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素”说、“词素”说理由评析——兼论汉语语素的分类 被引量:6
1
作者 宗世海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136-144,共9页
对于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有人主张叫“词素”,有人主张叫“语素”,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持后一种主张者有日渐增多之趋势。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术语选择的问题,而是同时交织着人们对汉语最小音义结合体本身范围、功能认识之分歧。... 对于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有人主张叫“词素”,有人主张叫“语素”,各有各的理由;其中持后一种主张者有日渐增多之趋势。其实,这不仅仅是个术语选择的问题,而是同时交织着人们对汉语最小音义结合体本身范围、功能认识之分歧。本文对“语素”说、“词素”说诸理由详加评论,并提出了在清楚区分不同功能、种类的音义结合体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选用不同术语之主张,即:语素=构词语素(词素)+构形语素(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beme 语素 词素 形素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同性恋题材小说略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姜辉 黎保荣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4期65-67,共3页
本文从"欲望叙事"、"各自的反抗"和"宗教色彩"三大角度,阐述了现当代文学的五部同性恋题材小说的异同与涵义,并指出其他同性恋题材的小说的类型和写作原因。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小说 同性恋 反抗 宗教色彩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作家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的角色易位 被引量:1
3
作者 靖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6-129,共4页
中国现代作家面对大众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主义者到被改造者的角色易位 ,本文通过对这一角色易位过程的描述 ,重点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历史条件的外力作用以及中国现代作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 ,旨在探究造成中国现... 中国现代作家面对大众经历了一个从启蒙主义者到被改造者的角色易位 ,本文通过对这一角色易位过程的描述 ,重点分析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观念、历史条件的外力作用以及中国现代作家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 ,旨在探究造成中国现代作家角色易位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作家 启蒙者 被改造者 文学观念 知识分子 文化心理 角色易位 现代文学
下载PDF
《阿Q正传》新解 被引量:2
4
作者 靖辉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1-65,共5页
阿Q的性格本质是由“奴隶意识”和“帝王意识”构成的。阿Q是一个象征符号 ,他是对中国人的高度的精神本质的象征 ,而且未庄的所有人都与阿Q在精神本质上一脉相成。《阿Q正传》
关键词 奴隶意识 帝王意识 精神胜利法 象征 反讽
下载PDF
语文教材课程观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红兵 《广西教育》 2003年第Z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语文教材 科学主义 语文教育 课程观 语文教学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 语文学科 课程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理论
下载PDF
扎堆的“扎堆”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绍群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6期113-114,共2页
“扎堆”一词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有几种不同的惯用格式,意义上由“凑在一块儿”发展到“成堆”“集中”“集中于”“堆积于”,这是用已有的词语来表达已有的现象和新出现的现象,也是语言简洁性原则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扎堆” 惯用格式 词语 语言简洁性 汉语
下载PDF
《花间集》与词学之“寄托”理论
7
作者 余意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2-68,共7页
通过对宋、清两代词学之“寄托”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代的“寄托”理论建立在以《花间集》为经典词学范本的以词为本位的立场,而宋代则是以诗为本位的;《花间集》参与寄托理论建构发生于明代;以这些意识建构“寄托”理论,其一回应... 通过对宋、清两代词学之“寄托”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代的“寄托”理论建立在以《花间集》为经典词学范本的以词为本位的立场,而宋代则是以诗为本位的;《花间集》参与寄托理论建构发生于明代;以这些意识建构“寄托”理论,其一回应了词向诗歌发展的趋势,其二则树立了词体文学意识,指导创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词学 形成机制 “寄托”理论
下载PDF
电影《达·芬奇密码》:密码中的密码
8
作者 严前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4,共4页
只有儿童,才会把电影仅仅看作是杂耍,而忽略或毫不计较、也不会在意电影外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好些电影,实在没有必要太多地去探寻它的不能不附加在电影这个美丽躯体之上的意义,否则,很容易滑入损伤观影的快感的意识形态... 只有儿童,才会把电影仅仅看作是杂耍,而忽略或毫不计较、也不会在意电影外的意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好些电影,实在没有必要太多地去探寻它的不能不附加在电影这个美丽躯体之上的意义,否则,很容易滑入损伤观影的快感的意识形态狭缝中去,从而清洗了电影的魅力。这如同我们面对一位美人,如果过多探究她的金钱观、她的家庭背景、甚至她肠胃中的疾病一样,我们当然就要付出丧失审美迷恋的代价。如果我们在《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里,将里克置换成美国对待法西斯的前后态度转化的符号,固然也说得过去,但却因此而榨干了电影作为电影的叙事特性,进而剥夺了人性的复杂、丰富、变化莫测和对正义追求的恒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 电影化 耶稣 玛利亚 小说 基督 文化意味 神性 上帝 电影叙事
下载PDF
论课堂教学的动态化
9
作者 靖辉 《唐都学刊》 2001年第3期117-118,共2页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课堂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动态化流程中并为教学效果服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动态化进行理论界定 ,通过对教学要素的具体分析 ,可以看到引入课堂教学动态化的必要性。同时 ,进一步探...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课堂教学的艺术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动态化流程中并为教学效果服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动态化进行理论界定 ,通过对教学要素的具体分析 ,可以看到引入课堂教学动态化的必要性。同时 ,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要素 动态化 声音语言 身体语言
下载PDF
当代文论的生成语境和话语策略
10
作者 陈庆祝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当代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 ,延续了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范式变革。为了保持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有效性 ,当代文论较多地引进西方文论 ,从而形成了异于中国传统文论的新的范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当代文论生成语境和不同范式的文论与... 当代文学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 ,延续了对中国传统古典文学的范式变革。为了保持对新时期文学的阐释有效性 ,当代文论较多地引进西方文论 ,从而形成了异于中国传统文论的新的范式。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当代文论生成语境和不同范式的文论与文学间的互证互释规律的分析 ,检讨“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之可能性 ,提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当代文学的存在状态是当代文论话语策略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历史语境 西方文学
下载PDF
《全明词》失误举正
11
作者 余意 《中文自学指导》 2006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依据一些文献证实《全明词》存在的具体失误,并加以修正。
关键词 《全明词》 词学研究 中国 人物传记 音序索引
下载PDF
吴中词学与“词亡于明”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意 齐森华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明词"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指称,其特定性必须与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联系起来理解。清代以来由于忽视此种认识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论调,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必须加以辨析厘正。本文以考察影响明词的主体文... "明词"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指称,其特定性必须与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联系起来理解。清代以来由于忽视此种认识形成了"词亡于明"的论调,存在着相当大的偏颇,必须加以辨析厘正。本文以考察影响明词的主体文化为基本视点,以《全明词》提供的词人小传为依据,统计出有61.59%的词人产自吴中地区,进而说明吴中文化是影响明代词学的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辨析"词亡于明"论调的形成与吴中文化发展演变相关,提出认识明代词学必须深入理解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 明代 吴中“词亡于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