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妇女权利评析
1
作者 向仁富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掀起了追求权利的热潮,广东的情形具有典型性。一方面,广东妇女在这场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权利,另一方面,这场运动也受当时政治情形的强烈影响,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因而也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其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掀起了追求权利的热潮,广东的情形具有典型性。一方面,广东妇女在这场追求权利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的权利,另一方面,这场运动也受当时政治情形的强烈影响,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价值,因而也就具有很大的缺陷,其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借鉴至今不可漠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广东妇女权利 评析
下载PDF
规则·利益·行动者--评《私人力量,公众法律:知识产权的全球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孟奇勋 黎运智 《知识产权》 CSSCI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知识产权 行动者 力量 私人 利益 法律 公众
下载PDF
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及其反思——基于哈贝马斯商谈理论的一种考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戴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2期69-75,共7页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规范实践的批评,认为间接的代议民主与简单多数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全体民众的真实意愿。要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作为协商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哈贝马斯将建立在交往行动理论基础上的商谈理论作为协商民主的法哲学基础。然而,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理论都有其内在局限性,因此,反思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深入研究协商民主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协商民主 交往行动理论 商谈理论
下载PDF
协商民主在预算审议中的应用:立宪主义的视角
4
作者 戴激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5期26-33,38,共9页
晚近西方理论界针对代议民主面临的政治复杂性的挑战提出协商民主理论,认为要保证人民主权,就应当让公民对立法和决策进行公开协商辩论,赋予立法决策以合法性。协商民主的宪政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立法决策的正当合法性、控制和监督国家... 晚近西方理论界针对代议民主面临的政治复杂性的挑战提出协商民主理论,认为要保证人民主权,就应当让公民对立法和决策进行公开协商辩论,赋予立法决策以合法性。协商民主的宪政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立法决策的正当合法性、控制和监督国家权力、建构和谐的公民国家关系模式、培养公民政治自主性与责任意识。现代国家的宪政实践表明,预算不仅是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与运行规则,而且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国家财政的基本途径。在预算审议中借鉴协商民主理念,推行公民直接参与预算,成为现代国家实现预算民主的有益尝试。结合立宪主义原理,完善预算审议中的协商机制,应当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健全公民参与预算的法律体系,落实预算信息公开,建构协商程序机制以保障公民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预算审议 立宪主义 参与式预算
下载PDF
地方政权本土化与行政法治的进步
5
作者 杜曙光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5-97,共3页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功能缺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由本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改为由本行政区域内的选民直接选举。在此基础上,本文... 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功能缺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路径,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由本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改为由本行政区域内的选民直接选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该地区受过大中专及以上国民教育的选民人数占本地区选民总数的半数以上;另一个是本地区公民(选民)人均GDP数据达到5000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善 取消 直接选举 教育 财产
下载PDF
“电脑量刑”与公正效率之实现
6
作者 李爱荣 《广东法学》 2004年第6期2-5,共4页
“电脑量刑”的目的是适应司法改革的要求,确保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但这一制度的内容却损害了作为司法改革主要内容的司法独立,而且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也不利于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
关键词 司法改革 量刑 司法公正 司法独立 效率 损害 制度 目的 内容 缺陷
下载PDF
宪法实施中的立法问题
7
作者 李爱荣 《广东法学》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违宪审查和宪法诉讼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两种途径。由人大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在现阶段相对于宪法诉讼来说,违宪审查的地位更为重要。又由于人大的职权安排,如何在立法中保证宪法的实施就更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了。
关键词 宪法实施 违宪审查 宪法诉讼 人大 立法问题 政治地位 保证 职权 必要性 途径
下载PDF
论民工的地位及其权益的保护
8
作者 姚小林 《广东法学》 2004年第3期18-23,共6页
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个很难界定的弱势群体,他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成员,却又摆脱不了农民身份,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下的畸形产物。本文从法理的角度指出了民工一方面属于国家权力的主体来源,拥有法律规定的平等公民... 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个很难界定的弱势群体,他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成员,却又摆脱不了农民身份,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下的畸形产物。本文从法理的角度指出了民工一方面属于国家权力的主体来源,拥有法律规定的平等公民权;另一方面却又得不到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而处于日益被边缘化的法律主体地位。本文认为只有从宪政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工权益 社会地位 弱势群体 宪政保障体系 公民权 户籍管理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
下载PDF
反分裂促统一的法治宣言——评《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颁布与实施
9
作者 姚小林 《广东法学》 2005年第2期2-4,共3页
反分裂促统一、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就反分裂促统一问题作出的正式法治宣言。本文对《反分裂国家法》实施后所面临的法律解释、程序配套... 反分裂促统一、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颁布与实施是中国就反分裂促统一问题作出的正式法治宣言。本文对《反分裂国家法》实施后所面临的法律解释、程序配套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四条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分裂国家法》 法治建设 中国 国家利益 台湾省 “台独”活动 国家分裂活动 “台独”分子
下载PDF
电子政务及其发展中的政策法律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成 孙占利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1-24,共4页
电子政务在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功能 ,并针对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政策法律问题进行了剖析 。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政策 法律 电子政府 安全环境建设 网络安全
下载PDF
最大诚信原则及其变革
11
作者 李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1-73,共3页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信用是今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2 0 0 1年 5月 2 4日至 2 5日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学术研究》杂志社、《南方日报》社理论部和《亚太经济时报》联合举办了“塑造广东信用经济良好形象...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信用是今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2 0 0 1年 5月 2 4日至 2 5日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学术研究》杂志社、《南方日报》社理论部和《亚太经济时报》联合举办了“塑造广东信用经济良好形象”研讨会 ,本刊经济专栏已选载了部分论文 ,为了继续深化上述命题的讨论 ,这里的一组笔谈 ,旨在从法律的层面剖析信用缺失的原因和症结 ,提出规范社会信用和完善信用法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诚信原则 保险合同 《保险法》 法律公正
下载PDF
权利的迷思:法秩序中的信访制度 被引量:46
12
作者 朱最新 朱孔武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4,共7页
信访是一项十分中国化的、非法律性的制度。目前理论界大多认为人民因信访所受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但从信访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来看,... 信访是一项十分中国化的、非法律性的制度。目前理论界大多认为人民因信访所受之利益并非源自其应有权利,而是一种非法律上之合法利益,即反射利益。但从信访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类似制度特别是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来看,信访应属于我国宪法上的其他自由权。而从法秩序上说,信访制度应为一种行政性补充救济制度。信访制度的完善必须围绕议会监控、民众监控、舆论监控来进行相关的制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 信访权 法秩序
原文传递
海上反恐与登临法律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家兵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53,共16页
对海上船舶的登临检查是海上反恐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需船旗国同意的登临模式建立在船旗国专属管辖原则的基础之上,在海上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该模式给海上安全留下了很大的漏洞,因此,需完善现行登临法律制度,扩大船长对登... 对海上船舶的登临检查是海上反恐的重要手段之一。现行需船旗国同意的登临模式建立在船旗国专属管辖原则的基础之上,在海上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该模式给海上安全留下了很大的漏洞,因此,需完善现行登临法律制度,扩大船长对登临请求的决定权,以及实现非船旗国对有从事海上恐怖主义行为嫌疑的船舶的直接登临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反恐 海上恐怖主义 登临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