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志中 庄俊汉 +6 位作者 汪迅 尹志华 郭粉莲 谭艳红 洪小平 冯小欣 孙保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786-787,共2页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流行病学
下载PDF
药物遗传学在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博 叶志中 庄俊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综述药物遗传学在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研究及进展。方法查询国内外有关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药物遗传学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某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这些药物的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密切... 目的综述药物遗传学在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研究及进展。方法查询国内外有关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药物遗传学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归纳。结果风湿病药物治疗领域中的某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这些药物的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结论通过进一步开展对药物遗传学的更深入研究,风湿病的药物治疗有望真正实现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风湿病药物 药物遗传学 多态性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何伟珍 李剑松 +5 位作者 李博 叶志中 郭粉莲 谭丹丹 谢燕 徐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对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骨密度(BMD)的监测,评估发生骨量丢失的原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89例绝经前女性患者(SLE49例,RA40例)及6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右跟骨部位的BMD,同时对患者诸... 目的:对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骨密度(BMD)的监测,评估发生骨量丢失的原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89例绝经前女性患者(SLE49例,RA40例)及6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右跟骨部位的BMD,同时对患者诸多影响BMD的因素(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累积剂量及激素日剂量)与BMD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右跟骨部位的BMD(SLE为-1.42±0.56,RA为-1.36±0.63)明显低于对照组(-0.58±0.52,P<0.01),骨质疏松的发生率(SLE为17.1%,RA为1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的BMD与C3呈正相关(r=0.521,P<0.01),与激素累积剂量呈负相关(r=-0.398,P<0.05);BMD与RA患者的CRP呈负相关(r=-0.431,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C3下降与激素累积剂量增高为SLE患者BM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升高为RA患者BMD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绝经前女性SLE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SLE与RA患者疾病活动与激素累积剂量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关节炎 类风湿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生存质量评估与疗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郭粉莲 蔡旭 +1 位作者 叶志中 尹志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10-1211,共2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风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4例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为工具,...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风湿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4例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为工具,对入院初始的入选对象进行生存质量调查,以量化评分结果为分组依据将病人分为高评分组(评分≥80分,A组)48例,中等评分组(评分60分~79分,B组)61例,低评分组(评分≤59分,C组)45例,追踪并比较3组病人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随访3个月后采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病情评价(DAS评分)系统对病人疗效进行评估:A组病人缓解41例,低度活动4例,中度活动2例,高度活动1例,B组缓解48例,低度活动6例,中度活动4例,高度活动3例;C组缓解28例,低度活动6例,中度活动6例,高度活动5例。3组病人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生存质量评分高的病人较其他两组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生存质量评分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评分高的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 生存质量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下载PDF
功能训练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粉莲 叶志中 +2 位作者 徐珊 董慧娟 蔡旭 《护理学报》 2006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8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生活质量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5年8月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并运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制定并实施一套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策;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后生理、心理、健康状态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并且改善值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功能训练为主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mi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华麟 叶志中 尹志华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126-128,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率随着医学检测手段的提升而有所增高,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无论对患者还是医学界都意义重大。