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HPA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郭红卫 郝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41-843,共3页
皮肤是一神经内分泌器官,皮肤及其附属器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多方位联系。HPA轴中的神经肽激素主要包括CRH,ACTH,仅-MSH,β-内啡肽,这些激素与它们相应的受体分布于皮肤表皮和真皮的特定部位,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相互作用,对精神应激... 皮肤是一神经内分泌器官,皮肤及其附属器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多方位联系。HPA轴中的神经肽激素主要包括CRH,ACTH,仅-MSH,β-内啡肽,这些激素与它们相应的受体分布于皮肤表皮和真皮的特定部位,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相互作用,对精神应激和环境应激因素如UV、外伤、理化物质刺激作出反应。皮肤的HPA轴具有多种功能,可诱导表皮分化、色素沉着、血管反应、免疫反应以终止应激刺激引起的皮肤反应,保持皮肤结构功能的完整性以及与全身系统的动态平衡。临床上,局部给予HPA轴中关键分子能够刺激或抑制HPA轴分子的内源性合成和释放,从而调控HPA轴对皮肤及其附属器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HPA轴 应激
下载PDF
端粒酶在皮肤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慧忠 李顺凡 吴国凤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端粒—端粒酶在细胞永生化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对近年来端粒酶在皮肤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包括皮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癌前病变、某些炎性皮肤病及正常皮肤、皮肤附属器中的表达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端粒酶 皮肤科 治疗 皮肤恶性肿瘤 炎性皮肤病 皮肤良性肿瘤
下载PDF
斑秃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郭红卫 郝飞 吴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9-181,共3页
斑秃是一种毛囊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免疫耐受被打破,黑素细胞相关蛋白激发Th1型免疫反应主要攻击生长期毛囊,引起骤然非瘢痕性毛发脱失。毛囊研究的便宜性和斑秃体外模型的成熟建立使斑秃免疫学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 斑秃是一种毛囊的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毛囊免疫耐受被打破,黑素细胞相关蛋白激发Th1型免疫反应主要攻击生长期毛囊,引起骤然非瘢痕性毛发脱失。毛囊研究的便宜性和斑秃体外模型的成熟建立使斑秃免疫学研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占有优势地位。本文从免疫相关基因的易感性、自身抗原表位扩展、自身抗体的体内非致病性、T细胞相互作用与调节等方面对斑秃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进展作了回顾,以助于研究者对其有更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免疫赦免截获 T细胞激活
下载PDF
斑秃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红卫 杨希川 +4 位作者 钟白玉 杨韶燕 刘宝珩 邓军 郝飞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制作斑秃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表,通过对患者问诊填写相关项目,总结分析斑秃的临床特征,评价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结果283例斑秃... 目的调查斑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制作斑秃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表,通过对患者问诊填写相关项目,总结分析斑秃的临床特征,评价斑秃病情轻重的相关因素。结果283例斑秃患者入组,男性135例(47.70%),女性148例(52.30%),男女比例1︰1.10。发病年龄为9个月~74岁,中位数为29岁。29例S3~S4型斑秃、19例全秃、13例普秃定义为重型斑秃。重型斑秃患者较轻型斑秃患者发病年龄小、首发病情重、复发率高、多伴有家族史(P<0.01)。结论发病年龄小、首发病情严重、有斑秃家族史是重型斑秃的重要临床特征,可作为斑秃预后的评价指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CD44v6和PCNA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慧忠 樊翌明 +2 位作者 李顺凡 吴国凤 吴志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 研究CD4 4v6和PCNA与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 免疫组化法研究 4 8例SCC原发灶、11例淋巴结转移灶和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4 4v6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 SCC标本中 ,CD4 4v6表达下调 (P <0 .0 1... 目的 : 研究CD4 4v6和PCNA与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 免疫组化法研究 4 8例SCC原发灶、11例淋巴结转移灶和 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D4 4v6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 : SCC标本中 ,CD4 4v6表达下调 (P <0 .0 1) ,分化越差下调越明显 (P <0 .0 5 ) ;PCNA表达增高 (P <0 .0 5 ) ,分化越差增高越明显 (P <0 .0 1)。二者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发病部位均无关 (P >0 .0 5 ) ,且CD4 4v6和PCNA的表达无相关性 (r=- 0 .176 ,P >0 .0 5 )。结论 : 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PCNA 皮肤鳞状细胞癌 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尖锐湿疣细胞免疫学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远飞 钱起丰 吴志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细胞免疫学 STD 发病率 部位 反复发作 常见 全国性 中国 上升
下载PDF
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红卫 郝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7期525-528,共4页
