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原因及治疗策略
1
作者 陈小光 刘福全 张德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11-3317,共7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压缩骨折作为其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骨水泥外漏作为该手术的一个潜在风险,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后骨水泥外漏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骨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分为骨水泥外漏组(n=27)和无骨水泥外漏组(n=73)。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骨水泥外漏的影响因素,用以构建术后骨水泥外漏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行骨水泥外漏治疗后,观察术前、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27例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与结论:①27例骨水泥外漏患者中,24例均为椎间盘终板内渗漏,无明显症状及不适,无需特殊处理;1例发生肺栓塞,请呼吸科协助处理得以好转;2例有症状,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骨水泥取出术;②CT值、骨折严重程度、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骨水泥注入量是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区分度均较好,且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④对于27例术后骨水泥外漏患者,术后3 d、术后12个月时,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低于术后3 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CT值、骨折严重程度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骨水泥外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外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MRI与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分析
2
作者 刘卫国 陈亮 +2 位作者 陈小光 张世民 张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探讨术前用三维CT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后,应用MRI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4例,术前应用三维CT检查扫描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同时应用MRI评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损伤的程度。结果... 探讨术前用三维CT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后,应用MRI检查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24例,术前应用三维CT检查扫描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同时应用MRI评估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损伤的程度。结果 MRI诊断膝半月板损伤98例,MRI检查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6.29%、71.43%、89.32%。MRI显示半月板损伤程度,Ⅰ度15例,Ⅱ度45例、Ⅲ度38例。根据CT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Ⅰ型、Ⅱ型半月板损伤Ⅱ度百分比为69.57%和58.62%,Ⅴ型和Ⅵ型半月板损伤Ⅲ度百分比为61.54%和64.29%。结论 术前CT行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应用MRI可了解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半月板及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分型 膝半月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医院模拟实验室建设经验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路冬梅 李卫民 +3 位作者 刘国华 周自广 张永潮 金大庆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室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在动物身上模拟手术提升手术技能,探讨模拟实验室建设经验以及效果。方法四级培训:理论授课、模拟箱训练、动物模拟手术、人体手术演示,二级培训在小型活体猪身上模拟临床手术,通过封闭9天的培训... 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室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在动物身上模拟手术提升手术技能,探讨模拟实验室建设经验以及效果。方法四级培训:理论授课、模拟箱训练、动物模拟手术、人体手术演示,二级培训在小型活体猪身上模拟临床手术,通过封闭9天的培训,分析培训实施效果。结果经相应培训后,医院年轻医师临床技能迅速提高,新技术开展速度加快,为全国各地培养大量医学人才,成为京津冀人才培养专项。模拟实验室培训速度快,为多地提供技术支援开展大量科研工作。结论模拟实验室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一个良好基地,有助于医学人才综合素质、技能提高,能够为全国提供更多优秀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室 医学人才 培训
下载PDF
腰椎MRI和CT在椎间隙高度测量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石磊 李俊杰 +3 位作者 郭峰 张韩华 王月鹏 徐云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MRI和腰椎CT在测量椎间隙高度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腰椎MRI和CT检测椎间隙高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的L_(3~4)、L_(4~5)、L_(5)~S_(1)椎间... 目的探讨腰椎MRI和腰椎CT在测量椎间隙高度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腰椎MRI和CT检测椎间隙高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的L_(3~4)、L_(4~5)、L_(5)~S_(1)椎间隙高度。结果MRI检测L_(3~4)、L_(4~5)、L_(5)~S_(1)3个节段椎间隙高度均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RI受诸多因素影响,可出现测量椎间隙高度大于腰椎CT测量数据,不能准确反映椎间隙真实高度,推荐以腰椎CT测量数据作为术前临床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高度 MRI CT 正中矢状位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东印 周自广 +3 位作者 范江涛 刘爱华 范久庆 王兴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TLIF技术治疗且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TLIF技术治疗且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0~55岁,平均39.2岁。T12L1突出11个间隙,L1、2突出25个间隙,L2、3突出18个间隙,其中双间隙突出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钛网植入、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5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2~3d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平均随访15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2.32±9.17)分改善至(20.33±5.72)分。并获得较好的植骨融合,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结论]TLIF技术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并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髌骨骨折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云鹏 刘爱华 张永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8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21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3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半年损失角度等方面,... 