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浩 伍龙梅 +5 位作者 黄庆 邹积祥 何瑞毓 黄海鹏 王天平 林鸿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8-17,共10页
【目的】以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模式碳足迹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对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利用水稻、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的... 【目的】以南方双季稻区不同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模式碳足迹研究基础上,结合经济效益对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制定农业生产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农业固碳减排提供新思路、新途径。【方法】利用水稻、油料作物、蔬菜作物的产值、生产成本投入等统计数据,对间接碳排放(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部分计算不同种植模式的碳足迹,分析各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一熟模式中中稻碳足迹最高[947.8 kg/hm^(2)(CO_(2)-eq)]、早稻最低[927.4 kg/hm^(2)(CO_(2)-eq)],各地区中稻碳足迹以浙江最高[1057.3kg/hm^(2)(CO_(2)-eq)]、海南最低[747.8 kg/hm^(2)(CO_(2)-eq)];一熟、二熟、三熟种植模式平均碳足迹分别为939.0、2910.1和3961.8 kg/hm^(2)(CO_(2)-eq),农资投入中以肥料碳足迹所占比例最大、平均为60.2%;不同种植模式中,三熟模式产值最高、为13.0万元/hm^(2),早稻的成本利润率最低、为-11.2%;各模式碳足迹和生产成本构成相似,但是各因子占比差异较大,差异最大的是肥料和劳动力。【结论】三熟模式产值最高,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有较好作用,但其碳足迹也比一熟、二熟模式高。碳足迹和产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三熟模式平均单位净利润碳足迹最低。减少化肥使用量是降低南方双季稻区碳足迹的关键途径,而降低人工成本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气候变化 生命周期法 种植模式 南方双季稻区
下载PDF
“双季稻+”种植模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的SWOT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浩 黄庆 +5 位作者 伍龙梅 张彬 何瑞毓 黄海鹏 林鸿生 王天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12期250-254,共5页
近40年来(1980-2019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不断下降,尤其是双季稻下降速度更快。在早稻、双季晚稻的基础上再“+”一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黑麦草、蔬菜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光温水热资源,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 近40年来(1980-2019年)南方双季稻区水稻播种面积不断下降,尤其是双季稻下降速度更快。在早稻、双季晚稻的基础上再“+”一季作物,如马铃薯、油菜、黑麦草、蔬菜等,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南方地区的光温水热资源,而且对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升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双季稻+”种植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生产成本高、收益率变幅大、规模经营难度大、受气象因素影响大等劣势,也存在农民种植意愿降低、农村缺少青壮年劳动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推广不畅等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种植模式 SWOT分析 对策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