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性创新
1
作者 杨丽婷 《新经济》 2023年第8期5-12,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从理论逻辑视角来看,这具体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六个层面对马克思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从理论逻辑视角来看,这具体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从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六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原理性创新,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崭新的哲学意蕴和时代内涵,用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彰显“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原理性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宏宇 王晓雪 姜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1-93,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高校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强化目标牵引、问题导引、落实举措,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在培育时代新人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高校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强化目标牵引、问题导引、落实举措,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把准人生航向、矢志拼搏奋斗的正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引导 重在践行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整体性逻辑
3
作者 张浩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六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体性逻辑涵盖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六个坚持”,是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整体性逻辑涵盖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分别回答了“从何来、是什么、有何用、怎样用”这四大问题。从生成逻辑看,其整体性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坚实的实践基础和强大的文化基因;从理论逻辑看,其整体性的理论内涵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立场、观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六个坚持”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从价值逻辑看,其整体性的价值作用体现为解决时代课题的整体性、反映社会规律的整体性、彰显价值取向的整体性;从实践逻辑看,应将其整体性运用于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更加美好世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整体性逻辑 “六个坚持”
原文传递
马克思劳动条件理论的时代价值——兼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主旨
4
作者 张凤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3,共6页
劳动条件的形式规定从生产力角度揭示了一般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内在机理。劳动条件的“质”是关于劳动条件的社会关系形式的内在规定性,它揭示了特定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 劳动条件的形式规定从生产力角度揭示了一般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内在机理。劳动条件的“质”是关于劳动条件的社会关系形式的内在规定性,它揭示了特定社会形态的经济运动内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理论依托。劳动条件的形式规定与“质”的规定的辩证统一,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社会矛盾关系的形成根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条件的“质”表现为“与共性”形态,其共生共享、系统创新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要义,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条件 形式规定 “质”的规定 全面发展
下载PDF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逻辑进路--对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理论释析
5
作者 吴阳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81,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耦合进路做出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展开,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耦合进路做出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展开,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逻辑升华,在现实性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遵循与发展,从性质上讲"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释析这一重大问题,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四重逻辑关系
6
作者 郭跃文 《新经济》 2023年第10期7-24,共18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总结历史的结论,更是赢得未来的方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共同构成以...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是总结历史的结论,更是赢得未来的方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共同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共同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世界逻辑四个方面,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逻辑关系,更好实现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努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战略布局 逻辑关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笔谈
7
作者 沈传亮 曹天禄 +1 位作者 陈少雷 宋晓东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第3期14-21,共8页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发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两个结合”,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发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两个结合”,不仅指明了新时代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贡献,极大拓展了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才能在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方法论 根本路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理论创新 原创性贡献 时代化 丰富内涵
原文传递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进路展望——基于CSSCI源刊论文(2017-2023)的统计分析
8
作者 周仕德 刘永帆 王澎珂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59-66,共8页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便受到高校和学界高度关注,以CSSCI期刊载文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随着课程思政工作的持续推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逐步厘...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推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自提出以来便受到高校和学界高度关注,以CSSCI期刊载文为数据来源,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随着课程思政工作的持续推进和研究的深入发展,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逐步厘清,但还存在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协同度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未来研究的进路展望中:在理论层面,需要明晰课程思政的内涵界定,形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则需拓展课程思政的范围边界,丰富研究方法和案例引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制度层面,还需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推进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CSSCI期刊 研究进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准确把握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
