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
詹成
罗慧琼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4
|
|
2
|
学科、理论、历史:翻译研究的目标与价值——谭载喜教授译学思想访谈录 |
蓝红军
谭载喜
|
《英语研究》
|
2024 |
0 |
|
3
|
翻译美学视角下济慈诗歌屠岸译本的审美再现 |
陈常钰
|
《开封大学学报》
|
2024 |
0 |
|
4
|
中医核心术语翻译的三维模型建构——以《黄帝内经·素问》中的“气”为例 |
侯跃辉
|
《中国科技术语》
|
2024 |
0 |
|
5
|
汉语目录的语类特征及英译研究——以《广东发展之路以改革开放30年为视角》目录的英译为例 |
李明
|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6
|
民间信仰在活态史诗翻译中的叙事重构——以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英译为例 |
马晶晶
穆雷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7
|
中国翻译史博士论文研究分析(2000—2021):问题与思考 |
欧阳东峰
穆雷
陈金怡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8
|
关于翻译的实践品格——许钧教授译学思想访谈录 |
蓝红军
许钧
|
《英语研究》
|
2023 |
1
|
|
9
|
翻译技术的理论研究:问题与路径 |
蓝红军
|
《英语研究》
|
2023 |
3
|
|
10
|
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
赵军峰
薛杰
张文龙
|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1
|
构建翻译社会生产网络——以英译外交部网站新闻合作项目为例 |
邢杰
袁婉
黄静怡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2
|
间接翻译中形象变异的双重“他者”烙印——以《西游记》英德间接翻译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
陈琴
郭航
莫爱屏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3
|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隐喻及翻译策略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 |
邱槿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14
|
汉英交传中的停顿现象——基于反省法的组别对比研究 |
唐芳
林思梦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关于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的互动关系——许钧教授访谈录 |
穆雷
许钧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4
|
|
16
|
翻译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模式辨析 |
林记明
穆雷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7
|
翻译性别他/她者--论译者的双性视角 |
李文静
穆雷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8
|
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性 |
张长明
仲伟合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19
|
史学研究方法对翻译史研究的阐释作用 |
穆雷
欧阳东峰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5 |
24
|
|
20
|
国家翻译实践——从现实需求到理论建构 |
蓝红军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42
|
|