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青坡 孙国绍 马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9期170-171,共2页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出院时、术后12个月患者下肢根性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时临床疗效。结...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出院时、术后12个月患者下肢根性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时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经腰椎CT、MRI检查确诊,根据术前分型选择横突间入路单纯髓核摘除或后路髓核摘除加椎间融合术治疗,出院时、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2.81±1.06)分、(1.52±0.83)分,与术前(7.15±1.42)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按Na Kai疗效标准评价,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CT及MRI检查为其首选诊断方法,选择合理术式及早治疗,可获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极外侧型 诊断 术式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龙 徐怡帆 《临床研究》 2017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脊柱结核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JOA、SAS和SDS评分均低于...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脊柱结核患者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本组患者的JOA、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rankel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为96.15%(50/52),复位率为96.15%(50/52),腰痛缓解率为98.08%(51/52),下肢放射痛缓解率为98.08%(51/52),间歇性跛行缓解率为100.00%(52/52),滑脱矫正丢失率为9.62%(5/52).结论 椎间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疾病预后得以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椎间植骨 融合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使用Halo-vest架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
3
作者 谭小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头环脊柱固定背心架(Halo-vest架)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使用Halo-vest架进行颈椎外固定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指导,包括功能锻炼、皮肤护理、Halo-vest架的松紧度管理、复查的时间管理、心理护理,并对家属进行... 目的探讨使用头环脊柱固定背心架(Halo-vest架)患者的院外延续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使用Halo-vest架进行颈椎外固定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指导,包括功能锻炼、皮肤护理、Halo-vest架的松紧度管理、复查的时间管理、心理护理,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39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Halo-vest架松动外,38例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按期拆除Halo-vest架。结论应用Halovest架进行颈椎外固定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在保证院内护理完成的同时,院外的延续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发生,以及保证患者顺利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环脊柱固定背心架 颈椎 外固定 院外延续护理
下载PDF
PET/CT表现、腰椎QCT、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培举 杜开广 肖章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表现、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磁共振成像(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联合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方法选取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O...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表现、腰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磁共振成像(MRI)同反相位信号比值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关系及联合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方法选取8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OVCF组)及86例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恶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ET/CT表现、腰椎骨矿物质密度(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鉴别骨质疏松、恶性骨折的效能。结果两组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VCF组BMD、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低于恶性组,脂/水像信号比值高于恶性组(P<0.05);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软组织肿块影、病变椎体附件受累、BMD、脂/水像、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均与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关(P<0.05);单独诊断中病变椎体附件受累鉴别OVCF和恶性骨折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次是腰椎QCT BMD、反相位/同相位、脂/水像、软组织肿块影,而软组织肿块影联合反相位/同相位诊断的AUC为0.974,大于任一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恶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影像学诊断中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常累及病变椎体附件,且可造成BMD、脂/水像及反相位/同相位信号比值异常,软组织肿块影联合反相位/同相位诊断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CT 磁共振成像 椎体压缩性骨折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小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220-221,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有效康复训练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引流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留置尿管时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有效康复训练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引流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 早期康复训练
下载PDF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秀文 谭小欣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0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腰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护... 目的:观察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腰椎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腰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降低腰椎术后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术后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护理效果 下肢静脉血栓
下载PDF
集束化预防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李秀文 《临床研究》 2020年第8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集束化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年2月开始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患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集束化护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未开展集束...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集束化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年2月开始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病患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集束化护理,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未开展集束化护理期间进行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开展集束化护理后收治的41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手术治疗病患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服务总满意率则高于常规组(97.56%>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出现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截瘫 脊髓损伤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单侧弯角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汝强 王林杰 马龙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3期73-76,共4页
目的对不同入路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92例,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n=46)... 目的对不同入路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4月—2022年4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92例,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n=46)。A组予以传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B组予以单侧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相关指标进行一定的对比与分析。结果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手术治疗之后,B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程度明显较A组低。B组在手术方面的相关指标均较A组低(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的影像学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手术治疗之后,术后两组的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但术后的A、B两组的指标比较处于相似水平(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再次骨折、塌陷、骨水泥移位问题,且B组的骨水泥渗漏数量较少,说明其安全性处于较优水平。结论单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应用于OVCF患者的治疗中均可获得一定的效果,经过改进的单侧PCVP治疗方式对其原本的劣势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处理,在手术实施的效率和安全性方面都表现出了更好的价值,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并缩短了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弯角经皮穿刺 椎体成形术 双侧穿刺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前路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手术融合内固定处理对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指标及康复的调节 被引量:1
9
作者 汝强 王林杰 马龙 《医药论坛杂志》 2022年第17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前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手术融合内固定处理对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指标的调节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n=100)采... 目的 探讨前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手术融合内固定处理对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指标、康复指标的调节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20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前路组和后路组,前路组(n=100)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路组(n=100)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后凸畸形角度、植骨融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前路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及住院用时等手术指标为(88.19±9.32)min、(384.16±39.84)mL及(21.30±2.60)d,均低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后凸畸形角度大于后路组(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路组VAS评分(2.01±0.93)分,低于前路组(P<0.05),且两组均低于同组术前;术前两组Frank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路组Frankel评分(3.17±1.36)分,低于前路组(P<0.05),且两组均高于同组术前;前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后路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柱结核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时间短且出血量少,能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矫形效果更理想,疼痛更轻,建议临床结合患者病情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宜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固定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并发症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小欣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0期76-77,共2页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服务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植骨手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和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颈椎骨折植骨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下颈椎骨折脱位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下颈椎骨折脱位 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