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爆裂性骨折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丁建林 梁立华 王毓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与MR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颈椎3例,胸椎18例,腰椎30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椎体前后径...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线平片、CT与MR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其中颈椎3例,胸椎18例,腰椎30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前后部高度缩短,椎体前后径、横径增宽和(或)椎弓根间距增宽,棘突间距增宽,骨折片突入椎管等爆裂性骨折表现28例(54.90%);与单纯压缩性骨折表现相似20例(39.21%);漏诊骨折3例(5.88%)。CT主要表现为椎体纵、横形多处或单处骨折49例(96.07%);骨折片向后突入椎管,椎管狭窄35例(68.62%);脊柱附件骨折22例(43.14%)。MRI同时还显示脊髓损伤35例(68.62%),椎间盘损伤29例(56.86%),硬膜外血肿12例(23.52%),后纵韧带断裂6例(11.76%)。结论X线平片是常规检查,但诊断爆裂性骨折有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有神经症状者均须行CT或MRI检查;CT对显示骨折及骨折片移位优于MRI;而MRI显示椎管内神经损伤优于CT;CT与MRI两者结合对脊柱爆裂性骨折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爆裂性骨折 平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眼压的变化及护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易旦冰 丁建林 +2 位作者 曾娜芬 杨红 陈晓雪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及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眼压的变化并总结预防眼内压增高的护理要点。结果术中各时点的HR、MAP差异无...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及头低位对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眼压的变化并总结预防眼内压增高的护理要点。结果术中各时点的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2气腹开始后眼内压逐渐升高,改变为头低脚高位后眼内压增高更为明显,气腹结束前达最高峰,气腹结束恢复平卧位后10 min眼内压基本回落至气腹前水平。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眼压随着CO2气腹、头低脚高位及手术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升高,有发生视力损害的危险,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腹腔镜手术 护理
下载PDF
DWI鉴别诊断实质性肝脏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新平 冯飞 +1 位作者 聂伟霞 吕建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50-2252,共3页
目的探讨DWI鉴别诊断实质性肝脏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腺瘤、14例肝局灶性增生(FNH)及3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5例肝癌和7例转移瘤)的DWI定量分析结果,比较肝脏FNH和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ADC值的差异。结... 目的探讨DWI鉴别诊断实质性肝脏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腺瘤、14例肝局灶性增生(FNH)及32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5例肝癌和7例转移瘤)的DWI定量分析结果,比较肝脏FNH和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ADC值的差异。结果 7例肝腺瘤9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05±0.28)×10-3 mm2/s,14例FNH 18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13±0.46)×10-3 mm2/s,32例肝脏恶性肿瘤49个病灶的平均ADC值为(0.96±0.29)×10-3 mm2/s(b=800s/mm2)。FNH、肝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值对实质性肝脏良性肿瘤(FNH和肝腺瘤)与肝脏恶性肿瘤的鉴别无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与溶栓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梁爽 梁立华 +1 位作者 吴菊芳 夏俊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4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S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对溶栓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经64层SCTPA检查确诊20例;回顾性分析其成像条件及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情况,并对20例...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S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对溶栓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30例,经64层SCTPA检查确诊20例;回顾性分析其成像条件及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情况,并对20例治疗前后图像对比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30例SCTPA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需要;薄层容积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显示率为100%;病变共累及79支肺动脉,其中,左右肺动脉9支、肺叶及中间动脉36支、肺段动脉25支、亚段动脉9支。15例治疗后复查,急性肺栓塞12例,药物治疗及导管法溶栓效果均良好;3例慢性肺栓塞,药物及导管法治疗效果较差。结论 64层螺旋SCTPA是目前诊断肺动脉栓塞最为快捷、安全、可靠的影像方法,对急慢性肺栓塞的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其急性肺栓塞应及早抗凝和溶栓,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栓塞 计算机体层摄影 血管造影术 诊断 溶栓治疗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丁建林 易旦冰 +2 位作者 陈耀强 陈晓亮 梁立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1000例临床拟诊为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分为常规剂量组 220mAs和使用Care Dose 4D技术低剂量组,每组各500例。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采用双盲...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对1000例临床拟诊为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检查,分为常规剂量组 220mAs和使用Care Dose 4D技术低剂量组,每组各500例。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学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评价图像质量并做出第一次CT诊断,3个月后重新阅片并做出第二次CT诊断,分析两种扫描模式的CT剂量指数(CTDIvol)、图像质量及前后两次CT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的CTDIvol分别为18.9±0.0mGy及5.9±0.8mGy,低剂量组平均CTDIvol较常规剂量组降低68.8%;常规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图像评分分别为3.7±0.5分及3.6±0.6分,前后两次CT诊断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7.7%(166/170)及95.2%(178/187),两组之间的图像评分及前后两次CT诊断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查,有利于受检者生殖腺的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产生原因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立华 吴菊芳 +4 位作者 陈耀强 李曼佳 沈新平 陈丽玲 李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产生的原因。