Th17是新近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分泌IL-17介导组织炎症,与Th1、Th2同属于前炎性Th细胞。TGF-β、IL-6、IL-1β、IL-23刺激天然CD4^+T细胞表达ROR-γt分化为Th17。IL-23诱导Th17分泌IL-17,IL-27抑制Th17分化,Th1细胞与Th17细胞分化增... Th17是新近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分泌IL-17介导组织炎症,与Th1、Th2同属于前炎性Th细胞。TGF-β、IL-6、IL-1β、IL-23刺激天然CD4^+T细胞表达ROR-γt分化为Th17。IL-23诱导Th17分泌IL-17,IL-27抑制Th17分化,Th1细胞与Th17细胞分化增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已发现Th17在人类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阻断病理性免疫反应中的关键性的细胞因子,逆转Th17/Th1极化,能够改善自身免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IL-17 ROR-γt 自身免疫病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曲安缩松外用所致皮肤萎缩的预防作用
8
作者 许宗严 吴铁 +1 位作者 吴志华 高敏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对曲安缩松外用所致皮肤萎缩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每天给予曲安缩松溶液(0.02g/L)外涂背部皮肤2次,同时外涂人参皂甙溶液(0.1g/L,0.2g/L),21d后处死小鼠,观察皮肤相关生化指标,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用计算...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对曲安缩松外用所致皮肤萎缩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每天给予曲安缩松溶液(0.02g/L)外涂背部皮肤2次,同时外涂人参皂甙溶液(0.1g/L,0.2g/L),21d后处死小鼠,观察皮肤相关生化指标,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弹力纤维的面积。结果曲安缩松导致小鼠皮肤萎缩,人参皂甙使曲安缩松所致皮肤萎缩小鼠表皮厚度明显升高,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显著增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而高浓度人参皂甙组(0.2g/L)较低浓度组(0.1g/L)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曲安缩松和人参皂甙可有效预防曲安缩松外用诱发的小鼠皮肤病变,该作用可能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糖皮质激素 副作用 人参皂甙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外周血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9
作者 郭红卫 王京滨 +4 位作者 汤洪伟 李国民 陈秋霞 李顺凡 吴志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检测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细胞因子水平,探讨美能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观察美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并作疗效评估,进一步作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正常人,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美能治疗后,患者Th1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h2细胞因子水平下降。Th1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正相关,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美能通过逆转慢性荨麻疹患者失衡的Th1/Th2免疫反应是其达到临床疗效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治疗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性传播感染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帆 李永双 +1 位作者 周华 吴志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35,共2页
目的 : 了解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 (FSWs)沙眼衣原体 (Ct)、淋球菌 (NG)、单纯疱疹病毒 (HSV)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等常见性传播感染 (STI)的患病情况。方法 : 选取深圳市收容教育所 2 0 0 2年 11~12月因卖淫而收容教育的 130例FSWs作... 目的 : 了解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 (FSWs)沙眼衣原体 (Ct)、淋球菌 (NG)、单纯疱疹病毒 (HSV)及人乳头瘤病毒 (HPV)等常见性传播感染 (STI)的患病情况。方法 : 选取深圳市收容教育所 2 0 0 2年 11~12月因卖淫而收容教育的 130例FSWs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宫颈分泌物Ct、NG、HSV及HPV感染。结果 : FQ -PCR检测 130例FSWs宫颈分泌物的Ct阳性检出率为 32 .3%、NG阳性检出率为 16 .2 %、HSV为 5 .4 %、HPV6 11、HPV16和HPV18分别为 7.7%、2 3.8%和 12 .3%。STI总的阳性检出率为 6 0 .8% ,混合感染率为 2 5 .4 %。结论 : 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的STI患病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检测 女性商业性性工作者 性传播感染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单纯疱疹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国凤 彭一平 +2 位作者 吴志华 黎兆军 李顺凡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42-343,共2页
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吴国凤,彭一平,吴志华,黎兆军,李顺凡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邮政编码524001)1982年,Eisinger等[1]首先获得人表皮黑素细胞的纯培养,以后国内外均有成功培养的报告。为了应... 人表皮黑素细胞培养吴国凤,彭一平,吴志华,黎兆军,李顺凡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邮政编码524001)1982年,Eisinger等[1]首先获得人表皮黑素细胞的纯培养,以后国内外均有成功培养的报告。为了应用培养的黑素细胞研究白癜风的发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 黑素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萍 王晓川 吴志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805-807,共3页
