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1
作者 董国徽 李玉勤 袁德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及再出血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至6年,再出血率为6.1%(6/99)。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血流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胃底血流阻断术
下载PDF
继发性腹膜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人的早期液体复苏
2
作者 韦建革 叶淦湖 +2 位作者 彭江 袁德汉 覃树芳 《广州医药》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目的 提高继发性腹膜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对 6 9例继发性腹膜炎并SIRS病人早期阶段 (入院至负平衡后 2 4小时 )以等渗晶体液为主进行持续液体复苏 ,使每小时尿量≥ 10 0ml。记录出入液量 ,观察负平衡出... 目的 提高继发性腹膜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病人的治愈率。方法 对 6 9例继发性腹膜炎并SIRS病人早期阶段 (入院至负平衡后 2 4小时 )以等渗晶体液为主进行持续液体复苏 ,使每小时尿量≥ 10 0ml。记录出入液量 ,观察负平衡出现时间和入院时、 2 4小时、 1周后红细胞比积 (HCT)值的变化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与继发性腹膜炎并SIRS病人程度的关系。结果  6 9例中符合SIRS指标 2项的 37例、 3项 2 5例、 4项 7例 ,随着指标数的增多其第一、二个 2 4小时输液总量、第一个 2 4小时正平衡液量及负平衡出现时间均明显增加 (P <0 0 1) ;全部病例液体复苏后 2 4小时HCT值较入院时明显下降 (P <0 0 1) ,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 对继发性腹膜炎并SIRS病人早期阶段以等渗晶体液为主进行持续复苏 ,在不使用利尿剂和白蛋白等胶体液的情况下 ,根据每小时尿量调整输液速度 ,每小时尿量≥ 10 0ml是合适及安全的 ,显著降低 2 4小时HCT值可以作为复苏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腹膜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液体复苏 体液复苏 HCT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6
3
作者 韦建革 彭江 +1 位作者 袁德汉 叶淦湖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553-554,共2页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预防方法。方法 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 (A组 ) 80例 ,其中放置腹腔引流 4 9例 ,未放置引流 31例 ;非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B组 ) 6 7例 ,其中放置腹腔引流 18例 ,未...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率的预防方法。方法 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 (A组 ) 80例 ,其中放置腹腔引流 4 9例 ,未放置引流 31例 ;非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B组 ) 6 7例 ,其中放置腹腔引流 18例 ,未放置引流 4 9例。统计两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 ①全部病例的切口感染率为 3 4 % ,其中A组切口感染率为 6 2 5 % ,B组无切口感染 (P <0 0 5 )。②A组中放置腹腔引流的切口感染率为 8 16 % ,未放置引流切口感染率为 3 2 2 % (P >0 0 5 )。结论 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病人手术切口感染与腹膜炎严重程度及手术操作有关 ,腹腔引流与否不增加切口感染率。对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早诊断、早手术以及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腹膜炎 手术切口感染 外科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