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英“胃(stomach)”隐喻词簇异同及其体认语言学——文化脚本理据阐发
1
作者 孙毅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0-39,共10页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大核心手段,其核心运行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隐喻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人类对隐喻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涵盖方面包罗万象。身体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的主要站点,有了身体,才有了自我...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一大核心手段,其核心运行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隐喻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人类对隐喻领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涵盖方面包罗万象。身体是我们与外部世界连接的主要站点,有了身体,才有了自我,进而有了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其中,“胃”作为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维持人类生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借助CCL和COCA语料库,诉诸“胃(stomach)”的汉英相关隐喻表达,总结两种语言中此概念的隐喻词簇及应用规律,基于体认语言学理论归纳汉英胃(stomach)隐喻共有意象及特有意象,并运用文化脚本理论阐发分析两种语言在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用语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期推动身体内部器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胃隐喻 体认语言学 文化脚本
下载PDF
社区矫正司法社工身份的副语言实现
2
作者 郑洁 袁传有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91,共8页
基于Martin和Zappavigna提出的副语言系统,本文采用多模态分析法,描写并阐释司法社工在社区矫正个别教育谈话环节中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副语言与语言资源协同实现身份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副语言系统与语言资源在身份构建上具有互补性,司... 基于Martin和Zappavigna提出的副语言系统,本文采用多模态分析法,描写并阐释司法社工在社区矫正个别教育谈话环节中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副语言与语言资源协同实现身份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副语言系统与语言资源在身份构建上具有互补性,司法社工的四种身份经由音韵融合型副语言和语义融合型副语言资源得以构建并强化。厘清社区矫正司法社工身份的副语言实现过程,有利于完善司法社工的专业服务水准,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健康发展与司法治理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社区矫正 司法社工 音韵融合型副语言 语义融合型副语言
下载PDF
语言器官与最简思想的唯简唯美追求——从语言学视角论最简方案的概念必要性和对称一致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志刚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18,共9页
最简思想认为,语言器官具有优化设计,是完美的自然客体,其复杂多样的表象本质上源自原始的合并操作。最简方案引导下的语言学理论构建强调,新概念的设立要具有必要性,而操作手段的引入要考虑对称一致性。伽利略风格将引导最简研究进一... 最简思想认为,语言器官具有优化设计,是完美的自然客体,其复杂多样的表象本质上源自原始的合并操作。最简方案引导下的语言学理论构建强调,新概念的设立要具有必要性,而操作手段的引入要考虑对称一致性。伽利略风格将引导最简研究进一步揭示人类语言之所以如此的必然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器官 合并 概念必要性 对称性 一致性
下载PDF
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的生理神经基础——兼评S. Pinker的概念语素与语法规则理论
4
作者 马志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8-73,共6页
依据语言行为与大脑机制关系的生理神经理论范式,并借助于能够推断语言障碍和大脑神经部位之间相关关系的双向断裂现象,以S.P inker的概念语素与语法规则理论(W&R)证明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的生理神经机制之间的确存在相互映证,互补互... 依据语言行为与大脑机制关系的生理神经理论范式,并借助于能够推断语言障碍和大脑神经部位之间相关关系的双向断裂现象,以S.P inker的概念语素与语法规则理论(W&R)证明语言学理论与语言的生理神经机制之间的确存在相互映证,互补互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断裂 生理神经机制 概念语素与语法规则理论 S.Pinker
下载PDF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公诉人指控犯罪的话语分析
5
作者 郭静思 郑洁 刘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36-41,共6页
随着庭审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诉人在庭审中的职责不断被强化。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采用语篇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公诉人采用何种话语策略达到指控犯罪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询问被告人时,公诉人使用了“去情态化”和“附加环... 随着庭审制度改革的深入,公诉人在庭审中的职责不断被强化。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理论,采用语篇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公诉人采用何种话语策略达到指控犯罪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询问被告人时,公诉人使用了“去情态化”和“附加环境性因素”的讯问方式向法庭呈现指控的犯罪事实;在发表公诉意见时,公诉人通过使用不同的态度资源与对比积极和消极的态度资源向法庭陈述指控的依据。在庭审中,公诉人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些语言策略,才能准确、高效地代表国家行使指控犯罪的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人 指控犯罪 去情态化 附加环境性因素 态度