本综述着重研究miRN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IRNA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MV、B19和HCV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尹志华 叶志中 +2 位作者 陈新鹏 甘达强 张春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抗体、细小病毒B19 IgG和IgM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在中国南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MV、B19、HCV在R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V-IgG和CMV-IgM抗... 目的: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G和IgM抗体、细小病毒B19 IgG和IgM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在中国南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CMV、B19、HCV在R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V-IgG和CMV-IgM抗体,B19-IgG和B19-IgM抗体以及HCV抗体;CMV-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CMV载量;B19-IgM抗体阳性者利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的B19载量。同时分析这些病毒抗体与RA患者的实验室活动指标如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结果:70例RA患者中,69例为CMV-IgG抗体阳性(98.57%),7例CMV-IgM抗体阳性(10.00%),49例B19-IgG抗体阳性(70.00%),16例B19-IgM抗体阳性(22.86%),无一例HCV抗体阳性;92例健康对照者中91例CMV-IgG抗体阳性(98.91%),1例CMV-IgM抗体阳性(1.10%),42例B19-IgG抗体阳性(45.65%),19例B19-IgM抗体阳性(20.65%),仅1例HCV抗体阳性;RA患者CMV-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MV-IgM抗体阳性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未检测到CMV载量;RA患者B19-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间B19-IgM抗体阳性率无差别(P>0.05),B19-IgM抗体阳性RA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B19载量;CMV-IgM抗体阳性、B19-IgG抗体阳性与抗CCP抗体、RF、ESR等RA活动性指标不相关。结论:中国南方人群普遍感染CMV,但CMV重新激活与RA有关;B19感染在RA患者中有更高的流行率;HCV在中国南方人群感染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巨细胞病毒 细小病毒B19 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庄俊汉 叶志中 +2 位作者 张丽君 汪迅 钟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目的 评价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探讨反应停治疗AS的价值。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选用柳氮磺吡啶 (SASP)和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作为对照。三组共治疗AS患者 98例 ,其中反应停治疗 2 9例 (反应停组 ) ... 目的 评价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探讨反应停治疗AS的价值。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 ,选用柳氮磺吡啶 (SASP)和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作为对照。三组共治疗AS患者 98例 ,其中反应停治疗 2 9例 (反应停组 ) ,SASP治疗 37例 (SASP组 ) ,单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治疗 32例(NSAIDs组 ) ,疗程均为 6个月 ,三组患者的病情相似 ,其中反应停组的AS患者 ,是自愿而且排除孕妇及未婚未育者。结果 治疗 6个月 ,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和血沉 (ESR)在三组均显著改善 (P <0 0 1和P <0 0 5 ) ,而C反应蛋白 (CRP)的显著下降仅见于反应停组和SASP组 (P均 <0 0 1)。三组间比较 ,关节疼痛数、ESR和CRP在反应停组及SASP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NSAIDs组 (P <0 0 5 )。临床缓解、显效、有效和无效率在反应停组分别为4 1%、2 8%、2 1%和 10 % ;在SASP组分别为 38%、2 7%、2 2 %和 13% ;在NSAIDs组分别为 10 %、34%、31%和2 5 %。对比三组疗效 ,反应停组与SASP组疗效相当 ,均优于NSAIDs组 (P <0 0 5 )。不良反应在反应停组主要是嗜睡和胃肠道不适 ,多为一过性 ,其发生率为 5 5 % ,明显高于SASP组 19%和NSAIDs组 16 % (P <0 0 5 ) ;反应停组无 1例出现白细胞减低和转氨酶升高 ,而在SASP组各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停 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研究 柳氮磺吡啶 治疗
下载PDF
深圳市3个社区5922名居民强直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英文) 被引量:8
9
作者 叶志中 庄俊汉 +2 位作者 汪迅 李剑松 张丽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159-161,共3页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深圳市缺如。全面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在深圳市流行的情况可为有关部门制订卫生规划提供依据。目的:了解深圳市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设计:随机整群抽取,横断面调查。单位:...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深圳市缺如。全面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在深圳市流行的情况可为有关部门制订卫生规划提供依据。目的:了解深圳市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流行情况。设计:随机整群抽取,横断面调查。单位:广东医学院深圳风湿病研究所。对象:于2001-12/2004-06从深圳市3个地区(水乡点、山区点和外来人口聚居点)中各随机整群抽取一个居民点(村民点),经年龄标准化后16岁以上为调查对象,共计6684名,实际调查了5922名,受检率为88.6%,其中男性为2659名,女性为3263名,分别为44.9%与55.1%,男女比例为1∶1.23。方法:第1,2期询问过筛,由调查人员挨家挨户上门调查,对调查对象逐人按调查表内容进行询问、记录。第3期由风湿病专科医师对1、2期询问阳性者进行体格检查。第4期对疑似强直性脊柱炎病例,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原检测和X射线摄片,其中包括骨盆平片、腰椎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脊柱其他部位及周围关节。主要观察指标:风湿病症状频率;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原阳性频率;并与国内外部分城市相关数据做比较。结果:①一般风湿病症状频率为21.6%,风湿病症状频率以膝关节为最高,依次为腰、肩、颈和手。女性各部位的症状频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因风湿病不得不停止工作的,共13例,占4.7%。②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37%,男女性患病率之比约为4.5∶1,多数患者是在青年起病。③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抗原阳性频率为5.0%。④强直性脊柱炎误诊率、早期诊断率和长期不合理用药率分别为64%,27%和73%。结论:深圳市强直性脊柱炎(0.37%)患病率高于国内北京(0.26%)、汕头地区(0.26%)和美国(0.20%)、希腊西方白种人(0.24%),可能与深圳市人口结构青壮年比例较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流行病学 患病率 HLA—B27抗原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伟珍 李博 +6 位作者 尹志华 孔卫红 叶志中 谢燕 陈雅硕 戴莉萍 陈新鹏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与疾病活动性、激素累积剂量和SLE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2个月的纵向研究设计,共选定两个观察时间点:疾病活动期与疾病缓解期。