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思政”视野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 1
-
-
作者
禹玉兰
全鹏
孙小媛
-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
-
出处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3期37-42,共6页
-
文摘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形成了“大思政”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然而,此结合主要面向大学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待发展。本研究在“大思政”背景下,借鉴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依托“一个平台、一种理念;二种因素、二个层次;三级目标,三方力量”,构建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大思政”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
“大思政”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童年期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与性格优势关系
- 2
-
-
作者
邓芸
禹玉兰
-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
-
出处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6期1555-1564,共10页
-
文摘
目的:探究有童年期创伤经历大学生的创伤后成长与性格优势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广东某医科大学大学生中选取被试。使用《儿童期不良经历自我评量》、《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中文长处问卷》对数据进行收集。结果:(1) 有童年期创伤经历大学生最显著的5种性格优势依次为公平、领导力、爱、正直、感恩;(2) 无创伤个体的爱、生机活力、洞察力、希望、社交智慧、勇气、信念、坚持、谦虚九种性格优势比有创伤个体表现更突出;(3) 24种性格优势均与创伤后成长显著正相关;(4) 善良、领导力、自我控制、生机活力、感激可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中与他人关系,坚持和对美的欣赏起负向预测作用;信念、希望、领导力可以正向预测个人力量;信念、公平可以正向预测新的可能性和对生活的欣赏。结论:对于有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大学生个体,性格优势对创伤后成长的水平存在影响作用,培养其性格优势可以有效促进创伤后成长。
-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性格优势
童年期创伤经历
大学生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性格优势干预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及情绪的影响
- 3
-
-
作者
刘雨彤
禹玉兰
-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
-
出处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9期2020-2025,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究性格优势干预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情绪的作用。方法: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对在校40名大学生进行基于性格优势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评价性格优势干预对大学生心理成长与情绪的效果。结果:1)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水平总体显著提高。分量表中,除新的可能性维度外,与他人的关系、个人力量、精神改变、对生活的欣赏五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提高。2) 大学生在经过干预后的情绪水平有所变化。幸福感得分水平显著提高。抑郁情绪也有所提高,但干预前后的抑郁水平均远低于抑郁评定临界值。结论:性格优势干预对提高大学生幸福感、引发对自我的思考与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效果。
-
关键词
性格优势
心理成长
幸福感
抑郁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及其对心理成长的影响
- 4
-
-
作者
冼翠欣
梁宝文
禹玉兰
-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系
-
出处
《心理学进展》
2021年第10期2381-2388,共8页
-
文摘
目的:研究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及其心理成长的现状与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不良经历自我评定量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 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发生率是30.7%;2) 在有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大学生中,虐待领域占比最大(71.4%),其次是家庭功能失调领域(66.7%),最后是忽视领域(25.4%);3) 有童年期不良经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显著低于无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大学生,但他们也仍存在心理成长;4) 大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与心理成长及其与他人关系、个人力量和新的可能性维度呈负相关;5) 以童年期不良经历为自变量对心理成长及其各维度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童年期不良经历可以负向预测心理成长2.9%、与他人关系5.9%、个人力量2.8%和新的可能性1.7%的变异量。结论:童年期不良经历显著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但有此经历的大学生也仍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成长。
-
关键词
童年期不良经历
心理成长
大学生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