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洪涛 李若桦 +1 位作者 李爱东 张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21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59例)、中年组(198例)和老年组(364例);每组再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后循环梗死组。然后对比分析其中后循环梗死老年组(110例)与前循环梗死老年组... 目的探讨老年人后循环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721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59例)、中年组(198例)和老年组(364例);每组再按梗死部位分为前、后循环梗死组。然后对比分析其中后循环梗死老年组(110例)与前循环梗死老年组(254例)、后循环梗死青年组(30例)、后循环梗死中年组(60例)的梗死部位、临床症状及体征、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和死亡情况。结果后循环梗死各年龄组的最常见梗死部位是脑桥,合并前循环梗死最多的部位是基底节区。与前循环梗死老年组比较,头晕、眩晕、吞咽困难及四肢瘫虽为后循环梗死老年组较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但缺乏特异性;而复视、共济失调、眼震、瞳孔异常及眼球运动障碍等临床上虽具有特异性,却十分少见,对诊断帮助不大。与前循环梗死老年组和后循环梗死中年组比较,后循环梗死老年组HDL-C降低、肺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后循环梗死老年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前循环梗死老年组明显差(P<0.05)。结论老年人后循环梗死的预后大多较好。由于吞咽因难和抵抗力低下而使其更容易发生肺炎,治疗中应有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桥 体征和症状 共济失调 眼球运动障碍 呼吸困难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红敏 陶细娇 +3 位作者 梅元武 曾莲意 郭维玉 王彦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72-1573,共2页
目的探讨胸段棘旁肌(thoraspinalmuscle,TSM)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ALS和13例CSM患者分别进行三肢肌、胸锁乳突肌(ste... 目的探讨胸段棘旁肌(thoraspinalmuscle,TSM)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ALS和13例CSM患者分别进行三肢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muscle,SCM)、TSM肌肌电图检测。结果ALS组:(1)12例中三肢肌肌电图均呈神经源性损害,阳性率为100%。(2)12例中10例SCM肌呈神经源性损害,阳性率为83%。(3)12例T9~11TSM肌安静状态均有失神经电位出现,阳性率为100%;CSM组:(1)13例均有单个以上的肢体呈神经源性损害,阳性率为100%,包括1例三肢肌、4例两肢肌(双上肢)、10例单侧上肢肌呈神经源性损害。(2)13例SCM肌肌电图均未见异常。(3)13例T9~11TSM肌肌电图安静状态均呈生理性电静息。结论TSM肌肌电图出现一定数量以上的纤颤波和正锐波能提高ALS患者亚临床检出率,增加TSM肌群神经源性损害依据,为ALS的诊断以及与CSM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图 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型颈椎病 鉴别诊断 三肢肌 两肢肌 神经源性损害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曾莲意 李爱东 +3 位作者 邓英太 黄宗青 何丹 张国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 IF)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0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肺炎衣原体血清特异性IgG、IgM抗体,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 IF)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与10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肺炎衣原体血清特异性IgG、IgM抗体,并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率分别为72.0%、50.0%,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感染率分别为15.0%、1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血脂水平:TC(6.1±1.48)mm o l/L,TG(2.69±1.91)mm o l/L,LDL-C(3.85±0.25)mm o l/L,HDL-C(1.03±0.56)mm o l/L;对照组TC、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4.22±0.43)mm o l/L,(1.08±0.25)mm o l/L,(2.48±0.65)mm o l/L,(1.15±0.59)mm o l/L;两组CRP水平分别为:(13.72±5.30)m g/L,(5.61±2.4)m g/L;两组在血脂、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病例组中,肺炎衣原体阳性者(感染组)血清TC、TG浓度及CRP水平高于阴性者(非感染组)(P<0.05),HDL-C浓度略低于非感染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炎衣原体慢性感染与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中的CRP和肺炎衣原体抗体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反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病因学 衣原体 肺炎 衣原体感染(糖原)/血液 免疫球蛋白类/免疫学 C反应蛋白质/分析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洪涛 黄宗青 +1 位作者 李爱东 张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0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S以青壮年女性多见,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最常见(47.5%);大脑半球、视神经、脊...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0例M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S以青壮年女性多见,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最常见(47.5%);大脑半球、视神经、脊髓受累的症状、体征最多见。MRI有助于早期诊断。甲基强的松龙的疗效好于地塞米松。结论本组MS临床特点不同于西方人,提高对MS临床症状、体征的认识,及时的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激素治疗对大多数病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脊髓圆锥部结核性脊髓炎1例报告
5
作者 刘洪涛 张娟 张志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87,共1页
发生在脊髓圆锥部位的结核性脊髓炎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3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8d,伴小便困难1d”于2010年3月3日入住我院骨科。患者于2月23日无明显原因感双脚痛,2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28日在外院行腰... 发生在脊髓圆锥部位的结核性脊髓炎临床罕见,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女,32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8d,伴小便困难1d”于2010年3月3日入住我院骨科。患者于2月23日无明显原因感双脚痛,2d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并逐渐加重;28日在外院行腰椎CT平扫无异常;入我院骨科。发病前1周有发热、咽痛史,诊治过程不详。查体:脊柱生理弯曲存在,腰,棘突压痛明显,双侧腰椎旁压痛(+),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膝反射减弱,双侧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炎 结核性 脊髓圆锥 进行性双下肢无力 脊柱生理弯曲 下肢肌力 腰椎旁 圆锥部位
下载PDF
低钾性瘫痪4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刘洪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6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低钾性瘫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多于夜间或晨起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少数累及呼吸肌,发作时血... 目的:探讨低钾性瘫痪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断分型,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40例低钾性瘫痪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多于夜间或晨起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软瘫,少数累及呼吸肌,发作时血清钾低,补钾后短期内恢复。20例原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1例为家族性,19例为散发性;20例继发性低钾性瘫痪者中2例为肾上腺皮质腺瘤,2例为肾小管性酸中毒,16例为甲亢。治疗应首选口服补钾,同时行病因治疗。结论:全面认识低钾性瘫痪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将会给低钾性瘫痪患者带来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性瘫痪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肾小管酸中毒 肾上腺皮质肿瘤
下载PDF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被引量:7
7
作者 陆泽元 邵豪 +3 位作者 姚壮鑫 曾莲意 赖丽萍 庄雄杰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494,共2页
1974年Grossman等报道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HS)与横纹肌溶解症(RM)有关。国内报道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
关键词 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症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志 肖剑伟 +5 位作者 张娟 黄宗青 刘洪涛 周国强 朱双根 李慎茂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6期865-866,9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13例(81%),嗜睡11例(69%),昏迷2例(12%),意识障碍总共13例(81%),其他神经系统... 目的探讨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13例(81%),嗜睡11例(69%),昏迷2例(12%),意识障碍总共13例(81%),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主要有抽搐及视物成双。影像学表现主要为丘脑水肿(87.5%)。DSA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发现脑深部静脉引流障碍。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治疗、抗凝及对症处理。本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14例(87.5%),死亡1例。结论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和意识障碍。多模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丘脑水肿是其常见表现。早期血管内治疗及抗凝,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