选择门诊和住院的62例SLE患者,采用CES-D抑郁自...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抑郁症状及其与疾病活动性、激素累积剂量和SLE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2个月的纵向研究设计,共选定两个观察时间点:疾病活动期与疾病缓解期。选择门诊和住院的62例SLE患者,采用CES-D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记录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激素累积剂量及SLE相关因素。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抑郁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疾病活动期30例(48%)SLE患者出现抑郁,缓解期13例(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专组以上患者及≤50岁者抑郁的发生率高(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显示,在SLE活动期,抑郁与SLE活动性指数(SLEDAI)(P<0.01)、病程相关(P<0.05)。在SLE稳定期,抑郁与病程、激素总剂量不相关(P>0.05)。结论无论在SLE的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SLE疾病活动可能在抑郁的发生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抑郁症
下载PDF
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博 叶志中 +3 位作者 胡秋侠 汪迅 张丽君 李剑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抗RA33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EORA患者、82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同时进行了AKA(间接免疫荧光法)、抗RA33抗体(ELISA法)与RF(免疫比浊法)的测定,并对以上3种抗体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30.8%(12/39)、35.9%(14/39)及64.1%(25/39)。82例N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3.9%(36/82)、47.6%(39/82)及81.7%(67/82)。30例正常老年人中,均仅有1例检测到AKA及抗RA33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AKA、抗RA33抗体及RF在39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30.8%、35.9%及64.1%,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93.3%。AKA及抗RA33抗体在EORA组及NEORA组的敏感性均无明显差异,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以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39例EORA患者中,AKA、抗RA33抗体及RF阳性组的病情活动性均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AKA、抗RA33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角蛋白抗体 抗RA33抗体 类风湿因子 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英芙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粉莲 何伟珍 +2 位作者 叶志中 蔡旭 董慧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观察英芙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生物制剂用药的护理。方法27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分别在第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接受静脉输注3 mg/kg英芙利昔单抗。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分标准,在用药后第1天、第2周、第... 目的观察英芙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生物制剂用药的护理。方法27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分别在第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接受静脉输注3 mg/kg英芙利昔单抗。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疗效评分标准,在用药后第1天、第2周、第6周、第14周进行疗效评定。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结果在用药后第1天、第2周、第6周、第14周ACR20改善程度分别为9例(33%)、14例(44%)、19例(70%)、23例(85%)。不良反应有输液反应3例、呼吸道感染2例、肝功能异常2例、白细胞减少及心脏ST-T改变各1例,经及时干预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英芙利昔单抗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严格的用药前评估、正确的给药及密切的观察护理,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芙利昔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卫红 叶志中 +4 位作者 李博 何伟珍 陈雅硕 谢燕 尹志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721-3723,共3页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苯丙氨酸 免疫吸附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在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博 胡秋侠 +6 位作者 叶志中 汪迅 张丽君 李剑松 郭粉莲 何伟珍 庄俊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EORA患者、68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6例EORA患者、68例非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NEORA)患者及35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清进行了抗CCP抗体及RF的测定,并对其与EORA病情活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26例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65.4%(17/26)及61.5%(16/26)。68例N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41.2%(28/68)及77.9%(53/68)。35例正常老年人中,仅有1例检测到抗CCP抗体,有2例检测到RF低滴度阳性。抗CCP抗体及RF在26例EORA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为65.4%及61.5%,特异性分别为97.1%及94.3%。抗CCP抗体在EORA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NEORA组,而RF在NEORA组的敏感性则显著高于EORA组(P<0.05)。