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山市学校大气细颗粒物及内聚成分分析
- 1
-
-
作者
张浩玲
李玉
卢潮
蔡伊珽
郭艳
-
机构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食品卫生所
中山市人民医院分级诊疗科
广东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
-
出处
《职业与健康》
CAS
2022年第3期380-383,共4页
-
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B1110)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B1001)。
-
文摘
目的分析2018年中山市学校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_(2.5))浓度及其内聚成分水平,探索细颗粒物成分来源,提高精准治理效果,保护学生健康。方法于2018年4—6月和10—12月通过选取的监测点采集大气颗粒物,分析各监测点PM_(2.5)浓度及内聚成分水平和特点。结果2018年中山市4—6月PM_(2.5)浓度[(50.77±16.94)μg/m^(3)]比10—12月PM_(2.5)浓度[(124.12±98.48)μg/m^(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2月镇区PM^(2.5)浓度[(171.42±136.62)μg/m^(3)]高于市区[(80.35±17.73)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分析中,监测地点的金属元素约占PM_(2.5)质量的15%~36%,主要为自然源、燃烧来源及交通来源。分析出PM_(2.5)中排名前10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均值变化为NO3^(-)>SO_(4)^(2-)>Cl^(-)>K^(+)>NH_(4)^(+)>PO_(4)^(3-)>Na^(+)>Ca^(2+)>F^(-)>Mg^(2+),其主要的NO3^(-)、SO_(4)^(2-)、Cl^(-)、K^(+)、NH_(4)^(+)均值总和为33.09μg/m^(3),占总离子浓度的90.3%。结论2018年中山市学校环境的PM_(2.5)浓度呈现区域波动以及季节性变化,城区同镇区差距较为明显,4-6月和10-12月两个时间段差别明显;PM_(2.5)主要来源是交通来源、燃烧来源及自然源三大类。
-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内聚成分
金属元素
水溶性离子
-
Keywords
Particulate matter
Cohesive components
Metal elements
Water-soluble ions
-
分类号
R122.1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