目的研究髌骨骨折患者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行空心钉钛缆内固定21例,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34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半年损失角度等方面,空心钉钛缆组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膝关节屈曲角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方面,空心钉钛缆组在术后2、4周和半年均优于克氏针张力带组(P<0.05)。结论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对于髌骨骨折均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在手术操作、术后功能恢复方面空心钉钛缆内固定优势更加明显,而对于经济困难和骨折情况复杂的患者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仍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钉钛缆 克氏针张力带 髌骨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分布形态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早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云鹏 刘爱华 范江涛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对病人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就诊的109例OV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发生偏侧分为中位组68例...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对病人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就诊的109例OVCF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内骨水泥是否发生偏侧分为中位组68例,偏侧组41例。对比两组术前的临床资料;统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的手术效果指标及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再次骨折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的前后缘高度比(AH/PH)及骨密度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手术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3月VAS评分、ODI、后凸Cobb角及AH/PH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中位组ODI[(24.09±4.26)%比(26.96±3.92)%]、后凸Cobb角[(19.57±4.01)°比(21.65±3.76)°]改善均优于偏侧组(P<0.05);中位组骨水泥渗透率(5.88%比21.95%)及再次骨折发生率(2.94%比17.07%)均明显低于偏侧组(P<0.05);骨水泥分布形态及骨水泥渗漏率均是影响OVCF病人PKP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KP术后骨水泥的分布形态影响OVCF病人预后效果,其偏侧可增加病人骨水泥渗漏及再次骨折的几率,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使骨水泥中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成形术 注射 预后
下载PDF
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福全 张世民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7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后路伤... 目的探讨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北京市平谷区医院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9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后路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6个月的腰椎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路伤椎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远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路伤椎置钉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胸腰椎骨折 椎体功能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超 何农 +6 位作者 曾娜 李修良 王芳 马立峰 白晓冬 张亚强 薛富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根据已知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特点,应用临床信息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建立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9例髋部骨折患... 目的根据已知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特点,应用临床信息和生物学标志物初步建立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29例髋部骨折患者,其中发生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44例,未发生85例。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对于其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并建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模型效能验证。结果年龄、术前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术后白蛋白值及术后血红蛋白被纳入本模型中,模型为:P=1/1+e(-z),(z=0.083×年龄+1.522×术前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疾病-0.196×术后白蛋白值+0.022×术后血红蛋白值-4.708)。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95%CI:0.747~0.894)。结论本模型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早期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小光 陈亮 陈阳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研究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90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入路,对照组采取外侧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目的研究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90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观察组采取跗骨窦入路,对照组采取外侧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 3 月、6 月跟骨结节关节角( Bohler 角)、跟骨交叉角( Gissane)角度、美国足踝外科医生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变化,并观察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但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术前、术后 3 月、术后 6 月两组Bohler 角、Gissane 角、AOF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均较术前有所改善( 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 7d VA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14 d、术后 21 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4.44%,显著低于对照组 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均良好,可实现 Bohler角、Gissane 角、后足功能的恢复,但跗骨窦入路更具微创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内 跗骨窦入路 外侧扩大入路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前的肥胖状态对术后远期翻修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志刚 张德光 +1 位作者 刘福全 杜心如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前的肥胖状态对术后远期翻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THA的患者418例,其中男性262例,女性156例,以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前的肥胖状态对术后远期翻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行THA的患者418例,其中男性262例,女性156例,以术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肥胖组(BMI≥30 kg/m2)和非肥胖组(BMI<30 kg/m2),比较两组患者THA术后远期翻修情况的差异。