以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来评价EORA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在EO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组及RF阳性组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均分别显著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结论:抗CCP抗体及RF有助于EORA的诊断及病情活动性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老年人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激素联合中药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力 高建华 +2 位作者 徐珊 张剑勇 尹志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8期483-484,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狼疮肾炎 糖皮质激素 中药治疗 临床研究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终末期肾衰竭 自身免疫性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根 庄俊汉 叶志中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5期986-989,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SLE患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高危人群,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SLE患者最常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SLE患者已成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高危人群,早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SLE患者最常见的CVD之一。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等不能完全解释SLE早发AS,非传统危险因素如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内皮功能障碍、系统性炎症反应等在SLE早发AS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深入研究这些非传统危险因素在SLE早发AS的致病作用,将有助于防治SLE患者的CVD,提高SLE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快速进展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燕 叶志中 +1 位作者 周国强 尹志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0例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英夫利西单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英夫利西单抗组在治疗的第0...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40例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英夫利西单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英夫利西单抗组在治疗的第0、2、6、14、22周采用静脉输注英夫利西单抗3mg/kg,外加甲氨蝶呤每周10mg口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泼尼松5~10mg/d、消炎止痛药以及甲氨蝶呤每周10mg口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包括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等。结果英夫利西单抗组ACR50、ACR70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的方式来治疗快速进展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MTX治疗的对照组,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TNFR2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尹志华 叶志中 +4 位作者 甘达强 戴莉萍 汪迅 曾惠琼 张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490-1491,1493,共3页
目的探讨TNFR2基因587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128例SLE患者和135例健康人群中TNFR2基因nt587的多... 目的探讨TNFR2基因587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128例SLE患者和135例健康人群中TNFR2基因nt587的多态性频率。收集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χ2检验或t检验分析nt587的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C3、C4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587G的频率为35个(13.0%);SLE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携带nt587G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128例SLE患者中有77例为TT基因型,48例为TG基因型,3例为GG基因型,统计结果表明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与C3、C4不相关。结论TNFR2基因nt587(T→G)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多态性
下载PDF
TNFR2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志华 叶志中 +3 位作者 庄俊汉 甘达强 汪迅 罗秀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0期34-36,共3页
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南方SLE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中TNFR2基因两个位点(nt587,nt694)的多态性频率,探讨TNFR2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中国汉族SLE人群的易感性相关。结果发现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 本研究通过调查中国南方SLE人群和健康对照人群中TNFR2基因两个位点(nt587,nt694)的多态性频率,探讨TNFR2基因多态性是否与中国汉族SLE人群的易感性相关。结果发现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587G的频率为35个(13.0%);SLE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5),携带nt587G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同时128例SLE中,nt694 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41个(16.0%);而健康人群中nt694 A的频率为32个(11.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49)。提示TNFR2基因nt587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相关,可能通过影响TNFR2的表达而参与SLE的发病,而nt694(G-A)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 多态性
下载PDF
阴虚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HSP70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剑松 俞剑虹 +3 位作者 李博 汪迅 尹志华 罗秀霞 《湖北中医杂志》 2007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阴虚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6例阴虚体质SLE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HSP70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虚体质SLE患者中HSP... 目的:探讨阴虚体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断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6例阴虚体质SLE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HSP70基因多态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虚体质SLE患者中HSP70-2 A/G杂合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而HSP70-2A/A及HSP70-2G/G纯合基因型频率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阴虚体质SLE患者HSP70-2基因型与健康人存在差异,提示HSP70可能是阴虚体质SLE患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热休克蛋白 多态性 阴虚体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