下载PDF
汉语普通话特殊语言障碍儿童“把”字句习得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曾涛 李慧 +1 位作者 李珂 何晓炜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0-18,共9页
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 本研究通过考察正常儿童和特殊语言障碍(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简称SLI)儿童"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发现,汉语普通话SLI儿童在习得"把"字句中存在语法缺损现象,具体表现为:(1)汉语SLI儿童在"把"字句产出、理解和模仿方面都不如年龄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Age Matched Children,简称TDA),但与语言能力相当组儿童(Typically-Developing YoungerChildren,简称TDY)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在三类不同述补结构的"把"字句产出、理解以及模仿方面,SLI儿童表现最好的是带结果补语的"把"字句,其次是趋向补语和处所补语,然而SLA儿童整体上的表现都不如TDA儿童。(3)在"把"字句中施事和受事的产出和理解上,TDA儿童表现得最好,其次是TDY和SLI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特殊语言障碍 儿童 “把”字句 习得
下载PDF
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应用 被引量:54
7
作者 何自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9,2,共8页
文本从"什么是语言模因"及"什么是语言模因变体"开始,谈论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语言模因变异后,有仍然保留原模因信息的基本意义,只在形式上或词语运用上出现变化;但更多的是在变... 文本从"什么是语言模因"及"什么是语言模因变体"开始,谈论语言模因的定义和语言模因变体在变异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语言模因变异后,有仍然保留原模因信息的基本意义,只在形式上或词语运用上出现变化;但更多的是在变异后原模因的信息意义不复存在,却保持着与原模因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或形式。文本还论述语言模因变体的形成过程,分析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语言模因及其变体到底能发挥一些什么样的语用功能,研究它们在语用中是否合适的问题。文本最后的结论是,语言模因与语言模因变体的合理运用与广泛传播是社会及公共话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使用,促使当今社会及公共话语获得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更新我们的语言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变体 变异过程 语用功能 合适性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语言研究的方法和趋向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海涛 林燕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83,共12页
文本围绕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首先从信息时代背景下语言学家的角色谈起,阐释当今时代语言研究的变化,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对发现语言规律至关重要,介绍大数据为语言研究带来的新契机,并论述"语言是由人驱动的... 文本围绕大数据时代的语言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首先从信息时代背景下语言学家的角色谈起,阐释当今时代语言研究的变化,强调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对发现语言规律至关重要,介绍大数据为语言研究带来的新契机,并论述"语言是由人驱动的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其后,从科学哲学的角度阐明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语言的必要性,并讨论数据密集型语言研究范式及问题。之后以团队的研究成果为例,介绍基于数据的语言研究具体如何开展。最后阐述基于数据的方法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大数据 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范式
下载PDF
语言礼貌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朝群 李冰芸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17-21,共5页
礼貌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众多学科青睐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先概述礼貌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然后讨论礼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礼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Brown&Levinson所推出... 礼貌研究在过去的30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众多学科青睐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先概述礼貌研究取得的一些新成果.然后讨论礼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礼貌研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Brown&Levinson所推出的礼貌模式以及礼貌语料搜集方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礼貌 理论探讨 实证研究 语料搜集
下载PDF
西语哲:如何被语言研究利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冠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语言学者可以充分利用西方语言哲学。从西语哲中析出了也将继续析出语言学学科;在破解哲学经典难题过程中发现了更为深刻的新的语言性质;西语哲因为强调新逻辑工具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深刻的洞见;从语言涉入哲学使哲学与语言学都深刻起来... 语言学者可以充分利用西方语言哲学。从西语哲中析出了也将继续析出语言学学科;在破解哲学经典难题过程中发现了更为深刻的新的语言性质;西语哲因为强调新逻辑工具也给语言研究带来了深刻的洞见;从语言涉入哲学使哲学与语言学都深刻起来;西语哲为英汉语对比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哲学对比视角;语言学者顺手可得各种附加营养即工具性理论。以上的利用使语言研究空前地深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语言哲学 语言学研究 英汉语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十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冠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0-24,36,共6页