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两个靶位,其分别由GyrA、GyrB和ParC、ParE两组基因编码。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组基因的变异与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的耐药密切相关。文中将近年来国外在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耐药性基因研究方... 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两个靶位,其分别由GyrA、GyrB和ParC、ParE两组基因编码。大量研究表明,这两组基因的变异与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的耐药密切相关。文中将近年来国外在人型支原体氟喹诺酮耐药性基因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支原体 氟喹诺酮 药物耐受性 基因 氟喹诺酮类 耐药性 分子机制 拓扑异构酶Ⅳ 基因编码 药物作用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毒力岛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海燕 李国明 +1 位作者 陈群 樊翌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毒力岛(PAIs)在质粒及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63株淋病奈瑟菌的质粒及染色体DNA,PCR扩增各PAIs基因(atlA,traG,traH)。结果共检出4.2kb,7.4kb,39.5kb,42.5kb四种质粒,总检出率为88.89%(56/63);以6...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毒力岛(PAIs)在质粒及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碱裂解法提取63株淋病奈瑟菌的质粒及染色体DNA,PCR扩增各PAIs基因(atlA,traG,traH)。结果共检出4.2kb,7.4kb,39.5kb,42.5kb四种质粒,总检出率为88.89%(56/63);以63株淋病奈瑟菌的染色体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atlA,traG和tra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60%(47/63),34.92%(22/63)和68.25%(43/63);以56株淋病奈瑟菌的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atlA,traG和traH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00%(42/56),62.50%(35/56)和64.29%(36/56)。方法淋病奈瑟菌的毒力岛基因不仅存在于染色体上,而且存在于质粒上,且携带率高,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质粒 毒力岛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SOCS-1、SOCS-3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红卫 王京滨 +2 位作者 李国明 李顺凡 吴志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776-778,共3页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1、SOCS-3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从20例银屑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PBMC,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OCS-1、SOCS-3mRNA... 目的: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SOCS-1、SOCS-3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从20例银屑病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PBMC,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OCS-1、SOCS-3mRNA的表达。结果:SOCS-1、SOCS-3mRNA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在正常人中无表达,活动期银屑病患者较静止期患者SOCS-1、SOCS-3mRNA表达增高。结论:SOCS-1、SOCS-3可能在银屑病的Th1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SOCS-1、SOCS-3 MRNA RT-PCR
下载PDF
窄谱UVB治疗对银屑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红卫 王京滨 +3 位作者 李国民 李顺凡 吴志华 陈秋霞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40-342,348,共4页
目的:检测窄谱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前后患者外周血IFN-γ、IL-2及IL-4、IL-10水平,探讨窄谱UVB达到银屑病改善缓解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对28名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行窄谱UVB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γ-IFN、IL-2和IL-4、IL... 目的:检测窄谱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前后患者外周血IFN-γ、IL-2及IL-4、IL-10水平,探讨窄谱UVB达到银屑病改善缓解的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对28名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行窄谱UVB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外周血γ-IFN、IL-2和IL-4、IL-10水平的变化,并对其水平和皮损严重度作相关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FN-γ、IL-2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水平升高,分别为(95.17±8.96)pg/mL比(33.72±3.32)pg/mL和(33.54±2.95)pg/mL比(8.61±1.97)pg/mL(P<0.01)。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4、IL-10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水平降低,分别为(20.70±4.43)pg/mL比(25.42±4.12)pg/mL和(17.86±2.31)pg/mL比(20.92±4.83)pg/mL(P<0.01)。经窄谱UVB照射治疗后,Th1型细胞因子由治疗前的高于健康者的高水平下调,而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较正常人水平低,治疗后与治疗前改变无明显差异性。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和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和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银屑病是以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升高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下降为特点的Th1/Th2免疫反应偏移的免疫性疾病,窄谱UVB可能通过抑制Th1免疫反应相对地逆转银屑病的Th1/Th2反应失衡从而达到临床上银屑病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因子 银屑病 窄谱UVB照射治疗
