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管镜介入治疗对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疗效及狭窄程度、气促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笑娟 周红梅 +3 位作者 王茵梦 陈小容 冼俭伟 秦华元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9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镜介入治疗对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疗效及狭窄程度、气促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良性气道狭窄患者30例,根据良性气道狭窄病因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瘢痕组(13例)、肉芽... 目的探讨气管镜介入治疗对良性气道狭窄患者的疗效及狭窄程度、气促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良性气道狭窄患者30例,根据良性气道狭窄病因不同分为三组,分别为瘢痕组(13例)、肉芽肿组(12例)、良性肿瘤组(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气管镜介入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疗效、气道狭窄程度、气促评分、肺功能。结果瘢痕组、良性肿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80.0%均高于肉芽肿组(75.0%)(P<0.05);瘢痕组气道狭窄程度(1.4±0.5)%小于肉芽肿组(12.2±0.3)%、良性肿瘤组(14.9±0.6)%(P<0.05),肉芽肿组、良性肿瘤组气道狭窄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瘢痕组气促评分(1.1±0.4)分大于肉芽肿组(0.5±0.1)分、良性肿瘤组(0.3±0.1)分(P<0.05);瘢痕组、良性肿瘤组FEV1[(2.0±0.6)%、(1.9±0.6)%]、Vcmax[(2.7±0.5)L、(2.5±0.5)L]大于肉芽肿组[(1.7±0.3)%、(2.3±0.2)L](P<0.05),瘢痕组、良性肿瘤组FVC[(2.2±0.2)%、(2.4±0.4)%]小于肉芽肿组(2.7±0.3)%(P<0.05)。结论良性气道狭窄治疗中,气管镜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镜介入治疗 良性气道狭窄 狭窄程度 气促评分
下载PDF
基于“PET”原则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龙 冯起校 《现代医学》 2017年第8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PET"原则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PET-CT-PTNB)的诊断效果及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行进一步分析。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前瞻性入组肺部病变需行CT引导下PTNB的患者220例,其中112例患者... 目的:探讨基于"PET"原则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TNB)(PET-CT-PTNB)的诊断效果及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行进一步分析。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前瞻性入组肺部病变需行CT引导下PTNB的患者220例,其中112例患者行PET-CT-PTNB,108例患者行常规CT引导下PTNB(CT-PTNB)。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诊断率、气胸发生率和胸腔闭式引流率,并探讨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94.6%vs 92.6%,P>0.05);PET-CT-PTNB组气胸发生率低于CT-PTNB组(8.9%vs 19.4%,P<0.05);两组胸腔闭式引流率无统计学差异(1.8%vs 3.7%,P>0.05);在PET-CT-PTNB组中,翻转时间<15 s亚组气胸发生率低于翻转时间>15 s亚组(5.3%vs 16.7%,P<0.05),且前者胸腔闭式引流率亦低于后者(0%vs 5.6%,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CT-PTNB组中,病灶大小<3 cm、病灶深度>5 cm、穿刺次数>3次、合并COPD均是危险因素,但只有病灶深度>5 cm、合并COPD有统计学意义(OR值>1,P<0.05);在PET-CT-PTNB组中,病灶大小<3 cm、病灶深度>5 cm、穿刺次数>3次、合并COPD均是危险因素,但所有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OR值>1,P>0.05);在危险因素中,病灶深度>5 cm、合并慢阻肺在PET-CT-PTNB组明显减弱。结论:在对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时,选择PET-CT-PTNB法可在不影响诊断效果的情况下有效减少气胸并发症的出现,尤其对于合并多个危险因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病变 CT引导 肺穿刺 气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