根据一种哲学活动 (企图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世界“存在”的哲学活动 ,在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 ,也同时并无意地为修辞的解释打开一种思路 ) ,本文提出如下猜想 :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 ,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 ... 根据一种哲学活动 (企图通过分析语言来解释世界“存在”的哲学活动 ,在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 ,也同时并无意地为修辞的解释打开一种思路 ) ,本文提出如下猜想 :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 ,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 ,必涉及修辞活动。这个猜想的启示是 :第一 ,凡有认知活动并且要说话的时候 ,都有修辞活动。第二 ,人类最普遍的生存方式 (使用语言 )———形而下 ,居然和形而上的思考 (哲学活动 )掺和在一起 ;第三 ,人的行为、语言行为与修辞 ,是掺和在一起的。我们生活在修辞活动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修辞论 认知活动
下载PDF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语言测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建达 杨满珍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称《量表》)颁布实施后,我国广大学者对《量表》在英语学习、教学、测评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迄今围绕《量表》应用进行的主要研究,然后从与《量表》对接已有测评、基于《量表》的测评工...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简称《量表》)颁布实施后,我国广大学者对《量表》在英语学习、教学、测评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迄今围绕《量表》应用进行的主要研究,然后从与《量表》对接已有测评、基于《量表》的测评工具开发和参照《量表》的测评工具开发等三方面集中探讨了《量表》在语言测评中的应用,最后对今后《量表》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语言测评 考试对接 测评工具
下载PDF
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反拨作用研究:教师BAK意识体系与备考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放 《外语测试与教学》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广东省高考英语机助听说考试从2011年开始实施,这一考试对高三英语教学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索。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某学校教师的听说考试备考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并利用BAK理论模型对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究和解... 广东省高考英语机助听说考试从2011年开始实施,这一考试对高三英语教学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索。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某学校教师的听说考试备考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并利用BAK理论模型对两者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探究和解读。结果发现,听说考试的设计意图并未在教学中完全实现,教师本身具备的BAK意识体系对教学过程形成了干预,最终触发了与考试改革初衷有所差异的备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教师意识 备考行为 BAK模型
下载PDF
语篇语义视域下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研究
14
作者 郑洁 袁传有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33-41,共9页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与语言层次观为出发点,基于语篇语义系统,构建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分析框架,用以分析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各阶段的语篇语义特征和词汇语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增强警察的应急救援外语能力。涉外警务应...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与语言层次观为出发点,基于语篇语义系统,构建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分析框架,用以分析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各阶段的语篇语义特征和词汇语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增强警察的应急救援外语能力。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话语的语类各阶段可以由概念、联接、评价、协商、周期和辨识六个语篇语义维度实现,在语言层面上由体现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的词汇语法资源来表达,进而强化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准确、快速、清晰和安抚的话语特征。从叙事能力、协商能力、组篇能力和生存外语能力四方面提高警察的应急救援外语能力,有助于构建更高效的涉外警务应急救援沟通模式,为提升国家应急外语服务能力提供语言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警务 应急救援沟通话语 应急外语服务 语篇语义系统 外语能力
下载PDF
从交际(非)典型性看语用学研究新进展与趋势
15
作者 宫丽丽 冉永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4,67,共5页