方法100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回颐性心电门控技术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技术(VRT),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伪影产生的原因。方法100例临床怀疑或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回颐性心电门控技术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技术(VRT),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分析冠状动脉成像伪影产生的原因,统计各类伪影占总伪影的比例。结果100例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节段1347段,其中存在伪影192段,发生率为14.2%。产生伪影的原因中最常见为呼吸运动,占64.6%(124/192);其次为心率快及心律不齐,占21.9%(42/192);而时相伪影占11.5%(22/192),对比剂及扫描参数伪影占2.1%(4/192)。结论呼吸运动、心率快及心律不齐、时相选择不当等会导致伪影,控制呼吸运动及心律不齐、降低心率、多时相重组,可以减少伪影产生及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伪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新平 吕建勋 +2 位作者 赵均雄 陈耀强 梁立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CT和MRI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AML的CT和MRI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8...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CT和MRI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AML的CT和MRI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8例均为单发混合型HAML,CT平扫均表现为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混杂低密度,灶内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密度,CT值-40~40HU。4例MRI平扫表现为稍长T1(含短T1)、稍长T2混杂信号,T1WI上高信号在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后完全消失。CT与MRI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病灶均呈显著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6例CT、3例MRI病灶呈持续或渐进性中重度强化,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2例CT、1例MRI病灶轻中度强化;3例HAML见假包膜,且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有轻度强化。结论 CT和MRI能显示混合型HAML的特征性表现并可在术前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易旦冰 丁建林 何润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2期2199-2200,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例IC患者行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膀胱容量由治疗前(79±37)ml,增加到治疗后(268±71)ml(P〈0... 目的探讨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IC)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9例IC患者行膀胱水囊扩张结合膀胱灌注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膀胱容量由治疗前(79±37)ml,增加到治疗后(268±71)ml(P〈0.01);O’Leary—Sant IC症状评分由治疗前的(16.9±4.3)分,降至治疗后的(11.1±3.4)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显著缓解3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有效率77.8%。结论膀胱水扩张结合膀胱灌注可改善IC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确实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对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提高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治疗效果 护理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5
9
作者 丁建林 易旦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04-806,共3页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0一Ⅱ级骶髂关节炎并经临床证实的66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MRI表现,其中6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cT诊断0级骶髂...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0一Ⅱ级骶髂关节炎并经临床证实的66例AS患者骶髂关节的MRI表现,其中6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cT诊断0级骶髂关节炎15例,I级骶髂关节炎20例,Ⅱ级骶髂关节炎31例。MRI表现有关节旁骨髓水肿52例,关节软骨侵蚀48例,关节旁骨髓脂肪堆积36例,关节软骨下骨质侵蚀31例;6例MRI增强扫描表现为关节滑膜增厚和异常强化。结论MRI能发现多层螺旋C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和滑膜炎等急性炎性改变,早期诊断价值优于多层螺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骶髂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CT在评估髌股关节异常对合中的应用
10
作者 丁建林 易旦冰 +1 位作者 梁立华 王毓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62-63,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异常对合的CT评价价值。方法收集经关节镜检查的49例60侧膝髌股关节异常对合患者(疾病组)及15例30侧膝髌股关节无症状者(健康对照组)的CT资料;痰病组依据关节镜的检查结果,按髌软骨的损伤程度分为疾病早期组(疾... 目的探讨髌股关节异常对合的CT评价价值。方法收集经关节镜检查的49例60侧膝髌股关节异常对合患者(疾病组)及15例30侧膝髌股关节无症状者(健康对照组)的CT资料;痰病组依据关节镜的检查结果,按髌软骨的损伤程度分为疾病早期组(疾病A组)和疾病晚期组(疾病B组),疾病A组和疾病B组髌股关节各30个;在屈膝30。时对髌股关节行CT横断扫描,分别测量并比较分析各组髁间沟角、和谐角、外侧髌股角等角度参数,观察CT征象。结果疾病A组及疾病B组髌股关节的和谐角明显大于对照组,外侧髌股角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1);疾病A组与疾病B组髌股关节的和谐角及外侧髌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疾病组两组之间,髁间沟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骨窗观察到软骨下骨质硬化、小囊样变、关节边缘骨赘增生或关节间隙狭窄等表现疾病A组2个(6.7%),疾病B组9个(30.0%)。结论测量和谐角、外侧髌股角比观察CT征象能更早期、更客观反映髌股关节异常对合,但不能区分髌软骨的损伤程度或病变的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 关节不稳定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关节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