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THA术后5年人工关节翻修率分别为5.4%和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患者THA术后10年人工关节翻修率分别为15.5%和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术后10年,肥胖组患者的翻修风险是非肥胖组患者的2.12倍(OR=2.12,95%CI为1.13~3.98);肥胖组患者因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松动而行翻修手术的风险是非肥胖组患者的2.63倍(OR=2.63,95%CI为1.03~6.77)。结论 THA术前肥胖会增加术后远期翻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全髋关节置换术 翻修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江涛 马东印 范久庆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与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Intertan内固... 目的探讨与对比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an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髓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Intertan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评定,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5.6%和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延迟愈合、髋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为35.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纽(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为(91.35±3.19)分和(84.20±4.22)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64.45±4.18)分和(65.02±3.89)分(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髓外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能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愈合,从而提高疗效与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固定 Intertan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自体输血技术在单侧初次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自广 寇伯龙 李虎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几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118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按使用自体血回输方法不同分成5组,分别为:(1)未使用自体血组19例;(2)单纯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组(术前预存组)27例;... 目的探讨几种自体输血方法在单侧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118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按使用自体血回输方法不同分成5组,分别为:(1)未使用自体血组19例;(2)单纯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组(术前预存组)27例;(3)单纯使用术中血液回输组(术中回输组)28例;(4)术前预存自体血结合术中血液回输组(术前中组)34例;(5)联合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术中血液回输及术后引流血回输组(术前中后组)共10例。分析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输异体血比例和输血量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未使用自体血组,64.8%(13/19)输异体血浆平均140mL;89.5%(17/19)输异体压积红细胞平均460mL。术前预存组,14.8%(4/27)输血浆平均61.5mL,14.8%(4/27)输压积红平均61.5mL。术中回输组,78.6%(22/28)输血浆平均192.9mL,85.7%(24/28)输压积红平均278.6mL。术前中组,11.8%(4/34)输血浆平均23.5mL,11.8%(4/34))输压积红平均35.3mL。术前中后组无一例输异体血液(0/10)。未用自体血组与术中回输组在输血例数与输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而这两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单纯使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单侧初次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未能有效减少异体血液的输入;(2)联合使用术前预存自体血、术中血液回输及术后引流血回输3种方法,在单侧初次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异体血液的输入;(3)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在单髋初次置换病例中,术前预存自体血技术最为经济,同时又可减少患者输入异体血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初次髋关节置换 单侧髋
下载PDF
Orthofix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福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59-560,共2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28例,其中开放骨折11例,闭合骨折17例。胫骨下段骨折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有限内固定或闭合复位,超... 目的探讨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下段粉碎骨折28例,其中开放骨折11例,闭合骨折17例。胫骨下段骨折采用小切口直视下复位,有限内固定或闭合复位,超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腓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诊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8.0个月,平均3.8个月,无深部感染。结论该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等优点,尤其是对并发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骨折,是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ORTHOFIX 胫骨骨折 腓骨 骨折
下载PDF
上颈椎结核的微创治疗
15
