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商学院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扬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的现状及性知识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广东商学院2004级的11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或杂志,男...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的现状及性知识需求,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广东商学院2004级的11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性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或杂志,男生性知识的知晓率普遍高于女生,男女生在性观念、性态度和性行为等诸多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92·95%的学生知道性病主要是通过不洁的性接触传播的,98·66%的学生知道艾滋病性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90·45%的学生知道避孕套不仅避孕还是有效预防性病的工具;有6·61%的学生曾有过性交行为,其中男生有过性交行为(11·72%)明显高于女生(3·36%)(P<0·01);63·30%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性知识讲座或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方法持赞成态度。结论:学校应加强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以正确引导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态度 行为 大学生
下载PDF
广东商学院2001级学生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扬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 了解广东商学院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 ,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商学院 2 0 0 1级1 0 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健康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 90 %以... 目的 了解广东商学院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态度、行为 ,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东商学院 2 0 0 1级1 0 8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健康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 90 %以上 ,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的 ,部分学生在性病、肝病、急救方面的知识水平偏低 ,在营养、睡眠、运动行为习惯方面问题较严重 ,30 %左右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结论 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侧重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建立可持续的教学模式 ,预防和减少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态度 实践 学生 卫生教育
下载PDF
广东商学院新生视力低下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铁芳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6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掌握近年来我校大学新生视力低下变化轨迹,为教学改革及视力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东商学院1996-2005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视力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力低下率从1996年的67.18%上升到2005年的75.42%,其中2004... 目的掌握近年来我校大学新生视力低下变化轨迹,为教学改革及视力健康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广东商学院1996-2005年入学的新生进行视力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视力低下率从1996年的67.18%上升到2005年的75.42%,其中2004年视力低下率达到76.73%。重度视力低下率为19.26%~36.41%,各年度女生视力低下率均高于男生(p<0.01)。通过回归分析,预测视力低下率将每年递增1.17%。结论大学生视力低下率逐年升高。造成学生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近视,预防视力低下主要是预防近视,避免眼疲劳,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低下 学生 近视 广东商学院
下载PDF
广东商学院女教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何小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2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商学院女教职工常见妇科疾病的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一般妇科普查的方法。如妇检、白带涂片、宫颈刮片、红外线扫描、B超等。结果中青年教职工患病率较其他女性人群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 目的了解广东商学院女教职工常见妇科疾病的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水平。方法采用一般妇科普查的方法。如妇检、白带涂片、宫颈刮片、红外线扫描、B超等。结果中青年教职工患病率较其他女性人群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阴道炎、乳腺增生和子宫颈糜烂。结论应当重视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普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疾病 女性 普查 患病率
下载PDF
广东商学院2006年教职工B超检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黄银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9期119-119,共1页
目的:为了解学校教职工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从而达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
关键词 B超 腹部脏器普查 病变检查率
下载PDF
广东某高校教职工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扬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 了解广东某高校教职工的血脂水平 ,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 0 0 0~ 2 0 0 2年分别对在校教职工进行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3年男、女性胆固醇升高总检出率分别为 6 0 2 %和 2 4 4 % ,男性高于... 目的 了解广东某高校教职工的血脂水平 ,为有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 0 0 0~ 2 0 0 2年分别对在校教职工进行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3年男、女性胆固醇升高总检出率分别为 6 0 2 %和 2 4 4 % ,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甘油三酯升高总检出率分别为14 30 %和 5 5 3% ,男性高于女性 (P <0 0 1)。≤ 4 0岁和 >4 0岁胆固醇升高检出率分别为 3 6 0 %和4 4 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甘油三酯升高检出率分别为 10 0 1%和 10 5 1%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预防和控制高血脂 ,要建立健全监测、随访制度 ,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高校教职工 血脂 调查分析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血脂
下载PDF
浅谈广东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尹铁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69-71,共3页
各种原因造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高校不断发生,为做好预防和控制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制度,保证防控监测网络正常运行,紧抓学校卫生管理,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提高医务工作者自身素质。
关键词 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疾病控制 高等学校
下载PDF
2003--2006年广东某大学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高亚平 《中国校医》 2008年第4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健康状况 体检 学生保健服务
下载PDF
对广东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尹铁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13期461-463,共3页
目的了解通过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知识及性观念的干预效果。方法对广东商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1325名2006级新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们对性学名词、避孕知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在教育后明显高于教... 目的了解通过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性知识及性观念的干预效果。方法对广东商学院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1325名2006级新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们对性学名词、避孕知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在教育后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对婚前性行为的正确认识在教育后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校应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和规范化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干预
下载PDF
广东某高校女教工乳腺疾病现状分析
10
作者 王莉芝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3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我校2007年女教工乳腺疾病防治与保健现状,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对2007年的女教工乳腺疾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其获得自我检查的能力、早期信号和减少危险因素。结果2007年的女教工乳腺检查... 目的分析我校2007年女教工乳腺疾病防治与保健现状,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对2007年的女教工乳腺疾病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其获得自我检查的能力、早期信号和减少危险因素。结果2007年的女教工乳腺检查420人,有乳腺疾病73人,疾病总检出率约为20.7%。结论女教工体检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得到治疗,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习惯、生活方式,提高乳腺疾病防治意识,主动接受健康保健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流行病学
下载PDF
大学生性知识与行为现状及性教育对策 被引量:27
11
