏绷带固定,研究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00%,45/50)高于对照组(76.00%,38/50),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为(54.18±4.25)、(28.94±2.17)分,高于对照组的(43.62±3.13)、(24.15±2.86)分,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3.12±0.42)个月]短于对照组[(7.67±1.54)个月],P<0.05。研究组骨不连、愈合延迟及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26.00%,13/50),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创伤骨折症状,对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均有良好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长管状骨 关节功能 愈合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大幸 吴靖宇 +1 位作者 杨玉山 李帅志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第1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EF)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EF+常规引流治疗(对照组,n=32)及接受EF+VSD治疗(研究组,n=32)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EF)结合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受EF+常规引流治疗(对照组,n=32)及接受EF+VSD治疗(研究组,n=32)的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周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触珠蛋白、转铁蛋白(Tf)],并记录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优良率(87.50%,28/32)高于对照组(65.63%,21/32),P<0.05。术后1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FIB、D-D、CRP、CER及触珠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TT、APTT、PT、Tf水平较术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低于对照组(28.13%,8/32),P<0.05。结论:EF结合VSD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凝血功能,缓解急性反应,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外固定器 封闭负压引流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中的应用
17
作者 翟贺杰 赵巧丽 陈新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7期3204-320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n=61)及观察组(2...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6~12月,n=61)及观察组(2020年1~6月,n=61)。对照组出院时接受常规院外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信息系统对患者实施院外护理指导,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骨关节功能锻炼依从性、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功能锻炼管理、疼痛管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关节疼痛评分、健康相关生命质量问卷(HRQLS)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移动信息系统的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术后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信息系统 护理管理 膝骨性关节炎 术后锻炼依从性 康复效果
原文传递
后路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李博文 李世清 周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4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内...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数字评估法(NRS)评分、伤锥影像学参数(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脊柱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脊柱功能优良率(97.62%,41/42)高于对照组(80.95%,34/42),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19.05%,8/42),P<0.05。结论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相比,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更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机体疼痛程度,促进脊柱功能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脊柱 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功能
原文传递
高频肌骨超声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孙婕 李博文 郑兰兰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6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高频肌骨超声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96例,均行高频肌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手术探查或修补结果为"... 目的分析高频肌骨超声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96例,均行高频肌骨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手术探查或修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高频肌骨超声与MRI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分析其预测值。结果96例疑似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经手术探查或修补结果确诊阳性53例,阴性43例;高频肌骨超声诊断出真阳性46例,真阴性41例;MRI诊断出真阳性49例,真阴性42例;高频肌骨超声诊断的灵敏度(86.79%、46/53)、特异度(95.35%、41/43)、准确度(90.63%、87/96)、漏诊率(13.21%、7/53)、误诊率(4.65%、2/43)与MRI诊断(92.45%、49/53;97.67%、42/43;94.79%,91/96;7.55%,4/53;2.33%,1/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肌骨超声诊断阳性预测值(95.83%、46/48)、阴性预测值(85.42%、41/48)与MRI诊断(98.00%、49/50;91.30%、42/46)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肌骨超声应用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可减少漏诊和误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外侧副韧带损伤 高频肌骨超声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勇 杨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5诊治的2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首先在关节镜下探查膝关节韧带、软骨、半月板损伤情况,半月板...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3—2019-05诊治的2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首先在关节镜下探查膝关节韧带、软骨、半月板损伤情况,半月板损伤行部分切除成形或缝合术。在膝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复位骨折,采用T形或L形接骨板与排钉固定骨折。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2~36)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12~24)周。随访期间骨折未再次移位及塌陷,内固定物未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82~98分,平均92分。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范围达到120°~14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能够有效复位固定骨折块,同时处理膝关节内损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面塌陷 关节镜 前外侧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