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神经外科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其昌 林少华 +1 位作者 黄汉添 廖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897-289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术后脑梗死、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共150例,根据血液流变学指标分为对照组、高黏稠组和低黏稠组,每组50例,统计术后患者脑梗死、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高黏组围手...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术后脑梗死、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共150例,根据血液流变学指标分为对照组、高黏稠组和低黏稠组,每组50例,统计术后患者脑梗死、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高黏组围手术期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黏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与术后脑梗死、再出血的发生率相关,对围手术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采取人工干预,可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神经外科 血液流变学 脑梗死 再出血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2
作者 林少华 黄汉添 +2 位作者 陈信康 廖巍 胡子慧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12期75-77,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病人的经验。方法对36例经神经内窥镜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指征、方法和并发症等。结果病人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颅内血肿、感染病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垂体瘤、颅咽管瘤... 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窥镜治疗病人的经验。方法对36例经神经内窥镜治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术指征、方法和并发症等。结果病人治疗效果良好,无死亡、颅内血肿、感染病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在治疗脑积水、垂体瘤、颅咽管瘤、透明隔囊肿、双手多汗症手术中具有手术创伤微小、疗效确切、手术安全的优点,病人住院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窥镜 脑积水 手掌多汗症
下载PDF
尿激酶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廖巍 林少华 黄汉添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751-752,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5 4例。结果 近期疗效 ,优良 3 6例 ( 66 7%) ,死亡 5例 ( 9 3 %) ;随访 46例 ,远期疗效 ,优良 3 6...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K)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术辅以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5 4例。结果 近期疗效 ,优良 3 6例 ( 66 7%) ,死亡 5例 ( 9 3 %) ;随访 46例 ,远期疗效 ,优良 3 6例 ( 78 2 %) ,死亡 2例 ( 4 3 %)。局部应用 3 0万u的UK ,4d内可使血肿平均减少 2 0ml,加快血肿溶化吸收。结论 小骨窗血肿部分清除结合UK溶化引流残余血肿具有较好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治疗 应用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4
作者 丁建军 曾伟英 +3 位作者 马廉亭 张志刚 李晓群 蔡仲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64-566,共3页
自 1990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32例 ,1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 1例栓塞失败改作手术治疗 ) ;17例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术后死亡 1例。随访 2 8例 ,2 2例恢复良好 ,1例植物生存 ,2例偏瘫 ,2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癫... 自 1990年 2月至 1998年 8月 ,共收治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32例 ,1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其中 1例栓塞失败改作手术治疗 ) ;17例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术后死亡 1例。随访 2 8例 ,2 2例恢复良好 ,1例植物生存 ,2例偏瘫 ,2例动眼神经麻痹 ,1例癫痫。对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要点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术 血管内栓塞术 前循环动脉瘤 颅内肿瘤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5
作者 林少华 黄汉添 +2 位作者 陈信康 廖巍 胡子慧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神经内窥镜 神经外科疾病 手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经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黄汉添 林少华 +1 位作者 廖巍 胡子慧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79,共2页
目的报道和分析听神经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分块切除肿瘤。术中细致观察听神经肿瘤表面蛛网膜的解剖关系,尽量保留肿瘤表面的蛛网膜。结果临床治疗71例,其中肿瘤全切除60例... 目的报道和分析听神经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分块切除肿瘤。术中细致观察听神经肿瘤表面蛛网膜的解剖关系,尽量保留肿瘤表面的蛛网膜。结果临床治疗71例,其中肿瘤全切除60例(84.5%),次全切11例(15.5%)。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76%),解剖未能保留面神经17例(24%);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Ⅰ、Ⅱ级31例(43.7%);Ⅲ、Ⅳ级23例(32.3%);Ⅴ、Ⅵ级17例(24%)。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囊内分块切除肿瘤、尽量保留肿瘤表面的蛛网膜是保留面神经的关键,亦是保护与肿瘤粘连的脑干及相关血管神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切除 乙状窦后入路 临床效果 听神经肿瘤 肿瘤全切除 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功能 蛛网膜 解剖关系 临床治疗 血管神经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廖巍 林伟标 +2 位作者 林少华 黄汉添 胡子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00-3101,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38例,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介入栓塞的8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38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患者痊愈或恢复良好26例,偏瘫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介入栓塞动脉瘤44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术中血管痉挛2例,恢复良好38例,偏瘫4例,死亡2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术中暴露清楚,瘤颈夹闭可靠;栓塞治疗对于多发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和术中显露困难的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微外科手术 翼点入路 栓塞
