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袁园 李建伟 吴桂深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6期12-13,共2页
目的对比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54),两组患者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后2周比较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T淋... 目的对比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54),两组患者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后2周比较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营养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TP、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玮 韦鸣 +2 位作者 廖勇 黄喜峰 杨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老年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仅有纤维膜形成者,行脓胸清创术及纤维膜剥离术;病程稍长,已形成纤维板者,则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老年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老年结核性脓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仅有纤维膜形成者,行脓胸清创术及纤维膜剥离术;病程稍长,已形成纤维板者,则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观察手术的一般情况、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25~150min,平均55rain;术中出血30~1500mL,平均145mL。92例(76.67%)完成胸腔镜手术,22例(18.33%)辅助小切口手术,6例(5.00%)中转开胸。术后胸腔引流3~25d,平均6d。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肺总量(TLC)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或辅助小切口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能达到清除病因、闭合脓腔、恢复肺功能的目的,对老年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是治疗老年结核性脓胸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老年 结核性脓胸
下载PDF
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临床预后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廖小卒 李斌飞 +3 位作者 程周 冯力 袁勇 李建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总结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预后并探寻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因爆发性心肌炎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行ECMO期间... 目的:总结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临床预后并探寻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有因爆发性心肌炎接受ECMO辅助的成年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行ECMO期间相关临床情况、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将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两组,先通过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预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然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ECMO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3例,院内存活率为78.7%。存活组ECMO辅助时间平均75 h,机械通气时间平均120 h。ECMO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肾功能衰竭16例(48.4%),败血症7例(21.2%),肺部感染6例(18.1%),MOF 6例(18.1%),脑出血3例(9%),肢体缺血4例(12.1%)。患者ECMO前行CPR,患者ECMO前高乳酸水平,ECMO期间的血制品大量输注,并发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胃肠道并发症、MOF,肢体缺血,高胆红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结论:成人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积极行ECMO辅助,能改善机体组织灌注及防止并发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临床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在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斌飞 廖小卒 +3 位作者 程周 冯力 李建伟 梁爱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2期77-79,67,共4页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1例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联合ECMO辅助的临床资料,收集...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1例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患者行IABP联合ECMO辅助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联合应用前、辅助期间、联合应用后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存活出院,5例死亡.ECMO辅助时间17~288 h,平均52(62.4)h,主要并发症为肾功能衰竭10例、感染败血症6例、脑出血2例、下肢缺血3例、胃肠道并发症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肾功能衰竭、脑出血、下肢缺血、胃肠道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辅助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联合前,联合前患者中心静脉压高于联合后(P<0.05).结论 ECMO与IABP联合应用于爆发性心肌炎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爆发性心肌炎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ICU危重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固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银英 吴文娟 +2 位作者 徐雪影 杨葵珍 何杏慈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4569-45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选择630例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的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试验组在采用改进后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即将透明敷...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选择630例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的ICU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试验组在采用改进后的颈内静脉置管固定方法,即将透明敷料改为型号9546 HP的3M透明敷贴,并将长约6~7 cm的外露导管以"∩字"形向近心端弯曲,同时自带夹移至远端,然后用修剪好的3M胶带将外露的2~3 cm导管的及导管分叉支架妥当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导管部分脱出及导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固定法对ICU危重患者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是一种理想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颈内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特征及医源性危险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桂深 袁园 梁宏开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特点和独立医源性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ICU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行机械通气的127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标准分发生VAP组和未发生VAP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医源性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和预后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VAP发生率为33.1%;停留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洗胃机洗胃,禁食3d以上,应用制酸剂或H2受体拮抗剂,持续3d以上使用激素,应用第3代头孢是发病关系密切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部分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预防VAP首先应针对发生VAP的医源性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疾病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园 李建伟 吴桂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4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疾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7例,根据入院GCS评分,将患者分为GCS3~5分和GCS6~8分两组;出院时根据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1~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疾病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7例,根据入院GCS评分,将患者分为GCS3~5分和GCS6~8分两组;出院时根据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4~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1~3分);根据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伤后12h内和伤后24h内血糖,记录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的死亡率。结果血糖与伤情:伤后12h和24hGCS6~8分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CS3~5分组(P<0.05);血糖与预后:伤后12h和24h预后良好组患者血糖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非高血糖组患者预后良好(恢复良好+轻度残疾)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血糖组(43.75%VS23.07%,P<0.05),非高血糖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低于高血糖组(8.33%VS25.64%,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应给予积极控制以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膀胱压监测在肝脾挫裂伤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桂深 李丽嫦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39-440,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压监测在肝脾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7年2月急诊ICU收治的82例肝脾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内高压组(IAH)与对照组手术治疗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膀胱压与APAECEⅡ评分存在一定的相... 目的:探讨膀胱压监测在肝脾挫裂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7年2月急诊ICU收治的82例肝脾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内高压组(IAH)与对照组手术治疗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膀胱压与APAECEⅡ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相关系数r=0.812(P<0.01)。结论:膀胱压的变化与肝脾挫裂伤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可间接判断出血程度,为及时判断是否需剖腹探查手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压 肝脾挫裂伤 APAECEⅡ评分
下载PDF
定期气道分泌物培养指导VAP抗生素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宏开 李斌 +1 位作者 李建伟 廖春燕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评价常规对气道分泌物进行定期细菌培养,提前获取病原学资料,用于指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247例患者进行定期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如果患者有潜在VAP则行... 目的评价常规对气道分泌物进行定期细菌培养,提前获取病原学资料,用于指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抗生素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接受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的247例患者进行定期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如果患者有潜在VAP则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进行诊断,并根据前一次定期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使用,直至获得BAL培养结果。此后,再根据BAL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并评价先前抗生素治疗的合理性。结果 247例患者中,经定期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54例患者被怀疑VAP,经BAL细菌培养,36例患者被诊断为VAP,其中早发型10例,迟发型26例。36例VAP中31例BAL细菌培养结果与前一次定期分泌物培养结果一致。在可评价的病例中,根据定期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准确合理(91.4%,95%CI83%~100%)。11例疑似VAP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结论定期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指导VAP的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抗生素 呼吸道分泌物 细菌培养 支气管肺泡灌洗
原文传递
APACHEⅡ评分在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李建伟 吴桂深 +5 位作者 肖倩霞 梁剑平 梁宏开 陈妙莲 袁园 冯靖禧 《中国综合临床》 201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评估其在ECMO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ECMO治疗的患者共25例,按照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取患者各项监测及...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评估其在ECMO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ECMO治疗的患者共25例,按照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取患者各项监测及化验检查的最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的分值。结果存活组共10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33.0±2.9)分;死亡组共15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47.3±4.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6,P〈0.05)。按照APACHEⅡ的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对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评分,其中存活组体温评分为(1.4±0.8)分、平均动脉压为(2.4±0.5)分、心率为(2.2±0.4)分、呼吸为(1.6±1.0)分、氧分压为(2.3±0.5)分、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为(2.1±0.6)分、pH值为(1.1±0.7)分、血钾为(1.8±0.8)分、血钠为(2.1±0.9)分、红细胞比容为(1.4±1.1)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7.2±1.0)分;死亡组分别为(2.5±0.8)、(3.0±0.7)、(2.7±0.6)、(2.5±1.0)、(2.8±0.9)、(3.1±0.5)、(3.1±0.6)、(2.7±0.6)、(2.9±0.6)、(2.5±1.1)、(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存活组的上述急性生理学评分更低。结论APACHEⅡ评分能够客观评估ECMO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为实施ECMO抢救的时机及纳入标准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