作者 吴扬 尹铁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4-715,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和性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已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学生的性健康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性生理成熟的提前和性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已成为性病/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的需要,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及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立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作用,开展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性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洁身自爱,自重自律,避免婚前性行为,从而促进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抵御性病艾滋病的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态度 实践 卫生教育 学生
下载PDF
某大学新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来源及健康教育需求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尹铁芳 汪丹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25-626,共2页
目的 :了解新生对艾滋病 (AIDS)知识接收途径 ,调查新生对 AIDS知识、态度、行为 (KAB) ,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东商学院一年级新生进行 AIDS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大学生 AIDS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报纸与电台、... 目的 :了解新生对艾滋病 (AIDS)知识接收途径 ,调查新生对 AIDS知识、态度、行为 (KAB) ,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东商学院一年级新生进行 AIDS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大学生 AIDS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报纸与电台、电视等媒体 ,在学校中接受 AIDS知识的所占比例偏低。学生对 AIDS 3大传播途径掌握较好 ,相关知识了解不足。 5 0 .4 5 %同学对 AIDS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态度。 94 .2 0 %同学希望了解更多 AIDS知识 ,并且能客观地认识到 AIDS对整体社会的危害。结论 :该校应加大力度对大学生进行预防 AIDS知识教育及青春期性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艾滋病 预防 知识来源 健康教育需求
下载PDF
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吴政光 禤浩纯 +7 位作者 欧景才 洪文松 张林海 陈秀萍 吴颖 周伟生 梁春雷 沈大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在专业的显示器(或个人计算机)上,输入解剖部位/疾病即可调阅相关图像进行教学、会诊,必要时利用虚拟专用网,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教学。结果系统开放性、稳定性好,影像数据和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传输速度快,操作互动性好。结论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具有方便、直观、互动性好,操作简便,图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数字化 医学影像教学
下载PDF
基于PACS的以数字化影像征象分类为模块的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颖 吴政光 +3 位作者 禤浩纯 洪文松 欧景才 梁春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以数字化影像征象分类为模块的教学系统及临床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例图像注释后按影像征象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 SERVER 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影像征象按临床实践...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以数字化影像征象分类为模块的教学系统及临床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例图像注释后按影像征象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 SERVER 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影像征象按临床实践要求分析其病理过程、可能的疾病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在专业的显示器(或个人计算机)上,通过用户界面输入解剖部位/影像征象即可调阅相关图像进行教学,必要时通过Intranet或Internet实现网络教学。结果系统开放性、稳定性好,影像数据和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传输速度快,操作互动性好。结论基于PACS的以数字化影像征象分类为模块的教学系统符合临床实践过程要求,具有直观、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图像安全可靠等优点,便于临床影像教学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数字化 医学影像学 模块化教学
下载PDF
浅议药师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提高药师的法律、法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方法:从法律角度分析药师在执业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师应严格依法办事,以避免执业中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 药师 法律责任 法律风险
下载PDF
抗菌药物PK/PD参数与临床给药方案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宏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9期854-856,共3页
药动学(pharmacokinefics,PK)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为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KCS,PAE等为指导,上述参... 药动学(pharmacokinefics,PK)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为药物剂量对药效的影响以及药物对临床疾病的效果。抗菌药物治疗传统上以体外药效学数据MIC,MBC,KCS,PAE等为指导,上述参数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但其测定方法是将细菌置于固定的抗菌药物浓度中测得的,而体内抗菌药物浓度是一个连续变化的状态,不能体现抗菌药物杀菌的动态过程,抗菌药物PK/PD研究将药物动力学与体外药效动力学参数综合,旨在研究某一给药剂量对应的时间一效应过程。现根据抗菌药物PK/PD参数,对各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订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优化临床给药方案,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参数 PAE 抗菌药物 用药方案
下载PDF
高校学生医疗保险势在必行 被引量:9
17
作者 汪丹萍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卫生服务研究 保险 健康 学生
下载PDF
广州地区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扬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性道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一~四年级的84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恋爱态度趋向"顺其自然发展"和"...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大学生性道德现状,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性道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州市4所高校一~四年级的84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恋爱态度趋向"顺其自然发展"和"应当正确引导",有72.6%的学生认为贞洁对男女双方都至关重要。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婚前性行为、未婚同居、商业性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问题,持赞同态度的比例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在接触黄色录像或刊物、性冲动、手淫等方面,男生亦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学生达13.5%,各年级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逐渐增高趋势,三年级最高。大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报杂志、网络媒体、同学和朋友、影视录像,从学校和家庭得到的性知识很少。结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性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两性关系,将情感教育、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性道德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对比研究 学生
下载PDF
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与给药间隔时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宏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4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作用。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药效学理论,结合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结果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用。结论根据药效学参数并结合药代...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决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作用。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依据药效学理论,结合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结果抗菌药物药效学参数对确定给药间隔时间有重要作用。结论根据药效学参数并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确定合适的给药间隔时间,可以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参数 抗生素后效应 抗菌药物 给药间隔时间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皮质激素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宏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与同期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相同症状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两组病例视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或)抗...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应用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与同期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相同症状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病情进行比较,两组病例视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或)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分析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激素组表面上体温有所下降,症状缓解,但实际上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使用激素导致病程延长,增加并发症。结论:临床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减轻症状、退热的方法弊大于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糖皮质激素 退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