下载PDF
D-二聚体含量测定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廖巍 林少华 +4 位作者 黄汉添 胡子慧 李亮明 林其昌 林伟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10-301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与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117例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117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病人血浆中DD的含量,比较DD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与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117例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研究,应用免疫比浊法动态检测117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病人血浆中DD的含量,比较DD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关系。结果组间DD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当血浆中DD浓度>6mg/L,无论病人入院时意识是否清醒,85%的病人均死亡;DD浓度<2mg/L时,病人均能恢复良好。结论血浆中DD的浓度测定可早期准确判断患者的伤情及预后,作为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D-二聚体 GCS
下载PDF
复发性脑胶质瘤手术治疗56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胡子慧 林少华 +1 位作者 黄汉添 廖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53-954,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手术全切率高(62%),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加重34例(61%)。手术后症状...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脑胶质瘤手术全切率高(62%),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加重34例(61%)。手术后症状改善37例(66%),术后平均存活期18个月。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第一次术后常发生变化。生存时间与第一次复发时间、病理恶性程度有关。复发性脑胶质瘤常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术可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 临床病理学特点 恶性程度 回顾性分析 以手术为主 手术特点 临床资料 治疗效果 死亡病例 症状改善 复发时间 生存时间 综合治疗 生存质量 全切率 手术后 存活期
下载PDF
外伤性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建军 胡子慧 +4 位作者 林小华 黄汉添 廖巍 蔡仲华 李容飞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21例外伤性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以及死亡原因。结果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损伤类型只有术中才能确定,迅速控制致... 目的 探讨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21例外伤性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以及死亡原因。结果 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损伤类型只有术中才能确定,迅速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及恢复静脉窦畅通是手术关键。结论 根据静脉窦损伤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方法修补或重建静脉窦,同时正确处理颅内出血和脑挫裂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硬脑膜 静脉窦 诊断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死亡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子慧 林少华 +1 位作者 黄汉添 廖巍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4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经手术治疗的 96例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量、血肿部位、合并伤、脑疝距手术时间、严重并发症等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 3 0例。... 目的 探讨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经手术治疗的 96例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的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量、血肿部位、合并伤、脑疝距手术时间、严重并发症等影响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 3 0例。提示术前GCS评分、术后严重并发症、血肿量、脑疝距手术时间、合并伤 ,是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的死亡因素。结论 尽早手术 ,积极防治影响幕上硬膜外血肿并脑疝患者的死亡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硬膜外血肿 脑疝 死亡 分析 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2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志安 李铁林 +1 位作者 段传志 汪求精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外伤性颞浅动静脉瘘 诊断 治疗 静血管损伤 CI MRI
下载PDF
应用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模型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子慧 李亮明 +3 位作者 林少华 李凤明 黄汉添 廖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285-328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CP)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植入ICP监测探头,记录入院72 h内每小时的ICP值,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的专家建模器对随机选择的6...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ARIMA)模型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ICP)变化的可行性。方法对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植入ICP监测探头,记录入院72 h内每小时的ICP值,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的专家建模器对随机选择的6例患者ICP数据建立ARIMA模型,拟合ICP的变化过程,并用其他3例ICP数据检验该模型。结果 ARIMA(1,0,1)模型通过统计学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合理、可信度高。用该模型对其他病例进行检验、预测,发现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结论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可尝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ICP变化趋势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高血压 脑出血 数学模型 时间序列
下载PDF