9
作者 赵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体系支撑。基于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从目标导向、战略思路和配套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意义重大。新时代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区域经济效率提升、社会发展公平与主体功能优化的有机统一,与这一多元目标导向相适应的战略思路是尊重经济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和保障民生底线。而要使上述战略思路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还需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设计,具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型政策、民生保障型政策与功能支撑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目标导向 战略思路 配套政策
下载PDF
“探索广东特色的发展路径”专题(1) 推进产业有序精准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探索
10
作者 赵超 杨光 《广东经济》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不充分,与珠三角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经济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发展缺乏后劲。当前正在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是瞄准这一问题... 当前粤东西北地区发展不充分,与珠三角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粤东西北地区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经济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导致发展缺乏后劲。当前正在实施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正是瞄准这一问题,在全省各地走深走实,强调优化珠三角核心区与粤东西北地区进行县级结对,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动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有序转移,鼓励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亮点在“有序”和“精准”,通过创新产业帮扶机制、创新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创新人才合作机制,有序精准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到粤东西北地区,改变过去地区之间抢项目、争资源的状况,让承担不同功能的区域做自己能做、最适合做、最擅长做的事,做最彰显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事。推动粤东西北从以前产业转移“接受者”、增长竞赛“追赶者”,变成现在深耕细分领域的“利基者”,协同增长的“共建者”,最终达到不同赛道协同发展,不同地区发挥不同比较优势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转移 缺乏后劲 细分领域 创新产业 区域协调发展 利益联结机制 帮扶机制 产业转移
下载PDF
区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经验为例
11
作者 赵祥 曹哲 《新经济》 2024年第2期20-32,共13页
产业链现代化的本质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其结果反映在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分工角色的变化上。从后发经济体的视角来看,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初始角色通常分为一般分包商和原料供应商,以此为起点的企业可以转向领先分包商、核心... 产业链现代化的本质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其结果反映在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分工角色的变化上。从后发经济体的视角来看,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初始角色通常分为一般分包商和原料供应商,以此为起点的企业可以转向领先分包商、核心生产商、关键供应商和终端销售商四种分工角色,这种角色转变代表促进地区产业链现代化的四种不同的路径。广东省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地区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路径除了具有上述一般性特征以外,还会受到不同类型产业特征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产业链现代化 分工角色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广东调查研究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
12
作者 陈雷刚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9-106,81,共9页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以调查研究为工具了解国情和省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革命之路、建设之道和改革之策,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坚持深植群众、奉行人民至上的工作取向和价值遵循,坚持解放思想、奉行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态度,...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以调查研究为工具了解国情和省情,坚持从实际出发探索革命之路、建设之道和改革之策,破解发展难题,形成了坚持深植群众、奉行人民至上的工作取向和价值遵循,坚持解放思想、奉行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实践要求的基本范式和根本动力,以及坚持完善制度、发扬领导示范的根本保障和根本优势等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新时代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广东 调查研究 历史考察 基本经验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卓红 牟修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284,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世界交往,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的新时代阐释,是倡导人类共同价值和构建未来人类社会理想图式的中国智慧,是以世界各国人民为主体,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点,以“立己达人”为实现径路,以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目标,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大格局中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想目标奋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胸怀天下 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产业政策动态变迁与农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永辉 沈晓楠 张帆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46,共22页
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变量,政府产业政策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对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现代化理论框架进行拓展,构建了一个产业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农... 产业结构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变量,政府产业政策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对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现代化理论框架进行拓展,构建了一个产业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广州市从化区,是如何以荔枝产业为着力点,通过“选择性——混合性——功能性”的动态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攀升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表明,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阶段,产业政策的类型和作用也有所差异。粗放生产期,禀赋结构以劳动密集为主。转型发展和加速升级期,政府通过选择性产业政策,自上而下选择产业并定向提供财政资金,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资本密集度有所增加,经济基础现代化初步实现。稳定成熟期,政府实施功能性产业政策,减弱行政管理,强化市场主导力量,而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攀升,也产生了与之相匹配的上层建筑现代化。本研究将产业政策变迁、农业结构升级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从静态讨论扩展为多阶段动态分析,并为构建具有自生能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农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产业结构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朋亲 毛艳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23,共13页
