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中山市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詹宗伟 易峰 +1 位作者 何锐洪 孙爱农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11期1226-1227,共2页
目的比较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单位采集的,符合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其中,核酸检测46 224人次,EL... 目的比较无偿献血血液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单位采集的,符合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标准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其中,核酸检测46 224人次,ELISA检测47 485人次。记录核酸检测与ELISA检测的窗口期与检测结果。结果核酸检测窗口期为(25±5)d短于ELISA检测的(3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 224份标本中,经核酸检测HBV DNA阳性占0.13%;47 485份标本中,经ELISA检测阳性占0.72%;经ELISA检测为阴性的47145份标本中,核酸检测HBV DNA为阳性者11份。结论在开展无偿献血血液标本HBV筛查过程中,ELISA检测仍存在漏检情况,联合核酸检测利于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HBV感染率,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筛查 无偿献血血液标本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广东省中山市抗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 被引量:2
2
作者 詹宗伟 何锐洪 +2 位作者 林惠燕 袁文声 李乔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前,针对病原体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原学研究多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混合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关于HCV感染者重叠或混合HBV、... 目前,针对病原体重叠感染或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原学研究多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混合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而关于HCV感染者重叠或混合HBV、HIV、梅毒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的调查研究较为罕见[1]。基于此,本研究对抗-HCV阳性无偿献血者合并HBV、HIV、TP感染情况进行进一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CV阳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无偿献血者 感染情况 中山市
下载PDF
广东中山地区献血人群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4
3
作者 何锐洪 袁文声 +4 位作者 詹宗伟 易峰 何艳欢 孙爱农 林惠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628-1629,1633,共3页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3-12月40 874份在中山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HTLV抗体筛查,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复查仍阳性的...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3-12月40 874份在中山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HTLV抗体筛查,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复查仍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的视为感染。结果中山地区40 874份无偿献血者中HTLV抗体ELISA检测阳性21例,ELISA检测阳性率为0.05%,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5例,WB确证阳性1例,感染率为0.002 4%。结论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感染HTLV,有必要对中山地区的初次献血者进行HTLV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感染 献血者
下载PDF
中山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锐洪 詹宗伟 +3 位作者 林惠燕 廖艳婷 袁文声 孙爱农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以制定适应新常态下的献血者招募和检测策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选取中山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共计434 700例,依据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结果,将HIV阳性的... 目的分析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以制定适应新常态下的献血者招募和检测策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选取中山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共计434 700例,依据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结果,将HIV阳性的献血者分别按性别、年龄、献血频次、献血种类和献血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 434 700例无偿献血者中共发现并确证52例感染HIV,感染率为11.96/10万;男性HIV感染率为15.19/10万(占82.69%),女性感染率为5.93/10万;青年HIV感染率为9.05/10万(占53.85%),中年感染率为19.36/10万,老年感染率为3.93/10万;首次献血者HIV感染率为18.34/10万(占80.77%),重复献血者感染率为12.22/10万,固定献血者感染率为23.29/10万,占感染的11.54%;在献血种类组,献全血感染率为12.56/10万,占感染的100.00%;在献血模式组,团体献血的感染率为10.57/10万,占感染的55.77%,街头献血的感染率为14.37/10万。结论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流行趋势呈现出新态势,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加大团体组织献血所占比重,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和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血液筛查,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无偿献血 感染
下载PDF
中山地区血小板供者HLA基因分型资料库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文声 何锐洪 梁玉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3期1579-1580,1582,共3页
目的建立血小板供者HLA基因分型资料库,探讨HLA-A、B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为临床患者提供HLA匹配的血小板,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对568名中山地区单... 目的建立血小板供者HLA基因分型资料库,探讨HLA-A、B基因频率及单体型频率,为临床患者提供HLA匹配的血小板,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对568名中山地区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进行HLA-I类(A、B位点)基因分型并形成数据库,根据HLA表型群体资料,使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EM)计算HLA-A、B单体型频率。结果 HLA-A位点共检出17种等位基因,HLA-B位点共检出29种等位基因,单体型数153种。结论血小板供者HLA分型资料库的建立可以为PTR患者迅速寻找到HLA相合血小板,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供者 HLA 基因频率 单体型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有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0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接收的160例无偿献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80例)和干预组(n=8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接收的160例无偿献血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80例)和干预组(n=8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疼痛感、血液报废率、献血反应与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献血时出现疼痛感与血液报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血液质量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无偿献血者疼痛感,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血液质量 干预效果 无偿献血 疼痛感