脑室外持续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62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少华 韩志安 陈惠珊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53-954,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以期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的病死率。方法 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 ,同时尿激酶灌注 ,早期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 术前GCS评分4~ 12分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 6 2例 ,存... 目的 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以期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的病死率。方法 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 ,同时尿激酶灌注 ,早期改善脑血液循环、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措施治疗。结果 术前GCS评分4~ 12分的重症脑室出血患者 6 2例 ,存活 4 8例 ,其中良好 4 4例 ,中残 4例 ,存活率 78% ;死亡 14例 ,其中 6例术后3d内死亡 ,8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 ,病死率为 2 2 %。结论 尽早解除梗阻性脑积水 ,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脑室外引流加上尿激酶灌注是治疗自发性重症脑室出血一种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外持续引流 尿激酶灌洗 治疗 重症脑室出血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4
15
作者 廖巍 林少华 黄汉添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2 0例亚低温治疗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 17例 ( 85 % ) ,其中恢复良好 10例 ( 5 0 % ) ,中残 5例 ( 2 5 % ) ,重残 2例 ( 10 % ) ,死亡 3例(...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2 0例亚低温治疗的回顾性总结。结果  2 0例重型颅脑损伤存活 17例 ( 85 % ) ,其中恢复良好 10例 ( 5 0 % ) ,中残 5例 ( 2 5 % ) ,重残 2例 ( 10 % ) ,死亡 3例( 15 % )。结论 尽早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 疗效
下载PDF
侧脑室内铸型血肿手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汉添 林其昌 +4 位作者 林少华 廖巍 陈信康 胡子慧 罗勇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侧脑室内铸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72例侧脑室内铸型血肿病例随机分成3组(各24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术式: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A组)、经额中回切开入路侧脑室血肿清除术组(B组)及显微镜下经脑沟入路行侧脑室内血肿清... 目的:探讨治疗侧脑室内铸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式。方法:72例侧脑室内铸型血肿病例随机分成3组(各24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术式: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组(A组)、经额中回切开入路侧脑室血肿清除术组(B组)及显微镜下经脑沟入路行侧脑室内血肿清除术组(C组)。术后3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预后,对3种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A组GOS1~2级为5例,3~4级为5例,5级为14例;B组分别为5例、12例、7例;C组分别为17例、5例、2例。C组完全康复或生活自理共17例,而A、B组均只有5例。C组预后明显优于A、B组。结论:显微镜下经脑沟入路行侧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内铸型血肿 手术治疗 血肿清除术 显微镜 尿激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痉挛性斜颈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良才 唐秉航 +4 位作者 何亚奇 黄德成 吴任国 黄晖 陈信康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1期1197-1199,共3页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颈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临床证实的ST患者,临床分型包括旋转型13例(52%),侧屈型7例(28%)及后仰型5例(20%)。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颈部CT表现及肥大肌群的分布,测量肥大肌...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ST)的颈部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25例经临床证实的ST患者,临床分型包括旋转型13例(52%),侧屈型7例(28%)及后仰型5例(20%)。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颈部CT表现及肥大肌群的分布,测量肥大肌群增厚幅度,并与肌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两组数据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5例ST的主要CT表现为痉挛肌的增厚肥大,肥大颈肌较对侧同名肌的增厚2.0~11.0mm。CT显示痉挛肥大肌群的分布与斜颈类型密切相关:旋转型肥大肌群主要分布在头旋向侧的后1/4区,少数同时见于对侧前1/4区;侧屈型的肥大肌群主要集中在头屈向侧后1/4区和前1/4区内;后仰型的肥大肌群对称分布在双侧后1/4区。痉挛肥大肌群的增厚程度与肌电图不随意波的波幅增加程度呈正相关(r=0.713~0.963,P<0.01)。结论:CT能准确地显示ST肥大肌群的形态改变及其分布规律,对ST患者痉挛后肥大肌群的定位及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肌电图
下载PDF
自发性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子慧 林少华 +1 位作者 黄汉添 廖巍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21例。结果:16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5例行后颅窝开颅及侧脑室外引流术。全部病例术后24H内均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15...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21例。结果:16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5例行后颅窝开颅及侧脑室外引流术。全部病例术后24H内均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90%以上15例。70%以上6例,无再出血病例。治愈11例,好转6例,死亡4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自发性小脑出血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显微手术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 被引量:7
19
作者 廖巍 林少华 +2 位作者 黄汉添 胡子慧 李亮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治疗
下载PDF
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其昌 林少华 黄汉添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 1 998~ 2 0 0 2年 3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8例先行脑室外引流 ,再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术后大部分病例临... 【目的】探讨中、重型脑外伤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 1 998~ 2 0 0 2年 36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结果】36例均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8例先行脑室外引流 ,再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 )。术后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结论】分流手术对大多数外伤后脑积水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作用 ,可降低重型脑外伤的死残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积水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