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综合开放 启思导行——对2009年广东省“思品”中考第30题的分析和思考 |
彭玉斌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2
|
初中古诗教学的三个基本步骤 |
刘思明
|
《阅读与鉴赏(教研)》
|
2009 |
1
|
|
3
|
生活处处有情趣 |
彭玉斌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04 |
1
|
|
4
|
考场作文“潜规则” |
刘思明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5
|
战疫课堂 网开一面——“疫情防控与少年自强”主题探究 |
彭玉斌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用“捆绑”凝聚执行力 |
刘思明
|
《今日教育》
|
2010 |
0 |
|
7
|
一个土豆引发的一次思维碰撞——从一节情境作文课谈起 |
陈妙娥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
2006 |
0 |
|
8
|
教育调皮生的非典型招数 |
刘思明
|
《基础教育参考》
|
2011 |
0 |
|
9
|
最笨的木匠 |
刘思明
|
《基础教育参考》
|
2010 |
0 |
|
10
|
创设课堂情境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我教《我的第一本书》 |
陈妙娥
|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
2006 |
0 |
|
11
|
初中思想品德课多元评价,“章”显魅力 |
彭玉斌
|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
2013 |
0 |
|
12
|
记叙文写作训练三级跳 |
刘思明
|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
2010 |
0 |
|
13
|
写自我·写细节·写波澜——记叙文写作三妙招 |
刘思明
|
《湖南教育(中旬)(B)》
|
2011 |
0 |
|
14
|
种豆岂止得“豆”——浅谈作文课程资源开发 |
陈妙娥
|
《阅读与鉴赏(教研)》
|
2008 |
0 |
|
15
|
你以为你是谁 |
刘思明
|
《师道(人文)》
|
2012 |
0 |
|
16
|
“发现自己的潜能”教学设计 |
彭玉斌
|
《教学月刊(中学版)》
|
2005 |
0 |
|
17
|
满怀爱的深情 |
刘思明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2010 |
0 |
|
18
|
“生活处处有情趣”教学实录 |
彭玉斌
|
《政治课教学》
|
2003 |
0 |
|
19
|
作文不能这样“创新” |
刘思明
|
《师资建设》
|
2010 |
0 |
|
20
|
教育岂止是陪伴? |
刘思明
|
《素质教育大参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