下载PDF
中山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袁文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5期195-197,207,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初次、重复无偿献血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山地区的92279名无偿献血者,将献血者分为初次献血者(37075名)、2次献血者(16431名)和≥3次献血者(38773名)。比...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初次、重复无偿献血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中山地区的92279名无偿献血者,将献血者分为初次献血者(37075名)、2次献血者(16431名)和≥3次献血者(38773名)。比较不同献血次数献血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率;比较不同献血次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比较不同献血次数NAT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HIV-RNA)阳性率。结果初次献血者的不合格率高于2次献血者和≥3次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献血者的不合格率高于≥3次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越多,血液检验不合格数(率)越低。初次献血者的ALT、HBsAg和抗TP的检测阳性率高于2次献血者和≥3次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献血者ALT、HBsAg、和抗TP的检测阳性率高于≥3次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抗HCV和抗HIV的检测阳性率高于2次献血者和≥3次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献血者的HBV-DNA阳性率低于初次献血者和2次献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献血者是相对安全的献血群体,血站应巩固和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次无偿献血者 重复无偿献血者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核酸检测 血液安全
下载PDF
中山地区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原因分析与措施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惠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近三年内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成分制备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对其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近三年内本血站在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就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将2016~2018年制备的476 879份成分血液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三年采血量143 848例次,其中主要报废原因包括:脂肪血、破损、不足量、血液凝块、颜色异常、溶血、过期等,2016年的报废率为1.452%,2017年的报废率为1.680%,2018年的报废率为1.760%;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制备血液成分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可能造成血液的报废,而制备过程中也存在献血者自身因素、仪器设备、物理因素、耗材质量等引发血液报废的因素,做好献血前征询、体检,规范采血人员与成分制备人员的操作,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定期维护关键仪器设备,提升相关人员操作技巧,保证冷链运输以及制备,轻拿轻放,降低血液成分过程中发生血液报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分析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脂肪血 破损 血液凝块 报废因素 预防方法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中山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廖艳婷 孙爱农 李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5期2113-2115,2118,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中山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选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地区献血者标本,对其中无反应性或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对203836例ELISA双... 目的探讨在中山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选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2015年8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地区献血者标本,对其中无反应性或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对203836例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核酸反应性标本223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DNA 220例,丙型肝炎病毒RNA 3例,未检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对575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共检出18例乙型肝炎病毒DNA反应性标本。ELISA双试剂无反应性标本和单试剂反应性标本的核酸反应率分别为1.09‰和31.30‰,核酸检测Ct均值分别为37.42±18.73和34.36±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安全筛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病毒检出率,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发现隐匿性病毒感染,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 中山地区
下载PDF
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晓燕 姜海明 +4 位作者 王得坤 李巧玉 凌飞海 梁毅 郑俊猛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4例出血量比较大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数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 目的研究外科大手术中的患者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在节约用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4例出血量比较大的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数日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回收式自身输血,双数日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输异体血。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输异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及预后等情况。结果观察组106例患者共出血27.78×104ml,回收自体血(浓缩红细胞)12.78×104ml,按HCT为0.5计算,相当于全血25.56×104ml,回收率达92.10%。对照组98例患者共出血22.02×104ml,输异体血16.43×104ml;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11.2%,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观察组为1.9%,对照组为5.1%,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失血收集,经过滤、清洗后再回输患者,节省了大量异体血,减少了输血反应,并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自身输血
