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小雷 张仕锋 刘明辉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91-196,共6页
目的观察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三维捆扎复位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 目的观察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三维捆扎复位技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步态评估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试验组的HSS、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捆扎复位技术在髌骨骨折手术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缩短术中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促进患者步态、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三维捆扎复位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步态评估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学寨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948-95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螺钉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9例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分别采用弹性髓内钉和接骨板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弹性髓内钉治疗组18例,接骨板治疗组21例。弹性髓内钉治疗组采用肱... 目的对比观察弹性髓内钉与接骨板螺钉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9例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分别采用弹性髓内钉和接骨板的手术治疗效果。其中弹性髓内钉治疗组18例,接骨板治疗组21例。弹性髓内钉治疗组采用肱骨桡侧髁上小切口,C形臂闭合复位后置入。接骨板治疗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接骨板置于肱骨前外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弹性髓内钉和接骨板治疗组手术时间为(41.0±15.0)min和(69.0±24.0)min;手术切口长度为(3.0±0.6)cm和(8.50士1.5)cm;术中失血量为(30.0±8.0)ml和(120.0±35.0)ml;住院时间为(7.0±1.5)d和(12.0±4.2)d。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与6个月)、末次随访时弹性钉组与接骨板组在肩肘关节功能丢失方面及骨折愈合方面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与接骨板手术治疗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骨折愈合的微环境,符合微创原则,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理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龄儿童 肱骨骨骨折 弹性髓内钉 接骨板
下载PDF
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钢板内固... 目的比较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在手术出血量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术较单侧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上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以及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钢板内固定 双侧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中药外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学寨 《临床研究》 2020年第7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分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84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应... 目的 分析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84例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研究组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中药外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疼痛分级指数及活动度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踝关节疼痛分级指数(2.52±0.1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03±0.32)分,研究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评分(42.29±3.36)分、治疗总有效率(97.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9.43±3.17)分、治疗总有效率(80.9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踝关节疼痛和改善其踝关节活动度,同时还能提升患者整体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洗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下载PDF
不同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李岩 《西藏医药》 2019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探究经不同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 目的探究经不同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腰椎JOA评分、疼痛VAS评分及腰椎影像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JOA评分、矢状面Cobb角较高,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椎骨折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效果确切,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避免术后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高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椎骨折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 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6
作者 李晓东 黄敬敬 《慢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远端胫腓骨骨折(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OT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 目的观察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微创经皮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远端胫腓骨骨折(fracture of tibia and fibula,OT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远端OT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手术方案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联合组接受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MIPPO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Mazur踝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情况、骨代谢[降钙素(calcitonin,CT)、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骨钙素(bone-γ-carboxyglutamic acidcontaining protein,BGP)、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serum total bone typeⅠprocollagen N-terminal lengthening peptide,total-PINP)]含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骨折愈合时长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的Mazur踝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联合组的血清CT,BGP含量均较对照组高,血清β-CTX,total-PⅠNP含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2/40)较对照组22.50%(9/40)低(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ORIF治疗远端OTFF患者,应用经后外侧入路接骨板联合MIPPO的治疗,更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升踝关节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骨代谢
原文传递
阶梯式平衡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尚静 黄敬敬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6期727-728,共2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平衡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BBS评分)和... 目的探讨阶梯式平衡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平衡训练,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BBS评分)和行走能力(起立-步行时间)。结果术后1、2、4周,观察组的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起立-步行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平衡训练可增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平衡能力及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平衡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 平衡能力 行走能力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仕锋 赵学寨 +3 位作者 刘明辉 张小雷 黄敬敬 苏彩风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20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行后外侧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Berg平衡量表(Berg)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3个月髋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Berg评分、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侧髋关节被动角度再生差异均高于健侧,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4/39)与观察组(5.13%,2/3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减轻手术创伤,改善平衡功能、髋关节功能,有利于促进本体感觉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 后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中药熏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学寨 《临床研究》 2020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中应用中药熏蒸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所有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分别选取48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中应用中药熏蒸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所有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分别选取48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对照组的48例患者实施运动疗法,观察组的48例患者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实施中药熏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屈曲与旋前旋后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屈曲与旋前旋后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高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95.83%和77.08%,P <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的质量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进而促进患者康复,该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 中药熏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岩 《临床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内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内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患者能够有效完善关节功能复位与固定,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入路 后内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张仕锋 赵学寨 +3 位作者 刘明辉 张小雷 黄敬敬 苏彩风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1期32-35,共4页
目的比较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比较内固定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术。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围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43)。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活动度、步行能力、畸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1/40)低于对照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34)。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机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