“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了阐述,为“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路向和实践指南。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 “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作了阐述,为“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新路向和实践指南。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港澳回归祖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的实践经验,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国两制”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基本制度、制度设计和制度内容三个层次明确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坚持落实“爱国者治理”、坚持保持港澳的独特地位和优势等总体原则;从顶层设计与治理过程中建构推进“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促进“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全过程。迈入“一国两制”事业新阶段,应着重从重塑区议会“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制度功能、完善和优化官僚系统与国家的情感链接、强化管治队伍治理能力和加快管治效能建设方面提升特别行政区政府治理能力,使“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大报告 “一国两制” 制度体系 香港地区 澳门地区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百年生成——基于问题与主义、方法、学习“四位一体”的梳理和分析
16
作者 关锋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内容被明确提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自觉地坚持与传承。中国共产党是在苦苦求解诸如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等“近代中国问题”,认识到马克...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内容被明确提出,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自觉地坚持与传承。中国共产党是在苦苦求解诸如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等“近代中国问题”,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优势,在探索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求解中国问题中诞生的。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它始终重视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则是推动主义、方法和问题有机结合,使坚持问题导向富有成效不可或缺的向度。问题与主义、方法、学习的“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百年生成的基本维度,也是新阶段新征程更好地坚持和运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 学习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17
作者 曹钟雄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 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动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载体。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过程,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产业更替时序、数实融合、体制机制、地区差异、国内外布局等发展逻辑,突破新质要素流通的梗阻、统一大市场的壁垒、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数实融合的障碍等现实困境,从技术策源、产业培育、资金支持、体制保障等维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我国乡村政策的府际合作关系演进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18
作者 吴月 黄梓灏 《秘书》 2024年第2期3-20,共18页
乡村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围绕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国家主管部门与中央层面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进一步加强。为深入研究我国乡村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中... 乡村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围绕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国家主管部门与中央层面其他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进一步加强。为深入研究我国乡村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中央府际合作关系,文章利用2004—2021年间中央层面各部门联合发布的743份乡村政策文件,并以2003年以来四次国务院大规模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中央府际合作网络特征。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乡村政策领域中央府际合作频次不断增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的复杂度与紧密度不断提升,并且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达到高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逐渐形成稳定的“黄金三角”合作关系。此外,部门责任与部门利益均处于高水平的协作型府际合作关系,可以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日渐紧密且稳定化,能够更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政策 中央府际合作 网络特征 关系演进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政治伦理创新性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实践逻辑探析
19
作者 王升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8,共10页
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是促进政治伦理秩序与政治实践生态相适配并进而消解实践紧张的基本方式。新时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主要有三种操作模式,即“深化—延展”模式、结构优化模式、“话语—共识”引领模式。从运行实践上看,其遵... 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是促进政治伦理秩序与政治实践生态相适配并进而消解实践紧张的基本方式。新时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主要有三种操作模式,即“深化—延展”模式、结构优化模式、“话语—共识”引领模式。从运行实践上看,其遵循“承续—创新”逻辑、“现代化—效能转化”逻辑及“互动—交往”逻辑。新时代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以持守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对是非善恶的根本评价为前提,在经验性、实践性层面推进了伦理原则的落实落地,压缩了伦理的实践堕距,促进了伦理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将使政治伦理的创新性发展呈现出更为丰富的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创新模式 运行逻辑 伦理现代化
下载PDF
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教育机制建构研究
20
作者 王秀敏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建构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教育机制,既是彰显理论武装思想伟力和构建价值引领程序制度的现实需要,更是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不可或缺的具象化形式。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教育机制的建构,旨在鼓起人们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建构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教育机制,既是彰显理论武装思想伟力和构建价值引领程序制度的现实需要,更是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不可或缺的具象化形式。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教育机制的建构,旨在鼓起人们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从政治高度及时回应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时代课题、从理论深度科学阐释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从实践维度系统探索其转化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的内在规律,进而激发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自信昂扬的精神力量,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客观要求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精神谱系 红色精神 时代新人 学习教育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