下载PDF
罕见A1Bw亚型伴不规则抗-B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家铭 许先国 +1 位作者 吴泳伦 孙爱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438-1440,共3页
准确鉴定献血者血型对临床血液正确发放和安全输血至关重要[1],输血前应正确鉴定供、受血者血型,而ABO亚型会使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异常、减弱或消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定型出现困难[2]。由于ABO亚型很多,不同的ABO亚型常呈现独特的正... 准确鉴定献血者血型对临床血液正确发放和安全输血至关重要[1],输血前应正确鉴定供、受血者血型,而ABO亚型会使抗原抗体反应出现异常、减弱或消失,导致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定型出现困难[2]。由于ABO亚型很多,不同的ABO亚型常呈现独特的正反定型结果,笔者在血液检验工作中遇到1例A1Bw11亚型伴不规则抗-B标本,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Bw亚型 不规则抗-B 献血者
下载PDF
研究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锐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721-1722,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及亚甲蓝残留情况。方法分别于病毒灭活前和病毒灭活后无菌留取血浆标本,对凝血因子Ⅴ、Ⅷ、Ⅸ、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总蛋白(TP)的含量及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进行测...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及亚甲蓝残留情况。方法分别于病毒灭活前和病毒灭活后无菌留取血浆标本,对凝血因子Ⅴ、Ⅷ、Ⅸ、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总蛋白(TP)的含量及病毒灭活血浆亚甲蓝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蛋白浓度无明显影响,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然符合国家标准,经过滤除去亚甲蓝,其亚甲蓝残留量小于0.3μmol/L,符合质量标准。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单袋血浆病毒灭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病毒灭活 亚甲蓝 血液凝固因子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在贮存过程中的形态和生化标志物动态改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文声 易峰 +1 位作者 何锐洪 林惠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评估机采血小板在贮存期其形态及活化的生化标志物的改变,并探讨形态学计分与这些活化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机采血小板贮存0~5d时的形态变化,同时用商品试剂盒测定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及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 目的评估机采血小板在贮存期其形态及活化的生化标志物的改变,并探讨形态学计分与这些活化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光镜下观察机采血小板贮存0~5d时的形态变化,同时用商品试剂盒测定葡萄糖和乳酸浓度及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结果贮存期间血小板形态学计分下降,而sP-选择素水平升高,两项指标存在负相关性(P〈0.05);葡萄糖浓度呈进行性下降,而乳酸浓度逐渐升高,但两者仅在第5天呈现一定相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在贮存第0天与最后1天比较出现显著下降(P〈0.05),在贮存第0、1、2、3天与血小板形态学计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第4天和第5天,这两项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在贮存过程中形态和生化标志物发生动态改变,其中血小板形态学变化分值与sP-选择素呈负相关,与保存早期pH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形态学计分 可溶性P-选择素 贮存
下载PDF
冷沉淀凝血因子Ⅷ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育如 孙爱农 +2 位作者 林惠燕 郑晓兰 袁文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019-2021,2025,共4页
目的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Ⅷ(Ⅷ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冷沉淀的质量保证和质控抽检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检2020年1-12月制备的冷沉淀30袋,从冷沉淀解冻时间长短、试管材质选择、试剂保存温度、标本保存温度和检测时间等多方面进... 目的探讨冷沉淀凝血因子Ⅷ(Ⅷ因子)检测的影响因素,为冷沉淀的质量保证和质控抽检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检2020年1-12月制备的冷沉淀30袋,从冷沉淀解冻时间长短、试管材质选择、试剂保存温度、标本保存温度和检测时间等多方面进行Ⅷ因子水平检测。结果冷沉淀融解时间超过30 min后,Ⅷ因子水平明显减少(P<0.05);3种材质试管留取标本检测显示,塑料与普通试管Ⅷ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涂膜血凝管Ⅷ因子水平最低(P<0.05);24℃室温保存和冰冻后37℃复苏的试剂,Ⅷ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解后冷沉淀标本,-25℃保存24 h、4℃保存8 h、24℃保存4 h内Ⅷ因子水平与0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2、24 h及24℃8、12、24 hⅧ因子水平降低(P<0.05)。结论为防止Ⅷ因子活性降低,冷沉淀在37℃解冻时应控制在10 min内,融解后标本使用塑料或普通试管保存,检测试剂可放置于24℃室温保存,冷沉淀融解后标本需要尽快完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抽检 冷沉淀 凝血因子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HBsAg胶体金检测试剂进货性能验证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惠燕 孙爱农 +1 位作者 郑晓兰 方育如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通过使用已知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准物质和HBsAg阳性标本验证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乙肝试纸条)性能,并作对比分析,以确定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方法。方法选用不同水平的HBsAg标准物质,分别验证不同厂家乙... 目的通过使用已知水平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准物质和HBsAg阳性标本验证HBsAg胶体金试剂(简称乙肝试纸条)性能,并作对比分析,以确定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方法。方法选用不同水平的HBsAg标准物质,分别验证不同厂家乙肝试纸条性能,观察5、10、15、30min后试纸条的变化,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述标准物质的S/CO值,挑选最合适的HBsAg阳性标本40份验证乙肝试纸条性能。结果用4IU/mL的标准物质验证试纸条性能时,5min后90%试纸条出现反应性结果,15min后全部试纸条出现反应性结果,另外通过倍比稀释方法,得出最低检出限为2IU/mL,不同厂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IU/mL的标准物质通过ELISA得出相应的S/CO在28.00±2.00,而使用S/CO值28.00±2.00的HBsAg阳性标本验证试纸条性能时,试纸条全部出现反应性结果。结论4IU/mL的HBsAg标准物质或ELISA中S/CO在28.00±2.00的HBsAg阳性标本,均能够作为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质控品,采用HBsAg标准物质作为阳性质控品,既没有职业暴露风险,又解决了HBsAg阳性标本反复冻融导致抗原活性下降的问题,是乙肝试纸条进货性能验证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胶体金试剂 性能验证
下载PDF