近些年来,国际语用学大会主题涉及与现实世界、边缘化现象、(非)包容现象、(非)典型现象等相关语用问题,体现了语用学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发展趋势之间的紧密联系,彰显了语用学学科的实用主义取向。本文参照语用学研究的前沿成果... 近些年来,国际语用学大会主题涉及与现实世界、边缘化现象、(非)包容现象、(非)典型现象等相关语用问题,体现了语用学研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发展趋势之间的紧密联系,彰显了语用学学科的实用主义取向。本文参照语用学研究的前沿成果,重点结合第十八届国际语用学大会对(非)典型性现象与问题的最新研讨,梳理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与趋势特征,促进我国语用学研究的开拓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学 (非)典型性 国际语用学大会
下载PDF
基于词汇迁移的跨语言形态复用
16
作者 刘伍颖 王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4,共7页
良好结构化语言资源的稀缺导致一些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无法在低资源语言上获得更高的性能。据此,针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形态复用科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形态迁移率评估指标用以评估迁移效果,并验证了形态复用在低资源语言的语言资源建设和语... 良好结构化语言资源的稀缺导致一些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无法在低资源语言上获得更高的性能。据此,针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形态复用科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形态迁移率评估指标用以评估迁移效果,并验证了形态复用在低资源语言的语言资源建设和语义转述应用任务中的有效性。在语言资源建设实验中,该文从马来语语料库提取印尼语多词表示,并从印尼语语料库提取马来语多词表示。在语义转述应用实验中,该文通过马来语资源增强的印尼语-汉语平行句库训练出印尼语-汉语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并通过印尼语资源增强的马来语-汉语平行句库训练出马来语-汉语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实验结果证明,由于同语族的形态同源性和相似性,同语族跨语言形态复用具有很强的可迁移性和可计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复用 形态迁移率 低资源语言 多词表示提取 神经机器翻译
下载PDF
基于概率的语言研究发展简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衡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47-51,共5页
概率性是语言最本质的特性之一。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是与语言学理性主义相反的一种学术思潮,它运用基于统计数据的经验主义方法来挖掘语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概率语言学运用概率统计方法从真实自然语言文本中挖掘语言学知识,... 概率性是语言最本质的特性之一。以概率为基础的语言研究是与语言学理性主义相反的一种学术思潮,它运用基于统计数据的经验主义方法来挖掘语言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概率语言学运用概率统计方法从真实自然语言文本中挖掘语言学知识,充分显示了对真实语言数据的尊重。概率语言学充分融合了语言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且适逢大数据科学、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势必显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从而加快语言学科学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 语言学 语言事实 大数据 计量语言学
下载PDF
语言模因论观照下广告语的英汉翻译研究
18
作者 彭卓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71-75,共5页
广告语模因在跨语际传播中需依附目标语强势模因来实现较好的推销效应,其传播形式包括等值复制、近似复制及变异复制。译者可采用以仿铸简约、以仿创新颖及以仿促理解三种英汉翻译策略来实现广告语模因的跨语际传播。目标语能同化或顺... 广告语模因在跨语际传播中需依附目标语强势模因来实现较好的推销效应,其传播形式包括等值复制、近似复制及变异复制。译者可采用以仿铸简约、以仿创新颖及以仿促理解三种英汉翻译策略来实现广告语模因的跨语际传播。目标语能同化或顺应源广告语模因,并常使它们产生文化亏损,因此广告语模因翻译往往是受语用关联约束的非对等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 广告 翻译 复制 仿拟
下载PDF
隐喻的语言哲学研究:语义—语用界面视角
19
作者 袁国荣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69-72,共4页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既是日常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当代语言哲学研究关注的对象。隐喻关涉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隐喻话语不仅传递语言的语义意义,同时还传达其背后与客观世界关系的(隐含)语用意义。单从语义或语用某一层面进行隐喻分析是不足以全方位地理解隐喻及其效果。文章从语言哲学观出发,分析隐喻在语义和语用层面的意义,进而统筹语义—语用界面视角,重点分析隐喻在真值/非真值意义,语境/非语境意义以及命题/非命题意义三个层次的意义表征,更好地从语义—语用界面整体地理解隐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语义—语用界面 意义 语言哲学
下载PDF
礼貌·语言·模因 被引量:26
20
作者 谢朝群 李冰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1-156,共6页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 将模因概念引入语言礼貌研究领域可以发现,语言与语言礼貌都是模因,汉语礼貌模因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论语》和《礼记》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人完全有可能利用甚至调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规约性礼貌模因来凸显自己的礼貌意图,听话人则经常透过语言模因的规约意义或字面意义来解读说话人意欲传递的交际意图,从而对说话人的语言模因重新做出礼貌、非礼貌或不礼貌的评价。解读与识别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礼貌评价过程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礼貌 模因论 认知解读 评价 意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