作者 刘福全 张琳 +1 位作者 侯克东 张西峰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7期738-740,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上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院收治的上颈椎结核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40.0±14.6)岁。累及相邻双节段8例(C1/27例,C2/3 1例)... 目的 探讨微创方法治疗上颈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院收治的上颈椎结核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40.0±14.6)岁。累及相邻双节段8例(C1/27例,C2/3 1例),累及相邻3节段(C1-3)1例,其中3例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治疗前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为(52.2±6.7)mm/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10分,平均为(8.6±1.0)分。1例合并侧方脱位畸形。所有患者均无脊髓压迫症状;均口服四联抗结核治疗3个月,三联抗结核治疗12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穿刺置管,局部注入异烟肼0.1mg,1~2次/d;治疗过程中佩戴围领保护。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28~108个月,平均(60.0±24.8)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ESR(8.0±3.5)mm/h,VAS评分(2.3±1.0)分;术后1例出现管路脱落、1例出现管路堵塞,均给予更换导管。2例微创治疗过程中仍伴有颈部疼痛、骨质破坏及寰枢椎不稳和脱位,分别于治疗后的8周、11周行颈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无颈椎结核复发,无窦道及假关节形成;手术患者植骨均获得融合。结论 正规抗结核治疗是上颈椎结核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大多数上颈椎结核可通过仅实施局部化疗获得治愈。对于微创治疗过程中合并寰枢椎不稳、脱位的患者,给予后路固定融合术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结核 治疗 微创
下载PDF
Tenor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马东印 范江涛 +3 位作者 周自广 范久庆 王兴隆 刘爱华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9期4-5,7,共3页
目的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对于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且获得平均15个月随访的45例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2例,女13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史3... 目的探讨Tenor内固定系统对于胸腰段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且获得平均15个月随访的45例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2例,女13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5岁。病史3h~5d,平均3.1d。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横突间植骨。结果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3d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留置下腔静脉滤网,防止血栓脱落;1例术后9个月发生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给予彻底清创、内固定取出后痊愈。钉棒无折断,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6%,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恢复率为90%,植骨均获得融合。Frankel分级术后较术前神经功能改善率达95.6%。结论Tenor内固定系操作简便,复位效果优良,是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的内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内固定器 TENOR
下载PDF
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东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7期135-135,共1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手术56例,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发生术后感染1例,下...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进行的膝关节置换手术56例,并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发生术后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神经损伤1例,膝关节屈曲活动<80°3例,无术中骨折、术后脂肪栓塞综合症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的个体差异、围手术期的处理密切相关,术后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功能锻炼等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功能锻炼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陈小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6例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A组(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n=41)及B组(实施后路减压椎体成形短节段融合术治疗... 目的比较两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6例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A组(实施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n=41)及B组(实施后路减压椎体成形短节段融合术治疗,n=45),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量表(ODI)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VAS、ODI评分明显降低,B组的改变较A组更显著(P<0.05);术后B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88.89%)高于A组(70.73%),并发症发生率(4.44%)均低于A组(19.51%)(P<0.05)。结论后路减压椎体成形短节段融合术治疗PDF性椎体骨折合并神经损害患者的疗效好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神经损害 减压 椎体成形 短节段融合 椎板切除 疗效
下载PDF
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19
作者 刘福全 《西部医学》 2009年第8期1293-1294,共2页
目的观察解剖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52例60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骨折28足,Ⅲ型骨折27足,Ⅳ型骨折5足;8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骨... 目的观察解剖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52例60足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Ⅱ型骨折28足,Ⅲ型骨折27足,Ⅳ型骨折5足;8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骨折复住满意。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1足,良23足,可6足,优良率90%。结论经跟骨外侧“L”形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内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钛板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半髋置换术使用氨甲环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20
作者 陈小光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S1期40-40,共1页
目的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受半髋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0例进行比较:A组于切皮前静脉输入氨甲环酸1g,B组于切皮前静脉输入0.5g、手术结束时... 目的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受半髋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0例进行比较:A组于切皮前静脉输入氨甲环酸1g,B组于切皮前静脉输入0.5g、手术结束时关节腔注入氨甲环酸0.5g,夹毕引流管2小时,C组于手术结束时关节腔注入氨甲环酸1g,夹毕引流管2小时,D组术前输入等量生理盐水100ml,比对相关观察指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最少,且A、B组术中出血量较C、D组少;与D组比对,A、B、C三组术后24小时与48小时引流量、总红细胞丢失量、输血率均明显较少。四组的DVT及PE发生情况,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比对则没有没有差异(P>0.05)。结论将氨甲环酸应用在半髋置换术中止血安全、有效,且采用静脉联合关节腔给药方式,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术 氨甲环酸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