献血者ABO血型不符原因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文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0期150-15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血型不符的原因,提出措施减少不符率,提高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93289例标本的血型检测数据,初次献血者采用纸板法初筛血型,再次献血者以血液信息管理系... 目的通过分析无偿献血者血型不符的原因,提出措施减少不符率,提高血液质量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193289例标本的血型检测数据,初次献血者采用纸板法初筛血型,再次献血者以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档案血型作为初定血型,血液采集后用微板酶标仪法复检,分类统计ABO血型不符例数,计算血型不符合率,分析血型不符原因。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检测193289人次血型,其中A型52188例,B型48322例,O型79248例,AB型13531例,共139例血型不符,其中与初筛不符119例(85.61%),正反定型不符23例(16.55%)。119例与初筛血型不符中,B、A抗原漏检分别占42.86%、9.24%,初筛血型不符是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正反定型不符中不规则抗体阳性8例,A亚型2例,B亚型1例,冷凝集素2例,其他原因10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是造成血型不符的主要原因,遇血型不符时应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保血型检测的准确性,最终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型不符 原因 处理措施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玉初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0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学校初次献血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0例。2016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献血者...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学校初次献血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9月学校初次献血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0例。2016年11月~2017年1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献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5~9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献血者2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献血者的满意度、晕厥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晕厥发生率为2.40%(6/250),高于对照组的12.80%(3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学生初次献血者采血过程中可以确保献血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晕厥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学校 初次献血者 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血浆凝血因子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峰 袁文声 +1 位作者 何锐洪 林惠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的联合效应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相同的血型比例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两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血浆分离、亚甲蓝光化学灭活处理,检测灭活前后纤维蛋白... 目的探讨血浆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的联合效应对新鲜冰冻血浆中凝血因子Ⅷ(FⅧ)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相同的血型比例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两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血浆分离、亚甲蓝光化学灭活处理,检测灭活前后纤维蛋白原和FⅧ的水平及回收率,并把相对应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后新鲜冰冻血浆中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与灭活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Ⅷ回收率与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Ⅷ回收率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8。结论血浆制备时间及亚甲蓝光化学处理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存在影响,两者联合效应主要反映在FⅧ水平减少上,FⅧ回收率和纤维蛋白原回收率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制备时间 亚甲蓝 血浆
下载PDF
选择性初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节约血液成本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锐洪 易峰 袁文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3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在无偿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选择性初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减低血液报废率,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并有效地控制采供血成本。方法在中山地区2011年1~12月无偿献血活动中对体质量超过70kg的男性献血者进行ALT初筛,比较分析2011年选... 目的在无偿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选择性初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减低血液报废率,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并有效地控制采供血成本。方法在中山地区2011年1~12月无偿献血活动中对体质量超过70kg的男性献血者进行ALT初筛,比较分析2011年选择性ALT初筛后和2010年未开展ALT初筛的血液报废率及采供血成本。结果 2011年的血液总报废率和ALT报废率明显降低,采供血成本不但未增加,并且有所降低。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体质量超过70kg的男性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初筛,既可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又可有效控制采供血成本,降低血液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初筛 血液
下载PDF
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萧少春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对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以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促进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满足临床需要,保证我市机采血小板100%来自无偿捐献者。方法:对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在全献血过程适时实施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最佳护理方法,以保证献血者的安全和血小板产品质量,促进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满足临床需要,保证我市机采血小板100%来自无偿捐献者。方法:对无偿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在全献血过程适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过程满意,成为固定的、志愿的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结论:做好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全程护理,可大大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血小板产品质量和捐献者的安全,促进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无偿捐献者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