下载PDF
成人咽部解脲支原体定植与性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国凤 黎兆军 +1 位作者 黄文明 李顺凡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8年第6期247-248,共2页
对163名性乱者咽部和尿生殖道标本和63名健康成人咽部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reapiasmaurealyticum,Uu)检测,结果表明性乱人群咽部Uu定植率(41.1%)极显著高于健康成人(6.3%),(P<0.... 对163名性乱者咽部和尿生殖道标本和63名健康成人咽部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reapiasmaurealyticum,Uu)检测,结果表明性乱人群咽部Uu定植率(41.1%)极显著高于健康成人(6.3%),(P<0.001),咽部Uu定植与性活动、多性伴、性乱交和口交等不洁性行为以及Uu尿道炎有明显关系,性乱人群咽部Uu阳性者中,73.1%的人有直接不洁性行为史,44.7%的人有Uu尿生殖道感染,29.6%和85.2%的女性患者有间接不洁性行为史和阴道炎。但咽部Uu阳性者咽部自觉症状不明显,仅10.4%的人有咽部充血或咽炎表现。提示Uu在成人咽部可能以共生形式定植,其定植率随性活动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咽部 性行为 尿道炎 阴道炎
下载PDF
2例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患者免疫状态的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红卫 李顺凡 +1 位作者 陈嵘炜 王京浜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4期322-324,334,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两例Melkersson Rosenthal(M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转归 ,探讨其可能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对 2例MRS患者的外周血IL 2、IFN γ、IL 4、IL 1 0水平应用ELISA方法作检测。结果 :2例MRS患者外周血Th1... 目的 :总结分析两例Melkersson Rosenthal(MR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治疗转归 ,探讨其可能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对 2例MRS患者的外周血IL 2、IFN γ、IL 4、IL 1 0水平应用ELISA方法作检测。结果 :2例MRS患者外周血Th1型血细胞因子IL 2、IFN 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Th2型细胞因子LI 4、IL 1 0水平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结论 :Th1 /Th2细胞动态平衡打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KERSSON-ROSENTHAL综合征 细胞因子 TH1/TH2细胞平衡
下载PDF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菌群的分析
18
作者 吴国凤 曾精明 +3 位作者 李顺凡 黄文明 卢荣熙 吴志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 尿道菌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竞 黎兆军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96-198,共3页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人体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与镇痛、免疫调节、能量代谢等有关,并在调节瘙痒中起重要作用,影响瘙痒的发生与发展.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为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保护神经、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内...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人体有广泛的生理学作用,与镇痛、免疫调节、能量代谢等有关,并在调节瘙痒中起重要作用,影响瘙痒的发生与发展.内源性大麻素受体为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保护神经、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皮肤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是维持皮肤稳态的关键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众多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调控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能有益于相关皮肤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酚类 受体 大麻酚 皮肤疾病 镇痛 免疫调节 瘙痒症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红卫 王京滨 +2 位作者 李国明 吴志华 李顺凡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评价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及其意义。方法经临床、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活动期寻常型天疱疮的12例患者,每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连续5天,每4周1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 目的评价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及其意义。方法经临床、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活动期寻常型天疱疮的12例患者,每天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400mg,kg,连续5天,每4周1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停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结果12例中10例在开始静脉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1周后病情控制。4周后糖皮质激素剂量减少30%。11例无明显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在输液开始30分钟内出现头痛、面红、心动过速,调整输液速度后缓解。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3抗体浓度(滴度)迅速降低,1周下降54%,2周下降70%,3周下降78%,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3抗体下降而总IgG水平不变。结论静脉免疫球蛋白可迅速控制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病情,不良反应轻且有自限性,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输注 静脉内 免疫球蛋白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